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希圣与《食货半月刊》 被引量:7
1
作者 阮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1,共6页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史学的重要变动时期。陶希圣在北京"非考据不 足以言学术"的气氛中,鉴于社会史论战理论之争的空泛,在学术上调整思路,整装重发,创办 《食货半月刊》,潜心收集史料,致力于中国经济社会史的研...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史学的重要变动时期。陶希圣在北京"非考据不 足以言学术"的气氛中,鉴于社会史论战理论之争的空泛,在学术上调整思路,整装重发,创办 《食货半月刊》,潜心收集史料,致力于中国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在1930年代的中国史学界异 军突起。但这一中国近代史学颇具意义的学术史却因诸种原因未被充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希圣 《食货半月刊》 近代史学流变 中国经济社会史
下载PDF
《食货》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济社会史学界 被引量:10
2
作者 阮兴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促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兴起。但这一因社会革命运动而起的研究取向,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政争,而较少学术的内涵。其严重流弊是滥用理论、轻视史料以及缺乏学术合作的精神。针对这一情况,陶...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促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兴起。但这一因社会革命运动而起的研究取向,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政争,而较少学术的内涵。其严重流弊是滥用理论、轻视史料以及缺乏学术合作的精神。针对这一情况,陶希圣创办《食货》,摒弃政论,倡导史料收集,培植学界新人,加强交流合作,在30年代中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史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反映了《食货》在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史学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也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史学发展的状况、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货》 陶希圣 中国经济社会史 1930年代
下载PDF
清末甘南藏族聚居区的法与社会秩序——基于光绪年间黑错与买吾的冲突为个案 被引量:4
3
作者 阮兴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0,共6页
清末甘南藏族聚居区,番例、寺规、官谕与评议等适用于当地的、广泛意义上的"法",都不足以获得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或规范的共有状态。当地社会秩序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它的形成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倡首者提出某种标准或方案... 清末甘南藏族聚居区,番例、寺规、官谕与评议等适用于当地的、广泛意义上的"法",都不足以获得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或规范的共有状态。当地社会秩序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它的形成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倡首者提出某种标准或方案,围绕这些标准或方案反复展开首唱与唱和,通过这种运动或尝试不断达成而又解体行为规范的共有状态。这种地域性社会秩序实际上是通过部落、寺院、官府及乡老等不同的组织或主体围绕"约"的行动,而呈现出一种对抗与整合的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甘南藏族聚居区 社会秩序
下载PDF
晚清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刑案中的承保人——以清代循化厅为研究区域的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阮兴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5期190-196,共7页
晚清甘肃循化厅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刑案中,有着大量的承保人,其原因主要是当地的刑案要照番例审结,对伤害犯通常并不处以刑罚,而是罚服命价或血价后释放。加之部落、寺院、民族间的案件易翻难结,因此需要对案犯与案件进行承保。承保人主... 晚清甘肃循化厅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刑案中,有着大量的承保人,其原因主要是当地的刑案要照番例审结,对伤害犯通常并不处以刑罚,而是罚服命价或血价后释放。加之部落、寺院、民族间的案件易翻难结,因此需要对案犯与案件进行承保。承保人主要来源于案犯的亲属、同乡、同僚、缙绅、乡老与部落头人、寺院首领等。其产生方式主要有承保人主动担任与官府选择、指令两种。承保人除了保领案犯与保结案件外,还经常参与对案件的调解,是纠纷解决的重要因素,对案件的审结与判决的内容有着重要影响。而其承保与调解活动,息讼止争之外,往往也有发展、扩张部落、寺院势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循化厅 少数民族聚居区 承保人
下载PDF
晚清安多藏区的寺院与社会纠纷——以同治、光绪年间卡加与隆哇的冲突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阮兴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9,共6页
民国时期,著名藏学家于式玉在论及安多区藏族传统社会的纠纷处理方法时说:“部落社会只有在部落以内才有道德与法律可言;部落以外,便惟力是视了.”民国如此,晚清亦然.晚清时期,安多藏区部落纠纷的解决,部落自身力量是重要依据,部落外... 民国时期,著名藏学家于式玉在论及安多区藏族传统社会的纠纷处理方法时说:“部落社会只有在部落以内才有道德与法律可言;部落以外,便惟力是视了.”民国如此,晚清亦然.晚清时期,安多藏区部落纠纷的解决,部落自身力量是重要依据,部落外的力量也是重要凭借,两种力量常处于一种对抗与整合的状态之中,从而使部落的冲突及其解决显得异常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纠纷 晚清时期 安多藏区 光绪年间 冲突 部落社会 同治 寺院
下载PDF
法学与史学之间:20世纪上半期中国法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向——以陶希圣学术研究为个案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阮兴 《西部法学评论》 2008年第5期46-50,共5页
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国学术界逐渐兴起。受此影响,20世纪上半期,一些学者开始注重以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并由此成就自己的学术事业与声名。其中有两类学者特别值得注意,一为非法科出身,以社科方法研究中国法... 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国学术界逐渐兴起。受此影响,20世纪上半期,一些学者开始注重以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并由此成就自己的学术事业与声名。其中有两类学者特别值得注意,一为非法科出身,以社科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而在法学领域里取得重要成就,其典型代表为瞿同祖;一为法科出身,以社科方法研究中国法律问题,却旁逸斜出,在别的领域异军突起,开创新的学术天地,其典型代表为陶希圣。前者已为法学界所熟知,后者则未足以为法学界所留意。本文深入探讨陶希圣以社科方法研究法律的缘起、发展及转向,从一个侧面揭示20世纪上半期中国法学发展的状况与学理基础,及其与其它学科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的共通与相互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期 中国法史学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陶希圣
下载PDF
论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甘肃法政教育及其效应
