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请善待学生的高度——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现象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先文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8-50,共3页
综观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命题的一百余例个案,心中最强烈的感受是作文命题的科学性问题,已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
关键词 作文命题 中考命题 学生 性问题
下载PDF
条条大路通罗马——关于“过程和方法”答客问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先文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09年第9期38-39,共2页
问:在“三维”目标中,你主张在体现“过程和方法”时,教师们要思想再解放一点,教改的步子再大一点。我们想听听你的具体意见。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
下载PDF
重视学生作文意识的训练
3
作者 陆先文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学生作文 文意 训练 中学作文教学 意识 化学 探究 培养 强化
下载PDF
新课程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及精彩实例(二) 我们为什么写作——寻找作文教学中丢失的乡愁
4
作者 陆先文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2,共4页
语文教育教学中作文这一块,因其权威性的通用教程及文本的缺失,所以多少年来围绕着它的公共话语相对活跃得多,也广泛得很,几乎谁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种现象自然很正常。俗话说真理总是越辩越明,可是,研... 语文教育教学中作文这一块,因其权威性的通用教程及文本的缺失,所以多少年来围绕着它的公共话语相对活跃得多,也广泛得很,几乎谁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种现象自然很正常。俗话说真理总是越辩越明,可是,研讨的结果并没有消除人们对中学作文教学这一块积淀下来的困惑、焦虑和争议,这就需要我们反思,需要我们重新考量作文教学研究所关注的出发点及其思想方法。这里,我拟从生活和写作的关系角度,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作文教与学中人自身精神活动的真实过程,问询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写作?从这个看似“这还朋问”的思考中,我们也许能发现当下作文教学改革新的方向和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作文教学 写景作文 教学指导 写作 设计 乡愁 语文教育教学 公共话语
下载PDF
写景作文教学指导设计
5
作者 陆先文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32,共1页
[设计简说] 写人物就要把人物写得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如何选择素材,如何调动描写的方法是写人的关键点。
关键词 教学指导 设计 写人 作文 形象生动 人物 个性 素材
下载PDF
正确引导中学生学好鲁迅作品
6
作者 陆先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89-92,共4页
鲁迅作品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是在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面中被折射出来”①。就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而言,我们仍可发现,“鲁迅在对生活的感受、对历史的理解、对经验的剖析方面,有一个重要... 鲁迅作品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是在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面中被折射出来”①。就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而言,我们仍可发现,“鲁迅在对生活的感受、对历史的理解、对经验的剖析方面,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他常常通过一些现象,努力搜索和揭示人们的心态及其运作过程,并把这些和基本价值及历史进程这样的重大问题相联系”②。当代中学生面对复杂的生活,他们应该、也能够从鲁迅作品的“镜面”中观照自我,获取深刻的启迪和宝贵的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思想革命 夏瑜 中学教材 范爱农 鲁迅小说 历史进程 《孔乙己》 《祝福》 中国社会政治
下载PDF
被教育的喧嚣、骚动湮没的故事
7
作者 陆先文 《师道(人文)》 2008年第3期10-13,共4页
想到了莫泊桑的哲理情思 上个世纪,深圳有的教育领导在一些场合爱说:感谢全国各地对特区中小学教育的支持,深圳几乎所有的优秀教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这样感谢的话,别人听了未必开心,而且会认为你在笑话人家——连个人才都留不住... 想到了莫泊桑的哲理情思 上个世纪,深圳有的教育领导在一些场合爱说:感谢全国各地对特区中小学教育的支持,深圳几乎所有的优秀教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这样感谢的话,别人听了未必开心,而且会认为你在笑话人家——连个人才都留不住,教育事业多失败呀!冷静地回头看一看自己的教师队伍,相信深圳就不会这么轻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故事 教育领导 优秀教师 教育事业 教师队伍 莫泊桑 深圳
下载PDF
紧抓基础 严谨规范——高中语文期中考试题命题建议
8
作者 陆先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8年第4期58-60,共3页
高中非毕业年级的语文期中检测题,虽然与高三复习备考检测命题的体例、容量相当,但必须注意控制难度,必须注意要与半个学期的教材内容相照应,必须注意顾及“必修”“选修”模块教学的特点,以科学地评价半个学期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 高中非毕业年级的语文期中检测题,虽然与高三复习备考检测命题的体例、容量相当,但必须注意控制难度,必须注意要与半个学期的教材内容相照应,必须注意顾及“必修”“选修”模块教学的特点,以科学地评价半个学期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这些前提下,不同板块的命题要注意以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题建议 高中语文 中考试题 期中检测题 严谨 毕业年级 复习备考 教材内容
下载PDF
看破“我是谁”
9
作者 陆先文 《师道(人文)》 2007年第5期10-12,共3页
