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表皮样囊肿的策略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阳吉虎 胡锦贤 +5 位作者 张帆 陈凡帆 张协军 刘玉飞 王海东 黄国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21-624,629,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表皮样囊肿的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颅底表皮样囊肿(25例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乙状窦后入路19例,经颞下入路4例,经鼻入路2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表皮样囊肿的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颅底表皮样囊肿(25例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乙状窦后入路19例,经颞下入路4例,经鼻入路2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结果本组患者25例次手术中,肿瘤全切者20例(80%),次全切者5例(20%);21例患者的术前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2例患者(8%)出现颅内感染,10例患者(40%)出现无菌性脑膜炎,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患者遗留右侧外展神经麻痹。随访期间1例患者残留的肿瘤增大,1例患者术后半年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可以明显提高颅底表皮样囊肿的切除率,减少创伤及对重要结构的牵拉,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颅底 桥小脑角区 表皮样囊肿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松果体区病变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阳吉虎 李维平(综述) 黄国栋(审校)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80-483,共4页
松果体区解剖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神经及血管。该区域病变病理类型多样,手术难度及风险大。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与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和毗邻关系选... 松果体区解剖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神经及血管。该区域病变病理类型多样,手术难度及风险大。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与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和毗邻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能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并发症,从而改善病人预后。由于该区域病变神经内镜手术难度高,临床推广受到限制,因此,本文从神经内镜在松果体区的应用背景、手术体位、手术方式及手术要点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病变 神经内镜 手术
下载PDF
IgG4相关性慢性硬化性脑膜炎1例
3
作者 阳吉虎 纪涛 +3 位作者 郭见 黎震 李维平 黄国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62-63,共2页
1病例资料男,53岁,因双下肢活动障碍4年、加重10 d入院。4年前,头颅MRI示双额颞硬膜下血肿(图1A、1B),MRV示矢状窦闭塞(图1C),保守治疗好转出院,之后反复出现癫痫发作,双下肢活动障碍。10 d前,双下肢活动障碍加剧,不能站... 1病例资料男,53岁,因双下肢活动障碍4年、加重10 d入院。4年前,头颅MRI示双额颞硬膜下血肿(图1A、1B),MRV示矢状窦闭塞(图1C),保守治疗好转出院,之后反复出现癫痫发作,双下肢活动障碍。10 d前,双下肢活动障碍加剧,不能站立。体格检查: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呈齿轮样强直,双侧Babinshi征(+),Kerning征(-)。复查CT:右侧额部、左侧额颞顶内板下见新月形高密度血肿,纵裂池及天幕见出血铸型(图1D)。行双侧冠状切口额颞硬膜下血肿清除术,骨窗大小6 cm×8 cm,见硬膜增厚,表面见肉芽样赘生物,质硬(图1E),最厚处达1.5 cm,未见血肿及血肿机化,锐性分离病变硬膜,硬膜内侧与脑组织粘连,见术区脑组织肿胀,皮层表面无静脉血管,鉴于脑膜病变广泛无法全部切除,且性质不明,终止手术,因脑组织肿胀去骨瓣减压。术后病理示IgG4相关性硬化性脑膜炎(图2)。术后出现失语,脑组织肿胀(图1F),顽固性低蛋白血症,尿蛋白阴性,给予以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0 g+50 ml生理盐水,微量泵入,维持24 h;5 d后缓慢减量至口服泼尼松片(10 mg/d)。随后出现肺部感染,全身水肿,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术后1个月死于重症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硬化性脑膜炎 治疗
下载PDF
神经内镜技术在桥小脑角区部分脑神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唐寒 黄国栋 +5 位作者 那鹏 徐湘平 潘昱辰 张协军 阳吉虎 李维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 area,CPA)脑神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CPA区脑神经疾病病例资料,采用全神经内镜技术或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技术,明确责任血管或责任灶来源。结果术后随访6~3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 area,CPA)脑神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CPA区脑神经疾病病例资料,采用全神经内镜技术或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技术,明确责任血管或责任灶来源。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25例原发性面肌痉挛症状完全缓解,3例Cohen和Albert分级由术前Ⅲ级转变为Ⅰ级。1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完全缓解,2例疼痛BRS分级由术前Ⅴ级转变为Ⅱ级。6例CPA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基本缓解,2例症状明显减轻。本组病例无继发性面瘫及听力损伤,无脑脊液漏,无复发及死亡。