7
作者 阮兴 张科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138,共5页
清末预备立宪期间,清廷将法政教育作为立宪的一项要务,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法政教育。对于这些措施,甘肃遵章一一办理。但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超出了甘肃地方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因此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其实际成效非常有限,且使一些... 清末预备立宪期间,清廷将法政教育作为立宪的一项要务,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法政教育。对于这些措施,甘肃遵章一一办理。但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超出了甘肃地方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因此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其实际成效非常有限,且使一些旧矛盾进一步深化,并引发出新的矛盾与社会问题,新政未见其利先见害。考察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这类情况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预备立宪 甘肃 法政教育
下载PDF
关于中国法制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阮兴 《传承》 2011年第10期86-86,88,共2页
中国法制史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以文史哲及法学基本知识作为基础的艰深的学问。受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影响,目前中国高校的中国法制史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通过从教材、教学、考试等几个方面,对当下高校... 中国法制史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以文史哲及法学基本知识作为基础的艰深的学问。受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影响,目前中国高校的中国法制史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通过从教材、教学、考试等几个方面,对当下高校中国法制史的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制史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新史学》:中国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树立
9
作者 阮兴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梁启超 历史哲学 《新史学》 中国资产阶级 人群进化 封建史学 史界革命 封建旧史学 世界史 进化论
下载PDF
《唐律疏议》“律疏”的律学意义
10
作者 阮兴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68-72,共5页
《唐律疏议》"律疏"引礼入律,阐发律意,疏解律文律注,使儒家宗法伦理、等级思想融贯唐律之中,最终完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它丰富了律文的内容及法理色彩,建立起了一个律学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代律学达到了最高的水平,... 《唐律疏议》"律疏"引礼入律,阐发律意,疏解律文律注,使儒家宗法伦理、等级思想融贯唐律之中,最终完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它丰富了律文的内容及法理色彩,建立起了一个律学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代律学达到了最高的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律学的精华;同时,"律疏"又贯通律内不同篇、卷、条、款项,使之更加协调,并恰当调整律、令、格、式等不同法律形式之间的关系。"律疏"的这种律学功能是《唐律疏议》成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律学巨著的重要因素。理会《唐律疏议》"律疏"的律学意义,实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的特质与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疏议》 律疏 律学意义 古代法律 儒家化
下载PDF
清末立宪思潮与近代甘肃法政教育的发轫
11
作者 阮兴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21-125,共5页
清末社会,随着立宪思想的日益兴起,法政知识与法政人才成为社会亟需而倍受重视,法政教育也应时兴起。本文主要考述在清末立宪的社会思潮之下,地处西北边远的甘肃地区法政教育的发轫。
关键词 清末 立宪思潮 甘肃 法政教育
下载PDF
《新西北月刊》与抗战期间的西北开发
12
作者 阮兴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4-49,共6页
抗战期间,《新西北月刊》坚持笃实的办刊风格,以民生与历史文化为问题根本,注重高深研究与实际调查,积极宣传西北开发,对西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考察,不仅对当时及以后的西北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与... 抗战期间,《新西北月刊》坚持笃实的办刊风格,以民生与历史文化为问题根本,注重高深研究与实际调查,积极宣传西北开发,对西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考察,不仅对当时及以后的西北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而且为西北史地之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北月刊》 抗战建国 西北开发
下载PDF
史学方法与史学发展:《食货》与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史学
13
作者 阮兴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第6期16-24,共9页
《食货》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界流行一时的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史的刊物。其办刊宗旨与风格当时自成一种学风,既重视史料的收集,又不忽视史学方法。其史学方法的提倡与运用,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 《食货》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界流行一时的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史的刊物。其办刊宗旨与风格当时自成一种学风,既重视史料的收集,又不忽视史学方法。其史学方法的提倡与运用,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对《食货》所提倡与运用的史学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深入认识与理解20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发展状况、趋向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货》 中国经济社会史 史学方法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唯物史观、社会史论战与中国经济史研究
14
作者 阮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6-111,共6页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唯物史观在中国学术思想界风行一时。用唯物史观来解释中国历史成为其时中国学术思想界的一种新倾向。与此同时,国民革命的失败使得中国社会各界格外注意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探讨,并引发中国社会史大论战。在论战...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唯物史观在中国学术思想界风行一时。用唯物史观来解释中国历史成为其时中国学术思想界的一种新倾向。与此同时,国民革命的失败使得中国社会各界格外注意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探讨,并引发中国社会史大论战。在论战中,唯物史观大行其道,从而促使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兴起。但论战中大多数人的研究因政治上的干扰于中国经济史研究不但贡献殊少,且反使中国经济史研究一时偏离了学术研究的正轨。一些学者意识到问题所在,起而矫偏救弊,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这一因社会革命运动而起的学问的学术规范化。厘清这一段历史,有助于理解、认清近现代思想、政治与学术之间的纠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社会史论战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下载PDF
