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陆召辉 杨刚 +1 位作者 金炬 袁义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均进行相关资料登记,出院后对其随访1年。对病人的基本情况、血常规中嗜酸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均进行相关资料登记,出院后对其随访1年。对病人的基本情况、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RP水平、D-二聚体水平、住院时间(天)、再住院与否、是否死亡进行资料统计。根据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进行分组:组1(嗜酸性粒细胞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组2(非嗜酸性粒细胞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出院后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M生存分析评估。结果共有1200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最终入组。35%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组(组1)D-二聚体水平、CRP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住院时间均较非嗜酸性粒细胞组(组2)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分别为40.7%、63.7%,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K-M生存分析发现两组随访1年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非嗜酸性粒细胞组再住院率高、住院时间延长,D-二聚体、CRP、NLR值较高,随访1年两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能够指导临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加重期 C-反应蛋白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骨膜蛋白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陆召辉 杨刚 金炬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7-201,共5页
目的观察骨膜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咳嗽变异性哮喘(CVA)3种疾病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其在以上3种疾病嗜酸性粒细胞(EOS)亚组与非EOS亚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 目的观察骨膜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咳嗽变异性哮喘(CVA)3种疾病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其在以上3种疾病嗜酸性粒细胞(EOS)亚组与非EOS亚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哮喘组106例,COPD组106例,CVA组96例,对照组60名。根据诱导痰EOS百分比将哮喘组、COPD组、CVA组3组患者各分为EOS亚组(诱导痰EOS百分比≥3%)和非EOS亚组(诱导痰EOS百分比<3%)。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及其亚组患者的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骨膜蛋白在各疾病亚组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哮喘组、COPD组和CVA组血清骨膜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15.9(152.4,243.0)、121.0(89.9,158.7)、147.1(104.9,191.8)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3(78.5,117.3)μg/L(P值均<0.05),且前3组间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哮喘组、COPD组和CVA组中EOS亚组的血清骨膜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35.4(220.0,275.8)、183.5(149.6,222.4)、210.4(176.8,237.1)μg/L,均分别显著高于各组中非EOS亚组的151.7(129.2,193.1)、110.9(86.0,130.2)、117.5(92.1,148.3)μg/L(P值均<0.05)。根据ROC曲线分析,骨膜蛋白能较好地区分哮喘、COPD和CVA,其ROC曲线的AUC值分别为0.94、0.89、0.91。结论血清骨膜蛋白对哮喘、COPD、CVA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且可作为以上3种疾病亚组分型的理想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嗜酸细胞 咳嗽变异性哮喘 骨膜蛋自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持续泵入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血管生成素 2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业山 林玲 +3 位作者 陆召辉 李世荣 袁义 杨刚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1018-102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有效性、完全性,并探讨血管生成素 2(Ang 2)在预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后肿瘤血管正常化时间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有效性、完全性,并探讨血管生成素 2(Ang 2)在预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后肿瘤血管正常化时间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ⅢB~Ⅳ期NSCLC病人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2例,观察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组)29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采用持续静脉泵入的方式,21 d为1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记录不良反应。所有病人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采用疾病控制率(DCR)来评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近期疗效。分别检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给药后第0、2、4、6、8、10、14天血清中Ang 2的浓度。结果在第4周期后,两组间的DCR分别40.0%和76.2%(P<0.05)。治疗过程中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相关的主要毒副反应为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未出现出血等严重毒副反应。对照组第0天Ang 2水平为(1216.2±136.8)pg/mL,第2、4、6、8、10、14天分别为(1203.2±136.6)、(1201.0±139.3)、(1156.4±159.1)、(1051.1±132.4)、(1009.8±151.0)、(991.2±128.5)pg/mL,呈缓慢下降。观察组第0天Ang 2水平为(1209.8±104.5)pg/mL,在泵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第2天(1116.5±160.8)pg/mL始有下降趋势,第4天时(832.7±95.2)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8天(407.6±91.1)pg/mL进入平台期,并在随后一段时间第10、14天(360.5±122.2)、(379.4±101.8)pg/mL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有逐渐升高趋势。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静脉泵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纯化疗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以降低Ang 2浓度,根据Ang 2浓度变化情况来推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后血管正常化血管窗大约在用药后4 d左右开始。Ang 2有可能成为监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后血管正常化时间窗有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内皮 血管 血管生成素2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抗血管生成治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下载PDF