结论神经内镜技术在治疗CPA区脑神经疾病中,能清晰无死角显示术区解剖结构,有利于发现责任病灶及直观观察减压后效果,术后随访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桥小脑角区 脑神经疾病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协军 黄国栋 +3 位作者 阳吉虎 刘玉飞 陈凡帆 陈垒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简称内镜组,n=38)和显微镜组(...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简称内镜组,n=38)和显微镜组(n=54)。根据术后面肌痉挛症状缓解情况评估手术疗效。定期随访面肌痉挛症状缓解情况、有无复发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92例患者中,术中发现单支动脉压迫者88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压迫73例,小脑后下动脉压迫13例,椎动脉压迫2例;小脑前下动脉合并小脑后下动脉压迫2例,小脑前下动脉合并小脑绒球压迫2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87例(94.6%),明显缓解5例(5.4%)。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3例、听力丧失1例、听力减退4例、轻度面瘫2例。92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0.0(18.8)个月。至末次随访,90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2例显微镜组患者症状复发。内镜组与显微镜组的年龄、性别、病程、责任血管和组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比较,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疗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步观察发现,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且未观察到两种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单侧痉挛 减压术 外科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 被引量:8
6
作者 阳吉虎 黄国栋 +5 位作者 纪涛 王海东 郭见 黎震 郑文键 李维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IPA)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IPA患者49例(50例次手术),其中经鼻海绵窦内入路29例次、海绵窦...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IPA)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IPA患者49例(50例次手术),其中经鼻海绵窦内入路29例次、海绵窦外入路9例次、鞍结节平台入路7例次、鞍膈切开和(或)鞍背切除入路5例次.回顾性分析不同Knosp分级、不同Hardy分期肿瘤的切除率、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0例次手术中,肿瘤全切除34例次(68.0%),次全切除10例次(20.0%),部分切除6例次(12.0%).生物学治愈28例(57.1%,28/49).其中Knosp3级、4级垂体腺瘤全切除比例分别为10/11、4/16,生物学治愈比例分别为7/11、3/16;Hardy C、D、E期肿瘤全切除比例分别为9/10、10/12、6/19,生物学治愈比例分别为8/10、8/12、4/19.49例中,术后脑脊液鼻漏7例(14.3%)(其中3例合并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16例(32.7%),一过性尿崩23例(46.9%),一过性垂体功能低下16例(32.7%),永久性垂体功能低下2例(4.1%),术后鼻出血1例(2.0%).随访4 ~31个月,平均(16.0±8.3)个月,全切除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复发,1例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结论 根据IPA的生长方式,选择适宜的神经内镜经鼻手术入路有助于切除肿瘤,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入路
原文传递
侵袭性垂体瘤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阳吉虎 黄国栋 李维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0-323,共4页
侵袭性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特点是肿瘤呈侵袭性生长,手术全切困难,复发率高,单一手术治疗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因此手术治疗及术后的综合辅助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侵袭性垂体瘤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疗简要综述如下。
关键词 侵袭性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经小脑幕上下入路第三脑室后部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阳吉虎 黄国栋 +5 位作者 纪涛 王海东 郭见 黎震 顾晔 张晓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8-731,共4页
目的模拟神经内镜经小脑幕上下入路对第三脑室后部解剖结构及显露范围进行解剖学研究,进而为神经内镜下治疗该区域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头颅标本5具(10侧),模拟神经内镜经幕下小脑上正中入路、旁正中入路、经枕下幕上入路对第... 目的模拟神经内镜经小脑幕上下入路对第三脑室后部解剖结构及显露范围进行解剖学研究,进而为神经内镜下治疗该区域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头颅标本5具(10侧),模拟神经内镜经幕下小脑上正中入路、旁正中入路、经枕下幕上入路对第三脑室后部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比较不同人路下的显露情况。结果(1)解剖结构的测量:小脑桥静脉为(3.6±0.6)根;Galen静脉直径为(5.6±0.6)mm,根部距窦汇(50.8±3.7)mm;缰联合距窦汇(74.4±6.7)mm;前联合至窦汇的平均距离为(107.2±7.3)mm。(2)不同入路的对比:神经内镜经幕下小脑上正中入路、旁正中入路、经枕下幕上入路下松果体的显露范围大致相等,平均为(19.6±2.8)mm^2;胼胝体压部的平均显露面积分别为(55.2±7.9)mm^2。、(34.7±7.9)mm^2。、(44.9±5.9)mm^2;侧丘的平均显露面积分别为(153.8±13.4)mm^2、(177.5±24.0)mm^2、(197.6±19.8)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内镜经小脑幕上下入路治疗第三脑室后部病变安全、可行。术前应根据病变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解剖学 手术入路 第三脑室后部
