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中毒与碳氧血红蛋白——CO中毒事件数据库研究简介 被引量:3
1
作者 阴忆烽 童朝阳 +1 位作者 黄启斌 林福生 《中国药理通讯》 2005年第3期66-67,共2页
火灾(及其它一些与CO相关的特定非火灾事件)对人的致死性伤害中,CO中毒是最主要的致死因素,CO中毒生理生化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此类中毒的预防和救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观点认为,CO吸入时,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 火灾(及其它一些与CO相关的特定非火灾事件)对人的致死性伤害中,CO中毒是最主要的致死因素,CO中毒生理生化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此类中毒的预防和救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观点认为,CO吸入时,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arhoxyhemoglobin,COHb),从而破坏血红蛋白向全身运输氧的功能。实验室研究表明,COHb浓度达到50%或大于50%时,通常会产生致死作用。但是,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对健康成年动物进行研究,忽略了真实事件中受害者身体状况及其它环境条件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血红蛋白 CO中毒 中毒事件 研究简介 数据库 生理生化机制 实验室研究 实验室条件 致死因素
下载PDF
TGAS模型计算4种火灾场景内烟气对人的失能作用
2
作者 阴忆烽 童朝阳 +1 位作者 黄启斌 林福生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3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火灾 烟气毒性 失能
下载PDF
火灾烟气毒性的定量评价方法评述 被引量:27
3
作者 童朝阳 阴忆烽 +1 位作者 黄启斌 林福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01-105,共5页
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是毒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烟气毒性与建筑材料、燃烧条件、烟气毒物在建筑物内的传播规律及暴露时间有关,这些都是传统毒理学评价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最少的动物... 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是毒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烟气毒性与建筑材料、燃烧条件、烟气毒物在建筑物内的传播规律及暴露时间有关,这些都是传统毒理学评价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最少的动物试验,从宏观上更加定量化、系统化地评价和预测火灾烟气毒性。本文介绍了国外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标准、烟气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评述了这些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分析了火灾烟气毒性定量评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火灾 烟气毒性 定量评价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二苯氯胂吸入暴露的刺激作用
4
作者 陈乐贵 林福生 +2 位作者 李丽琴 杨廷松 阴忆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0,共1页
目的 研究其吸入暴露的刺激作用为制定环境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使用作者研制的动静态气溶胶吸入暴露装置 ,采取温控加热产生毒剂蒸气气溶胶方法 ,产生不同浓度的二苯氯胂蒸气对动物进行吸入暴露 ,观察实验动物 (家兔、Wistar大... 目的 研究其吸入暴露的刺激作用为制定环境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使用作者研制的动静态气溶胶吸入暴露装置 ,采取温控加热产生毒剂蒸气气溶胶方法 ,产生不同浓度的二苯氯胂蒸气对动物进行吸入暴露 ,观察实验动物 (家兔、Wistar大鼠、恒河猴 )的刺激反应。各试验组均为单次暴露 ,暴露时间 10min ,观察到刺激症状的为阳性反应。家兔、大鼠试验用Bliss法、恒河猴试验用序贯法处理数据。结果 二苯氯胂吸入暴露对家兔刺激 (伸舌抓脸 )反应的ED50 值为 0 .0 8μg·L- 1(0 .0 5~ 0 .12μg·L- 1) ,直线回归斜率b =3.84± 0 .32 ;二苯氯胂对家兔的刺激 (眨眼 )反应的ED50 值为 0 .5 8μg·L- 1(0 .2 7~ 1.2 4 μg·L- 1) ,直线回归斜率b =4 .37±0 .90。二苯氯胂对大鼠刺激 (抓嘴、抓脸 )反应的ED50 值为 0 .0 5 4μg·L- 1(0 .0 39~ 0 .0 75 μg·L- 1)。直线回归斜率b =2 .85± 0 .4 0。二苯氯胂对恒河猴刺激 (伸舌、抓嘴 )反应的ED50 值为 0 .6 13μg·L- 1(0 .4 8~ 0 .74 μg·L- 1) ,直线回归斜率b =12 .5 5±0 .18。结论 大白鼠对二苯氯胂的吸入暴露刺激作用比较敏感 ,家兔次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氯胂中毒 吸入暴露 刺激作用 大白鼠 家兔 恒河猴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醇酸漆铁板表面的梭曼
5
作者 雷美玲 陈文明 +2 位作者 宋云扬 阴忆烽 吴方晖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29-1331,共3页
