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特色小城镇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建 阮智杰 赵之枫 《小城镇建设》 2018年第9期55-59,共5页
北京市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具有起步早、起点高的特征。本文从政策环境变化的视角切入,提出北京市小城镇在新时期面临着传统路径依赖下的产业更新转型、存量形式固化下的管理制度变革和镇区发展惯性下的镇村关系重塑三个挑战。案例选取... 北京市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具有起步早、起点高的特征。本文从政策环境变化的视角切入,提出北京市小城镇在新时期面临着传统路径依赖下的产业更新转型、存量形式固化下的管理制度变革和镇区发展惯性下的镇村关系重塑三个挑战。案例选取康庄镇、小汤山镇、长沟镇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地区中国特色小镇进行SWOT分析,浅析北京市特色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并总结其应对挑战的方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北京市特色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城镇 特色小镇 北京市小城镇
下载PDF
以乡村群为单元的北京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建 阮智杰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4期5-10,共6页
北京市山区小城镇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镇村发展失衡和环境条件约束等挑战,但旅游产业的提质发展趋势、制度改革释放的乡村红利及其突出的生态价值优势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借鉴广州市山区小城镇以乡村群为单元的规划建设方式,... 北京市山区小城镇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镇村发展失衡和环境条件约束等挑战,但旅游产业的提质发展趋势、制度改革释放的乡村红利及其突出的生态价值优势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借鉴广州市山区小城镇以乡村群为单元的规划建设方式,分析乡村群发展的需求和优势,从资源类型的角度分类梳理北京市山区乡村群的发展特征,以此为基础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规划建设 山区小城镇 北京市
下载PDF
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创新利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建 阮智杰 《小城镇建设》 2018年第1期5-11,共7页
自国家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北京市稳步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创新利用成为焦点。文章从土地入股流转、村企合作联营、用地更新及统筹三个角度揭示创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试图梳理进一步创新利用的方向... 自国家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北京市稳步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创新利用成为焦点。文章从土地入股流转、村企合作联营、用地更新及统筹三个角度揭示创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试图梳理进一步创新利用的方向,以期对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创新利用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村企合作 土地流转 用地统筹
下载PDF
东风_(4B)机车主机油泵的故障排除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菁霖 阮智杰 《铁道运营技术》 2005年第2期12-13,16,共3页
阐述了东风4B内燃机车主机油泵故障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排除主机油泵故障,应采取改进装配工艺,控制装配间隙,完善装配结构,避免设计缺陷等措施。
关键词 机油泵故障 主机 内燃机车 东风 车主 故障排除 装配间隙 措施 产生 设计缺陷
下载PDF
跨域生态空间治理范式转变与规划响应——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减量提质规划
5
作者 石晓冬 张尔薇 阮智杰 《北京规划建设》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前言超大尺度生态空间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其空间范围跨越了行政边界,产生跨区域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和促进绿色发展的新需求。有别于单一行政主体管辖范围内的生态空间治理,跨域生态空间治理需要适应城市区域化发展趋势下城市空间与生态... 前言超大尺度生态空间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其空间范围跨越了行政边界,产生跨区域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和促进绿色发展的新需求。有别于单一行政主体管辖范围内的生态空间治理,跨域生态空间治理需要适应城市区域化发展趋势下城市空间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特征,减少行政区划对生态系统治理产生的边界阻碍,尊重市民多元需求,在更高层级激发超越地方层次的共识目标,形成城乡区域与生态空间的一体化治理模式与共同行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需求 生态空间 城乡区域 生态环境 范式转变 绿化隔离地区 行政边界 空间治理
原文传递
北京马驹桥物流基地:响应减量发展的物流基地详细规划编制探索
6
作者 阮智杰 张尔薇 +1 位作者 梁大庆 吕佳 《北京规划建设》 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
前言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减量发展的总体战略1。与此同时,北京市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大量低效低标、建设无序且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物流设施,成为腾退与疏整促工作的重点... 前言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减量发展的总体战略1。与此同时,北京市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大量低效低标、建设无序且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物流设施,成为腾退与疏整促工作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基地 详细规划 物流设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总体战略 减量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 专项行动
原文传递
大尺度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实施机制研究——以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减量提质规划为例
7
