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州市PM_(2.5)和O_(3)污染特征、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1
作者
杨洁
郑嘉兴
+4 位作者
徐婷婷
吴雨涟
阚诗烨
沈春其
邵智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38-6247,共10页
基于2015~2022年苏州市PM_(2.5)和O_(3)浓度及其气象资料,分析两种污染物浓度的长期变化特征和不同污染类型时的气象特征,采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PM_(2.5)和O_(3)主要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①2015~2022年...
基于2015~2022年苏州市PM_(2.5)和O_(3)浓度及其气象资料,分析两种污染物浓度的长期变化特征和不同污染类型时的气象特征,采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PM_(2.5)和O_(3)主要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①2015~2022年,苏州市PM_(2.5)年浓度均值逐年下降,2020~2022年年浓度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O_(3)年评价值在163~173µg·m^(-3)之间,均超出国家二级标准;2017之后,O_(3)的年超标天数始终高于PM_(2.5);复合污染天数自2015年的9 d持续下降至2020年的0 d,此后未出现复合污染.②PM_(2.5)和O_(3)污染最严重季节分别在冬季和夏季;PM_(2.5)污染易出现在低温高湿的天气,O_(3)污染易出现在高温低湿的天气;PM_(2.5)和O_(3)分别在西北和东南风向上污染较为严重;PM_(2.5)和O_(3)在夏季呈现强正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达0.73.③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春季来自河北省的内陆中短距离轨迹2和冬季来自陕西省的内陆中短距离轨迹4容易造成PM_(2.5)浓度增加;夏季来自山东省的内陆中短距离轨迹1和春季来自河北省的轨迹2容易造成O_(3)浓度增加.④潜在源区分析表明,PM_(2.5)在春冬季节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秋季时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湖北省和江西省等地区.春夏季O_(3)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京津冀地区、山东省、河南省和山西省等地区.最后提出推进苏州市PM_(2.5)与O_(3)污染协同控制工作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污染特征
后向轨迹
输送路径
潜在源区
原文传递
苏州市机动车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
2
作者
吴雨涟
杨洁
+8 位作者
邵智娟
沈春其
裴程伟
秦龙飞
郑嘉兴
徐婷婷
阚诗烨
宋程璐
崔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139,共11页
基于苏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和活动水平等数据,应用COPERT模型本地化修正了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苏州市2021年机动车大气污染物(CO、NO_(x)、SO_(2)、PM_(2.5)、VOCs)和CO_(2)的排放量,识别“车辆类型-燃料种类-排放标准”三层级的机动车排...
基于苏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和活动水平等数据,应用COPERT模型本地化修正了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苏州市2021年机动车大气污染物(CO、NO_(x)、SO_(2)、PM_(2.5)、VOCs)和CO_(2)的排放量,识别“车辆类型-燃料种类-排放标准”三层级的机动车排放特征.结合路网信息、交通数据,讨论了机动车排放“月-日-时”三级时间变化规律,并利用Arc GIS技术建立了苏州市2021年1 km×1 km高分辨率的网格化排放清单.结果表明,苏州市2021年机动车CO、NO_(x)、SO_(2)、PM_(2.5)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为6.16×10^(4)、5.11×10^(4)、0.02×10^(4)、0.25×10^(4)和1.01×10^(4)t,CO_(2)排放量为2716.31×10^(4)t.其中,非末端PM_(2.5)、VOCs排放贡献率分别为80.30%、34.76%.小型客车中汽油车保有量大,是VOCs、CO、SO_(2)和PM_(2.5)首要贡献源,贡献率分别达90.41%、79.24%、73.68%和61.17%.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仅占2.41%,却排放了69.15%的NO_(x)和54.91%的*PM_(2.5).小型客车和重型货车是CO_(2)的主要贡献源,贡献率分别为72.67%、20.76%.国III及以下排放标准机动车对CO、NO_(x)、*PM_(2.5)和VOCs的平均排放贡献率达23.53%,远高于其保有量占比13.39%,与国IV排放标准机动车平均排放贡献率相当.时间分布上,机动车月排放在2月最低、5月最高,日排放整体呈“双峰一谷”分布,白天6:00—18:00机动车排放量占全天总量的63.92%.空间分布上,机动车排放水平呈现出由路网密集的城市中心向外延伸递减的特征,姑苏区是全市机动车高排放区,吴江区是低排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排放
排放清单
排放特征
COPERT模型
苏州市
原文传递
题名
苏州市PM_(2.5)和O_(3)污染特征、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1
作者
杨洁
郑嘉兴
徐婷婷
吴雨涟
阚诗烨
沈春其
