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苜蓿干草和秸秆组合体外发酵营养特性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阳伏林 丁学智 +2 位作者 史海山 黄小丹 龙瑞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1-67,共7页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评价了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和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分别以0∶100、25∶75、50∶50、75∶25和100∶0进行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产气量(GP)、理论最大产气量(A)、产...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评价了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和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分别以0∶100、25∶75、50∶50、75∶25和100∶0进行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产气量(GP)、理论最大产气量(A)、产气速率(b)及产气延滞时间(LAG)变化趋势不同;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按50∶50的比例或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按75∶25的比例组合时的效应明显好于其他组合。48 h产气量与粗蛋白(CP)(P<0.05)及中性洗涤可溶物(ND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HC)含量及NDS/CP(P<0.01)呈负相关关系;理论最大产气量与CP、NDS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NDF、ADF、HC和NDS/CP(P<0.01)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速率与CP(P<0.01)、HC(P<0.01)、NDS(P<0.01)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与NDF(P<0.01)、ADF(P<0.01)、NDS/CP(P<0.05)呈负相关关系;产气延滞时间与饲草料的主要营养成分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只与NDS/CP(P<0.0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认为,饲草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比例决定了体外发酵产气的特性。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低质粗饲料营养特性,适当添补易发酵或高蛋白牧草,提高粗饲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干草 秸秆 体外发酵 组合效应 模型参数
下载PDF
黄土高原春小麦农田蒸散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阳伏林 张强 +4 位作者 王文玉 张凯 杨启国 杨泽粟 雷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23-2328,共6页
蒸散与水循环、能量平衡密切相关,是黄土高原雨养农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水通量之一。准确测定半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蒸散,对增强陆气相互作用的理解以及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黄土高原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蒸散进... 蒸散与水循环、能量平衡密切相关,是黄土高原雨养农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水通量之一。准确测定半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蒸散,对增强陆气相互作用的理解以及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黄土高原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蒸散进行了观测,利用气象梯度系统进行环境因子观测;分析了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蒸散日、季动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蒸散呈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型"日变化特征;最大日峰值出现在8月(0.22mm/h)。生长季蒸散日峰值高于非生长季。春小麦农田最大日蒸散率值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该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有关。农田蒸散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与降水季节分布密切相关。7、8月份降水较多,月蒸散量较高。全年蒸散量(318.0 mm)略低于年降水量(332.3 mm);蒸散量与降水量比值为95.7%。非生长季蒸散量显著低于生长季(4—9月);二者之比为0.26。农田蒸散随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温度(低于26℃)增大呈指数增长趋势;随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速增大呈先增大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净辐射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蒸散主要环境控制因子,土壤含水量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蒸散 净辐射 环境控制
下载PDF
内蒙古温带荒漠草原能量平衡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27
3
作者 阳伏林 周广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5769-5780,共12页