作者 阮智杰 张智杰 +3 位作者 徐玮 赵轩 王宁 王海晓 《北京规划建设》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引言城市绿带是连续的大尺度生态屏障,空间覆盖范围广泛,涵盖丰富而复杂的城市空间区位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产生多样化的内涵与可能性。作为需要数以几十年坚持与积累而成的城市建设实践,绿带实施政策与路径不断调整以适应不同城市发展... 引言城市绿带是连续的大尺度生态屏障,空间覆盖范围广泛,涵盖丰富而复杂的城市空间区位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产生多样化的内涵与可能性。作为需要数以几十年坚持与积累而成的城市建设实践,绿带实施政策与路径不断调整以适应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特色城市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城市绿带在细分空间尺度下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差异更加明显,原有单一、分散、缺少差别化的实施方式难以为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带 空间尺度 经济发展条件 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开发建设 内涵式发展 绿化隔离地区 城市系统工程
原文传递
区县级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资源配置策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建 阮智杰 《北京规划建设》 2018年第6期80-83,共4页
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包含空间布局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两个内容,对资源配置形成双向管控和引导,在区县层面形成以刚性与弹性矛盾、综合与专科分离为主线的若干问题。本文对比区县级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中,空间布局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 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包含空间布局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两个内容,对资源配置形成双向管控和引导,在区县层面形成以刚性与弹性矛盾、综合与专科分离为主线的若干问题。本文对比区县级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中,空间布局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以问题分析为基础,认为“基本医疗网络”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框架,提出建立刚性和弹性兼备的资源供给体系、综合与专科融合的资源配置方式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资源配置
原文传递
国内外城市绿带观察(上) 被引量:1
9
作者 阮智杰 陈景 +4 位作者 张尔薇 魏易芳 尹苏榕 赵轩 魏安琪 《北京规划建设》 2023年第2期152-157,共6页
总体情况城市绿带概念出现于西方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是对当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生态环境亟需提升等城市问题,形成的以绿色空间穿插进城市建设空间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思考与应对。城市绿带规划理论一般可追溯到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的... 总体情况城市绿带概念出现于西方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是对当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生态环境亟需提升等城市问题,形成的以绿色空间穿插进城市建设空间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思考与应对。城市绿带规划理论一般可追溯到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主张以绿带环绕城市,通过建设新城实现新的增长。自20世纪30年代末,全球各大城市因地制宜,陆续实施城市绿带,伦敦是世界首个规划城市绿带的大城市,北京是国内首个建立绿化隔离地区的城市。时至今日,全球各大城市的绿带与城市建设的空间关系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带 田园城市 大城市 绿色空间 城市建设空间 绿化隔离地区 城市生态环境 快速城镇化
原文传递
存量优化背景下的北京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转型
10
作者 张建 阮智杰 《北京规划建设》 2018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北京市城镇化处在规划减量背景中,小城镇从传统增量发展转入存量优化阶段。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生命力,存量优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对传统路径提出转型要求。本文立足北京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困境,分析产业发展及转型所面临的新机遇,积极探索... 北京市城镇化处在规划减量背景中,小城镇从传统增量发展转入存量优化阶段。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生命力,存量优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对传统路径提出转型要求。本文立足北京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困境,分析产业发展及转型所面临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存量优化背景下北京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的转型对策,促进小城镇产业更新创新、特色转型、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小城镇 小城镇产业 城镇化 存量优化
原文传递
国内外城市绿带观察(下)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易芳 陈景 +4 位作者 张尔薇 阮智杰 田晓濛 赵倩羽 王凤娇 《北京规划建设》 2023年第3期148-155,共8页
引言城市绿带概念出现于西方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是对当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生态环境亟需提升等城市问题,形成的以绿色空间穿插进城市建设空间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思考与应对。城市绿带规划理论一般可追溯到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的“田... 引言城市绿带概念出现于西方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是对当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生态环境亟需提升等城市问题,形成的以绿色空间穿插进城市建设空间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思考与应对。城市绿带规划理论一般可追溯到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主张以绿带环绕城市,通过建设新城实现新的增长。自20世纪30年代末,全球各大城市因地制宜,陆续实施城市绿带,伦敦是世界首个规划城市绿带的大城市,北京是国内首个建立绿化隔离地区的城市。时至今日,全球各大城市的绿带与城市建设的空间关系更加紧密,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并成为了保护城市自然生境、提供市民休闲游憩空间、提高城市韧性的综合性功能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带 田园城市 大城市 绿色空间 游憩空间 城市韧性 绿化隔离地区 自然生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