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女性文学和女性意识——新时期女性文学断想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阮忆
-
出处
《文艺评论》
1987年第4期33-37,共5页
-
文摘
一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的描述:从前的人是有一个头,四只手,四条腿,两张相反的脸。众神之王宙斯把人分为了两半,于是有男人和女人。虽然是神话,但男女各有自己的灵魂,“相反的脸”却是真的。所谓女性文学就是指用女性的灵魂透视世界,用女性的眼睛观察人生的文学。也就是说。女性文学须突出女性的主体意识。
-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
古希腊神话
女性作家
宙斯
矛盾心态
男性作家
当代女性
感性生命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海洋母题”与中国文学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阮忆
梅新林
-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62-68,共7页
-
文摘
大海,对于以黄河流域为发祥地的华夏祖先来说无疑是神秘而陌生的,因为他们自古以来就劳作繁衍在一个西隔于连绵不断的高山,东阻于无法横越的大海,基本上是封闭的生存环境之中。因此,当古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在浩瀚的大海上推衍出一个个悲壮的故事,从而揭开了西方海洋文学序幕时,而我们的祖先却长期囿于眼前周围的土地,未能超越乡土观念将目光投向东隅浩瀚的大海,更不可能现实地面对大海,作出种种冒险的举动。
-
关键词
海洋文学
中国文学
母题
海洋文化
大海
民族文化
古希腊神话
内陆文化
荷马史诗
内陆型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艾青诗歌的生命意象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阮忆
-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19-23,共5页
-
文摘
面对历史上的文本,如果尊重其原初意义,试图重建文本的历史语境,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把文本推向了历史的远处,把作者还给时间之河的彼岸,以致消失在当代读者的极目处。如果文本的确只有写作时代的意义,那么它会自动退出我们的阅读视野;如果文本仍为我们阅读,仍与我们构成对话状态,那么采取客观主义的态度显然违背有效的审美阅读原则。面对艾青早期诗歌,可以强烈感受到诗歌里那种穿透时间之幕的永恒魅力,倾听到对我们发出的交谈声音,它不是作为过去时代的见证物供后人瞻仰,而是自身裹挟着郁勃汹涌的生命之流,漫过时间堤岸,涌向我们,渴望对话,渴望重读。因而必须重建对话的现代语境,在承认先前所有解读有效性、合理性基础上采取一种新的阅读姿态,面向文本语言结构,又不弃绝写作语境和历史素材。
-
关键词
艾青诗歌
生命意象
早期诗歌
太阳
土地
文本
生命冲动
诗歌创作
意象世界
生命之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对话:写作和阅读的意义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阮忆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6期59-63,共5页
-
文摘
当整个身心在文学天地里畅然漫步时,总会感觉到有种难以拒绝的魅力引诱你与她神交意会,这无疑是由写作与阅读双向激发的一种奇妙的超验境界。尽管写作会有渴望对话和拒绝对话、寻求知音和退归自我等等姿态,阅读事实上也有积极和消极、主动和被动等等姿态,但作为写作、作为阅读的最高和最后的功能意义乃是构成交互鸣和的对话关系。
-
关键词
语言方式
对话关系
现代写作
文学
现代作家
对话方式
阅读期待
文本世界
人与人
对话状态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阅读的倾斜——新时期文学阅读行为描述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阮忆
-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27,共5页
-
文摘
这几年文学发展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文学究竟为何物也似乎有点让人迷惑。但有一点却是被渐渐清楚地意识到的:创作不再是作家个人的事,也不再是以往属于所谓抽象的理想事业,而是很大程度上属于读者的事了。时下的文学多少有些象货架上的商品。
-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文学发展
阅读行为
作家
行为描述
享乐主义
社会学
意识
通俗文学
阐释性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漫论张弦创作个性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阮忆
-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8-23,36,共7页
-
文摘
王蒙在一九八○年曾宣称:“复活了的我面临着一个艰苦的任务:寻找自己。在茫茫的生活海洋,时间和空间的海洋,文学与艺术的海洋之中,寻找我的位置,我的支持点,我的主题,我的题材,我的形式和风格。”这不仅是王蒙个人的追求,也是新时期所有希冀成功的作家们共同的追求。刘绍棠说:“我在自己作品中,总是注意自己的创作个性。
-
关键词
创作个性
张弦
作家
新时期
五十年代
爱情婚姻
刘绍棠
红丝线
王蒙
题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认同和超越——当代浙江文学的文化阐释之二
- 7
-
-
作者
阮忆
-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18-21,共4页
-
文摘
1 作为当代文学活动和文学研究与近年关于吴越史前文化、民间风俗等的热点讨论有着较大的距离。文学属于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用卡冈的话来说,文化可分为几个层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艺术文化。或如海德格尔所谓的艺术品产生于“历史”和“物质”之间的裂缝,艺术文化既渗透在精神和物质文化之间,又悬浮在两者之间,与整个文化环境构成象征性的关系。因此,在文学研究视野里。
-
关键词
当代浙江
文化阐释
精神文化
文化寻根
文学活动
物质文化
艺术文化
超越
越文化
本土文化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新时期小说中人的主题的思考
- 8
-
-
作者
阮忆
-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23-30,共8页
-
文摘
早在本世纪初,“五四”新文学先驱者们就曾热烈鼓吹“人的文学”,作为向封建者专制主义,蒙味主义和禁欲主义反抗的旗帜。中国数千年历史,整个民族的“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可是东方发白,人类向各民族所要的是‘人’”。“五四”先驱者们以西方启蒙主义思想为武器,或以冷峻犀利的笔锋解剖“国民性”,或以狂飙突进的热情鼓吹个性解放。“人”,首先成为现代新文学的核心主题意识。
-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新时期文学
自我意识
新文学
禁欲主义
性爱小说
文学发展
主题意识
文化意识
主体意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礼平的故事
- 9
-
-
作者
徐剑艺
阮忆
-
出处
《小说评论》
1988年第6期64-68,共5页
-
文摘
一个小说作者,由于他的处女作使中国当代文坛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事后,他就消声匿迹了。但当人们快要忘记他的名字的时候,他却突然出现在众人之前!这里面本身就有故事!我被这样的好奇心所诱惑,去寻读《晚霞消失的时候》的作者——礼平在近期接连发出的小说:《无风的山谷》、《小站的黄昏》、《海蚀的崖》。然而,这些小说使我进入了另一个充满好奇的神秘境界:童话般的气氛,这气氛里传奇一样的故事,故事里谜一样的人物,人物那高深莫测的玄论,玄论里无尽的意蕴……这是一种独特的小说,是那个出手不凡的从未谋面的礼平的小说。
-
关键词
现代小说
当代文坛
女主人公
小说作者
叙述者
兴安岭
童话
男性叙述
境界
猎人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未来小说的一种推想
- 10
-
-
作者
阮忆
-
出处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3年第3期78-80,共3页
-
文摘
美国作家约翰·巴思在六十年代写过一篇轰动一时的《枯竭的文学》,认为现代社会里印刷业连同其它一切事物都已过时,文学濒临末日。事实上印刷业在后来的数十年里仍发挥着强大的社会功能,影响着现代社会的人生态度和观念模式,巴思后来承认文学的枯竭只是一种推测。
-
关键词
小说文体
巴思
观念模式
社会功能
影视艺术
人生态度
《妻妾成群》
伏羲伏羲
影视文化
叙事结构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