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脑性瘫痪膝过伸的康复与评估 被引量:16
1
作者 阚秀丽 吴建贤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727-729,共3页
脑性瘫痪的患儿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行走的姿势异常,膝过伸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影响患儿的行走功能和步态,国内通常有运动疗法、物理治疗、矫形器治疗等方法改善膝过伸状况,恢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严重的患儿需经由手术治疗改善。
关键词 脑瘫 膝过伸 粗大运动功能 步态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肩肱节律训练对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阚秀丽 冀磊磊 +3 位作者 周云 王华 吴建贤 王取南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肩肱节律训练对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联合肩肱节律训练,研究组4例中途退出,最终16例患者入研究组,20例患者入对...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肩肱节律训练对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联合肩肱节律训练,研究组4例中途退出,最终16例患者入研究组,20例患者入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使用VAS评分评估肩痛、被动肩关节活动度(passive shoulder range of motion,PROM)评估肩关节运动情况、上肢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估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前下降,PROM、FMA均较前增加,两组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多数达到中等效应。结论冲击波联合肩肱节律训练能够缓解患者的卒中后肩痛,改善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和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痛 体外冲击波 肩肱节律
下载PDF
乳腺癌术前宣教与术后早期康复的价值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阚秀丽 贾杰 吴建贤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期4-7,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已成为女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我国近十年来肥胖症发病率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缺乏运动,导致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同时随着早期筛查、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已成为女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我国近十年来肥胖症发病率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缺乏运动,导致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同时随着早期筛查、手术改良和术后放化疗技术的完善,乳腺癌幸存者的数量也在稳步上升中,1990-2000年的数据表明,乳腺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58%~90%[2]。而乳腺癌患者术前与术后均存在一定的生理功能、精神心理和社会回归障碍,如上肢功能障碍、淋巴水肿、癌因性疲劳、睡眠功能障碍、社会角色的改变等,严重影响着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为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乳腺癌的术前宣教和术后早期康复的意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前宣教 术后早期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阚秀丽 吴建贤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9期28-3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膝过伸的角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研究肌电生物反馈对脑瘫膝过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年收住脑瘫膝过伸患儿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试验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膝过伸的角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研究肌电生物反馈对脑瘫膝过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年收住脑瘫膝过伸患儿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试验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下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两组均采用医院-家庭相结合的康复模式,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儿卧、立位膝过伸角度,下肢痉挛和肌力,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后膝过伸角度在卧位和立位都有所下降,粗大运动功能中走、跑、跳的能力评分较前增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所提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肌电生物反馈能够有效降低膝过伸角度,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同时增加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膝过伸 个性化康复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洪永锋 刘奕 +5 位作者 吴建贤 周云 冯小军 阚秀丽 沈显山 姚余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3-385,共3页
康复护理系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康复护理课程的教学顺应时代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强,又能独立思考和主动创新的现代型康复护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同时上课的3个本科护理班中的... 康复护理系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康复护理课程的教学顺应时代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强,又能独立思考和主动创新的现代型康复护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同时上课的3个本科护理班中的2个班采用互动式教学,另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反映、老师评价、考试成绩对三个班的教学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课程中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模式 康复护理课程 互动式教学方法 应用 康复护理教学 传统教学方式 康复医学 主动创新
