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Ⅱ)——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 被引量:13
1
作者 阿利.阿布塔里普 汪玺 +1 位作者 张德罡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 CAS 2012年第5期90-96,共7页
哈萨克族是世界上最喜欢牲畜和善于饲养牲畜的民族之一。创造了一整套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技能,使得自然环境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存在状态。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技能是以自然的适应作为前提条件。其实质造就了游牧文... 哈萨克族是世界上最喜欢牲畜和善于饲养牲畜的民族之一。创造了一整套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技能,使得自然环境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存在状态。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技能是以自然的适应作为前提条件。其实质造就了游牧文化中的物质生产的特征,进而决定了整个生产、生活方式的某些基本特征。如游牧生产具有游移性、实用性、简约性、稳定性;有适应游牧的家畜;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用品,如适应游牧的衣物、食品、毡房等;在畜牧生产中有四季草地的利用标准;畜群结构的控制;转场中的环保习俗;狩猎中的习俗等。哈萨克族有适应游牧生活的独特的民族手工艺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游牧生产 生态文化 生活方式 手工艺产业
下载PDF
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Ⅳ)——哈萨克族的衣、食、住、行及婚丧等生活文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阿利.阿布塔里普 汪玺 +1 位作者 张德罡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 CAS 2013年第1期76-83,共8页
哈萨克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游牧生活的特征,冬季的服饰大多由动物的皮毛制成,夏季以布制服饰为主。为了便于骑乘,衣服都比较宽大,亦喜欢扎腰带,显得干净利落。男服讲究潇洒、实惠、舒适、方便,女服还讲究美观。足蹬长腰皮靴,头带漂亮帽... 哈萨克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游牧生活的特征,冬季的服饰大多由动物的皮毛制成,夏季以布制服饰为主。为了便于骑乘,衣服都比较宽大,亦喜欢扎腰带,显得干净利落。男服讲究潇洒、实惠、舒适、方便,女服还讲究美观。足蹬长腰皮靴,头带漂亮帽子,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猫头鹰羽毛;哈萨克族的传统饮食以肉食、奶食品为主,米面食品居次,基本上不吃蔬菜,喜茶。肉食有牛肉、马肉、羊肉、骆驼肉,多以水煮肉方式食用(手抓)。奶品有牛奶、羊奶、合木孜(马奶酒)、楚巴提(骆驼奶)、奶茶、酸奶子;哈萨克族牧民在春、夏、秋季住的是便于拆卸和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则住霍斯(简易哈萨克毡房)或土房;哈萨克族限制同一部落的男女结亲,婚俗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六个阶段:提亲、订婚、"吉尔提斯"仪式、送彩礼、出嫁、迎亲;哈萨克族十分重视儿童成长。出生后七天后举行"别斯科哲尔"(摇篮礼)並取名,40天后要举行40天礼,2~3岁时举行"恰式阿鲁"(剪发礼),男孩子3岁、5岁或7岁时要举行"笋跌特"(割礼),5~7岁时举行骑马礼,第一次打回猎物狩猎时要举行狩猎礼;哈萨克族按伊斯兰教的规定举行葬礼,要点是速葬、简葬和土葬。程序是用水净身,白纱布包裹尸体(克凡),举行"加纳扎"(站礼),入土为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服饰 饮食 居住 婚俗 儿童成长礼仪 丧葬
下载PDF
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Ⅰ)——哈萨克族的形成、分布及宗教信仰 被引量:7
3
作者 阿利.阿布塔里普 汪玺 +1 位作者 张德罡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 CAS 2012年第4期80-85,共6页
研究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对保护西北草原生态环境、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最主要的族源应是6世纪出现在汉文史籍中的&... 研究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对保护西北草原生态环境、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最主要的族源应是6世纪出现在汉文史籍中的"可萨",塞种、乌孙、匈奴、康居、可萨和突厥等是哈萨克族较早的民族源流。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突厥语词汇。哈萨克分布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至今没有任何方言。中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疆地区,且甘肃、青海都有分布。哈萨克先民曾使用过回鹘文等多种文字,现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历史上哈萨克族信仰过拜物教、萨满教、佛教、景教,最后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接受了伊斯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族称族源 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下载PDF
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Ⅲ)——哈萨克族的文化艺术,人文礼仪及禁忌习俗 被引量:4
4
