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经验的认知演化进路初探:从个体性跃迁的视角
1
作者 陆俏颖 詹心怡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4期63-73,共11页
与传统哲学将人类的现象意识作为主体经验的典范不同,自然主义哲学家倾向于从生命活动所要求的最小认知,逐步推导到人类意识。彼得·戈弗雷-史密斯在认知演化进路下分析了关于主体经验的演化起源的不同理论。渐进论认为主体经验作... 与传统哲学将人类的现象意识作为主体经验的典范不同,自然主义哲学家倾向于从生命活动所要求的最小认知,逐步推导到人类意识。彼得·戈弗雷-史密斯在认知演化进路下分析了关于主体经验的演化起源的不同理论。渐进论认为主体经验作为认知的内在面,在生命诞生之初就已出现,在演化过程中逐渐丰富;后发论认为特定的复杂认知活动才会伴随主体经验,主体经验是演化后期的产物。从生物个体性的演化跃迁视角出发,可为渐进论与后发论之争提供一个第三方出路。此时,渐进论不再作为一个本体论的竞争性主张,而是作为一种方法论上的背景预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经验 认知演化进路 渐进论 个体性跃迁
下载PDF
桃胶的性质与提取工艺研究现状 被引量:7
2
作者 戚彩娃 陆俏颖 +2 位作者 杨曼娜 冉艳红 梁郁强 《广东化工》 CAS 2009年第10期153-154,160,共3页
桃胶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其在食品、医药和化工领域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常作为进口阿拉伯胶的代用品。本文将就桃胶的组成性质及其提取加工工艺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 桃胶 性质 提取 工艺
下载PDF
硒化合物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ROS和NO生成及NOS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邹颖 凌钦婕 +6 位作者 刘秋英 张逸波 高冬芳 陆俏颖 刘杰 郑文杰 黄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63-236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的硒化合物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的生成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硒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在MSCs培养的过程中,分别添加0.1μmol/L和0.5μmol/L亚硒酸钠[Se(Ⅳ)]、...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的硒化合物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的生成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硒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在MSCs培养的过程中,分别添加0.1μmol/L和0.5μmol/L亚硒酸钠[Se(Ⅳ)]、硒代胱氨酸(Se-Cys)、纳米硒(Nano-Se),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24 h和48 h MSCs NO和NOS活性的变化,通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结果:在24 h,对照组、0.1μmol/L和0.5μmol/L Se(Ⅳ)处理MSCs的NO水平分别是(18.13±6.80)μmol/L、(20.93±5.68)μmol/L和(16.73±5.03)μmol/L。在48 h,0.1μmol/L和0.5μmol/L Se(IV)处理MSCs的NO水平分别是(17.20±9.11)μmol/L(P<0.05)和(9.98±4.35)μmol/L(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3±4.35)μmol/L。Se(IV)对ROS和NO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e-Cys和Nano-Se对NO、ROS的生成和NOS活性没有明显影响。结论:Se(Ⅳ)对MSCs NO、ROS的生成和NOS活性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硒化合物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活性氧
下载PDF
生物学中的因果性与因果选择
4
作者 陆俏颖 《国际学术动态》 2021年第2期11-13,共3页
2020年1月6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生物学中的因果性与因果选择”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如期举办。本次会议的6位报告人中,2位外宾分别是来自悉尼大学的Andrew Latham博士和来自澳洲麦考瑞大学的Perrick Bourrat博士;4位中方报告人... 2020年1月6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生物学中的因果性与因果选择”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如期举办。本次会议的6位报告人中,2位外宾分别是来自悉尼大学的Andrew Latham博士和来自澳洲麦考瑞大学的Perrick Bourrat博士;4位中方报告人分别是来自复旦大学的吴东颖博士(台湾学者)、清华大学的吴小安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的周理乾博士和来自台湾大学的陈乐知博士(香港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悉尼大学 台湾大学 香港学者 因果性 生物学 台湾学者 麦考瑞大学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及其引发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陆俏颖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30,共6页