原文传递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合并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
9
作者 张协军 黄国栋 +3 位作者 阳吉虎 刘玉飞 陈凡帆 陈垒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6-508,共3页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为先天性颅内良性病变,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即具有手术指征。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本文报道1例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合并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患儿入院后行显微镜下囊肿壁切除+囊...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为先天性颅内良性病变,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即具有手术指征。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本文报道1例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合并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患儿入院后行显微镜下囊肿壁切除+囊肿-脑池造瘘术+颅骨切除+一期重建术,术后4个月出现广泛硬膜下积液伴脑疝形成,再次入院行神经内镜辅助囊肿-腹腔分流术,术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颅内蛛网膜囊肿 自限性疾病 硬膜下积液 脑疝形成 手术治疗经验 囊肿壁 造瘘术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脑脊液漏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见 李维平 +5 位作者 黄国栋 纪涛 王海东 黎震 阳吉虎 黄正贤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4-1016,共3页
脑脊液鼻漏是各种原因引起颅底骨折或颅骨缺损,导致脑脊液由鼻腔流出,并伴有硬膜和蛛网膜破裂。漏口的大小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可分为自发性、医源性、外伤性和肿瘤性脑脊液鼻漏。随着神经内镜经鼻治疗鞍区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多,医源... 脑脊液鼻漏是各种原因引起颅底骨折或颅骨缺损,导致脑脊液由鼻腔流出,并伴有硬膜和蛛网膜破裂。漏口的大小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可分为自发性、医源性、外伤性和肿瘤性脑脊液鼻漏。随着神经内镜经鼻治疗鞍区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多,医源性脑脊液鼻漏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可选择开颅颅底修补术、神经内镜经鼻修补术或两种方式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入路 神经内镜 治疗方法 脑脊液漏 脑脊液鼻漏 颅底修补术 联合应用 蛛网膜破裂
原文传递
多学科诊疗门诊在神经肿瘤病例中的诊治效率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成龙 刘静 +9 位作者 林帆 张协军 阳吉虎 刘玉飞 陈垒 张玛莉 蒋太鹏 李维平 黄国栋 陈凡帆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229-235,共7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MDT)在神经肿瘤中的诊治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疑难神经肿瘤MDT门诊就诊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MDT诊疗前由专科诊疗小组讨论制订可能的诊治方案,并与MDT...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MDT)在神经肿瘤中的诊治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疑难神经肿瘤MDT门诊就诊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MDT诊疗前由专科诊疗小组讨论制订可能的诊治方案,并与MDT后的诊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诊断和治疗上的改变情况。这些诊断和治疗指标的改变根据文献报道标准进一步分为主要改变和次要改变两类。分析MDT前后诊断和治疗指标的改变种类和改变比例。结果诊断方面,MDT前后未发生改变的患者33例(67.3%),发生改变的16例(32.7%),其中符合主要改变的7例(14.3%),符合次要改变的9例(18.3%)。治疗方面,MDT前后未发生改变的26例(53.1%),发生改变的23例(46.9%),其中符合主要改变的15例(30.6%),符合次要改变的8例(16.3%)。不同神经肿瘤类型对MDT前后诊断和治疗的改变率、改变程度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肿瘤患者MDT前后治疗指标发生改变的比例较初发者高,且主要改变比次要改变占比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复发胶质瘤患者MDT前后治疗发生改变比例较初发胶质瘤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肿瘤类型的MDT效率无差别,但复发肿瘤MDT前后修正效率差异明显。复发性的神经肿瘤疾病由于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更需要MDT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多学科会议 神经肿瘤 脑胶质瘤 效率
原文传递
垂体细胞瘤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湘平 阳吉虎 黄国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4-746,共3页
垂体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鞍内或鞍上的实质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为Ⅰ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垂体腺瘤十分相似,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本文对垂体细胞瘤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诊疗现状 垂体细胞瘤 实质性肿瘤 诊断 治疗 肿瘤分级 垂体腺瘤 影像学表现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