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阮极盟 肖荆 +5 位作者 王翔宇 王苗苗 邢维思 陈美元 佟昕 田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993-997,共5页
目的比较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C)方案全身静脉化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联合GC方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T2N0M0~T3N0M0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临床疗效和远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 目的比较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C)方案全身静脉化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联合GC方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T2N0M0~T3N0M0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临床疗效和远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10月我科收治97例T2N0M0~T3N0M0期MIB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为保膀胱组39例,应用TURBT联合GC方案全身静脉辅助化疗保膀胱方案;根治组58例,应用RC联合GC方案全身静脉辅助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化疗毒副作用、肿瘤复发、转移及远期生存率等指标。结果保膀胱组多项围手术期指标优于根治组,术后并发症中肠梗阻及淋巴漏的发生率低于根治组(P<0.05)。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保膀胱组患者1、3、5年的生存率97.4%、80.3%、54.6%与根治组患者1、3、5年的生存率90.1%、84.4%、52.3%相近,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现象,经过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根治性TURBT联合GC方案全身辅助化疗保膀胱方案治疗T2N0M0~T3N0M0期MIBC,其远期生存率与RC相比未见明显差异,术后多项远期治疗指标优于根治组,保留了膀胱功能和男性性功能,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各方面都显示了该保膀胱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吉西他滨 顺铂 保膀胱治疗
下载PDF
进展期上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治术后GC方案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肖荆 阮极盟 +6 位作者 王苗苗 王翔宇 陈美元 佟昕 张彩祥 朱一辰 田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根治术的进展期[pT3/T4(N0/N+)]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收治54例经根治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 目的探讨对接受根治术的进展期[pT3/T4(N0/N+)]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收治54例经根治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进展期UTU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25例;肾盂癌22例,输尿管癌25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7例;原发肿瘤T3期42例,T4期6例,N+期22例。所有患者均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性手术,术后均行GC方案辅助化疗。化疗毒副作用按照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进展期UTUC根治术后行GC方案辅助化疗患者总生存期及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54例患者共完成134个周期化疗,平均(2.52±0.35)个周期。随访2~7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1年生存率90.74%,2年生存率67.67%,5年生存率58.44%。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均低于Ⅲ度。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化疗周期(HR=3.983,95%CI:1.216~13.049,P=0.022)是进展期UTUC患者总生存期及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根治术后接受GC方案化疗的进展期UTUC患者,化疗周期是其总生存期及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GC方案化疗治疗根治术后的进展期UTUC耐受良好、疗效肯定,值得在进展期[pT3/T4(N0/N+)]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中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上皮癌 吉西他滨 顺铂 毒副作用 生存分析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剜除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佟昕 肖荆 +4 位作者 陈美元 韩威 王翔宇 阮极盟 田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518-4521,共4页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分析影响非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70例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组(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和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分析影响非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70例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组(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和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组(en blo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ERBT),每组3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发生闭孔反射情况、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发生闭孔反射情况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术后患者膀胱冲洗的时间及留置导尿的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我们发现肿瘤大小、年龄及肿瘤病理分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影响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病理组织分级是影响患者复发的因素。结论:ERBT是一种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剜除术 非浸润性膀胱癌膀胱 复发
下载PDF
癃清片联合抗生素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和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王琦 崔昕 +2 位作者 吴江涛 颜灏 阮极盟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654-659,共6页