基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温带荒漠草原生态系统观测站2008年全年的涡度相关观测与相应的生物、环境观测资料,对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表明:能量平衡各分量(净辐射,Rn;感热通量,H;潜热通量,LE;土壤热通量,G)呈单峰型日动态,... 基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温带荒漠草原生态系统观测站2008年全年的涡度相关观测与相应的生物、环境观测资料,对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表明:能量平衡各分量(净辐射,Rn;感热通量,H;潜热通量,LE;土壤热通量,G)呈单峰型日动态,白天大部分时间H/Rn>G/Rn>LE/Rn;夜间G/Rn占主导;全天LE/Rn相对较小,即使在植物生长盛期。较低的LE/Rn可能与荒漠草原气候干旱及植被分布稀少有关。日Rn受天气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雨季,Rn日间差异较大,呈现锯齿状波动。能量平衡各分量季节变化明显,Rn、H、LE和G最大月分别为7、5、6月份和6月份。全年H是Rn的主要能量支出项(58%);LE其次(26%),年蒸散量(190.3mm)大于年降水量(136.3mm),与多年平均降水量接近(183.9mm),其中最大日蒸散率3.8mm/d;G所占比例较小(1%),全年基本保持平衡。然而G白天吸收能量,夜间释放能量;夏季储存能量,冬季释放能量的特点,在能量平衡中存在类似"能量缓存"的作用,不能被忽略。降水过程显著影响内蒙古温带荒漠草原水热交换。降水后较降水前LE峰值明显增大,而H峰值降低。日蒸散率峰值多数与降水事件有关。而且,生长季日蒸散率波动与降水引起的SWC变化趋势一致。生长季潜热分配(LE/Rn)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SWC)、饱和水汽压差(VPD)及叶面积指数(LAI)共同影响。LE/Rn随SWC增大呈增加趋势,LE/Rn随VPD增大而降低,LE/Rn随LAI增大呈二次曲线变化。其中LAI为0.2m2/m2是一个阈值,当LAI<0.2m2/m2,SWC是LE/Rn主要驱动因子;当LAI>0.2m2/m2,SWC和LAI共同驱动LE/Rn。应用退耦因子(Ω)评价了荒漠草原与大气之间水汽交换的耦合状况。与其他草原类型相比,本研究区退耦因子(Ω)相对较低(生长季平均0.15)。生长盛期Ω相对较高,Rn是LE的主导因子;而生长前期和后期Ω相对较低,VPD是LE的主要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荒漠草原 涡度相关 能量平衡 潜热 退耦因子
下载PDF
用尿中嘌呤衍生物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阳伏林 王虎成 +1 位作者 郭旭生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反刍动物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尿中嘌呤衍生物是一种很好的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标记物。本研究就动物内源嘌呤排泄、尿中嘌呤衍生物排泄量与嘌呤吸收量关系模型建立、全收尿法和点尿法计算微生物... 反刍动物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尿中嘌呤衍生物是一种很好的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标记物。本研究就动物内源嘌呤排泄、尿中嘌呤衍生物排泄量与嘌呤吸收量关系模型建立、全收尿法和点尿法计算微生物蛋白供给以及最近对不同动物(包括绵羊、黄牛、山羊、水牛、牦牛、骆驼、驼羊)嘌呤衍生物排泄的研究等方面,阐述用尿中嘌呤代谢物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嘌呤衍生物 微生物蛋白 点尿法
下载PDF
秸秆和苜蓿干草不同比例组合对人工瘤胃pH值、氨态氮及产气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阳伏林 龙瑞军 +2 位作者 丁学智 史海山 黄小丹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7期50-53,共4页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评价了玉米、小麦秸秆和苜蓿干草分别以0:100、25:75、50:50、75:25和100:0进行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人工瘤胃pH值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比例组合氨态氮(NH3-N)浓度、产气量(GP)、理...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评价了玉米、小麦秸秆和苜蓿干草分别以0:100、25:75、50:50、75:25和100:0进行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人工瘤胃pH值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比例组合氨态氮(NH3-N)浓度、产气量(GP)、理论最大产气量(A)、产气速率常数(b)及产气延滞时间(LAG)变化趋势不同;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按50:50的比例或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按50:50、75:25的比例组合时的组合效应明显好于其它组合。结论认为,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低质粗饲料营养特性,适当添补易发酵或高蛋白牧草,提高粗饲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苜蓿干草 人工瘤胃 瘤胃发酵
下载PDF
模拟增温和降水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凯 王润元 +5 位作者 冯起 王鹤龄 赵鸿 赵福年 阳伏林 雷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61-170,共10页
为了探索和验证未来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增温和降水变化协同响应的基本特征,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和水分控制装置,设置不同水分和温度梯度来模拟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 为了探索和验证未来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增温和降水变化协同响应的基本特征,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和水分控制装置,设置不同水分和温度梯度来模拟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和增加30%降水条件下,增温2.0℃使春小麦株高降低。在不增温和增温2.0℃条件下,增加30%降水使春小麦株高增加;正常和增加降水条件下,增温的叶面积指数比不增温的低。正常和增温条件下,水分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规律性不是很明显;增温和增水协同条件下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小于不增温和正常降水条件下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增温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增温情况下增水会使叶绿素含量提高;正常和增加降水条件下,增温的干物质质量比不增温的低。正常和增温条件下,降水增多则有利于干物质质量的积累;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在正常和增加降水条件下,增温对叶的分配系数有负效应,增水为正效应。增温对茎的分配系数有正效应,增水为负效应。增温对穗的分配系数有负效应,增水为正效应;增加降水对春小麦的产量有正效应,而增温则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即便是在增加降水的情况下,增温还是对产量有不利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中国半干旱区春小麦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敏感性及适应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作物 春小麦 生长 产量 半干旱区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定天祝几种高山植物的抗营养因子及饲用潜力 被引量:24
7
作者 丁学智 龙瑞军 +2 位作者 阳伏林 史海山 黄小丹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24-29,共6页