梭曼(GD)是一种含磷有毒有害化合物,该化合物能抑制人体或动物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分解,从而引起中毒。沾染该化合物的武器装备等需经过消毒处理,并且消毒至规定的允许值以下才能继续使用,以保证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因此针对染毒表面残留... 梭曼(GD)是一种含磷有毒有害化合物,该化合物能抑制人体或动物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分解,从而引起中毒。沾染该化合物的武器装备等需经过消毒处理,并且消毒至规定的允许值以下才能继续使用,以保证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因此针对染毒表面残留的梭曼,建立准确、灵敏的测定方法至关重要[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梭曼 允许值 气相色谱法测定 有毒有害 消毒处理 武器装备
下载PDF
组织激肽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林福生 张守兰 +2 位作者 刘尚义 阴忆烽 刘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2-172,共1页
关键词 组织激肽 药效动力学 降压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路易氏剂对大白鼠亚慢性吸入的毒理作用
7
作者 陈乐贵 林福生 +4 位作者 李丽琴 杨廷松 阴忆烽 张风英 童朝阳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3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路易氏剂 大鼠 吸入毒理
下载PDF
二苯氰胂对大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8
作者 杨廷松 阴忆烽 +2 位作者 林福生 陈乐贵 时秀梅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二苯氰胂 大白鼠 病理学
下载PDF
二苯氰胂、二苯氯胂气溶胶性能与特征研究
9
作者 陈乐贵 林福生 +3 位作者 阴忆烽 杨廷松 张守兰 董华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66-66,共2页
  AIES气溶胶动态染毒自动控制系统是我们近年新研制的吸入暴露装置.二苯氰胂、二苯氯胂是侵华日军在战败后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重要装填剂,具有很强的刺激性.销毁处理中的废气污染物通过呼吸道吸入是重要的中毒途径.为了确保日本遗弃...   AIES气溶胶动态染毒自动控制系统是我们近年新研制的吸入暴露装置.二苯氰胂、二苯氯胂是侵华日军在战败后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重要装填剂,具有很强的刺激性.销毁处理中的废气污染物通过呼吸道吸入是重要的中毒途径.为了确保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处理中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人员的安全及健康.使用AIES系统发生二苯氰胂、二苯氯肿,进行气溶胶性能和特征研究.   ……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二苯氰胂、二苯氯胂的刺激作用研究
10
作者 杨廷松 林福生 +4 位作者 陈乐贵 董玉轩 时秀梅 张守兰 阴忆烽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67-67,共1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使用了二苯氰胂、二苯氯胂等化学毒剂,使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遭受了巨大痛苦.   ……
下载PDF
CO_2对火灾烟气导致人员失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阴忆烽 童朝阳 +3 位作者 黄启斌 林福生 陈乐贵 杨廷松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1-616,共6页
以家居火灾为例,探索一种通过数学模型模拟计算来评价火灾烟气对人失能作用的方法, 定量研究CO2在混合毒性气体导致人失能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1)家居火灾中,火灾现场最危险区域有毒气体能在9 min内导致人丧失逃逸能力(即失能)的概... 以家居火灾为例,探索一种通过数学模型模拟计算来评价火灾烟气对人失能作用的方法, 定量研究CO2在混合毒性气体导致人失能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1)家居火灾中,火灾现场最危险区域有毒气体能在9 min内导致人丧失逃逸能力(即失能)的概率达到95%;假设从烟气中去除CO2,则在所有区域25 min以内不会影响人的安全逃生.(2)从各种气体的直接毒性作用来看,CO 是导致失能的最主要的毒性气体,其次是缺O2.CO2几乎没有直接的失能作用.但CO2能大幅增加人的换气量,最高可至8倍,导致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显著提高人的失能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烟气 CO2 毒性气体 模拟计算 数学模型 定量研究 危险区域 火灾现场 安全逃生 毒性作用 有毒气体 换气量 家居 概率
下载PDF
重组黧豆蛋白酶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12
作者 王真 吴方晖 +3 位作者 阴忆烽 张毅 刘艳丽 宋云扬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5期1083-1088,共6页