表现遗传学是研究基因之外能够影响生物表现型的遗传机制和原理的学科,是生命科学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个领域。其研究成果不仅对现代分子遗传学以基因为中心的思路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同时引发了关于遗传的概念、表观遗传的进化论意义以及... 表现遗传学是研究基因之外能够影响生物表现型的遗传机制和原理的学科,是生命科学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个领域。其研究成果不仅对现代分子遗传学以基因为中心的思路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同时引发了关于遗传的概念、表观遗传的进化论意义以及被广泛接受的现代进化论综合修正问题等的哲学讨论。在了解表观遗传学机制的基础上,从遗传概念的争论入手,不仅可以更好地梳理关于基因与环境在生命演化中各自角色的争论,而且也为进一步发展现代进化论综合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遗传 进化 现代进化论综合
原文传递
获得性遗传有望卷土重来吗 被引量:6
6
作者 陆俏颖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0-36,共7页
获得性遗传指亲代在有生之年获得的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现象。此观点曾于19世纪中后期吸引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拉马克的主要贡献。20世纪中期完成的现代综合,确立了以新达尔文主义为核心的理论范式,获得性遗传再无立足之地。然而,近年来的... 获得性遗传指亲代在有生之年获得的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现象。此观点曾于19世纪中后期吸引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拉马克的主要贡献。20世纪中期完成的现代综合,确立了以新达尔文主义为核心的理论范式,获得性遗传再无立足之地。然而,近年来的表观遗传学研究,似乎预示着它的卷土重来。获得性遗传的定义几经变迁,大致可分为传统观和常识观两类。经验研究的细节揭示表明,随表观遗传复兴的并非前者,而是常识观的获得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遗传 表观遗传 拉马克主义
原文传递
人类基因编辑与基因本质主义——以CRISPR技术在人类胚胎中的应用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陆俏颖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30,共8页
贺建奎事件引发了全球生物学家、伦理学者和社会公众对于人类基因编辑的激烈讨论。贺建奎团队用CRISPR技术打开了基因编辑人类婴儿的禁区大门,该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基因治疗手段。大众舆论对此的反应透露着一种恐慌,即人们对于该技... 贺建奎事件引发了全球生物学家、伦理学者和社会公众对于人类基因编辑的激烈讨论。贺建奎团队用CRISPR技术打开了基因编辑人类婴儿的禁区大门,该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基因治疗手段。大众舆论对此的反应透露着一种恐慌,即人们对于该技术可能带来的未知风险的恐慌。这种恐慌部分地受到了基因本质主义这一认知偏向的影响。论文首先概述CRISPR技术的历史,并介绍贺建奎团队对于CRISPR的应用。接着从认知角度探讨基因本质主义在贺建奎事件中的表现,并试图澄清其中被过度诠释的部分,以期部分缓解人们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恐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编辑 CRISPR 基因本质主义
原文传递
论从基因选择论到基因多元论的转变
8
作者 陆俏颖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2,共7页
基因选择论和基因多元论都认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单位,但两者有不同的理解。前者认为基因是唯一的最终选择单位,后者则强调基因层次的数量模型可呈现其他层次的自然选择。论文以本体论疑难为线索,梳理了从基因选择论到基因多元论的转变,... 基因选择论和基因多元论都认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单位,但两者有不同的理解。前者认为基因是唯一的最终选择单位,后者则强调基因层次的数量模型可呈现其他层次的自然选择。论文以本体论疑难为线索,梳理了从基因选择论到基因多元论的转变,论证其内涵是实在论基因到工具论基因的概念转换。基因选择论以表型性状到DNA分子的还原关系为前提,持有"实在论基因"(以物理DNA分子定义),因此遭遇了本体论疑难;基因多元论以基因与表型的代表关系为前提,持有"工具论基因"(以生物表型定义),这一概念转换可成功回避本体论疑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选择论 基因多元论 实在论基因 工具论基因
原文传递
高阶证据与认知合理性
9
作者 舒卓 陆俏颖 《自然辩证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53,共7页
证据是哲学研究中的关键概念。它能够支持或反对相关命题(信念),引导我们获得真理。然而,有一种全新的证据类型正浮出水面。它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相关命题,而是关于证据与命题之间关系的证据。为有别于一般证据,学界一般称之为高阶证据... 证据是哲学研究中的关键概念。它能够支持或反对相关命题(信念),引导我们获得真理。然而,有一种全新的证据类型正浮出水面。它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相关命题,而是关于证据与命题之间关系的证据。为有别于一般证据,学界一般称之为高阶证据。既然高阶证据与命题真假无关,那么它还是证据吗?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它可以影响认知合理性;如果是,那么如何理解它才是恰如其分的。事实上,高阶证据是一种货真价实的证据,但它不是相信或不相信的证据,而是悬置判断的证据。最后,索萨的认知表现理论区分了认知判断能力的三个维度:基底(Seat)、状态(Shape)以及环境(Situation)。它可以为理解高阶证据提供基本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悬置判断 高阶证据 认知击败者 厄内斯特·索萨
原文传递
高阶证据与认知合理性
10
作者 舒卓 陆俏颖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2期41-42,共2页
