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M多路复用性能分析
1
作者 陈靖 阮文鹏 杨传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0年第6期38-42,共5页
对ATM多路复用性能分析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本文用业务输入、预处理和交换三部分描述ATM多路复用模型,把泊松批到达过程M^X/D/1应用到排队模型的分析中,为ATM多路复用的性能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ATM 多路复用 性能分析 B-ISDN 通信网络
下载PDF
ATM复用数据和话音消息时的性能分析
2
作者 陈靖 阮文鹏 杨传厚 《数据通信》 1997年第1期54-58,共5页
对ATM多路复用性能分析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本文用业务输入、预处理和交换三部分描述ATM多路复用模型。在输入消息为数据和话音时,可近似地把泊松批到达过程应用到排队模型的分析中,为ATM多路复用的性能提出一种分析方法。
关键词 ATM多路复用 综合业务数字网 B-ISDN
下载PDF
GHD5—智能型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3
作者 姜岳鑫 吴珍芳 +2 位作者 杨传厚 李欣 阮文鹏 《华通技术》 1997年第3期8-16,共9页
主要介绍智能型低压开关柜中带微处理器的可编程的测量控制模块,操作显示模块,采样模块等功能。阐明对三相交流电动机不同起动运行方式进行控制、监视、测量显示和命令传递,改变了传统低压开关柜的操作、控制、保护的模式。该智能柜具... 主要介绍智能型低压开关柜中带微处理器的可编程的测量控制模块,操作显示模块,采样模块等功能。阐明对三相交流电动机不同起动运行方式进行控制、监视、测量显示和命令传递,改变了传统低压开关柜的操作、控制、保护的模式。该智能柜具有自动保护、自动控制、自动监视、自动诊断、自动传递信息、集中控制多功能的一种机电一体化智能型低压开关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智能型 低压 开关柜 微处理器
下载PDF
双机器人系统的最短时间避碰轨迹规划
4
作者 唐铁军 阮文鹏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1996年第2期19-23,共5页
多机器人的避碰移动规划可由两步实现:路径规划和轨迹规划。路径规划是为机器人寻找避免与静态障碍物碰撞的几何路径。轨迹规划决定每个机器人需沿其几何路径以多快的速度移动以防止与其它运动中的机器人碰撞。
关键词 机器人 避碰 轨迹 规划
下载PDF
“大暴露”技术理念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饶孙银 黄云超 +3 位作者 叶联华 阮文鹏 陈雅 杨继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大暴露"技术理念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优势,评估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科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2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0例、女145例,... 目的探讨"大暴露"技术理念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优势,评估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科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2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0例、女145例,平均年龄(54.3±7.9)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孔胸腔镜组(单孔组)153例,男67例、女86例;三孔胸腔镜(三孔组)102例,男43例、女5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单孔组平均手术时间与三孔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0±45.6)min vs.(142.0±39.5)min,P>0.05];单孔组平均清扫淋巴结(6.9±1.0)组,共(14.5±3.0)枚,其中N2站淋巴结(4.1±1.7)组,共(8.0±0.9)枚,三孔组平均清扫淋巴结(7.1±1.0)组,共(15.1±1.7)枚,其中N2站淋巴结(3.9±0.8)组,共(7.8±1.1)枚,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三孔组更短[(3.5±1.8)d vs.(4.0±1.3)d,P<0.05];单孔组住院时间较三孔组明显缩短[(7.2±0.9)d vs.(8.8±2.0)d,P<0.05];单孔组术后皮下积气的发生率低于三孔组(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在单孔胸腔镜下运用"大暴露"技术理念,能够很好地完成肺癌根治术,达到对淋巴结的清扫要求,且在术后快速康复及减轻术后疼痛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手术 胸腔镜手术 肺癌 大暴露 纵隔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表皮葡萄球菌附属基因调节子C特异结合多肽对聚氯乙烯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作用的体外研究
6
作者 杨继琛 邱良婷 +5 位作者 黄云超 陈雅 饶孙银 阮文鹏 赵光强 叶联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9-355,共7页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附属基因调节子C(accessory gene regulator C,agr C)特异结合多肽(简称为N1)对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作用的体外研究。方法以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生物膜表型阳性)和A...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附属基因调节子C(accessory gene regulator C,agr C)特异结合多肽(简称为N1)对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作用的体外研究。方法以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生物膜表型阳性)和ATCC12228(生物膜表型阴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将两菌株分别加入浓度为100、200、400、800、1 600μg/mL的N1培养,以相同浓度agrC特异结合无关肽(简称为N0)培养作为对照;24 h后测定吸光度(A)值,确定N1最佳抑菌浓度。两菌株与最佳抑菌浓度的N1及N0分别培养,6、12、18、24、30、48 h测定A值,观察N1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与PVC材料片培养6、12、18、24、30 h,扫描电镜观察PVC材料表面生物膜的表面结构;另取与ATCC35984菌株培养6、12、18、24 h的PVC材料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厚度。结果 A值测定显示,N1对ATCC35984菌株最佳抑菌浓度为800μg/mL。ATCC12228菌株与N1及N0培养后均未形成明显生物膜;ATCC35984菌株与N1及N0培养12 h时,生物膜形成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8、24、30、48 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ATCC35984菌株与N1及N0培养后,随时间延长均见成熟生物膜结构;而ATCC12228菌株培养后均未见生物膜形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TCC35984菌株与N1培养12 h时细菌量明显少于与N0培养,且以死细菌居多;6、18、24 h时两种培养条件下细菌数量未见明显差别,均以活细菌居多;同时,N1培养12、18 h时生物膜厚度明显小于N0培养(P<0.05)。结论 N1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强度有量效关系;其在聚集期阻碍细菌的增殖和聚集,抑制生物膜形成,对成熟生物膜抑制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细菌生物膜 附属基因调节子C 特异结合多肽 聚氯乙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