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饵剂投放站对田间红火蚁的饵剂搬运量及防控效果研究
1
作者 陈婷 石庆型 +3 位作者 陆嘉进 陈洁 关子盈 齐国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4,共8页
饵剂诱杀是防控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利用一种新型饵剂投放站(简称饵剂站)对比分析红火蚁工蚁对0.08%茚虫威杀蚁饵剂及其载体的搬运量,并使用5 g/巢、10 g/巢、20 g/巢3种剂量的饵剂对田间红火... 饵剂诱杀是防控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利用一种新型饵剂投放站(简称饵剂站)对比分析红火蚁工蚁对0.08%茚虫威杀蚁饵剂及其载体的搬运量,并使用5 g/巢、10 g/巢、20 g/巢3种剂量的饵剂对田间红火蚁蚁巢进行单蚁巢处理,评价饵剂站对田间红火蚁的饵剂搬运量及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对饵剂站内0.08%茚虫威饵剂及其载体的搬运量少于直接撒施处理方式的搬运量。施药24 h后,红火蚁工蚁对饵剂站内和直接撒施的0.08%茚虫威饵剂搬运量分别为14.84±3.18 g和17.71±5.88 g,差异不显著。使用饵剂站施用10 g、20 g饵剂处理28 d后,工蚁减退率、蚁巢减退率、蚁群级别降低率和综合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0%以上,与直接撒施处理方式均无显著差异。虽然饵剂站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红火蚁工蚁对饵剂的搬运量,但却不影响对红火蚁的防控效果,基于其防雨、防潮的优点,饵剂站可显著延长红火蚁防控的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饵剂 饵剂投放站 搬运量 防控效果
下载PDF
红火蚁蚁巢嗜蚁土蝽虫体成分及其化学防御成分鉴定
2
作者 石庆型 胡德亮 +4 位作者 陈婷 陈洁 关子盈 陆嘉进 齐国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5-1624,共10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对入侵其蚁巢的其他昆虫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然而时常发现嗜蚁土蝽Macroscytus sp.成虫在红火蚁蚁巢内活动。为了明确嗜蚁土蝽成功“寄生”红火蚁蚁巢的化学机制,本研究利用GC-MS技术分析嗜蚁土蝽的表皮挥...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对入侵其蚁巢的其他昆虫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然而时常发现嗜蚁土蝽Macroscytus sp.成虫在红火蚁蚁巢内活动。为了明确嗜蚁土蝽成功“寄生”红火蚁蚁巢的化学机制,本研究利用GC-MS技术分析嗜蚁土蝽的表皮挥发性成分,并选取tridecane等4种主要成分对红火蚁工蚁进行触杀和熏蒸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嗜蚁土蝽虫体挥发物共有10种化合物,包括3种醛类、3种酯类、3种正构烷烃和1种醇类,其中tridecane和(E)-2-decenyl acetate是主要成分,其相对含量为54.12%和19.32%。土蝽挥发性成分中(E)-2-decenal和(E)-2-decenyl acetate对红火蚁工蚁具有较强的触杀毒力,仅(E)-2-decenal对红火蚁表现出一定的熏蒸效果。本研究证实了嗜蚁土蝽虫体挥发性成分对红火蚁具有较强的化学防御能力,可能是其能成功寄生在红火蚁巢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土蝽 挥发性成分 化学防御
下载PDF
我国红火蚁防治药剂应用现状、防效评价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婷 胡德亮 +4 位作者 石庆型 陈洁 关子盈 陆嘉进 齐国君 《植物检疫》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重大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自2004年在广东吴川发现以来,已扩散蔓延至我国多个省市,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化学防治是目前红火蚁防治中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系统总结了饵剂和触杀性药剂的有...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重大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自2004年在广东吴川发现以来,已扩散蔓延至我国多个省市,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化学防治是目前红火蚁防治中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系统总结了饵剂和触杀性药剂的有效成分及市场销售情况,对比探讨了饵剂诱杀、粉剂灭杀和药液灌巢等措施的防治效果,并针对不同生境红火蚁的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控建议,为我国红火蚁科学防控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饵剂 触杀性药剂 防控效果
原文传递
0.2%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田间红火蚁种群数量及蚁巢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齐国君 王刚 +6 位作者 石庆型 陆嘉进 关子盈 陈婷 陈洁 Muhammad Irfan Waris 吕利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4-1192,共9页
为科学评价触杀性粉剂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防治效果,利用0.2%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田间红火蚁蚁巢进行单蚁巢处理,分析粉剂施用剂量和次数对田间红火蚁种群数量及蚁巢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触杀性粉剂处理可在短期内显著... 为科学评价触杀性粉剂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防治效果,利用0.2%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田间红火蚁蚁巢进行单蚁巢处理,分析粉剂施用剂量和次数对田间红火蚁种群数量及蚁巢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触杀性粉剂处理可在短期内显著降低红火蚁的蚁巢数量和工蚁诱集数量,50 g/巢和100 g/巢处理1 d后,蚁巢数量降幅分别达55.17%和66.04%,工蚁诱集数量降幅分别达31.79%和51.95%,但5~9 d后基本恢复至处理前水平,第21天蚁巢增加率达86.21%和37.74%,持效性较差。增多粉剂施用次数同样也只能在短期内压低红火蚁的蚁巢数量和工蚁诱集数量,施用1、2和3次粉剂1 d后蚁巢数量降幅分别达61.44%、76.82%和80.79%,工蚁诱集数量降幅分别达55.40%、47.21%和28.36%,随着时间延长,蚁巢数量和工蚁数量很快恢复。虽然随着施药剂量增加,蚁巢增加率和分巢率明显降低,新蚁巢出现时间略有延迟,新蚁巢的体积明显减小,但整体来看蚁巢数量仍呈上升趋势,新蚁巢出现的距离和方位也没有明显差异。表明粉剂防治仅可在短期内表面上压低红火蚁种群数量,即使增加施药剂量和次数也不能有效降低红火蚁蚁巢数量,甚至会引起并加剧蚁巢的分巢扩散,建议在红火蚁防控中应慎重使用,或仅用于局部应急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粉剂 种群数量 分巢 迁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