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南亚断裂构造的演化(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庭朝 阮友宣 +7 位作者 黎文勇 范南雄 Mai Xuan Bach Thai Anh Tuan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60,共10页
本研究项目是采用诸如地质学解释、影像判读和地球物理探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的。在所得结果 的基础上参考了越南国内外同行的一些资料编制了东南亚、越南及邻区的断裂构造图,其比例尺分别为1∶4百万 和1∶1百万。分析所得结果... 本研究项目是采用诸如地质学解释、影像判读和地球物理探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的。在所得结果 的基础上参考了越南国内外同行的一些资料编制了东南亚、越南及邻区的断裂构造图,其比例尺分别为1∶4百万 和1∶1百万。分析所得结果显示出东南亚断裂构造演化的下列情况: 1)在现今地质结构方面 东南亚是欧亚岩石圈板块的东南部分,由一条消减带围绕,这条消减带的伸展从 Myanmer开始,通过Nicobar,JavaTimor直到东菲律宾。东南亚被SongHong(即红河)断裂,ThreePagodas断裂 和Hainam Natuna断裂等2级断裂系统分成3个微板块。 2)在早新生代,东南亚是分为5个微板块的。它们的分界断裂中有2个一级断裂(中央东海扩张带和Lupar Kuching消减带)和3个二级断裂(即上述3个)。 3)上述绝大多数二和三级断裂从晚新生代起活化且继承了从早新生代即已发生和发展了的二、三级断裂,但 在某些条件下,运动方向却完全变成了相反,尤其是走滑运动的方向。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地区内,盆地、 隆起、岩浆侵入、褶皱和局部断裂等构造的形成都取决于这些沿着一、二级走滑断裂的微板块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消减带 走滑断裂 走滑运动 板块运动 岩石圈 演化 东南亚 中央 继承
下载PDF
越南地壳形变研究的若干初期成果(英文)
2
作者 高庭朝 黎文勇 +1 位作者 阮友宣 范南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1期40-45,共6页
详细介绍了 1984~ 2 0 0 1年间越南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的地壳形变 (应变 )监测研究工作及其初步成果。文章指出 ,研究地壳运动时 ,应针对不同的情况 (如构造运动周期 )采用不同的方法 ,而本文着重介绍了地球物理仪器方法 ,此法 (有时... 详细介绍了 1984~ 2 0 0 1年间越南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的地壳形变 (应变 )监测研究工作及其初步成果。文章指出 ,研究地壳运动时 ,应针对不同的情况 (如构造运动周期 )采用不同的方法 ,而本文着重介绍了地球物理仪器方法 ,此法 (有时与大地测量方法结合 )既可用来监测从几秒到几十年的运动 ,也可监测微小的局部位移。监测用的是前苏联制造的石英管伸缩仪 ,采用光电传感器换能 ,照相记录 ,灵敏度为 10 - 8m m。在用于观测固体潮汐应变时 ,观测精度还取决于应变的周期 :对周日波及更短周期 ,精度可达 10 - 9~ 10 - 1 0 ;而对缓慢的运动则只能达到10 - 7~ 10 - 8,但此时记录具有高稳定性。但用于监测所在地区是否存在断裂活动则无疑具有肯定的效果。最后 ,根据已有的 2处台站 10余年的观测成果 ,得出下列结论 :1.Phu L ien台站位于 Dong Trieu- Cam Pha断裂与红河断裂为边界的区域内 ,而此断裂自古至今都有活动 ,发生过 6级左右地震。但这一地区在 1989~ 1991期间却构造稳定 ,只记录到缓慢的运动速率 (1× 10 - 6 /a) ,也未观测到地震前兆性的应变现象。2 .而在 1993年才开始观测的 Hoa Binth台站 ,到 1997年止 ,则观测到比较大的地壳运动速率 ;其绝对最大幅度高达约 10 0× 10 - 6 ,日均值为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越南 江河断裂 地震前兆 应变 发震时刻 断裂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