邵智娟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38-624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051)
苏州市科技计划民生科技项目(SS202027)。
文摘
基于2015~2022年苏州市PM_(2.5)和O_(3)浓度及其气象资料,分析两种污染物浓度的长期变化特征和不同污染类型时的气象特征,采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PM_(2.5)和O_(3)主要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①2015~2022年,苏州市PM_(2.5)年浓度均值逐年下降,2020~2022年年浓度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O_(3)年评价值在163~173µg·m^(-3)之间,均超出国家二级标准;2017之后,O_(3)的年超标天数始终高于PM_(2.5);复合污染天数自2015年的9 d持续下降至2020年的0 d,此后未出现复合污染.②PM_(2.5)和O_(3)污染最严重季节分别在冬季和夏季;PM_(2.5)污染易出现在低温高湿的天气,O_(3)污染易出现在高温低湿的天气;PM_(2.5)和O_(3)分别在西北和东南风向上污染较为严重;PM_(2.5)和O_(3)在夏季呈现强正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达0.73.③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春季来自河北省的内陆中短距离轨迹2和冬季来自陕西省的内陆中短距离轨迹4容易造成PM_(2.5)浓度增加;夏季来自山东省的内陆中短距离轨迹1和春季来自河北省的轨迹2容易造成O_(3)浓度增加.④潜在源区分析表明,PM_(2.5)在春冬季节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秋季时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湖北省和江西省等地区.春夏季O_(3)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京津冀地区、山东省、河南省和山西省等地区.最后提出推进苏州市PM_(2.5)与O_(3)污染协同控制工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PM_(2.5)
O_(3)
污染特征
后向轨迹
输送路径
潜在源区
Keywords
PM_(2.5)
O_(3)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backward trajectory
transport pathway
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苏州市机动车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
2
作者
吴雨涟
杨洁
邵智娟
沈春其
裴程伟
秦龙飞
郑嘉兴
徐婷婷
阚诗烨
宋程璐
崔璀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13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377051)
苏州市科技计划民生科技项目(No.SS202027)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No.KYCX23_3350)。
文摘
基于苏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和活动水平等数据,应用COPERT模型本地化修正了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苏州市2021年机动车大气污染物(CO、NO_(x)、SO_(2)、PM_(2.5)、VOCs)和CO_(2)的排放量,识别“车辆类型-燃料种类-排放标准”三层级的机动车排放特征.结合路网信息、交通数据,讨论了机动车排放“月-日-时”三级时间变化规律,并利用Arc GIS技术建立了苏州市2021年1 km×1 km高分辨率的网格化排放清单.结果表明,苏州市2021年机动车CO、NO_(x)、SO_(2)、PM_(2.5)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为6.16×10^(4)、5.11×10^(4)、0.02×10^(4)、0.25×10^(4)和1.01×10^(4)t,CO_(2)排放量为2716.31×10^(4)t.其中,非末端PM_(2.5)、VOCs排放贡献率分别为80.30%、34.76%.小型客车中汽油车保有量大,是VOCs、CO、SO_(2)和PM_(2.5)首要贡献源,贡献率分别达90.41%、79.24%、73.68%和61.17%.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仅占2.41%,却排放了69.15%的NO_(x)和54.91%的*PM_(2.5).小型客车和重型货车是CO_(2)的主要贡献源,贡献率分别为72.67%、20.76%.国III及以下排放标准机动车对CO、NO_(x)、*PM_(2.5)和VOCs的平均排放贡献率达23.53%,远高于其保有量占比13.39%,与国IV排放标准机动车平均排放贡献率相当.时间分布上,机动车月排放在2月最低、5月最高,日排放整体呈“双峰一谷”分布,白天6:00—18:00机动车排放量占全天总量的63.92%.空间分布上,机动车排放水平呈现出由路网密集的城市中心向外延伸递减的特征,姑苏区是全市机动车高排放区,吴江区是低排放区.
关键词
机动车排放
排放清单
排放特征
COPERT模型
苏州市
Keywords
vehicle emissions
emission inventory
emission pattern
COPERT model
Suzhou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州市PM_(2.5)和O_(3)污染特征、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杨洁
郑嘉兴
徐婷婷
吴雨涟
阚诗烨
沈春其
邵智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苏州市机动车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
吴雨涟
杨洁
邵智娟
沈春其
裴程伟
秦龙飞
郑嘉兴
徐婷婷
阚诗烨
宋程璐
崔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