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物质的规则及其支配性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阿尔伯特·伯格曼
陈雨晴(译)
卡尔·米切姆
-
机构
蒙大拿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东亚系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阿尔伯特·伯格曼(1937-)是美国技术哲学家,他的著作中文译介虽然不多,但其独特的技术哲学思想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讨论,他对技术物质文化弊病的诊断以及为此开出的药方,对当今的中国社会同样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本译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东亚系博士研究生陈雨晴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九位同学对伯格曼《物质的规则及其支配性》的翻译。文章指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改变了整个世界,但也形成了一种悖论:它给人类带来了自由和幸福,点亮了这个世界,但也显示出其黑暗的一面——它通过某些独特的诱因控制我们,让我们生活在它制定的规则之中。对于如何摆脱这种控制,伯氏指出需要两种规则:一是在促进便捷和消费的逻辑与促进安全、平等、隐私等价值实现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使人们承担起对生活的深层结构的责任;二是要发挥个人自由意志的作用,提高自身回应事物的能力。
-
关键词
阿尔伯特·伯格曼
技术哲学
装置范式
物质的规则
ICT
-
Keywords
Albert Borgmann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device paradigm
material rules
ICT
-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装置范式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阿尔伯特·伯格曼
程文欢
胡深
郑从容
-
机构
美国蒙大拿州大学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文化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3-14,共12页
-
文摘
"装置范式"是阿尔伯特·伯格曼在《技术与当代生活的特征:一种哲学追问》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之一。伯格曼认为,技术凝结了社会、政治、文化的因素,技术的"范式"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现代技术的"范式"结构是"装置范式"。在这篇文章中,伯格曼通过对两个日常生活中案例的分析,阐明了"装置范式"的具体含义和主要特征。通过比较前技术时代的不同语境,伯格曼强调了"装置范式"在技术时代的意义,并通过对两种反对意见的考察进一步说明了"装置范式"的特殊性。伯格曼认为,手段的根本可变性与目的的相对稳定性的共存,是装置范式的第一个突出特征;手段的隐蔽性、陌生化与目的的同步彰显性、实用性,是装置范式的第二个突出特征。
-
关键词
技术
装置范式
装置机器
-
Keywords
Technology The Device Paradigm Machinery of the Devices
-
分类号
J5
[艺术—艺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