近些年来,一种全新的证据类型闯入哲学家的视野。这种证据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相关命题,却在认知评估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大卫·克里斯滕森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这种证据不是普通的一阶证据,而是高阶证据,或者说... 近些年来,一种全新的证据类型闯入哲学家的视野。这种证据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相关命题,却在认知评估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大卫·克里斯滕森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这种证据不是普通的一阶证据,而是高阶证据,或者说证据之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类型 认知评估 克里斯滕森 合理性 高阶 哲学家
原文传递
发育、基因与信息——从进化型基因看基因决定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俏颖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1,共6页
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发育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然而直觉层面基因决定论或预成论的阴影却挥之不去。这一矛盾揭示了基因在发育视角和进化视角下的张力。从信息进路分析可得,在发育上,基因携带了关于表型的相关信息,与环境因素相比没有根... 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发育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然而直觉层面基因决定论或预成论的阴影却挥之不去。这一矛盾揭示了基因在发育视角和进化视角下的张力。从信息进路分析可得,在发育上,基因携带了关于表型的相关信息,与环境因素相比没有根本的特殊之处;但在进化上,基因携带了由自然选择编码的目的论语义信息,奠定了进化论意义上的现代版预成论,即被选择的基因预先设定了所对应的表型,而其中的基因需被理解为"进化型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决定论 目的论语义信息 进化型基因 进化预成论
原文传递
生物学中的因果张力与因果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俏颖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1年第3期44-53,共10页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为生命的目的提供了机械论解释,是当代生物学最为突出的因果特征。然而,这一特征却与发育视角下把基因和环境作为表型的共同原因的主张,貌似产生了冲突。先天/后天之争在当代生物学的持续讨论,揭示了基因在发育和演化...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为生命的目的提供了机械论解释,是当代生物学最为突出的因果特征。然而,这一特征却与发育视角下把基因和环境作为表型的共同原因的主张,貌似产生了冲突。先天/后天之争在当代生物学的持续讨论,揭示了基因在发育和演化两个维度的因果张力。梳理此争论的不同呈现形式及其发展,可以看到,更为细致的因果相关概念被逐渐澄清,但仍缺少一个基础的因果语义框架。鉴于因果建模领域的突出进展,因果模型可以为先天/后天之争的解决提供一个形式化的语义系统。此外,因果模型及其计算可以从形式上说明因果认知的规范性面向,因而有望为生命之目的给出一种彻底的自然主义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后天之争 发育系统论 遗传分析 因果模型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的生物本质主义观
13
作者 陆俏颖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4期149-149,共1页
希波克拉底的“泛生论”认为,身体的各个部分含有一种特殊的颗粒——“种子”,决定着个体各部分的性状。由于亲代把决定性状的种子传递给了后代,所以后代呈现与亲代类似的性状。这类现象后被称为“获得性遗传”。这里的“获得”包含通... 希波克拉底的“泛生论”认为,身体的各个部分含有一种特殊的颗粒——“种子”,决定着个体各部分的性状。由于亲代把决定性状的种子传递给了后代,所以后代呈现与亲代类似的性状。这类现象后被称为“获得性遗传”。这里的“获得”包含通过长期努力而“习得”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波克拉底 获得性遗传 本质主义 亚里士多德 泛生论 亲代 种子 后代
原文传递
演化论与生命世界的目的性
14
作者 陆俏颖 《中国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34-50,204,205,共19页
自从达尔文演化论被广泛接受,生命的适应目的性被认为可用机械的自然选择过程来解释。基于这一洞见,选择效应功能理论强调被选择的效应可为生物性状的存在提供溯因解释,这为生物学奠定了功能规范性的基础。主流的自然主义哲学从生物功... 自从达尔文演化论被广泛接受,生命的适应目的性被认为可用机械的自然选择过程来解释。基于这一洞见,选择效应功能理论强调被选择的效应可为生物性状的存在提供溯因解释,这为生物学奠定了功能规范性的基础。主流的自然主义哲学从生物功能出发,试图为多个领域的规范性标准提供自然化分析。对比演化生物学的进展可得,诉诸选择效应功能的溯因解释并不具备真正的解释效力,这意味着生命世界中功能规范性的瓦解。对于溯因解释的推崇根植于设计论证中人造物与生命体的类比前提,拒斥这一前提才能摆脱传统目的论。自然主义哲学须舍弃生物功能的桥梁,为各类规范性另觅自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文演化论 选择效应功能 目的语义学 自然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论生物学中的功能概念及其目的论蕴含
15
作者 陆俏颖 周理乾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自从自然选择学说被广泛接受,生命世界的目的性被认为可用物理过程来解释。然而,目的论陈述在生物学中却普遍存在。本文以功能概念的争议为线索,分析了不同功能概念的目的论蕴含及其与科学解释的关联。早期的逻辑进路尝试将功能陈述还... 自从自然选择学说被广泛接受,生命世界的目的性被认为可用物理过程来解释。然而,目的论陈述在生物学中却普遍存在。本文以功能概念的争议为线索,分析了不同功能概念的目的论蕴含及其与科学解释的关联。早期的逻辑进路尝试将功能陈述还原为逻辑关系,但并不成功。之后的主流理解分为选择效应功能和因果角色功能两类。前者将功能定位于真实的演化历史,以此来合法化生物目的论。在这种理解下,功能解释是一种独特的演化解释。后者则通过系统当前的物理因果来定义功能。此类理解将功能解释纳入到机制解释中,其后果是彻底取消目的论。后续的讨论试图澄清两类功能之间的关系,此时规范性功能的目的论蕴含从演化历史转变为了有机体的存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生物目的论 功能解释 选择效应功能 因果角色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