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经皮靶向综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陆伟琨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2期222-224,228,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靶向穿刺,瘤体内化疗、放疗、血管栓塞综合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以肿瘤作靶向定位穿刺,经针管向瘤体内灌注化疗、放疗药加栓塞剂对40例晚期肝癌进行局部综合性治疗,并在操作...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靶向穿刺,瘤体内化疗、放疗、血管栓塞综合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以肿瘤作靶向定位穿刺,经针管向瘤体内灌注化疗、放疗药加栓塞剂对40例晚期肝癌进行局部综合性治疗,并在操作技术、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有效率、生存率方面与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化疗栓塞(TA- CE)作比较。结果:CT引导穿刺操作简易,快捷安全,微创损伤轻。副作用小。适用于对大多数晚期肝癌的治疗。本组病例治疗后,半年生存率:77.5%,1年生存率:35%,2年生存率:15%。总有效率:80%。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或超选择到肝动脉分支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治疗时间长。禁忌症多。椐文献资料显示,用(TACE)治疗大肝癌的1年生存率:27.5%。2生存率:14.7%。结论:CT引导经皮靶向综合治疗晚期肝癌行之有效,副毒作用轻,安全,适用范围广,操作优于(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CT引导穿刺 靶向综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CT引导技术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陆伟琨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3期381-382,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引导下行治疗目的的有37个病例,其中胸部12例,腹部18例,盆腔7例。CT扫描确定穿刺点,角度及深度,局麻后进针,CT再次扫描确认针尖达到预定位置再进行介入治疗。结果:37个病例,穿刺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引导下行治疗目的的有37个病例,其中胸部12例,腹部18例,盆腔7例。CT扫描确定穿刺点,角度及深度,局麻后进针,CT再次扫描确认针尖达到预定位置再进行介入治疗。结果:37个病例,穿刺41次针次,穿刺一次成功率100%,治疗有效率86.5%,并发症13.5%。结论:CT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属微创伤性技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症状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技术 穿刺 介入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经皮靶向综合治疗肺癌40例疗效观察
3
作者 陆伟琨 《微创医学》 2008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对肺癌(瘤体)实行靶向综合治疗的疗效,并探讨综合治疗模式的作用机制。方法由CT作导向工具经皮穿刺,以瘤体作靶点,通过穿刺针管将药物送达肿瘤组织间,对肿瘤这个靶心实行精确治疗,使瘤体内同时产生放疗、化疗...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对肺癌(瘤体)实行靶向综合治疗的疗效,并探讨综合治疗模式的作用机制。方法由CT作导向工具经皮穿刺,以瘤体作靶点,通过穿刺针管将药物送达肿瘤组织间,对肿瘤这个靶心实行精确治疗,使瘤体内同时产生放疗、化疗以及血管栓塞的综合治疗作用。结果本组40例患者,治疗结束2个月后复查CT,靶病灶完全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8例,无变化3例,进展1例。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靶向综合治疗肺癌,方法简便,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轻,并发症少,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肺癌 经皮靶向治疗
下载PDF
早期周围型肺癌重要的CT征象-空泡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陆伟琨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6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早期周围型肺癌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直径≤3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36例,均行螺旋HRCT扫描,重点对病灶中出现的“空泡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病灶直径在1cm以下出现“...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早期周围型肺癌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直径≤3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36例,均行螺旋HRCT扫描,重点对病灶中出现的“空泡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病灶直径在1cm以下出现“空泡征”的有6例。11例病灶直径在1~2cm之间出现“空泡征”的有4例。13例病灶直径在2-3cm之间出现“空泡征”的有3例。结论:病灶越小“空泡征”出现率越高。“空泡征”对早期周围型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周围型肺癌 空泡征 CT诊断
原文传递
口服钡棉治疗深部食道异物
5
作者 陆伟琨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6期89-90,共2页
工作中常遇到因饮食不小心导致鱼刺、动物骨刺等刮伤食道并刺入食道壁中,出现临床症状而就诊的患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食道异物”。于食道深部的异物,目前临床上的观察、定位及摘除治疗,是通过食道镜、电子胃镜来进行的,其过程复... 工作中常遇到因饮食不小心导致鱼刺、动物骨刺等刮伤食道并刺入食道壁中,出现临床症状而就诊的患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食道异物”。于食道深部的异物,目前临床上的观察、定位及摘除治疗,是通过食道镜、电子胃镜来进行的,其过程复杂、时间长,患者痛苦,且不易于接受。而延误治疗可引起损伤部位发炎、感染、脓肿形成,更重者可至食道穿孔。现据本人治愈30例患者的成功经验,向同行推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异物 延误治疗 深部 钡棉 口服 临床症状 电子胃镜 损伤部位 脓肿形成 食道穿孔
原文传递
螺旋CT在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陆伟琨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7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检查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在发病后1-6h内应用螺旋CT扫描检查,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24h复查证实为脑梗死患者。结果:50个病例中出现异常征象者共35例,占总数70%。异常征象包括:梗...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检查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在发病后1-6h内应用螺旋CT扫描检查,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24h复查证实为脑梗死患者。结果:50个病例中出现异常征象者共35例,占总数70%。异常征象包括:梗死区脑实质密度轻度减低。脑动脉密度增高,多见于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局部脑肿胀,邻近脑沟变浅、脑室变形变窄。皮髓质交界模糊、基底节轮廓模糊可部分消失。结论:超急性期脑梗死虽然CT征象轻微,但结合临床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 脑梗死 螺旋CT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