目的评估在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患者中,单独应用抗生素与联合应用癃清片和抗生素对于支架管相关症状(SRS)、尿路感染(UTI)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 目的评估在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患者中,单独应用抗生素与联合应用癃清片和抗生素对于支架管相关症状(SRS)、尿路感染(UTI)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泌尿外科行URL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应用抗生素和癃清片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片,观察组患者口服癃清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根据尿路刺激症状、腰痛和尿痛的程度来比较两组患者的SRS。通过发热发生率、血尿发生率、脓尿发生率、尿培养阳性率和具体细菌类别评估UTI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的中文版输尿管支架管症状问卷评分(USSQ)和生活质量评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_(1),Q_(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60例患者中,141例(88.13%)出现SRS,包括对照组71例(88.75%),观察组70例(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4)。在SRS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尿路刺激症状评分[3.0(1.0,5.0)分比5.0(3.0,7.0)]、腰痛评分[1.5(1.0,2.0)分比2.5(2.0,3.0)分]以及尿痛程度[1.5(1.0,2.0)分比3.5(2.5,4.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文版USSQ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尿路症状相比对照组显著缓解[15(12,19)分比22(15,2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在UTI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发热发生率(6.25%比7.50%)、血尿发生率(20.00%比22.50%)、脓尿发生率(30.00%比33.75%)和尿培养阳性率(11.25%比15.00%)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量上有一定程度地减少。两组患者术前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上述3项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受URL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患者采用癃清片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改善SRS较单用抗生素效果更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UTI、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清片 输尿管结石 抗生素预防 疼痛 支架管相关症状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疗效分析
5
作者 冀家源 肖荆 +5 位作者 阮极盟 王翔宇 陈美元 杨洋 黎健发 崔腾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399-403,I0013,共6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1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36~72岁,平均(62.8...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1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36~72岁,平均(62.86±5.38)岁,中位数63.0岁;囊肿最大径为33~71 mm,平均(53.46±9.68)mm;其中伴同侧肾积水15例,合并同侧肾盂结石6例。纳入研究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1次泌尿系超声并去除双J管,此后每6个月复查双肾CT至满12个月。随后每年定期复查双肾彩超,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囊肿有无复发及缩小情况等预后指标。结果21例成功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患者中,9例(42.9%)行一期手术,12例(57.1%)行二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1.57±10.86)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2.90±1.06)d,平均术后下床时间为(0.53±0.30)d,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52±2.15)mL。术后随访6~60个月,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囊肿复发,且囊肿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结论符合适应证的肾盂旁囊肿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安全、可靠,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是肾盂旁囊肿可选的理想治疗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激光疗法 治疗结果 肾盂旁囊肿 切开引流术
原文传递
藻酸双脂钠联合更昔洛韦在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效果研究(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冬 孙延龙 +6 位作者 杜宇 李文通 吴洪娟 王刚 姜子童 阮极盟 刘志军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7年第5期69-74,共6页
目的研究藻酸双脂钠(PSS)联合更昔洛韦(GCV)在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构建HCMV-AD169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模型,对照组采用GCV(50mg·L^(-1))单一药物,实验组采用PSS(100mg·L^(-... 目的研究藻酸双脂钠(PSS)联合更昔洛韦(GCV)在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构建HCMV-AD169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模型,对照组采用GCV(50mg·L^(-1))单一药物,实验组采用PSS(100mg·L^(-1))和GCV(50mg·L^(-1))的联合药物,应用两组药物同时对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两组的特征性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的变化,同时应用RT-PCR法检测用药后两组HCMV的IE2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提高感染细胞的存活率,同时降低感染细胞中HCMV IE2的mRNA表达量。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显示,相比对照组,实验组能明显降低药物对HELF细胞的毒性作用,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 PSS联合GCV具有良好的体外抗HCMV作用,二者具有协同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藻酸双脂钠 人巨细胞病毒
原文传递
