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探究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障碍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佩蓉 朱希 +4 位作者 陆善恒 梁艳丽 蔡璐徽 李昕融 江文宇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4期35-39,共5页
目的评估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改善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作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3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IIT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HIIT组在常... 目的评估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改善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作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3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IIT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HIIT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HIIT训练。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FMA)量表评估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并在干预结束后对受试者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干预6周后,两组受试者FMA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HIIT组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HIIT训练组右侧中央后回和左侧额下回的DC值增高(P<0.05,FDR校正);HIIT训练组在左侧额下回与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极、双侧前扣带回、双侧腹内侧前额叶、胼胝体中部之间的连接明显增强(P<0.05,FDR校正)。HIIT组左侧额下回的DC值以及左、右侧腹内侧前额叶的FC值与FMA量表评分的上升均呈正相关(r=0.466,P=0.033;r=0.625,P=0.002;r=0.487,P=0.025)。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HIIT训练可改善神经重塑,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障碍 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两种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陆善恒 江文宇 +4 位作者 吴娟 薛丽 高敏 庞杏菲 吴圣婕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834-838,842,共6页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4至2019-08我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目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4至2019-08我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目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与低频电刺激。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以呼气峰流速(PEF)、一秒用力呼气量(FEV)、用力肺活量(FVc)、吞咽功能为观察指标,判断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测定PEF、FEV1、FVC三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PEF=5.46±1.01(L/s),FEV1=2.92±0.59(L/s),FVC=3.76±0.83(L),较治疗前三项指标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EF=4.27±0.94(L/s),FEV1=2.38±0.66(L/s),FVC=2.67±0.61(L),较治疗前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FS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VFSS=9.01±0.67)显著高于对照组(VFSS=7.98±0.8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84.31%,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0.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以呼吸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呼吸功能,促进神经功能重塑,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低频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疗效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患者注意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延玲 陆善恒 +3 位作者 黄嘉裕 吴娟 薛丽 江文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8期1572-1578,共7页
目的探讨高频5~8 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患者注意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82例脑梗死后注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一般康复治疗和认知康复训练,真刺激组在一般康复治疗和认知... 目的探讨高频5~8 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患者注意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82例脑梗死后注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一般康复治疗和认知康复训练,真刺激组在一般康复治疗和认知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5~8 Hz高频rTMS治疗,假刺激组则给予假刺激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连续5 d,共治疗3周。所有患者在进行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前1 d和治疗3周后即刻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广度测验、Stroop色词测验进行注意功能的评定,同时评估2组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5次后,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MoCA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真刺激组提高更明显(P<0.01);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P3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且真刺激组缩短更明显(P<0.01),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P300波幅均较治疗前增高,真刺激组增高幅度更大(P<0.05);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数字广度测验中顺背、倒背得分均明显升高,且真刺激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Stroop色词测验中完成卡片A、B、C耗时均较治疗前缩短,真刺激组耗时缩短更明显(卡片A、C P<0.01,卡片B P<0.05),卡片C错词个数均较治疗前减少,真刺激组减少更明显(P<0.05)。结论5~8 Hz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的注意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注意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