比较和分析了6种富含单宁的家畜可饲高山植物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的含量,并对其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合体外产气技术(in vitrogas production method),对各种植物和添加聚乙烯二醇(PEG)的体外产气量和干物质降解率进... 比较和分析了6种富含单宁的家畜可饲高山植物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的含量,并对其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合体外产气技术(in vitrogas production method),对各种植物和添加聚乙烯二醇(PEG)的体外产气量和干物质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灌木粗蛋白含量较高,藏沙棘高达14.3%,缩合单宁含量随植物品种不同而变化,藏沙棘、金露梅和珠芽蓼含量分别为42.45,35.24,32.98 g/kg(DM)。添加PEG后,珠芽蓼、藏沙棘、金露梅和鬼箭锦鸡儿的产气量分别增加了36.9%,38.9%,16.4%和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饲草 单宁 体外产气 聚乙烯二醇
下载PDF
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协同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凯 王润元 +6 位作者 王鹤龄 赵鸿 赵福年 阳伏林 陈斐 齐月 雷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3-421,共9页
为探索和验证未来气候变化对半干旱雨养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增温和降水减少协同响应的基本特征,采用开放式红外增温系统装置和水分控制观测场,设置不同温度[增温0℃(对照)、增温1.0℃、增温2.0℃]和水分梯度... 为探索和验证未来气候变化对半干旱雨养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增温和降水减少协同响应的基本特征,采用开放式红外增温系统装置和水分控制观测场,设置不同温度[增温0℃(对照)、增温1.0℃、增温2.0℃]和水分梯度(正常降水、降水减少30%)模拟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生物量、穗部性状以及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和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在春小麦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在不增温、增温1.0℃、增温2.0℃下降水减少30%处理比正常降水处理分别减产24.41%、12.93%和27.38%,生物量分别减少19.25%、10.31%和22.11%。因为籽粒产量的降幅略大于生物产量的降幅,所以导致经济系数降低。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抑制了春小麦穗的形成,在各增温条件下,穗长、穗重、总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表现为降水减少30%处理低于正常降水处理,而无效小穗数和不孕率表现为降水减少30%处理高于正常降水处理。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的协同作用对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有极显著影响,对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二因子协同作用使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导致春小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茎秆重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气候变暖下春小麦的响应与适应研究和未来半干旱区春小麦的安全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升高 降水减少 春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半干旱区
下载PDF
夏季风过渡区的陆-气相互作用: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强 岳平 +5 位作者 张良 王胜 张杰 赵建华 王润元 阳伏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773,共16页
夏季风过渡区是受夏季风影响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其陆-气相互作用对夏季风气候动力学过程响应明显,该区域的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夏季风活动的响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中国夏季风过渡区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讨论了夏季风... 夏季风过渡区是受夏季风影响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其陆-气相互作用对夏季风气候动力学过程响应明显,该区域的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夏季风活动的响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中国夏季风过渡区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讨论了夏季风过渡区陆-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初步推测了该地区陆-气相互作用对夏季风变化的响应机制。指出该地区陆-气相互作用研究包含了多重互馈机制、陆面水-热-生过程耦合、近地层到自由大气的多界面交换、季风多尺度作用和特殊的陆面水分循环等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同时,总结归纳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未来应该重点研究的7个方面,并初步给出了研究试验的基本思路。为未来系统深入研究夏季风过渡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夏季风活动响应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过渡区 陆-气相互作用 多尺度响应机制 多界面交换过程 水-热-生耦合
下载PDF
舍饲绵羊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日排放动态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史海山 丁学智 +3 位作者 龙瑞军 黄小丹 阳伏林 齐小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7-882,共6页