浅谈在教学工作中对医学生科普能力及网络素养的培养 被引量:6
7
作者 肖荆 阮极盟 邢维思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21-423,共3页
教学医院作为医学科研领域的实践单位,肩负着对医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开展医学相关科普工作的重任。伴随网络媒介的发展,医学科普工作开展模式也随之丰富,为更好地发挥新兴媒介的智能性、便捷性,医学生的科普能力及网络媒介素养急需提高。... 教学医院作为医学科研领域的实践单位,肩负着对医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开展医学相关科普工作的重任。伴随网络媒介的发展,医学科普工作开展模式也随之丰富,为更好地发挥新兴媒介的智能性、便捷性,医学生的科普能力及网络媒介素养急需提高。本文剖析目前医学生科普能力及网络素养的现状并分析其重要性,论述教学医院在教学工作中对医学生科普能力及网络素养的培养形式与途径,从而不断开创教学医院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能力 网络素养 教学 医学生
原文传递
上尿路上皮癌行根治术联合静脉化疗后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8
作者 阮极盟 王苗苗 +4 位作者 王翔宇 邢维思 陈美元 佟昕 肖荆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9期584-589,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上皮癌(UTUC)行根治性手术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C)全身静脉化疗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1例UTUC患者的病... 目的探讨上尿路上皮癌(UTUC)行根治性手术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C)全身静脉化疗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1例UTUC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RNU)+膀胱袖状切除术,并联合术后GC方案静脉辅助化疗,其中19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资料,并对患者复发情况进行随访,以肿瘤复发和无复发生存期为主要观察指标。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对两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进行评估与比较。采用单因素差异分析,识别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的指标,并进一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各因素与影响肿瘤复发的相关性。根据相关危险因素权重建立个体预后指数(PI)方程,构建复发预测模型,并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验证。结果101例患者随访2~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共复发40例,包括膀胱内复发32例,对侧上尿路复发8例。1年RFS为82.10%,2年RFS为68.90%,5年RFS为42.1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合并肾积水(X1)、淋巴脉管浸润(X2)、肿瘤T分期(X3)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新辅助化疗(X4)、化疗周期(X5)是其独立保护因素。个体PI方程=0.964X1+0.688X2+0.508X3-1.566X4-0.675X5。绘制ROC曲线,当约登指数为0.537时,最佳切点值为179.5,此时模型的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787,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95%CI:0.758~0.918)。结论肿瘤合并肾积水、肿瘤T分期、淋巴脉管浸润、新辅助化疗、化疗周期是UTUC患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风险预测模型适用于评估UTUC患者行根治性手术联合GC方案化疗后肿瘤复发的可能性,可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上皮癌 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肿瘤复发 局部 静脉化疗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GC方案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9
作者 肖荆 阮极盟 +7 位作者 王苗苗 王翔宇 韩天栋 张彩祥 陈美元 佟欣 朱一辰 田野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9期591-595,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方案辅助化疗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0例UTU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行UTUC根治性手... 目的 探讨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方案辅助化疗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0例UTU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行UTUC根治性手术,所有患者均按照GC方案化疗:第1、8、15天,吉西他滨800 mg/m2,30min内静脉滴注;第2天顺铂70 mg/m2,避光2h静脉滴注;28 d为1个周期.化疗前后给予抑酸、水化、止吐等辅助治疗.患者均完成1~5个周期,平均2个周期.以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合并积水、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及分级、有无淋巴血管浸润、有无肿瘤复发、有无单纯淋巴结转移、有无脏器转移、化疗周期、总生存期等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的总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变量,再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80例UTUC患者电话随访2~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16例(20%)患者死于UTUC复发或转移,64例(80%)患者存活,1年累积生存率为78.26% (18/23),2年累积生存率为54.18% (9/13 ×78.26%),3年累积生存率为39.41% (8/11 ×54.18%),4年累积生存率为31.53% (12/15 ×39.41%),5年累积生存率为28.66%(10/11 ×31.53%).单因素分析表明,合并肾积水(P =0.023)、淋巴血管浸润(LVI)(P=0.001)、肿瘤TNM分期(P=0.002)、肿瘤复发(P=0.008)、单纯淋巴结转移(P=0.005)、脏器转移(P<0.001)与生存率有关.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与接受GC方案化疗的UTUC患者生存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合并肾积水(HR =4.355,95% CI:1.232~15.390,P=0.022)、LVI(HR=0.133,95% CI:0.035~0.509,P=0.003)、TNM分期(HR =0.099,95% CI:0.010~0.929,P=0.043).结论 有无合并肾积水、LVI、肿瘤TNM分期是影响GC方案辅助化疗的UTU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吉西他滨 生存分析 顺铂 预后
原文传递
金钱草及广金钱草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相关代谢产物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冀家源 阮极盟 +3 位作者 陈美元 杨洋 王翔宇 肖荆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70-374,I0004,共6页