室内墙体瓷砖湿贴工艺的弊端及干挂工艺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旭明 阮兴 周彤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期178-180,共3页
从室内墙体瓷砖应用的重要性出发,简要分析了传统室内墙体瓷砖湿贴法施工工艺的弊端,对室内墙体瓷砖干挂工艺原理、施工材料进行介绍,并着重分析和论述了这种施工工艺在室内墙体瓷砖铺装过程中所具有的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可控、满足... 从室内墙体瓷砖应用的重要性出发,简要分析了传统室内墙体瓷砖湿贴法施工工艺的弊端,对室内墙体瓷砖干挂工艺原理、施工材料进行介绍,并着重分析和论述了这种施工工艺在室内墙体瓷砖铺装过程中所具有的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可控、满足国家对建筑装配率的要求,便于日后维修及材料回收,有利于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装饰 干挂施工 水泥砂浆 瓷砖湿贴
下载PDF
近代学科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兴起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利荣 阮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4-59,共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与方法日渐为国人所重视、接受。同时,西方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纷纷传入中国,一些学者以近代西方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观念、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学术。西学东渐之下...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与方法日渐为国人所重视、接受。同时,西方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纷纷传入中国,一些学者以近代西方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观念、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学术。西学东渐之下,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一些新的学术研究门类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学术的体系当中,并最终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中国学术体系与西方学术体系逐渐得以对接。这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兴起,也昭示了这一学术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分科 中国经济史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浅析《中国法制史》课程立体教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艺 阮兴 《丝绸之路》 2010年第22期112-114,共3页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14门主干核心课程之一,相比于其他核心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一般仅就书本满堂灌,加之教材内容的繁杂,使得学生们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种现状,应尝试从教学方法入手,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形成...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14门主干核心课程之一,相比于其他核心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一般仅就书本满堂灌,加之教材内容的繁杂,使得学生们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种现状,应尝试从教学方法入手,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法制史》课程面临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制史》 立体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室内墙体瓷砖干挂工艺创新研究
18
作者 王旭明 阮兴 周彤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分别概述了室内墙体瓷砖湿贴法施工工艺及干法施工工艺的特点,分析了本创新型室内瓷砖干挂工艺相较其他干法施工工艺的优势,包括其在防水性能、结构强度、空间利用和成本节约等方面,着重强调了该施工工艺在放样、铺设龙骨、铺贴瓷砖、... 分别概述了室内墙体瓷砖湿贴法施工工艺及干法施工工艺的特点,分析了本创新型室内瓷砖干挂工艺相较其他干法施工工艺的优势,包括其在防水性能、结构强度、空间利用和成本节约等方面,着重强调了该施工工艺在放样、铺设龙骨、铺贴瓷砖、调节平整度及缝距等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组合设计,验证了其在混凝土基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基体、和烧结多孔砖基体上的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挂工艺 墙体瓷砖铺贴 室内装修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晚清知识分子世界观的嬗变
19
作者 郭丽蓉 阮兴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28-130,共3页
晚清社会变迁剧烈,极大地改变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看法。社会的变迁导致晚清知识分子世界观发生根本性的嬗变。中国中心观念的逐渐没落正是这一嬗变最为重要的体现。晚清知识分子中国中心观念的没落,既是地域观念层面... 晚清社会变迁剧烈,极大地改变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看法。社会的变迁导致晚清知识分子世界观发生根本性的嬗变。中国中心观念的逐渐没落正是这一嬗变最为重要的体现。晚清知识分子中国中心观念的没落,既是地域观念层面上的,又是文化观念层面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过程当中的艰难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晚清 知识分子 世界观
下载PDF
清代甘肃循化厅司法档案的保存、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守良 阮兴 靳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3-29,共7页
清代循化厅司法档案这一独特的样本,主要反映了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汉、藏、回、撒拉、东乡、保安、土族等部落及族际间的个体与群体纠纷,内容丰富,有典型的民族性、宗教性与边疆性特色。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造纠纷的类型、... 清代循化厅司法档案这一独特的样本,主要反映了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汉、藏、回、撒拉、东乡、保安、土族等部落及族际间的个体与群体纠纷,内容丰富,有典型的民族性、宗教性与边疆性特色。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造纠纷的类型、纠纷裁断的法源、民间与官方的调解与裁断,并重点关注到纠纷解决过程中部落权力、宗教权力和国家权力的互动与博弈。循化厅群体纠纷的状况、纠纷的思想与文化因素、民间调处与官府审判的性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循化厅 司法档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