下载PDF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用于脑卒中后评定的最小可测变化值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沈显山 吴建贤 +2 位作者 周云 冀磊磊 阚秀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4-467,共4页
目的:使用分布法建立汉化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DRS)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MCID)和最小可测变化值(MDC)。方法:由同一评定员及不同评定员使用HDRS对6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前后2次评定,记录评定结果,使用等级间相关分析(ICC)来检验... 目的:使用分布法建立汉化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DRS)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MCID)和最小可测变化值(MDC)。方法:由同一评定员及不同评定员使用HDRS对6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前后2次评定,记录评定结果,使用等级间相关分析(ICC)来检验HDRS的组内及组间重测信度,使用SPSS软件计算出组内信度系数r,使用分布法计算出MCID,进一步根据公式计算出90%置信度下的MDC值(MDC(90%CI))。结果:HDRS的组内重测信度为0.983,组间重测信度为0.975。依据公式计算出的MCID分别为1.3和1.5(分),MDC(90%CI)分别为3.0和3.5(分),占总分值的百分比分别为5.9%和6.9%。结论:汉化版HDRS的组内及组间重测信度优良,其MCID和MDC的确立有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人员识别群组及个体的变化值是否真实,是否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可测变化值 临床最小意义变化值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脑卒中
下载PDF
局部振动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沈显山 吴建贤 +1 位作者 洪永锋 阚秀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0-1373,共4页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群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城乡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00/10万,年死亡率80-120/10万,存活者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残疾。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就是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群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城乡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00/10万,年死亡率80-120/10万,存活者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残疾。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就是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而且给其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 局部振动 感觉功能障碍 应用 肢体功能障碍 中老年人群 年发病率 年死亡率
下载PDF
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23例 被引量:37
8
作者 冯小军 魏新春 +6 位作者 吴建贤 周云 高晓平 吴萍楠 洪永峰 刘奕 阚秀丽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43例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训练4周,治疗组患者加用电针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24h排尿次数、每...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43例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训练4周,治疗组患者加用电针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24h排尿次数、每次尿量、每周尿失禁次数、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排尿次数、每周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膀胱容量和每次尿量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在降低膀胱残余尿量和升高膀胱容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结合膀胱训练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电针 排尿日记
下载PDF
局部封闭结合运动及推拿对肩周炎的短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洪永锋 徐军 +3 位作者 阚秀丽 吴建贤 赵敬璞 冯小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7-1149,共3页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受风寒而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周围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文献显示,口服药物、局部封闭、运动疗法、推拿等疗法广泛用于肩周炎的治疗。据临床观察,肩...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受风寒而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周围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文献显示,口服药物、局部封闭、运动疗法、推拿等疗法广泛用于肩周炎的治疗。据临床观察,肩周炎特别是病程长、功能障碍明显者,上述疗法单独使用疗效往往不理想。本课题组将上述疗法联合应用,并嘱患者注意保暖,显著提高了肩周炎的疗效,明显缩短疗程,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障碍 短期疗效 局部封闭 肩周炎 推拿 周围软组织损伤 患者满意度 运动疗法
下载PDF