运用密闭呼吸代谢箱系统,对3只舍饲绵羊24h(有间断)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日排放特征进行了研究。供试3只甘肃细毛羊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25±5)kg),其基础日粮为燕麦干草和玉米精料,粗精比为6∶4。结果表明:供试绵羊CH4和CO2的... 运用密闭呼吸代谢箱系统,对3只舍饲绵羊24h(有间断)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日排放特征进行了研究。供试3只甘肃细毛羊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25±5)kg),其基础日粮为燕麦干草和玉米精料,粗精比为6∶4。结果表明:供试绵羊CH4和CO2的平均排放量分别为11g/d和147 g/d,CH4排放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7:00和22:00左右,达0.4217g/h和0.8082 g/h,直到0:00降至最小为0.2993g/h;之后趋于平稳,次日8:00左右再次达到排放高峰,排放量为0.6587 g/h。而CO2在各个测定时间段内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舍饲条件下绵羊CH4和CO2排放量动态(g/m in)变化不同步。由此,推算出舍饲绵羊(25±5)kg年排放CH4和CO2总量分别约为4.38 kg和53.6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绵羊 甲烷 二氧化碳 呼吸代谢箱
下载PDF
内蒙古荒漠草原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果 周广胜 阳伏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943-6951,共9页
基于2008年全年内蒙古荒漠草原的气象观测数据对荒漠草原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内蒙古荒漠草原的地表反照率在晴天呈早晚高、正午前后低的U形变化特征,降水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将导致地表反照率减小,云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比较... 基于2008年全年内蒙古荒漠草原的气象观测数据对荒漠草原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内蒙古荒漠草原的地表反照率在晴天呈早晚高、正午前后低的U形变化特征,降水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将导致地表反照率减小,云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比较复杂。荒漠草原地表反照率的月平均日变化类似于晴天条件下的日变化,大多数月份呈现早晚高正午前后低的U形变化趋势,仅在1—2月份及11—12月份呈现V形。地表反照率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在生长季,由于存在植被覆盖使得地表反照率较低;而在冬季,地表反照率较高,特别是1、2月份,其月均值分别为0.56和0.48,甚至高于沙漠。9月份地表反照率月均值达到最小值0.230,7、8、9月份地表反照率接近,分别为0.236、0.232和0.230。而且在生长季,荒漠草原的地表反照率高于退化草地、农田及麦田,低于沙漠的地表反照率,但是荒漠草原的地表反照率除7—10月份明显低于沙漠地表反照率外(相差大于0.02),生长季的其它月份与沙漠相差不大。晴天地表反照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太阳高度角大于40°时,地表反照率趋于稳定,其与太阳高度角呈指数关系。土壤含水量的增大会导致地表反照率的减小,地表反照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指数或线性关系。根据地表反照率与这两个因子之间的单因子关系式,建立了内蒙古荒漠草原晴天地表反照率随太阳高度角与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双因子参数化公式,而且太阳高度角和土壤含水量两者共同解释了地表反照率变化的68%左右。该公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内蒙古荒漠草原晴天地表反照率的变化。该公式是否可以进一步耦合到天气或气候模式中,还需要借助更多代表性的观测资料的验证,但是本研究无疑对陆面模式中地表反照率更准确的参数化及模拟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反照率 太阳高度角 土壤含水量 晴天
下载PDF
半干旱雨养地区春小麦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泽粟 张强 +1 位作者 郝小翠 阳伏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20-27,共8页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养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一直受到当地特殊环境条件制约,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对于分析光合作用限制十分重要。因此,在大田自然条件下分析了春小麦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其阈值...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养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一直受到当地特殊环境条件制约,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对于分析光合作用限制十分重要。因此,在大田自然条件下分析了春小麦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其阈值,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对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影响显著,温度与两生理指标成二次曲线关系,且在不同生育期、不同生理指标的最适温度不同,黄土高原最适温度较湿润地区低;2土壤湿度与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呈正相关,土壤湿度低,变化幅度小,更倾向于是一种气候背景;3空气湿度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特别是灌浆期对春小麦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抽穗期空气湿度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灌浆期二者关系不显著;4不同生育期生理特征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环境因子 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凯 冯起 +4 位作者 王润元 赵鸿 王鹤龄 阳伏林 雷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期189-195,共7页
为给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 Air CO2Enrichment,FACE)研究平台,以春小麦‘定西2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为给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 Air CO2Enrichment,FACE)研究平台,以春小麦‘定西2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增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推迟,最大积累速率增大。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千粒重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日期推迟,最大灌浆速率升高;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灌浆速率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但灌浆持续期天数与粒重关系不大。从灌浆的3个阶段来看,渐增期持续时间和渐增期灌浆速率对千粒重的影响作用更大;CO2处理小麦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62%、29.42%和36.98%,平均增产27.34%,均达极显著水平。本试验中CO2处理使春小麦显著增产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显著增加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升高 春小麦 灌浆 产量
