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克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机体状态的影响
1
作者 阙晓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3期21-24,28,共5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机体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靶向药物治疗组(n=34)和常规化疗组(n=34)。常规化疗组采...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机体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靶向药物治疗组(n=34)和常规化疗组(n=34)。常规化疗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埃克替尼化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疗效指标、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靶向药物治疗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常规化疗组(73.53%vs.47.06%,χ^(2)=4.976,P=0.026)。治疗后,2组CEA、SCC及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且靶向药物治疗组低于常规化疗组(P<0.05或P<0.01)。治疗后,常规化疗组CD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大(P>0.05),靶向药物治疗组CD4^(+)高于治疗前及常规化疗组(P<0.01);2组CD8^(+)均高于治疗前,但靶向药物治疗组CD8^(+)低于常规化疗组(P<0.05或P<0.01);2组CD4^(+)/CD8^(+)高于治疗前,且靶向药物治疗组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或P<0.01)。靶向药物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较常规化疗组更短,疾病进展时间较常规化疗组更长(P<0.05或P<0.01)。治疗后,2组BMI、PA、Alb及H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靶向药物治疗组更高(P<0.05或P<0.01)。靶向药物治疗组与常规化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大(50.00%vs.32.35%,χ^(2)=2.186,P=0.139)。结论埃克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缓解率更高,可明显降低肿瘤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营养水平,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埃克替尼 靶向治疗 机体状态
下载PDF
益气温阳通络中药联合氨磷汀预防胃肠道肿瘤患者奥沙利铂神经毒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可期 孙畋 +1 位作者 许香贵 阙晓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探究益气温阳通络中药联合氨磷汀预防胃肠道肿瘤患者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8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1例。2组均予以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 目的:探究益气温阳通络中药联合氨磷汀预防胃肠道肿瘤患者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8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1例。2组均予以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氨磷汀,实验组给予氨磷汀+益气温阳通络中药,共治疗6个周期。观察2组神经毒性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1)治疗后2个周期、4个周期、6个周期实验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周期实验组周围神经毒性在1~3级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2组腓神经、正中神经的MCV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腓神经、正中神经的SC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通络法联合氨磷汀可有效预防胃肠道肿瘤患者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发挥周围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氨磷汀 益气温阳通络中药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下载PDF
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阙晓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8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以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吡柔比星为主... 目的探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以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经3个周期治疗后,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心电图异常、胃肠道反应、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生存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优于以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能明显延长生存期,且未发生严重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吡柔比星 联合化疗 生存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