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调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1
作者 娜地拉·热依木 阿依提拉汗·克依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73-076,共4页
研究肠道菌群调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我们医院选取了共计102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组间可比性... 研究肠道菌群调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我们医院选取了共计102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组间可比性的严格标准,我们运用了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些患者科学地分为两个组别: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均包含51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了标准的临床治疗措施,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额外接受了肠道菌群调节的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具体涵盖了凝血功能的改善情况、心功能的恢复情况、炎症指标的变化水平,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APTT值均升高(P<0.05),FIB和TT值均降低你,结果 显示,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在多项指标上的变化更为显著,且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而言,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组患者在这三项指标上的变化幅度均超过了常规组,且这种差异同样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性水平(P<0.05)。 此外,两组患者的反应蛋白(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均有所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CRP,此处假设RP为CRP的笔误)和TNF-α水平相较于常规组更低。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仅为7.8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3.33%。这一差异同样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CHD患者PCI术后予以肠道菌群调控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凝血功能,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少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调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脉介入术 不良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