这里向大家讲述一个教师的情感故事,而且仅是情感经历中的一小段,意在告诉大家,我们孩子的老师,他们究竟“是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多角度、多侧面地探究“你是谁”,这对我们了解中国基础教育的真实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定会有所... 这里向大家讲述一个教师的情感故事,而且仅是情感经历中的一小段,意在告诉大家,我们孩子的老师,他们究竟“是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多角度、多侧面地探究“你是谁”,这对我们了解中国基础教育的真实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定会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故事 情感经历 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 教师 老师 孩子 侧面
下载PDF
和谐的课堂教学语言面面观
10
作者 陆先文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09年第2期21-22,共2页
我们向来都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表达的质量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修养。考察已经形成的这方面的审美共识,笔者发现,课堂教学语言的和谐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个和谐,体现在教学的语言交流过程中,体现在正确处理教者与受教者的关... 我们向来都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表达的质量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修养。考察已经形成的这方面的审美共识,笔者发现,课堂教学语言的和谐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个和谐,体现在教学的语言交流过程中,体现在正确处理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中。具体说来,和谐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真诚、平和、谦逊和体贴等特点,换言之,则得体是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语言 和谐 语文课堂教学 文化修养 语言表达 语言交流 受教者
下载PDF
老师,你过得还好吗——从民间情怀看教育
11
作者 陆先文 《师道(人文)》 2008年第11期9-11,共3页
在刚刚过去的第24个教师节中,基层教师的生存状态备受关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教师大计又以什么为本呢?从百姓眼睛看过去,教师之本不就是“民生”么?说白了,就是生活,就是日子,就是幸福和快乐。大家谁... 在刚刚过去的第24个教师节中,基层教师的生存状态备受关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教师大计又以什么为本呢?从百姓眼睛看过去,教师之本不就是“民生”么?说白了,就是生活,就是日子,就是幸福和快乐。大家谁不是实实在在生活着的人?“你过得还好吗?”一句真诚的问候于教师而言,比什么溢美之辞都温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为本 民间情怀 老师 教师节 基层教师 百年大计 教师为本
下载PDF
新的一年,能否悠着点
12
作者 陆先文 《师道(人文)》 2012年第1期13-13,共1页
一元复始.除旧布新.人们总爱说些喜庆吉利的话,以寄托既为应景又挺真诚而实在的诉求。对着教育,作为在讲台上下默默耕耘的一线教育人。我们要说的话很多,汇拢起来.就想到了上面这个标题。
关键词 教育 教师 舒婷 《致橡树》
下载PDF
丁丁为什么不喜欢语文课
13
作者 陆先文 《师道(人文)》 2011年第2期9-10,共2页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喜欢还要理由么? 丁丁想不明白,他说他最不喜欢语文课了,老妈干嘛那么焦躁不安,忧心如焚?
关键词 语文课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
下载PDF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训练策略
14
作者 陆先文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00年第9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高考 现代文 阅读 训练策略
下载PDF
不好的课堂表现
15
作者 陆先文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1年第5期24-25,共2页
改进和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当务之急,是认真地排查一下有损我们教学形象的不好的课堂表现,把它们——加以克服。
关键词 课堂表现 课堂教学 教学形象
下载PDF
教师最需要的另一种关怀
16
作者 陆先文 《中国教师》 2009年第9期22-23,共2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学校的关键在教师”。在基层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过程中,怎样对待教师职业人群的民间情怀、百姓立场?在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中,该做怎样的观念转变、制度创新和工作改进?本文作一探讨。
关键词 教师为本 关怀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管理 基层学校 民间情怀 职业人群 观念转变
原文传递
我们为什么写作——寻找作文教学中丢失的乡愁
17
作者 陆先文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08年第6期14-20,共7页
“为什么写作”,这个问询是借用了法国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曾经的发问,他对此有专文论述,是写作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这里,想起了歌德的名言:我们所思考的,没有不被前人思考过,只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来解决今天的问题。我们现在讨... “为什么写作”,这个问询是借用了法国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曾经的发问,他对此有专文论述,是写作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这里,想起了歌德的名言:我们所思考的,没有不被前人思考过,只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来解决今天的问题。我们现在讨论作文教学问题,很有必要从源头上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心理学 作文教学 乡愁 存在主义 重新思考 教学问题 思想家 发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