规范化运动处方的制定及其对学龄前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洪永锋 吴建贤 +3 位作者 徐军 阚秀丽 赵敬璞 冯小军 《安徽医学》 2013年第8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总结规范化运动处方的制定经验并观察其对学龄前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符合入选标准的学龄前(≤6岁)脑瘫患儿33例,接受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其... 目的总结规范化运动处方的制定经验并观察其对学龄前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符合入选标准的学龄前(≤6岁)脑瘫患儿33例,接受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其运动疗法均有规范运动处方指导。在康复治疗前后:采用GMFM量表评分;统计能独坐(坐位平衡≥2级)、独站(站立平衡≥2级)、独走(Holden分级≥3级)者例数;并调查家属对患儿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康复治疗前月龄(12.00±10.41)个月。在院治疗时间(3.58±2.39)个月。家庭治疗时间(8.16±4.17)个月。末次评估时年龄(26.52±11.58)个月。GMFM 5个区治疗前(后)得分:A区20.97±18.79(48.12±8.10),B区17.24±22.41(52.88±13.24),C区5.67±11.96(30.56±11.36),D区3.76±8.51(26.19±10.10),E区2.45±6.68(25.97±13.38)。治疗前(后):能独坐9(32)例、能独站5(32)例,能独走4(30)例。满意度:满意29例(87.9%),较满意3例(9.1%),不满意1例(3%)。结论规范的运动处方能够规范运动疗法行为,同时能显著提高学龄期前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运动处方 脑性瘫痪 儿童 学龄前
下载PDF
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晶晶 周云 +5 位作者 阚秀丽 江炎 沈显山 洪永锋 冯小军 吴建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观察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4岁痉挛型双瘫儿童32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cale,GMFCS)Ⅲ-Ⅳ级,采用随机数... 目的:观察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对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髋关节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4岁痉挛型双瘫儿童32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cale,GMFCS)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我院行常规康复治疗,每年≥6个疗程,每个疗程10—14天,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指导患儿监护人使用矫形器行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包括夜间髋关节外展位睡眠,白天髋关节外展位站立,每日髋外展站立时间≥1h。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8—24个月拍摄骨盆平片,测量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双髋关节股骨头偏移百分比(migration percentage,MP)和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结果:治疗前,试验组MP值和A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试验组MP值为:20.96±6.35,对照组MP值为:29.78±9.38,试验组AI值为:18.53±2.54,对照组AI值为:21.17±2.73,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可有效减轻较小年龄痉挛型脑瘫儿童髋关节的进行性移位,有助于患儿髋关节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髋关节移位 姿势管理 股骨头偏移百分比
下载PDF
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早期个体化康复的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毛晶 唐晓晓 +3 位作者 郑瑶 张金牛 阚秀丽 吴建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0-715,共6页
目的 探讨早期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并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8)和康复组(n=18)。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完成康复... 目的 探讨早期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并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8)和康复组(n=18)。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完成康复评估,包括临床评估、意识状态和肌力评估。对照组采用重症监护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良肢位摆放以及四肢主被动运动等。康复组增加早期个体化康复治疗,根据每个患者具体评估情况进行四肢主被动运动、转移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呼吸肌训练等。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的含量。结果 两组脱机情况和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P> 0.05),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2.067,P <0.05)。治疗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6含量均降低(t> 2.040,P <0.05);康复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6、IL-8均显著降低(t> 4.141,P <0.001);康复组TNF-α、IL-6、IL-8含量均低于对照组(t> 2.217,P <0.05)。康复组所有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Z|> 2.104,P <0.05)。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进行个体化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镇静程度,减轻炎症反应,加速脱机进程,减少住院时间,且并未产生额外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早期个体化康复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上肢肱二三头肌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表面肌电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洪永锋 干峥 +4 位作者 缪永娟 阚秀丽 冀磊磊 汤艳 吴建贤 《安徽医学》 2018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通过脑卒中偏瘫患者健、患侧上肢最大等长收缩(MIVC)屈、伸肘时的表面肌电表现,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上肢的肘功能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同期... 目的通过脑卒中偏瘫患者健、患侧上肢最大等长收缩(MIVC)屈、伸肘时的表面肌电表现,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上肢的肘功能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使用表面肌电设备采集观察组双侧上肢及对照组一侧上肢MIVC屈、伸肘时肱二、三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提取3 s峰值的均方根值(RMS);计算出协同收缩率(CR)。统计分析观察组健侧、患侧上肢与对照组间RMS及CR的差异。结果 (1)MIVC屈/伸肘时肱二、三头肌RMS:观察组患侧上肢<健侧上肢<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MIVC屈肘CR/伸肘CR:观察组患侧上肢为22.48±8.78/34.38±19.27、观察组健侧上肢为17.53±7.81/18.18±7.98、对照组为12.41±5.06/13.66±3.73。MIVC屈肘C/伸肘CR,观察组患侧上肢>健侧上肢>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及健侧上肢屈、伸肘功能均明显受损,且患侧上肢屈、伸肘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表面肌电 协同收缩率