下载PDF
赴以色列开展合作研究工作总结
14
作者 阳伏林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 2017年第3期17-21,共5页
1概况 受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丹·亚基尔教授邀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376)资助下,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阳伏林于2014年12月26日至2016年12月25日到其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魏茨曼科学研... 1概况 受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丹·亚基尔教授邀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376)资助下,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阳伏林于2014年12月26日至2016年12月25日到其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是世界著名的多学科研究中心,该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在干旱区陆面过程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合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科学研究院 行星科学 中国气象局 干旱气象 国际领先
下载PDF
增温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田间水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凯 王润元 +4 位作者 王鹤龄 赵鸿 阳伏林 赵福年 雷俊 《干旱气象》 2015年第1期52-58,共7页
采用红外线辐射器增温法,通过增温模拟试验研究了增温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田间水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增加,叶片水势不断降低,增温1.0℃和2.0℃的春小麦叶片水势比没有增温的春小麦叶片水势日平均分别降低了2.61%和4.4... 采用红外线辐射器增温法,通过增温模拟试验研究了增温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田间水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增加,叶片水势不断降低,增温1.0℃和2.0℃的春小麦叶片水势比没有增温的春小麦叶片水势日平均分别降低了2.61%和4.45%。土壤水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呈缓慢增加趋势。温度增加,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势均呈不断降低的趋势,温度增加越多,降幅越大;增温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增温能够明显降低春小麦田间土壤贮水量,增加农田总蒸散量。在高温情况下,湿润处理增加了土壤总贮水量,尤其是在拔节期以后。春小麦0~160 cm土壤贮水消耗量在100 cm以上随温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100 cm以下深层变化趋势不明显。增温2℃,湿润处理0~160 cm土壤贮水消耗量要高于正常供水和干旱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增温 水势 土壤含水量 土壤贮水消耗量 半干旱区
下载PDF
半干旱榆中地区最小有效降水量及降水转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文玉 张强 阳伏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2-961,共10页
有效降水对于土壤水分的补充和农作物的生长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常认为大于5 mm的降水即为有效降水。但是有效降水的影响因素很多,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条件下,最小有效降水量也会有所不同。利用2006年6月—2011年3月兰州... 有效降水对于土壤水分的补充和农作物的生长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常认为大于5 mm的降水即为有效降水。但是有效降水的影响因素很多,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条件下,最小有效降水量也会有所不同。利用2006年6月—2011年3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资料,从土壤湿度变化的角度出发,根据有效降水的定义,对甘肃榆中地区的最小有效降水量做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该地区不同季节、温度和植被条件下不同土壤深度最小有效降水量,发现5、10、20 cm土壤层的最小有效降水量分别为4、5、8 mm。季节分布上,各层土壤最小有效降水量均为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值较为接近。高温年的最小有效降水量高于低温年的值,生长季高于非生长季。在降水超过最小有效降水量并且量级较小时,随着降水量的增大,土壤湿度增量呈指数形式增大,这时降水的转化率也较高;而当降水达到一定量级时,超过了土壤的入渗率,水分以径流的形式损失,土壤湿度增量的变化率减小,降水的转化率也趋于一定值。0—20 cm土壤层降水转化率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最小有效降水量 土壤湿度 降水转化率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兴祥 陈雷 +2 位作者 王鹤林 丁文魁 阳伏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分期播种法,研究了高海拔旱作区不同气候情景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降水、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降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期间的积温每增加50℃.d...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分期播种法,研究了高海拔旱作区不同气候情景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降水、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降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期间的积温每增加50℃.d,累积生长量增加0.2 g.株-1.d-1;降水量增加10 mm,累积生长量增加0.11 g.株-1.d-1。计算两年不同播期水、热耦合指数,具有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反之则有减少的趋势。在水、热要素中,降水在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的贡献更突出。最终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增加。根据干物质积累特点和不同气候条件提出了种植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旱地春小麦 干物质积累 水热耦合
