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自中考阅卷一线的报告之2004年全国中考阅读试题评注:现代文阅读
1
作者 丁兆存 王德志 +24 位作者 冯守富 冉启杰 江复兴 孙启明 任维东 阮圣桢 朱碧玉 朱梅 陈海珍 陈玉中 李阳海 李志林 吴续银 张凤山 张建军 罗小军 孟祥森 苑举磊 卓厚宝 胡国雄 程鸣 程言宝 蒋宜贤 彭樟清 湘辉 《现代语文(初中版)》 2004年第10期2-15,共14页
2004年中考的结束,意味着我们全国中语会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专题组新一轮编辑来自中考阅卷一线报告工作的开始。我们的初衷是,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把中考阅卷中的有益信息传送到一线教师和初中学生手中;我们的信心是,课题组组... 2004年中考的结束,意味着我们全国中语会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专题组新一轮编辑来自中考阅卷一线报告工作的开始。我们的初衷是,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把中考阅卷中的有益信息传送到一线教师和初中学生手中;我们的信心是,课题组组织的老师全部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阅卷现场;我们的目标是,将考试与日常教学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 2004年 阅读试题 语文 试题评析
下载PDF
我看作文命题“我的男生(女生)”
2
作者 阮圣桢 《当代学生(探秘)》 2005年第24期34-34,共1页
对初中学生来说,考场作文题一般多与 他们的生活密切相联。语文教学界曾经有过 把考试作文归纳为社会、个人、家庭和校园 四大类的说法。近年上海中考作文试题“我 的视线”、“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有家 真好”等的命题基础即大致... 对初中学生来说,考场作文题一般多与 他们的生活密切相联。语文教学界曾经有过 把考试作文归纳为社会、个人、家庭和校园 四大类的说法。近年上海中考作文试题“我 的视线”、“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有家 真好”等的命题基础即大致落实在前三方面 的内容上。如本刊本期刊发的一组作文《我 的男生(女生)》,则应该认为其命题基础是 落在校园生活之上的。一方面,这是一种对 作文内容和选材上的限定,另一方面它也是 对学生写作思路的引导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命题 考场作文 作文内容 青橄榄 教学界 写作思路 情趣盎然 性别差异 思想情操 比例分配
原文传递
中考备考实例二则
3
作者 阮圣桢 吴勇 《新读写》 2007年第5期46-49,共4页
随着考试日期的日益临近,面对一大叠的复习资料,同学们千万不要手忙脚乱,当务之急是静下心来,有条不紊地做好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整理工作,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练习,作些解剖,寻找出其中的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下... 随着考试日期的日益临近,面对一大叠的复习资料,同学们千万不要手忙脚乱,当务之急是静下心来,有条不紊地做好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整理工作,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练习,作些解剖,寻找出其中的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下面刊登的一组文章是有经验的专家提供给我们的范例,同学们不妨做做,也可以互相之间交换着分析分析,自己动手整理的东西,自己悟出的道理,是自己的经验,是最可宝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例 备考 中考 整理工作 考试日期 复习资料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原文传递
充满活力的岁月
4
作者 阮圣桢 《当代学生(探秘)》 2006年第Z1期28-28,共1页
乌飞兔走、白驹过隙的一瞬,正处于对那随风吹散而掩面叹息的岁月间的我,觉是欣喜同时也稍存着丝丝的眷念。难忘的初三,是充满活力的岁月。
关键词 跳投 断球 爬起来 余秋雨 我将 塞万提斯 惜时 上海市卢湾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