下载PDF
脑瘫超早期康复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洪永锋 吴建贤 +1 位作者 赵敬璞 阚秀丽 《安徽医学》 2011年第5期684-686,共3页
脑瘫患儿约占儿童残疾的23.5%,是致残重要因素。1998年全国0—6岁年龄段有脑瘫患儿31万,以后年平均增加4.6万。脑瘫主要导致运动功能障碍,但其中9.9%伴不同程度听觉障碍,18.1%伴言语障碍。超早期诊断、超早期康复及规范化康... 脑瘫患儿约占儿童残疾的23.5%,是致残重要因素。1998年全国0—6岁年龄段有脑瘫患儿31万,以后年平均增加4.6万。脑瘫主要导致运动功能障碍,但其中9.9%伴不同程度听觉障碍,18.1%伴言语障碍。超早期诊断、超早期康复及规范化康复介入,能极大提高脑瘫康复疗效,有效防治脑瘫儿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超早期康复
下载PDF
颈部及患侧上肢强化肌力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洪永锋 吴建贤 +4 位作者 刘奕 沈显山 阚秀丽 徐军 姚余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1期27-30,共4页
目的了解颈部及患侧上肢强化肌力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01—2013-12符合入选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41例,随机分入传统保守疗法组(A组,19例)或颈部及患侧上肢强化肌力训练组(B组,22例)。A组综合采用健康... 目的了解颈部及患侧上肢强化肌力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01—2013-12符合入选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41例,随机分入传统保守疗法组(A组,19例)或颈部及患侧上肢强化肌力训练组(B组,22例)。A组综合采用健康教育、体位疗法、药物(脱水消炎镇痛、营养神经药),及颈部超短波、蜡疗、牵引(均1次/d,20 min/次),必要时佩戴颈托固定;B组在传统保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颈部及患侧上肢强化肌力训练:(1)沉肩自我拔伸颈椎;(2)颈后伸等长抗阻;(3)颈向健侧等长抗阻;(4)患侧耸肩抗阻;(5)患侧上肢负重上举;其中(1)、(2)项运动为二选一,(3)、(4)、(5)为必选运动;动作(3)需坚持≥1个月,其他运动均应永久性实施。患者住院治疗10-15d。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疼痛程度采用VAS量表评估、麻木程度通过患者自述方法获得(分为严重、明显、轻微、无麻木);出院时评估疗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或不满意);出院后2个月通过电话或门诊复诊调查有无复发。结果 A、B组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VAS得分、麻木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疗效、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随访,A组5例26.3%复发,B组无1例复发,2组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无论传统保守疗法还是加用颈部及患侧上肢强化肌力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可以获得显著疗效,但后者对于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痊愈,降低2个月的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较前者效果更为理想,但需要延长研究期限以获得长期疗效的相关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传统保守疗法 强化肌力训练
下载PDF
早期不同康复策略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唐晓晓 洪永锋 +7 位作者 毛晶 阚秀丽 徐军 沈显山 何紫艳 田亚星 李静 高晓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采取伸肌治疗策略与屈肌治疗策略对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伸肌治疗组和屈肌治疗组,两组均接受除上肢以外部位的常规康复治疗,伸肌治疗组对偏瘫上肢伸肌群(肱三头肌...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采取伸肌治疗策略与屈肌治疗策略对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伸肌治疗组和屈肌治疗组,两组均接受除上肢以外部位的常规康复治疗,伸肌治疗组对偏瘫上肢伸肌群(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行电针、肌电生物反馈、手法快扣、运动想象等康复治疗;屈肌治疗组针对上肢屈肌群(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行相同治疗。3周为1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每疗程结束时进行肱二、肱三头肌的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R)、Fugl-Meyer上肢功能(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结果:每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肱二、三头肌的RMS值、FMA-UE及MBI评分均显著好转(P<0.01)(P>0.05);第四个疗程结束后伸肌治疗组的伸肘时CR值小于屈肌治疗组(P<0.05)。结论:两种早期康复策略对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肌力、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早期采用伸肌治疗策略能更有效地减轻上肢伸肘时的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上肢功能 表面肌电
下载PDF
