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台湾票据法八(续)
1
作者 陈厚华 阮伟昕 《政法学刊(甘肃)》 1989年第3期63-65,共3页
三各国票据法,大多数以汇票为中心,至于本票,则在性质许可范围内,准用关于汇票的规定,因而对于本票的规定,均极为简单。台湾票据法也采用这种做法,对本票的规定虽列为一章,但只有五条。除本票的发票,见票提示及其追索权行使上具有特殊性... 三各国票据法,大多数以汇票为中心,至于本票,则在性质许可范围内,准用关于汇票的规定,因而对于本票的规定,均极为简单。台湾票据法也采用这种做法,对本票的规定虽列为一章,但只有五条。除本票的发票,见票提示及其追索权行使上具有特殊性外,其余诸如背书、保证、到期日、付款、参加付款、拒绝证书等,均分别准用汇票的有关规定。 (一)本票的特征及其种类本票区别于汇票、支票的特征,在于由发票人自己支付,其当事人只有发票人与受款人两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法 付款人 拒绝证书 保付支票 发票 本票 追索权 付款责任 汇票 金融业
下载PDF
简论台湾票据法
2
作者 陈厚华 阮伟昕 《政法学刊(甘肃)》 1989年第2期53-59,共7页
票据远在古希腊、罗马即已出现。1930年~1931年,由法国等26个国家先后在日内瓦签订《汇票和本票统一法公约》、《支票统一法公约》以前,大体上可分为法国系、德国系、英美法系三个法系9日内瓦会议后,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合二为一,历来... 票据远在古希腊、罗马即已出现。1930年~1931年,由法国等26个国家先后在日内瓦签订《汇票和本票统一法公约》、《支票统一法公约》以前,大体上可分为法国系、德国系、英美法系三个法系9日内瓦会议后,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合二为一,历来三大法系变为日内瓦统一法系、英美法系两大法系。现行台湾票据法也属统一法系,但仍兼采英美法系之长。一台湾票据法所称票据,系指汇票、本票及支票三种。 (一)汇票、本票及支票的定义汇票是指发票人签发一定的金额,委托付款人于指定的到期日,无条件支付给受款人或执票人的票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付款人 追索权 汇票金额 票据债务人 票据法规定 票据权利 到期日 参加承兑人 拒绝证书 被背书人
下载PDF
驳姚伯茂在红与专问题上的“合二而一”论
3
作者 阮伟昕 刘新民 《江汉论坛》 1964年第12期15-18,共4页
姚伯茂同志为了替“合二而一”论辯解,裝着要对矛盾作具体分析的样子,将矛盾划分为“以斗爭性为主”与“以同一性为主”两类,并竭力证明后一类矛盾就是“合二而一”。他一再援引红专矛盾作为“论据”,说什么红专矛盾就是“以同一性为主... 姚伯茂同志为了替“合二而一”论辯解,裝着要对矛盾作具体分析的样子,将矛盾划分为“以斗爭性为主”与“以同一性为主”两类,并竭力证明后一类矛盾就是“合二而一”。他一再援引红专矛盾作为“论据”,说什么红专矛盾就是“以同一性为主的矛盾”,就是“合二而一”的,说什么党的“又红又专”方针,就是根据红与专“合二而一”提出来的。姚伯茂同志的这种论调显然是十分荒謬的。它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而且对实践也是十分有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 同一性 具体分析 两者关系 两条道路 无产阶级 政治标准 阶级斗争 合二而一
下载PDF
台湾现行《公司法》简介
4
作者 阮伟昕 乔克裕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1989年第3期78-82,共5页
台湾现行"公司法"源于"大清商律草案",该草案于1909年拟成,尚未来得及议决,清王朝即被推翻。1914年北洋政府取《大清商律草案》中的"公司律"之一部,略加修订,定名为《公司条例》并公布施行。1929年国民... 台湾现行"公司法"源于"大清商律草案",该草案于1909年拟成,尚未来得及议决,清王朝即被推翻。1914年北洋政府取《大清商律草案》中的"公司律"之一部,略加修订,定名为《公司条例》并公布施行。1929年国民党政府在《公司条例》的基础上再行修改制定并公布了"公司法",于1931年7月1日施行。1944年国民党立法院对"公司法"进行了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股东会 主管机关 台湾当局 股份有限公司 设立登记 无限公司 外国公司 两合公司 法律关系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与犯罪事实间是不是都存在着因果关系?
5
作者 张景明 阮伟昕 《法学研究》 1956年第4期20-24,共5页
「政法研究」一九五六年第2期,刊载了陈光中、时伟超两同志「关于刑事诉讼中证据分类与间接证据的几个问题」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陈、时两同志对郝双禄、胡复中、戈风等同志的文章,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陈、时两同志关于证据分类的看法... 「政法研究」一九五六年第2期,刊载了陈光中、时伟超两同志「关于刑事诉讼中证据分类与间接证据的几个问题」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陈、时两同志对郝双禄、胡复中、戈风等同志的文章,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陈、时两同志关于证据分类的看法,我们基本同意,伹对他们关于间接证据与犯罪事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提法,我们有些不同的意见,现在提出来以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唯物主义 相互关系 刑事 唯物论 犯罪事实 被告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