下载PDF
玉米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基线差异原因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福年 张虹 +2 位作者 陈家宙 王瑞君 阳伏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6期46-53,共8页
为了探讨相同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基线,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存在差异的原因,于2010年及2011年连续2年在南方红壤区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素处理,玉米形态学指标及叶龄存在差异,其中不施氮的处理与施氮的... 为了探讨相同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基线,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存在差异的原因,于2010年及2011年连续2年在南方红壤区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素处理,玉米形态学指标及叶龄存在差异,其中不施氮的处理与施氮的处理差异显著(P<0.05),施氮多和施氮少的处理差异较小。在玉米不同的生育期,CWSI下基线不完全相同。施肥能够影响玉米冠气温差的降低程度,施用氮肥越多,冠气温差降幅越大,从而可使不同施肥处理的CWSI下基线产生差异。此外,在作物发生干旱时,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还能够影响作物冠气温差的增加程度,其中施用化肥处理玉米冠气温差要比施用有机肥和不施肥的处理高,施用有机肥处理的玉米冠气温差也较不施肥的处理高。研究结果认为,相同作物CWSI基线的差异与作物本身品种,以及不同生长条件下作物生长状况之间的差异密切相关,而气候条件是造成这种差异的辅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水分胁迫指数 冠层温度 基线 玉米
下载PDF
甘肃省春玉米灾损风险评估
19
作者 齐月 阳伏林 +2 位作者 姚玉璧 王润元 房世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2-358,共7页
干旱是影响西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应用甘肃省1980—2011年71个县(市)的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资料,以风险理论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探讨了甘肃省县、市春玉米产量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波动和减产的风险水平,通过正... 干旱是影响西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应用甘肃省1980—2011年71个县(市)的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资料,以风险理论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探讨了甘肃省县、市春玉米产量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波动和减产的风险水平,通过正态分布判别和偏态分布正态化,研究了西北地区春玉米不同年型减产率变化特征,分析了甘肃省玉米产量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不同等级风险区域呈整体上分散、小面积连片的特点,河西地区减产率最高,其次为陇中地区。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的东部,较高风险区分布在陇中、陇东大部分地区,河西地区通过灌溉可有效缓解旱灾,风险较低。不同减产率等级下风险分析可为春玉米产量风险预测及抗灾减损、农业保险指数制定和农业保险赔付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干旱 减产率 风险概率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布氏乳杆菌和不同糖类联用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凌文卿 张磊 +6 位作者 李珏 冯启贤 李妍 周燚 刘一佳 阳伏林 周晶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134,共13页
旨在研究布氏乳杆菌和不同糖类联用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以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了4种处理:LB(添加1×10^(6)cfu·g^(-1)布氏乳杆菌);GLB(添加1×10^(6)cfu·g^(-1)布氏... 旨在研究布氏乳杆菌和不同糖类联用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以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了4种处理:LB(添加1×10^(6)cfu·g^(-1)布氏乳杆菌);GLB(添加1×10^(6)cfu·g^(-1)布氏乳杆菌和2%葡萄糖);FLB(添加1×10^(6)cfu·g^(-1)布氏乳杆菌和2%岩藻多糖);CK(无添加)。青贮60 d后,测定以上4个处理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营养成分上,与CK相比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青贮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P<0.05),其中GLB处理DM和CP含量最高,FLB处理WSC含量最高。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GLB处理能显著降低青贮料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P<0.05)。发酵品质上,除FLB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青贮料pH(P<0.05),GLB处理显著增加了乳酸(LA)和丙酸(PA)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氨态氮/总氮(AN/TN, P<0.05)。LB和FLB处理LA、乙酸(AA)含量和AN/TN显著降低(P<0.05),PA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瘤胃降解方面,除GLB处理的ADF有效降解率无显著提高外(P>0.05),各处理DM、CP、ADF和NDF有效降解率均显著提升(P<0.05)。与CK相比,各处理均能在有氧暴露6 d显著降低pH、酵母菌和好氧菌数(P<0.05),其中FLB处理表现最佳。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各处理按优劣排序为:GLB(0.76)>LB(0.53)>FLB(0.52)>CK(0.14)。综上所述,LB、GLB和FLB处理均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及有氧稳定性有积极影响,其中GLB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乳杆菌 紫花苜蓿 发酵品质 瘤胃降解率 有氧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