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AS-InSAR的红河断裂带南段形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陆好健 李金平 +1 位作者 邵九明 叶帅 《测绘工程》 CSCD 2018年第9期16-20,25,共6页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大型走滑断裂,对云南地区的构造活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文中以红河断裂元阳段为研究区,利用2015—2017年的Sentinel-1A降轨数据,采取短基线集(SBAS-InSAR)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获取LOS向形变速率。分析发现,...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大型走滑断裂,对云南地区的构造活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文中以红河断裂元阳段为研究区,利用2015—2017年的Sentinel-1A降轨数据,采取短基线集(SBAS-InSAR)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获取LOS向形变速率。分析发现,断裂带近场形变特征北盘为隆升,南盘为沉降,其运动速率分别为3.06~5.42mm/a和-5.38^-3mm/a,两盘运动速率差约为8mm/a,平均形变速率为4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SBAS-InSAR 红河断裂
下载PDF
PS-InSAR技术在昆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邵九明 李金平 陆好健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5-49,共5页
利用2014~2016年28景Sentinel-1a SLC升轨数据,采用PS-InSAR(Permanent Scatterers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研究昆明市地面沉降。结果表明:昆明市地面沉降区域主要集中在南市区及滇池沿岸且空间分布不均,小板桥-... 利用2014~2016年28景Sentinel-1a SLC升轨数据,采用PS-InSAR(Permanent Scatterers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研究昆明市地面沉降。结果表明:昆明市地面沉降区域主要集中在南市区及滇池沿岸且空间分布不均,小板桥-广卫村沉降区沉降量累积达到87 mm,沉降速率最高达40 mm/a;滇池会展中心沉降区沉降量累积达到45 mm,平均沉降速率12.3 mm/a;渔户村-福海沉降区沉降量累积20 mm,沉降速率在0~5 mm/a。与已有研究成果对比发现,昆明市地面沉降总体呈现放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地面沉降 PS-INSAR 沉降速率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长春市城市地表沉降及成因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昱辰 李金平 +1 位作者 陆好健 关韵桐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0-25,共6页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利用2015-2018长春市区范围内的27景sentinel-1降轨数据,采用SBAS-InSAR技术研究其地表沉降并分析成因机理。结果表明:长春城区总体呈沉降趋势,沉降成因主要来源于区域地质构造;部分...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利用2015-2018长春市区范围内的27景sentinel-1降轨数据,采用SBAS-InSAR技术研究其地表沉降并分析成因机理。结果表明:长春城区总体呈沉降趋势,沉降成因主要来源于区域地质构造;部分区域出现较大沉降异常,其中,逯家窝堡-小高家堡-先锋屯一带最大沉降速率为23.31mm/a,绿园区的红民村附近沉降速率为21.75mm/a,地铁二号线站口乐群街、世纪大街、东方广场的沉降速率为13.26~17.68mm/a。沉降成因主要由于城建建设、地下水开采导致地质构造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区域城市地面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兵一号 地面沉降 SBAS-InSAR 长春市区
下载PDF
地表三维形变解算的粒子群算法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杨云飞 李金平 陆好健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8-495,共8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仅能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雷达视线向LoS(Line of Sight)一维形变速率,无法得到应用中所需的高空间分辨率地表三维形变速率,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PSO(Particle...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仅能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雷达视线向LoS(Line of Sight)一维形变速率,无法得到应用中所需的高空间分辨率地表三维形变速率,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求解能量函数模型全局最优解,以此反演最优地表三维形变速率,其中InSAR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监测地表形变速率作为输入信息;在反演前对能量函数做进一步改进,消除了因引入GNSS垂直向形变速率所带来的误差。通过红河断裂南段真实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以较大概率收敛于全局最优解,与传统优化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够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三维形变速率场;在获取地表三维形变速率的基础上,验证了红河断裂带的右旋走滑的特性,同时得到地壳内部小区域精细应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能量函数 地表三维形变 红河断裂带 应变场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滇桂黔地区铁路通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陆好健 张良兵 王珞瑜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8年第6期42-49,共8页
