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为数学复习课注入新鲜的血液 被引量:7
1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28,共2页
探究学习能否富有成效地开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选取适宜的探究问题.数学探究问题的选择应注意大众化、多样化、层次化,要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特别要使大部分同学... 探究学习能否富有成效地开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选取适宜的探究问题.数学探究问题的选择应注意大众化、多样化、层次化,要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特别要使大部分同学甚至所有同学都参与相应的探究活动.所选问题不宜过大,要求不宜过高,应以一些容易见效的“小问题”为主,因此,课本中的典型习题无疑是探究性问题选取的绝佳素材.综观王强芳老师的这一节课,从一道课本习题出发,先是一题多解,后是变式、推广,再是延伸、拓展,整堂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很明确——探究式教学,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的角色,起到的是穿针引线、衔接过渡、点拨启发的作用,把课堂有限的45分钟尽可能多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复习课 血液 探究问题 探究学习 课本习题 探究性问题 探究式教学 探究活动
下载PDF
要舍得在理解教材上下功夫 被引量:6
2
作者 阮伟强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2年第3期8-11,共4页
课堂教学"以课本为本",教师教学基本功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舍得在理解教材上下功夫,具体可从下列角度入手:一是从新旧教材的"变化"中去理解教材;二是要慎重看待"用教材教";三是从学生的视角去... 课堂教学"以课本为本",教师教学基本功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舍得在理解教材上下功夫,具体可从下列角度入手:一是从新旧教材的"变化"中去理解教材;二是要慎重看待"用教材教";三是从学生的视角去理解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变化 教材理解 学生视角
下载PDF
如何面对学生的意外发言 被引量:6
3
作者 阮伟强 《数学教学》 2004年第6期13-15,共3页
我们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验:课堂上,当你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时,突然,有学生放起了“横炮’——提出了他们的不同意见和见解.此时,你怎么办?其实,“放横炮”的学生具有一种可贵的问题意识,是他们积极思考... 我们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验:课堂上,当你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时,突然,有学生放起了“横炮’——提出了他们的不同意见和见解.此时,你怎么办?其实,“放横炮”的学生具有一种可贵的问题意识,是他们积极思考所学知识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善待学生“放横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数学教育 课堂教学 学生思维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生成性教学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阮伟强 《数学教学研究》 2009年第11期13-16,共4页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预没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是课堂的动态生成.”这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程理念 生成性 案例 预先设计 动态生成 学生 教师
下载PDF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教学中的一个“盲点” 被引量:1
5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教学》 2011年第2期28-29,共2页
与大纲版相比,人教A版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中,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以下简称原理)的编写发生了下列两个变化:一是只给出分两步的原理,至于3步及n步的情形,用探究的形式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二是增添了原理中“完成一... 与大纲版相比,人教A版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中,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以下简称原理)的编写发生了下列两个变化:一是只给出分两步的原理,至于3步及n步的情形,用探究的形式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二是增添了原理中“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的一个“旁注”:无论第1步采用哪种方法,都不影响第2步方法的选取.或许是认为原理简单、学生易于接受的缘故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理教学 计数原理 “盲点” 乘法 形式要求 学生 归纳
下载PDF
走出“变式教学”的三个误区 被引量:2
6
作者 阮伟强 《数学教学研究》 2013年第9期55-57,共3页
“变式教学”是我国数学教学中的一个传统,也是一大特色,备受广大一线教师的推崇与青睐.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其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并当作一个“亮点”而沾沾自喜.然而,大量课堂观察发现,“变式教学”有被“泛化... “变式教学”是我国数学教学中的一个传统,也是一大特色,备受广大一线教师的推崇与青睐.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其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并当作一个“亮点”而沾沾自喜.然而,大量课堂观察发现,“变式教学”有被“泛化”的趋势;突出的一个表现是,不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感受,强行推销自己的成果.其中,以下列3个“误区”最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式教学 误区 数学教学 教学内容 教师 课堂
下载PDF
关于“三法”的几点再认识——从一道高考模拟题的解法说起 被引量:2
7
作者 阮伟强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3年第5期2-3,12,共3页
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三种方法:综合法、坐标法和向量法.“三法”的准确定位是并举!即不宜人为地、凭主观划分它们的优劣,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思一道模拟题的解法探究.达成下列三个认识:不能削弱综合法的地位;坐标法的运用.... 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三种方法:综合法、坐标法和向量法.“三法”的准确定位是并举!即不宜人为地、凭主观划分它们的优劣,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思一道模拟题的解法探究.达成下列三个认识:不能削弱综合法的地位;坐标法的运用.需关注两个难点的突破;不能遗忘向量法,但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几何 综合法 坐标法 向量法
下载PDF
刍议“尝试错误”教学的意义及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阮伟强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6年第10期25-28,共4页
从宏观上阐述尝试错误教学的意义,基于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与思考,呈现尝试错误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尝试错误 教学对策 典型案例
下载PDF
探究性学习案例一则 被引量:1
9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月刊》 2004年第1期6-7,共2页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习题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 高中 数学教学 第二册 不等式证明 比较法
下载PDF
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13年第12期91-93,共3页
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的问题非常活跃,且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对其解法研究的相关文章,频频见诸于报刊、杂志之端.每每读罢这些文章,笔者的感受是:既给日常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的问题非常活跃,且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对其解法研究的相关文章,频频见诸于报刊、杂志之端.每每读罢这些文章,笔者的感受是:既给日常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与帮助,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侧重于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做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范围问题 不等式恒成立 教学实践 高考试题 解法研究 压轴题 “学” 文章
下载PDF
破茧成蝶,路在何方 被引量:1
11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 2010年第7期18-19,共2页
复习课难上,难在哪儿?一是复习主题怎么定,既然是复习,就要把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要“串一串”,加强知识的联系,抓住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具体到一堂的复习,就是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复习.吴文尧老师... 复习课难上,难在哪儿?一是复习主题怎么定,既然是复习,就要把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要“串一串”,加强知识的联系,抓住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具体到一堂的复习,就是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复习.吴文尧老师的这节课以有关“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作为主题,并且从一道高考题的改变题出发,展开探究性学习.教师的构思和创意非常好,构思和创意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好的教学设计是保证优质、高效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综合 教学设计 复习课 探究性学习 教学质量 衔接点 高考题 创意
下载PDF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教学中的一个“盲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 2011年第4期8-9,共2页
从新旧教材的变化中去追问“为什么”,是“用教材教”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理应成为每位一线教师教学重心的“落脚点”.
