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颗蓝莓,何以将农民推上产业链“C位”?
1
作者 吉哲鹏 吴俊宁 +1 位作者 熊轩昂 陆君钰 《财富生活》 2024年第11期23-25,共3页
近年来,国产蓝莓凭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市场青睐,成为“网红水果”,蓝莓产业也成为农业高附加值产业。正值春日,记者深入我国蓝莓主产区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发现,一颗小小的蓝莓,折射出农业现代化的光芒。当地以高附加值... 近年来,国产蓝莓凭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市场青睐,成为“网红水果”,蓝莓产业也成为农业高附加值产业。正值春日,记者深入我国蓝莓主产区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发现,一颗小小的蓝莓,折射出农业现代化的光芒。当地以高附加值的蓝莓产业为突破口,探索出农户、村集体企业、龙头企业三方利益联结的“622”联农带农益农新机制,让农民站在产业链价值链的“C 位”。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撬动盘活乡村振兴资金,破解农村群众参与产业难及增收难、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还推动农田向农场转变、农户向农场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云南省红河州 村集体经济 农场主 产业链 蓝莓 高附加值产业 龙头企业
下载PDF
新闻话语中的隐喻与国家形象的选择性建构——以《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涉华报道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永华 陆君钰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2,共6页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广泛使用隐喻以建构受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本文选取2020年《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议题涉华报道201篇为语料,采用MIP隐喻识别机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该报在报道中使用隐喻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新闻现象。研...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广泛使用隐喻以建构受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本文选取2020年《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议题涉华报道201篇为语料,采用MIP隐喻识别机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该报在报道中使用隐喻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新闻现象。研究发现,该报主要通过战争隐喻:疫情是战争,戏剧隐喻:中国的宣传是戏剧、竞赛隐喻:国家抗击疫情是竞赛这三种框架建构了中国"鼓吹抗疫胜利""编造抗疫宣传剧本""竞争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形象。通过分析新闻话语中的隐喻呈现了该报疫情报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旨在揭示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与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时报》 涉华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 隐喻 国家形象
下载PDF
从联大到“联研”,没改变什么?
3
作者 赵彩琳 陆君钰 《半月谈》 2024年第11期55-57,共3页
抗战硝烟中诞生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已经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不朽传奇。80多年后,同样在昆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三所云南高校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办起一所“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不同的年... 抗战硝烟中诞生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已经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不朽传奇。80多年后,同样在昆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三所云南高校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办起一所“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不同的年代,相续的志愿,从联大到“联研”,什么没有改变?致敬联大再联合“办学九年育才八千,桃李芬芳社会栋梁。”西南联大作为办学实体虽然前后仅存在短短9年,却在国家危亡之际,培养出大批救国经世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理工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办学实体 云南高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一所 云南大学 桃李芬芳
原文传递
文山:村里有个“电瓶车姑妈”
4
作者 熊轩昂 陆君钰 《半月谈》 2024年第16期46-47,共2页
走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珠街镇里吉村的村头寨尾,总能看见一位身形瘦小的“红马甲”,骑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这便是里吉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王丕珠。她将爱与关怀融入到驻村日常工作中,展现出女性驻村干部的“柔性力量”,... 走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珠街镇里吉村的村头寨尾,总能看见一位身形瘦小的“红马甲”,骑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这便是里吉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王丕珠。她将爱与关怀融入到驻村日常工作中,展现出女性驻村干部的“柔性力量”,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电瓶车姑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电瓶车 广南县 姑妈 红马甲 驻村干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