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透析模式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清除率及高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何同林 何兰 +3 位作者 刘俊 刘俊华 阮宪东 朱艳红 《广州医药》 2021年第5期35-39,68,共6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模式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β2微球蛋白清除率及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期间在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D患者40例为实验对象(除外因自身耐受因素长期使用低通量...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模式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β2微球蛋白清除率及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期间在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D患者40例为实验对象(除外因自身耐受因素长期使用低通量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记录0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心率、血压变化,并对两组心血管疾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2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β2-MG、iPTH均降低,而3个月后对照组略有升高,观察组[(12.48±2.10)mg/L、(210.13±18.12)ng/L]低于对照组[(30.21±2.37)mg/L、(289.41±17.02)ng/L],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β2-MG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24小时舒张压及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24小时舒张压、收缩压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有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行PCI术;对照组有2例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1例因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治疗。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高通流量透析模式可有效提高MHD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清除血液毒素,降低患者的高血压,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通量透析模式 β2微球蛋白清除率 高血压
下载PDF
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运林 郑兴荣 +2 位作者 徐向明 阮宪东 刘庭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6期2962-2964,共3页
目的观察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胞二磷胆碱组和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给予血通注射液... 目的观察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胞二磷胆碱组和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给予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28d后评价疗效,分别于患者入院当天和患者入院第10天采用波士顿汉语失语症测试(ICATB)、MMSE法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得分(NIHSS)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得分。结果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8%,胞二磷胆碱组为76%,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高于胞二磷胆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病人NIHSS优于胞二磷胆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入院当天ICATB得分与胞二磷胆碱组入院当天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患者入院第10d ICATB得分高于胞二磷胆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每个组患者平均MMSE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MMSE得分均低于胞二磷胆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后的NIHSS得分均显著低于胞二磷胆碱组,Barthel指数高于胞二磷胆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利于患者的语言康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后的认知能力,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通注射液 依达拉奉 缺血性卒中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银杏叶胶囊结合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症伴抑郁、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黄运林 谭慧敏 阮宪东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胶囊结合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症(PD)伴抑郁、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急诊科收治的PD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银杏叶胶囊结合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症(PD)伴抑郁、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急诊科收治的PD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叶胶囊结合丁苯酞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抑郁评分(HAMD)、睡眠质量评分(PDSS)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HAMD、PDSS评分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疗效高达96. 7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神经营养因子(NT-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PD患者给予银杏叶胶囊结合丁苯酞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抑郁和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胶囊 丁苯酞 帕金森症 抑郁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