X线测量在脑瘫患儿继发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杜娟 周云 +5 位作者 黄晶晶 张全兵 阚秀丽 沈显山 洪永锋 冯小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脑瘫(CP)患儿髋关节X线的相关指标,明确各测量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求适合临床医师应用的CP患儿继发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监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CP患儿的100个髋关节的X线相关指标,并以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测量指标... 目的通过分析脑瘫(CP)患儿髋关节X线的相关指标,明确各测量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求适合临床医师应用的CP患儿继发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监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CP患儿的100个髋关节的X线相关指标,并以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测量指标包括髋臼指数(AI)、颈干角(NSA)、股骨头偏移百分比(MP)。结果≤2岁CP患儿与同年龄段正常儿童骨盆平片相关指标对比显示:AI、NSA、M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3岁CP患儿与同年龄段正常儿童骨盆平片相关指标对比显示:NSA、M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3岁脑瘫患儿与同年龄段正常儿童骨盆平片相关指标对比显示:NSA、M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SA和MP均是反映CP患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X线 髋关节 股骨头偏移百分比
下载PDF
间歇性θ节律刺激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肱二、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及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缪永娟 干峥 +4 位作者 沈显山 阚秀丽 毛晶 卢茜 洪永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0-446,共7页
目的:了解间歇性θ节律刺激(iTBS)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RMS、CR)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成刺激组(22例)及对照组(21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刺激组在常规康复... 目的:了解间歇性θ节律刺激(iTBS)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RMS、CR)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成刺激组(22例)及对照组(21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刺激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于病灶侧大脑M1区实施为期2周的iTBS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集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R)及上肢Fugl-Meyer(FMA-U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RMS值、FMA-UL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CR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刺激组RMS、CR值、FMA-UL及MBI评分变化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康复相比,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联合iTBS刺激更能提高脑梗死患者偏瘫侧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均方根值,降低其协同收缩率;同时也更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整体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 脑梗死 偏瘫 均方根值 协同收缩率
下载PDF
徒手感觉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指痉挛效果的表面肌电图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亚星 洪永锋 +8 位作者 阚秀丽 沈显山 毛晶 江炎 何紫艳 吴俣 胡伟 孙晓宁 胡顺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指部接受徒手感觉刺激前后,手指屈、伸肌表面肌电图(sEMG)的变化规律。方法2020年4月至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徒手对患侧各指甲床和末节两侧依次实施感觉刺激,至患...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指部接受徒手感觉刺激前后,手指屈、伸肌表面肌电图(sEMG)的变化规律。方法2020年4月至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徒手对患侧各指甲床和末节两侧依次实施感觉刺激,至患侧手指主动伸展。刺激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患侧拇短屈肌、指浅屈肌、指伸肌张力;采集双侧拇短屈肌、指浅屈肌、指伸肌sEMG信号,计算均方根值(RMS)。结果刺激后,所有被测肌群MAS等级均明显降低(|Z|>2.699,P<0.01);患侧指伸肌RMS增加(t=-2.069,P<0.05)。患侧拇短屈肌和指伸肌RMS刺激前、后均小于健侧(t>2.450,P<0.05)。结论指部徒手感觉刺激能即时缓解脑卒中患者屈指肌痉挛,可能与促进伸指肌肌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指部徒手感觉刺激 表面肌电图 肌力 痉挛
下载PDF
站立位髋关节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冀磊磊 阚秀丽 +1 位作者 洪永锋 吴建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8-870,共3页
脑卒中患者会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其中步行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1]。同时,步态的恢复也是大多数患者的首要目标,所以我们要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行走步态[2—3]。脑卒中患者患侧髋关节伸展角度明... 脑卒中患者会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其中步行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1]。同时,步态的恢复也是大多数患者的首要目标,所以我们要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行走步态[2—3]。脑卒中患者患侧髋关节伸展角度明显受限,髋关节屈伸运动角速度明显降低[4]。而髋关节屈伸能力是决定脑卒中患者步行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5]。所以,加强髋关节训练、提高髋关节的控制能力是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方法。近年来也有研究针对髋关节进行训练[6—9],但多在仰卧位下进行。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在站立位进行髋关节强化训练,观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步行能力 站立位 步行速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仰卧位 步行功能 髋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