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电图分析
1
作者 冯云 武丽君 +1 位作者 库尔班江·依麦提 阿迪娜·斯拉木 《新疆医学》 2020年第10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异常心电图的表现内容,并归纳总结异常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1月本院就诊的119例SLE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结合病例档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心脏异常患...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异常心电图的表现内容,并归纳总结异常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1月本院就诊的119例SLE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结合病例档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心脏异常患者59例,心脏正常患者60例,分别作为心电异常组和心电正常组。结果分析结果显示,119例被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经心电图检查一共发现59例有心电图异常,其中以心律失常患者所占比例最大,共33例,占心电图异常患者55.93%(33/59),ST-T改变异常患者占据36例,占心电图异常患者44.07%(26/59),心电异常组患者的病程时间平均为(21.93±7.45)月,心电正常组患者的病程时间平均为(12.36±4.71)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出现95例肺动脉高压,其中心电异常患者中有51例出现肺动脉高压,占比86.44%(51/59),心电正常组患者中合并有44例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占比73.33%(4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电异常患者的超声心脏各项功能较心电正常组患者检查结果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的概率较高,因此通过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受损程度。通过心电图还能指导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心脏损害,对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电图 心律失常 ST-T改变异常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冯云 武丽君 +1 位作者 库尔班江·依麦提 阿迪娜·斯拉木 《新疆医学》 2020年第8期787-789,850,共4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密度(BMD)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63.4岁的OP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唑来膦酸组...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密度(BMD)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63.4岁的OP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唑来膦酸组与骨化三醇组,每组21例。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侧前臂、腰椎、左侧髋关节BMD和I型原胶原N端前肽和β-胶原片段(β-CTx)25羟维生素D、血钙等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唑来膦酸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骨化三醇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OP患者治疗1年后左侧前臂、腰椎、左侧髋关节BMD均明显增加(P <0.05);2组患者腰椎、髋关节及股骨颈BMD在治疗后6、12个月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12个月左侧前臂、腰椎、左侧髋关节BMD唑来膦酸组高于骨化三醇组(P<0.05)。I型原胶原N端前肽及β-CTx高于骨化三醇组和治疗前(P<0.05)。唑来膦酸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骨化三醇组,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有2例出现了轻微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骨钙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新发骨折。结论唑来膦酸能够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有效提升骨密度、降低新发骨折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广泛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血清骨代谢标志物 骨密度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阿迪娜·斯拉木 米克拉依·曼苏尔 武丽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82-84,共3页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且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等进行调查,分析其骨质疏松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且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等进行调查,分析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 双能X射线用于骨密度和骨代谢。50岁以上患者异常骨量(包括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30岁以上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70岁以上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达到50.00%。30岁以下患者骨质疏松和骨丢失率为16.67%,年龄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每日维持剂量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5mg和每日维持剂量5mg的患者在骨异常(包括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方面存在差异。激素维持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激素维持与骨质流失无关(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加重。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密度检测,尽快控制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预防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