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伏T波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泽军
李晚珍
+4 位作者
曾艺文
陆水英
杨澄
陈力行
阮趣雯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微伏T波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危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肇庆医专附属医院心内科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均通过微伏T波交替检测,根据结果分为微伏T波交替阳性组53例及微伏T波交...
目的探讨微伏T波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危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肇庆医专附属医院心内科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均通过微伏T波交替检测,根据结果分为微伏T波交替阳性组53例及微伏T波交替阴性组47例,同时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心就诊经心电图、X胸片、心脏彩超检测均正常的对照组50例。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于住院期间行心电监护监测,患者出院后继续随访1年,复查动态心电图观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情况。结果微伏T波交替阳性组和阴性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率、心功能、射血分数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微伏T波交替阳性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84.91%,高于微伏T波交替阴性组(48.94%),且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伏T波交替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灵敏度66.17%,特异性75.0%,阳性预测值84.91%,阴性预测值51.06%。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微伏T波交替阳性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对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T波交替
缺血性心脏病
室性心律失常
预测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PO联合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泽军
李晚珍
+4 位作者
曾艺文
陆水英
杨澄
陈力行
阮趣雯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大鼠分成模...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大鼠分成模型组、EPO组、G-CSF组及EPO+G-CSF组,选取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大鼠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LVESD、LVEDV、LVESV、LVEDP显著升高,LVEF、FS、LVSP、+d P/dtmax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EPO组、G-CSF组及EPO+G-CSF组,LVED、LVESD、LVEDV、LVESV、LVEDP显著降低,LVEF、FS、LVSP、+d P/dtmax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PO+G-CSF组效果优于EPO组及G-CSF组(P<0.05)。结论 EPO联合G-CSF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其效果优于单纯EPO或G-CS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
G-CSF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伏T波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泽军
李晚珍
曾艺文
陆水英
杨澄
陈力行
阮趣雯
机构
广东省肇庆医专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387-38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微伏T波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危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肇庆医专附属医院心内科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均通过微伏T波交替检测,根据结果分为微伏T波交替阳性组53例及微伏T波交替阴性组47例,同时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心就诊经心电图、X胸片、心脏彩超检测均正常的对照组50例。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于住院期间行心电监护监测,患者出院后继续随访1年,复查动态心电图观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情况。结果微伏T波交替阳性组和阴性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率、心功能、射血分数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微伏T波交替阳性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84.91%,高于微伏T波交替阴性组(48.94%),且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伏T波交替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灵敏度66.17%,特异性75.0%,阳性预测值84.91%,阴性预测值51.06%。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微伏T波交替阳性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对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微伏T波交替
缺血性心脏病
室性心律失常
预测研究
Keywords
Microvolt T wave alternans
Ischemia heart disease
Ventricular arrhythmia
Predictive study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PO联合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泽军
李晚珍
曾艺文
陆水英
杨澄
陈力行
阮趣雯
机构
肇庆医专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9-1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大鼠分成模型组、EPO组、G-CSF组及EPO+G-CSF组,选取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大鼠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LVESD、LVEDV、LVESV、LVEDP显著升高,LVEF、FS、LVSP、+d P/dtmax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EPO组、G-CSF组及EPO+G-CSF组,LVED、LVESD、LVEDV、LVESV、LVEDP显著降低,LVEF、FS、LVSP、+d P/dtmax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PO+G-CSF组效果优于EPO组及G-CSF组(P<0.05)。结论 EPO联合G-CSF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其效果优于单纯EPO或G-CSF治疗。
关键词
EPO
G-CSF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
Keywords
EPO
G - CS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modynamics
分类号
Q954.56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伏T波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刘泽军
李晚珍
曾艺文
陆水英
杨澄
陈力行
阮趣雯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EPO联合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刘泽军
李晚珍
曾艺文
陆水英
杨澄
陈力行
阮趣雯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