MAGE-A3在EGFR野生型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表达与阿帕替尼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帮助 杨刚 +3 位作者 陆召辉 吴卓敏 鲍姨琴 金炬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2242-2247,共6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3(MAGE-A3)在EGFR野生型肺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MPE)表达与临床疗效关系,评估阿帕替尼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ELISA法测定78例首次胸水脱落细胞确诊肺腺癌患者MPE中的MAGE-A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3(MAGE-A3)在EGFR野生型肺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MPE)表达与临床疗效关系,评估阿帕替尼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ELISA法测定78例首次胸水脱落细胞确诊肺腺癌患者MPE中的MAGE-A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 40例MAGEA3表达阳性的为观察组,38例MAGE-A3表达阴性的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顺铂局部灌注与联合阿帕替尼口服全身化疗。结果 (1) MAGE-A3与VEGFR-2表达阳性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 <0. 001)。(2)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胸腔积液疗效较对照组好(P=0. 007),VEGFR-2表达阳性比表达阴性患者的临床疗效(P=0. 001);且MAGE-A3与VEGFR-2表达水平越高临床疗效越好,呈正相关(P <0. 001)。(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FS(5. 5 vs 4. 5月,P=0. 002),OS(9. 5 vs 10. 8月,P=0. 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VEGFR-2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PFS(5. 4 vs 4. 6月,P=0. 028),OS(9. 6 vs 10. 2月,P=0. 562),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KPS评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 042)。(5)主要不良反应(AE):1-2级包括手足口综合征17. 95%、血液毒性10. 26%、蛋白尿15. 38%和高血压25. 64%。结论 MAGE-A3在EGFR野生型肺腺癌MPE中表达阳性的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好,具有可接受的毒性副作用;可作为抗血管生成法疗效评估与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胸腔积液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3
下载PDF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陆召辉 刘凌 +3 位作者 方利洲 张剑青 赵滢 戴路明 《国际呼吸杂志》 2009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中一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中一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120例(GOLDⅡ~Ⅳ级),其中AECOPDⅠ级、AECOPDⅡ/Ⅲ级患者各60例(依据2004年ATS/ERS指南:Ⅰ级,不需住院治疗;Ⅱ级,需住院治疗;Ⅲ级,存在呼吸衰竭。并以此标准作为判断住院与否的金标准)。AECOPDⅠ级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测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AECOPDⅡ/Ⅲ级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恢复期、稳定期测SAA、CRP水平,且住院后做3次痰涂片及培养;并随机抽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对照者20名,测SAA、CRP水平。结果AECOPD患者SAA水平明显高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CRP均不能很好地将AECOPDI级同COPD稳定期区分开,因为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0.63;SAA与CRP相比能更好地将AECOPDⅡ/Ⅲ级同COPD稳定期区分开,因为其AUC值分别为0.91、0.78。有脓痰及痰培养阳性者SAA、CRP水平明显升高。SAA、CRP水平均升高时,静滴抗生素5d左右症状明显好转者,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生素3d组和住院静滴抗生素10~14d组,6个月随访的再住院次数、急性加重次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正常、SAA升高时,用与不用抗生素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ECOPD中SAA是较CRP更敏感的一个炎症标志物,且SAA联合CRP有利于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加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抗生素
原文传递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陆召辉 戴路明 《国际呼吸杂志》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A,SAA)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研究发现SAA与C-反应蛋白相比,其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尤其病毒感染时其血清水平显著升高,而C-反应蛋白血清水平基本正常或轻度升高。其研究涉及呼吸系统多种...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A,SAA)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研究发现SAA与C-反应蛋白相比,其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尤其病毒感染时其血清水平显著升高,而C-反应蛋白血清水平基本正常或轻度升高。其研究涉及呼吸系统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囊性纤维化、肺结节病;此外在淀粉样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及心血管疾病中也有广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