目的通过基因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重组黧豆蛋白酶(mucunain,93~309,M),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为非组胺依赖性痒觉信号通路研究提供模型物质。方法将全基因合成的编码mucunain活性域(93~309)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ET-28a(+)-Sumo... 目的通过基因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重组黧豆蛋白酶(mucunain,93~309,M),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为非组胺依赖性痒觉信号通路研究提供模型物质。方法将全基因合成的编码mucunain活性域(93~309)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ET-28a(+)-Sumo载体中,转入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进行表达。融合蛋白His6-Sumo-M用SUMO蛋白酶酶切后使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经透析复性得到重组黧豆蛋白酶。分别采用15%SDS-PAGE和Edman降解法对重组黧豆蛋白酶的分子量和N-端氨基酸序列进行鉴定。使用FLIPR检测技术分析重组黧豆蛋白酶的生物活性。结果获得了纯度≥90%的重组黧豆蛋白酶,产量达到50 mg·L^(-1);FLIPR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重组黧豆蛋白酶作用于Hela细胞后可以引发明显持续的钙流变化,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64可以抑制胞质Ca^(2+)的变化。结论通过基因克隆表达技术可以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黧豆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黧豆蛋白酶(93~309) 瘙痒 重组表达 活性分析
下载PDF
新冠病毒N蛋白纳米抗体制备及检测卡组装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方晖 阴忆烽 +2 位作者 刘艳丽 雷美玲 宋云扬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9-393,共5页
目的通过制备新冠病毒N蛋白纳米抗体,将其应用于新冠病毒N蛋白抗原检测。方法将新冠病毒N蛋白免疫羊驼,构建N蛋白纳米抗体基因文库,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淘筛对新冠病毒N蛋白具有亲和力的纳米抗体,将纳米抗体基因克隆到酵母载体,挑取阳性... 目的通过制备新冠病毒N蛋白纳米抗体,将其应用于新冠病毒N蛋白抗原检测。方法将新冠病毒N蛋白免疫羊驼,构建N蛋白纳米抗体基因文库,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淘筛对新冠病毒N蛋白具有亲和力的纳米抗体,将纳米抗体基因克隆到酵母载体,挑取阳性克隆菌株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分泌蛋白,透析脱盐和浓缩后,采用ELISA法筛选对新冠病毒N蛋白高亲和性纳米抗体,交叉配对筛选出1对纳米抗体制备成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滴加N蛋白溶液到样品孔观察检测线和质控线。结果共筛选出46株不同序列的纳米抗体,优选其中6株表达、纯化和浓缩得到纳米抗体,抗体浓度>1.0 mg/mL。ELISA筛选结果显示,6株纳米抗体均对N蛋白有高亲和力,抗体配对实验筛选到1对抗体可以夹心法检测新冠病毒N蛋白,组装成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对新冠病毒N蛋白抗原检测可见明显检测线和质控线条带,检测限≥10μg/mL。结论制备的纳米抗体可以用于胶体金纳米抗体免疫层析检测卡,实现对新冠病毒N蛋白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N蛋白 纳米抗体 噬菌体展示 交叉配对实验 胶体金免疫层析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PM1相互作用后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毒性变化
14
作者 霍逸玄 张泗达 +1 位作者 徐建富 阴忆烽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70-575,562,共7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大气超细颗粒物(PM1)致人肺腺癌A549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大气PM0.5和PM0.5-1样本,测定50~300μg/ml PM0.5和PM0.5-1(PM0.5和PM0.5-1组)及其与PS联合作用(PM0.5-PS组和PM0.5-1-PS组)对细胞毒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大气超细颗粒物(PM1)致人肺腺癌A549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大气PM0.5和PM0.5-1样本,测定50~300μg/ml PM0.5和PM0.5-1(PM0.5和PM0.5-1组)及其与PS联合作用(PM0.5-PS组和PM0.5-1-PS组)对细胞毒性的影响;以100μg/ml PM1和PM0.5-1及其与PS的混合物(PM1与PS的质量浓度比1∶2)处理细胞,测定活性氧(ROS)含量,以油红O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内脂滴含量,以脂质组学方法分析细胞内脂质代谢物。结果与PM1组比较,PM1-PS联合作用组细胞毒性升高(P<0.05),细胞内脂滴的数量增加(P<0.05),细胞内三酰甘油(TG)、磷脂酰甘油(PG)、二甲基磷脂酰乙醇胺(dMePE)的含量也有所升高(P<0.05),ROS含量降低(P<0.05)。结论PS与PM1相互作用后增强了PM1的毒性,且并不依赖于ROS水平的变化,可能和脂质代谢的异常和某些脂质代谢物(TG、PG、dMePE)的过度蓄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PM1 细胞毒性 脂质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