以通达性模型和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了滇桂黔地区内32个城市在2014年和2017年两个年份的铁路通达性和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对比高速铁路开通前后的变化;研究发现:高速铁路开通可显著提高沿线城市的区域通达性,促进了多个铁路网中心... 以通达性模型和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了滇桂黔地区内32个城市在2014年和2017年两个年份的铁路通达性和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对比高速铁路开通前后的变化;研究发现:高速铁路开通可显著提高沿线城市的区域通达性,促进了多个铁路网中心城市的形成,通达性水平优化移动方向从以贵阳安顺为中心向广西东南及南部沿海移动。高速铁路开通使沿线城市交流越来越密切,贵安经济走廊、昆明、曲靖、玉溪半小时圈、北部湾都市圈等多个空间格局的初步形成,但沿线城市的通达性水平和经济联系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通达性 经济联系 滇桂黔
下载PDF
中印对尼泊尔地缘影响力的演变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良兵 骆华松 +1 位作者 洪菊花 陆好健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1,共9页
尼泊尔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国和印度包围之中,由于历史原因,其经济、政治、军事等长期受到制约。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印近年来领土和国际政治问题的冲突与分歧,尼泊尔正在成为中印新的角力场。本文首先通过构建... 尼泊尔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国和印度包围之中,由于历史原因,其经济、政治、军事等长期受到制约。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印近年来领土和国际政治问题的冲突与分歧,尼泊尔正在成为中印新的角力场。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地缘影响力模型进行演变格局分析与趋势预测,并加入世界环境和区域环境两方面影响因素,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预测中、尼、印三国未来战略行动方向。综合以上分析发现:1)2000年—2016年,中国对尼泊尔地缘影响力较于印度对于尼泊尔地缘影响力上升趋势明显,预计在2022年至2023年中、印对尼泊尔地缘影响力达到平衡。2)硬实力是中国对尼泊尔地缘影响力上升的关键因素;软实力和交流互动力是未来中国增强在尼泊尔地缘影响力的发展因素;地理环境是中国对尼泊尔地缘影响力发展的制约因素。3)未来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性合作战略,印度形成对中国遏制性防范战略,尼泊尔维持被动性中印平衡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影响力 印度 中国 尼泊尔 平衡战略
原文传递
连铸方坯直轧输送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海龙 岑传富 +3 位作者 曹宇 钟山 刘莹 陆好健 《连铸》 2022年第5期1-9,16,共10页
连铸直接轧制工艺顺利进行的核心因素是连铸坯的温度,为解决连铸直轧过程铸坯温度和速度的衔接问题,采用ANSYS软件模拟了从结晶器弯月面到轧机前整个过程中铸坯的温度变化和坯壳厚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拉速、浇铸温度及比水量等工... 连铸直接轧制工艺顺利进行的核心因素是连铸坯的温度,为解决连铸直轧过程铸坯温度和速度的衔接问题,采用ANSYS软件模拟了从结晶器弯月面到轧机前整个过程中铸坯的温度变化和坯壳厚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拉速、浇铸温度及比水量等工艺参数对铸坯温度、坯壳厚度、凝固终点位置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拉速为2.8 m/min、浇铸温度为1550℃、比水量为1.4 L/kg的工艺条件下,且铸坯到达轧机前平均温度保持在900℃以上,可以满足直接轧制工艺要求。这有利于连铸与轧制两个工序的顺利衔接,为钢厂连铸车间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方坯 温度场 直接轧制 数值模拟 铸轧衔接 工艺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主体间性的乌克兰危机解读 被引量:5
8
作者 叶帅 胡志丁 +1 位作者 陆好健 邓道科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7,共10页
冷战结束,欧美与俄罗斯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增信释疑。为防止俄罗斯再次成为控制欧亚大陆的"欧亚帝国",欧美急需在东欧寻找一个有效制约俄罗斯的战略支点,乌克兰是其最佳选项。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则是其抗衡欧美的前沿哨所和... 冷战结束,欧美与俄罗斯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增信释疑。为防止俄罗斯再次成为控制欧亚大陆的"欧亚帝国",欧美急需在东欧寻找一个有效制约俄罗斯的战略支点,乌克兰是其最佳选项。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则是其抗衡欧美的前沿哨所和战略缓冲区。首先系统梳理了历史上的乌克兰"危机",并简要介绍了主体间性这一哲学思维的内涵、特点和存在方式,发现了乌克兰危机的主体间属性;其次以主体间性为视角,探究了乌克兰危机发生的根源并从主体间性的物质性、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对2013年乌克兰危机进行了剖析。得出:乌克兰危机是欧美与俄罗斯两大地缘体在主体间性作用下在东欧交互争夺的必然结果,只要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存在,其未来危机还会在欧美与俄的主体间性作用下再出现。最后根据乌克兰危机的启示给正在处于大国崛起路上的中国处理朝核危机、南海冲突等周边地缘政治事件提出地缘战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 地缘政治 主体间性 俄罗斯 欧盟 北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