作者 阿利.阿布塔里普 汪玺 +1 位作者 张德罡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 CAS 2012年第6期74-81,共8页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主要代表作品有英雄史诗《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爱情长诗如《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主要代表作品有英雄史诗《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爱情长诗如《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恩利克与科别克》和《萨里哈与萨曼》等;叙事长诗有《考孜库尔帕西与巴彦苏鲁》、《克里米亚的40个巴图尔》等;医学巨著如《奇帕格尔巴彦》。哈萨克族音乐旋律古朴雄浑,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乐器有冬不拉、库布孜、斯布斯额、达不拉等。哈萨克舞蹈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刚健有力、轻快矫捷,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哈萨克族的节日有纳吾热孜节,肉孜节,库尔班节等。哈萨克族的竞技游戏有叼羊、姑娘追、赛马、骑马抢布、马上拾银、箭射元宝、马上角力、比猎鹰摔跤等。哈萨克族人游牧有许多禁忌,如语言禁忌、饮食禁忌、行为禁忌等。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有做客的礼节和严格待客的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文学作品 音乐 舞蹈 禁忌文化 竞技游戏 人文礼仪
下载PDF
不同区域盘羊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阿利.阿布塔里普 车利锋 《特产研究》 2016年第3期11-17,共7页
本文通过不同区域内盘羊的特征、栖息环境、分布区域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从盘羊体色、角型长短、粗细等方面分析了各分布区域盘羊在分类上的细微变化,得到盘羊不同亚种间的区别与相同点,这一现象可能源于不同区域盘羊的长期隔离,进而... 本文通过不同区域内盘羊的特征、栖息环境、分布区域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从盘羊体色、角型长短、粗细等方面分析了各分布区域盘羊在分类上的细微变化,得到盘羊不同亚种间的区别与相同点,这一现象可能源于不同区域盘羊的长期隔离,进而引起个体间产生了细微变化和独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羊 特性 研究
下载PDF
野双峰驼与家养双峰驼的形态及习性方面的研究
6
作者 阿利.阿布塔里普 萨根古丽 《新疆畜牧业》 2012年第11期9-12,共4页
野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 ferus)是世界上惟一存在的骆驼科的真驼属野生种,是家养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的祖先。由于数千年来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野双峰驼变成了与家养双峰驼不同的两个物种,并成为地球上一个特殊的物种,同时... 野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 ferus)是世界上惟一存在的骆驼科的真驼属野生种,是家养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的祖先。由于数千年来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野双峰驼变成了与家养双峰驼不同的两个物种,并成为地球上一个特殊的物种,同时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两者的起源、基因、生态、习性等方面深入细致的研究,阐述两者之间鲜为人知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从而得出野双峰驼与家养双峰驼之间本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双峰驼与家养双峰驼 生态 习性 研究
下载PDF
库姆塔格沙漠周边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其治理对策--以敦煌市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得禄 赵明 +3 位作者 杨文斌 康才周 左合君 阿利.阿布塔里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76,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对敦煌市近30年的气候变化,人口变迁,水土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敦煌市荒漠化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的治理对策。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对敦煌市荒漠化影响较小,而人口不断增... 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对敦煌市近30年的气候变化,人口变迁,水土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敦煌市荒漠化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的治理对策。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对敦煌市荒漠化影响较小,而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环境、水土资源干预力度加大是造成荒漠化危害程度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的30年中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人均收入都有了新的飞跃,但是维系绿洲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却受到严重破坏。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理有效利用现有水土资源是维持绿洲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市 气候变化 社会经济 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