关键词 “盲点” 原理教学 计数 乘法 新旧教材 教学重心 一线教师
下载PDF
走出“一题多解”教学的三个误区 被引量:1
13
作者 阮伟强 《数学教学研究》 2009年第7期17-19,共3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题多解”教学也是把“双刃剑”,若运用得好,既能帮助学生夯实“双基”,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若使用不当,则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甚至会导致低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如何高效地开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题多解”教学也是把“双刃剑”,若运用得好,既能帮助学生夯实“双基”,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若使用不当,则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甚至会导致低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如何高效地开展一题多解教学,值得我们推敲和探讨.现结合课堂教学中开展一题多解教学的片段,就存在的3个误区进行剖析与反思,并探寻走出误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功能 一题多解 误区 课堂教学效果 使用不当 学生
下载PDF
立体几何
14
作者 阮伟强 黄河清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3-47,共5页
1.(安徽卷,理8)半径为1的球面上的四点A、B、C、D是正四面体的顶点,则A与B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关键词 立体几何 球面距离 正四面体 安徽卷 顶点
下载PDF
如何缩小这个“距离”
15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教学》 2014年第2期14-15,共2页
每年高考一结束,总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题,得分却不理想.原因是:在考试时,学生并没有选择命题者设想的、可以说是十分简洁的解法,而是陷入到另外一些繁琐的解法中,导致或是费时、费力,影响了考试情绪和时间... 每年高考一结束,总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题,得分却不理想.原因是:在考试时,学生并没有选择命题者设想的、可以说是十分简洁的解法,而是陷入到另外一些繁琐的解法中,导致或是费时、费力,影响了考试情绪和时间;或是半途而废、草草了事.那么,这个学生与命题者之间的“距离”是怎么造成的?现以2013年浙江高考卷中的几个小题为例,探寻个中原因,进而找到缩小这个“距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小这 命题者 考试 原因 学生 解法 高考
下载PDF
纠错的三个层次
16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教学》 2013年第4期14-15,共2页
纠错几乎是师生天天在做的一件事,学生习惯于用“作业订正”的方式,教师则通常会利用上课伊始的几分钟,以“讲评”的方式进行,偶尔会采用个别“面改”的方式.应该说,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但还不够.尤其是针对一些具有普遍性... 纠错几乎是师生天天在做的一件事,学生习惯于用“作业订正”的方式,教师则通常会利用上课伊始的几分钟,以“讲评”的方式进行,偶尔会采用个别“面改”的方式.应该说,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但还不够.尤其是针对一些具有普遍性、典型性、“顽固”性的错误,需寻找到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纠错之法.为此,在高三一轮复习中,笔者做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 学生习惯 普遍性 典型性 师生 上课 教师 讲评
下载PDF
一堂以高考题为载体的期末复习课
17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 2010年第12期17-19,共3页
1背景2010年6月下旬,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二年级进入全市期未统考复习阶段,考查内容含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笔者开设了一堂以2010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理科第20题为载体的复习... 1背景2010年6月下旬,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二年级进入全市期未统考复习阶段,考查内容含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笔者开设了一堂以2010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理科第20题为载体的复习课.而之所以选择该考题,理由如下:一是2010年是陕西省首次实施新课程高考,与笔者所在省份的教学实际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末复习课 高考题 载体 2010年 复习阶段 学习兴趣 圆锥曲线 考查内容
下载PDF
让“老题”挂“彩”——一堂渗透函数思想的复习课
18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09年第8期17-19,共3页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师生手头众多的高中数学复习资料书虽几经删改、修订,但总有一些“老题”被一直保留下来.究其原因是,这些老题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还是其解法的丰富多彩,都有着较大的教学价值....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师生手头众多的高中数学复习资料书虽几经删改、修订,但总有一些“老题”被一直保留下来.究其原因是,这些老题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还是其解法的丰富多彩,都有着较大的教学价值.近日,在我校高三年级的一次考试中,试卷中也出现了这样一道老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思想 复习课 “彩” 日常教学 复习资料 高中数学 思维品质 教学价值
下载PDF
计数问题难点的归因及突破
19
作者 阮伟强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3年第12期40-41,48,共3页
以传统的、或近几年高考中有一定难度的计数问题为例,就求解中的难点进行归因,进而寻找突破难点的对策.
关键词 计数问题 难点归因 突破对策
下载PDF
“二用”一道课本例题的心路历程
20
作者 阮伟强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15年第2期75-77,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曾说过:“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借用此名言,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一个数学教师不可能两次用相同的方式教同一个例题,因为学生在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变.”就此,笔者在“二用”... 一、问题的提出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曾说过:“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借用此名言,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一个数学教师不可能两次用相同的方式教同一个例题,因为学生在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变.”就此,笔者在“二用”一道课本例题时,有着深刻的体会与感受,期间,更由于章建跃教授的“意外”参与,收获了“别样”的精彩.故将“二用”一道课本例题的心路历程记载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本例题 心路历程 数学教师 教学理念 克里特 哲学家 古希腊 同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