目的对比金钱草与广金钱草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具体机制与作用效果。方法5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至体重180~200 g,使用乙二醇灌胃法建立SD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而后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处理并进行对照,分别为... 目的对比金钱草与广金钱草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具体机制与作用效果。方法5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至体重180~200 g,使用乙二醇灌胃法建立SD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而后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处理并进行对照,分别为健康对照组(A组),阳性对照组(建模组,B组),金钱草低、中、高剂量组(C1、C2、C3组,共3组),广金钱草低、中、高剂量组(D1、D2、D3组,共3组),疗效对照组(枸橼酸氢钾钠组,E组),每组各6只。4周后收集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并行Von Kossa染色检测肾草酸钙晶体,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草酸钙结晶沉积情况,利用测算照片中阳性面积百分比与相关血尿生化指标判断两者药效差异。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晶形成情况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的广金钱草相对金钱草能显著降低肾草酸钙结石大鼠血肌酐水平,应用金钱草后血肌酐水平为(86.70±11.49)μmol/L,应用广金钱草后血肌酐水平为(70.72±9.08)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金钱草、广金钱草均能显著升高尿镁水平,降低血尿素水平,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给予高剂量金钱草(P<0.0001)与高剂量广金钱草(P<0.0001)均能显著抑制大鼠肾草酸钙晶体形成,保护大鼠肾脏,两者作用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金钱草与广金钱草均未能观察到显著升高尿pH值与显著降低尿钙、尿草酸、24 h尿量、血钙、血磷、血镁、血尿酸和肾草酸含量的效果。结论广金钱草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发生的功效优于金钱草,对肾功能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草酸钙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大鼠 金钱草 广金钱草
原文传递
淋巴血管侵犯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切除联合化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苗苗 阮极盟 +4 位作者 王翔宇 邢维思 陈美元 佟昕 肖荆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15-320,F0003,共7页
目的分析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NU)术后病理显示淋巴血管侵犯(LVI)阳性的患者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C)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95例UTUC... 目的分析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NU)术后病理显示淋巴血管侵犯(LVI)阳性的患者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C)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95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0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为63岁,范围为36~81岁。根据LVI情况将其分为LVI阳性组(n=25)和LVI阴性组(n=70)。采用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OS)时间和无复发生存(RFS)时间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OS和RF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范围为2~82个月。95例UTUC患者中,共死亡20例(21.1%),复发36例(37.9%)。LVI阳性组和LVI阴性组患者在T分期(P=0.046)、淋巴结转移(P=0.032)、肿瘤位置(P=0.019)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积水(P=0.026)、淋巴结转移(P=0.001)、LVI(P=0.001)、化疗周期(P=0.045)与OS相关;肾积水(P=0.031)、肿瘤T分期(P=0.013)、淋巴结转移(P=0.004)、LVI(P=0.001)与RFS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积水(P=0.016)、淋巴结转移(P=0.016)、LVI(P=0.003)与OS明显相关。淋巴结转移(P=0.018)、LVI(P=0.003)和RFS明显相关。由此可见,LVI是OS、RFS的独立危险因素。UTUC患者术后病理LVI阳性组患者行GC方案化疗的OS[LVI阳性组患者平均OS为(40.7±6.5)个月,LVI阴性组患者平均OS为(68.5±3.2)个月,χ^2=15.750,P<0.001]、RFS[LVI阳性组患者中位RFS为(31.0±5.7)个月,LVI阴性组患者中位RFS为(58.0±8.8)个月,χ^2=10.986,P=0.001]均差于LVI阴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VI阳性更容易出现在高T分期、淋巴结转移、单发肾盂的患者中,为UTUC患者危险分层提供一定依据。LVI阳性的UTUC患者根治切除联合辅助化疗后在OS和RFS上的受益明显差于LVI阴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血管侵犯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辅助化疗
原文传递
藻酸双脂钠抑制巨细胞病毒诱导小鼠β分泌酶表达的研究(英文)
12
作者 杜宇 李娇 +5 位作者 孙延龙 陈永 李文通 阮极盟 张曼 刘志军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诱导的β-分泌酶在小鼠体内的变化及在藻酸双酯钠(PSS)治疗后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和β-分泌酶(BACE-1)的表达。方法将30雄性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CMV感染组,腹腔一次性注射MCMV 0.2m...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诱导的β-分泌酶在小鼠体内的变化及在藻酸双酯钠(PSS)治疗后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和β-分泌酶(BACE-1)的表达。方法将30雄性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CMV感染组,腹腔一次性注射MCMV 0.2mL,30d后处死;PSS治疗组,CMV感染后,每日灌胃PSS 60mg/kg,持续14至30d。在第30天,处死所有的小鼠。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β-分泌酶的表达。结果 APP和BACE-1在感染小鼠脑中的表达显著高于PSS处理后,与感染组相比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PSS可通过降低小鼠巨细胞病毒诱导的β-分泌酶的表达水平,缓解继发性脑损伤程度,并在未来的治疗中起到保护神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双脂钠 巨细胞病毒 淀粉样蛋白前体 Β-分泌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