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图像和临床病理特征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陆俊名 金华 纪宗萍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模型。方法纳入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56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超声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 目的基于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模型。方法纳入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56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超声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组47例和未转移组109例。比较两组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建立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个危险因素和诊断模型对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有无边缘毛刺征、皮质厚度、血管分级、组织学分级、肿瘤位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边缘毛刺征、皮质厚度≥3 mm、血管分级为Ⅲ级、组织学分级为Ⅱ级或Ⅲ级与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皮质厚度、边缘毛刺征、血管分级、组织学分级诊断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17~0.738,其中皮质厚度的AUC大于其他指标(均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诊断模型为P=1/(1+e^(0.524×边缘毛刺征+0.710×皮质厚度+0.582×血管分级+0.619×组织学分级-0.302)),该模型诊断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36。结论有边缘毛刺征、皮质厚度≥3 mm、血管分级为Ⅲ级、组织学分级为Ⅱ级或Ⅲ级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增大,基于上述超声图像及临床病理特征建立的模型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特征 临床病理特征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诊断模型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点状强回声计数法诊断侵袭性基底细胞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键锋 李程 +3 位作者 陆俊名 吴汉辉 詹德瑞 董月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1期863-866,共4页
目的对比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与超声点状强回声计数法诊断侵袭性基底细胞癌(BCC)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经手术病理确诊的BCC患者95例,根据病理亚型将其分成侵袭性BCC 15例与非侵袭性BCC 80例,术前均应用SWE检测二者病灶杨氏模量平... 目的对比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与超声点状强回声计数法诊断侵袭性基底细胞癌(BCC)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经手术病理确诊的BCC患者95例,根据病理亚型将其分成侵袭性BCC 15例与非侵袭性BCC 80例,术前均应用SWE检测二者病灶杨氏模量平均值,并对其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BCC侵袭性的截断值,比较SWE与超声点状强回声计数法鉴别BCC侵袭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侵袭性BCC杨氏模量平均值为(32.7±11.2)kPa,非侵袭性BCC杨氏模量平均值为(25.6±5.1)kPa,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杨氏模量平均值截断值为25.7 kPa时,鉴别侵袭性BC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6.7%、85.0%和80.0%;超声最大切面点状强回声计数≥7个时,鉴别侵袭性BC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0.0%、61.8%和61.1%。SWE鉴别BC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均优于超声点状强回声计数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WE在诊断侵袭性BCC方面优于超声点状强回声计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基底细胞癌 侵袭性 杨氏模量
下载PDF
术前超声造影对早期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负荷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志蓉 梁键锋 +2 位作者 纪宗萍 代建成 陆俊名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早期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SLN)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9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经皮内超声造影确定SLN,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造影增强模式诊断腋窝SLN负荷的价值。结果95例患者术前超声造影SLN检出率为94.7%(90/9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早期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SLN)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9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经皮内超声造影确定SLN,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造影增强模式诊断腋窝SLN负荷的价值。结果95例患者术前超声造影SLN检出率为94.7%(90/95)。23例转移患者中,6例为高淋巴结负荷(≥3个SLN转移),17例为低淋巴结负荷(≤2个SLN转移)。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SLN状态诊断的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7.6%,阳性预测值为60.0%,阴性预测值为96.5%,预测准确性为94.4%。结论经皮超声造影可有效识别早期乳腺癌腋窝SLN,增强模式有助于预测腋窝前哨淋巴结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超声造影
下载PDF
不同超声方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比分析
4
作者 陆俊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4期67-68,共2页
目的:研究对比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运用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成像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 目的:研究对比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运用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成像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结果准确性,并观察比较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图像特征差异。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成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比较甲状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在微钙化、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血流阻力≥0.7的占比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上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且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明显,为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定提供了科学的影像学依据,故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结节性质 常规超声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