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的检测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革 郑小波 +1 位作者 陆家云 李天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5-107,共3页
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的检测王革1郑小波1陆家云1李天飞2(1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2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DETECTIONOFRESISTANCEOF... 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的检测王革1郑小波1陆家云1李天飞2(1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2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DETECTIONOFRESISTANCEOFBLACKSHANKTOME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黑胫病 甲霜灵 抗药性 检测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革 郑小波 +1 位作者 陆家云 李天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35,共6页
将分离自云南省不同地区的21株黑胫病菌(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deHaan)接种烟草品种K326、G28和红大,测定其对不同烟草品种的致病力。经统计分析,发现其对烟草的致病力有差异。采... 将分离自云南省不同地区的21株黑胫病菌(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deHaan)接种烟草品种K326、G28和红大,测定其对不同烟草品种的致病力。经统计分析,发现其对烟草的致病力有差异。采用菌丝块创伤和不创伤两种接种方法测定致病力的结果不同。对不同地区的黑胫病菌间的致病力以及由烟草和非烟草寄主上获得的烟草疫霉菌株的致病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云南省黑胫病菌的致病力较强,由烟草上获得的烟草疫霉菌株对烟草的致病力强于非烟草菌株。实验结果还发现,供试的3个烟草品种,以K326对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的抗病性最强,红大品种较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烟草疫霉 致病力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分布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革 郑小波 +1 位作者 陆家云 李天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4,共4页
1994~1995年从云南省不同地区采集烟草黑胫病标本,经分离鉴定共获得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104个菌株。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烟草疫霉菌的A2交配型在云南省占绝对优... 1994~1995年从云南省不同地区采集烟草黑胫病标本,经分离鉴定共获得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104个菌株。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烟草疫霉菌的A2交配型在云南省占绝对优势,分离到的104个菌株中,89株为A2交配型,占总数的85.6%;14株A0交配型,占13.5%;1株为A1A2交配型(同宗配合),仅占0.9%。对同宗配合烟草疫霉菌株的同宗配合性状在无性和有性后代的遗传测定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交配型 分布 遗传 黑胫病
下载PDF
几种植物提取物诱导马铃薯对致病疫霉的抗性(英文) 被引量:41
4
作者 蒋继志 史娟 +2 位作者 赵丽坤 郑小波 陆家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51,共8页
采用纤维素膜技术研究了大蒜、洋葱、芹菜、丁香、花椒、大黄等 2 4种植物离体组织及其提取物(其中 8种中草药为水煎剂 ,16种其它植物为水浸剂 )对马铃薯晚疫病菌 ( Phytophthora infestans)静止胞萌发、附着胞形成及侵入丝形成的直接... 采用纤维素膜技术研究了大蒜、洋葱、芹菜、丁香、花椒、大黄等 2 4种植物离体组织及其提取物(其中 8种中草药为水煎剂 ,16种其它植物为水浸剂 )对马铃薯晚疫病菌 ( Phytophthora infestans)静止胞萌发、附着胞形成及侵入丝形成的直接影响和提取物诱导块茎对晚疫病病菌侵入机构形成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提取物免疫处理种薯、诱导成株期抗病性、增加块茎产量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在洋葱、葱、大蒜等 12种植物组织表面 ,静止胞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 (擦镜纸 ) ,而且在 6种植物组织表面未见附着胞形成 ,10种植物组织表面未见侵入丝形成 ;在大蒜、韭菜等 13种植物组织提取液中 ,静止胞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 (擦镜纸 ) ,其中 6种植物组织提取液中附着胞未见形成 ,7种植物组织提取液中侵入丝未见形成。经 8种植物组织提取物诱导处理的块茎切片 ,不仅保鲜期长 ,而且表现出较强的诱导抗性 ;静止胞萌发率、附着胞形成率及侵入丝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 ;经 8种植物组织提取物诱导处理的种薯在出芽、早期生长、抗晚疫病及产量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 ,病害保护率达54%、增产率达 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性 马铃薯 致病疫霉 植物提取物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菌厚垣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的存活状态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革 郑小波 +1 位作者 陆家云 李天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5,共5页
将实验条件下制备、提取的黑胫病菌厚垣孢子、菌丝体悬浮液定量加入含水量分别为40%和70%的灭菌土壤中,分别于4℃、25℃和室温下保存,定期检测。结果表明:厚垣孢子在各处理土壤中至少可存活8个月,主要以细胞壁加厚、原生... 将实验条件下制备、提取的黑胫病菌厚垣孢子、菌丝体悬浮液定量加入含水量分别为40%和70%的灭菌土壤中,分别于4℃、25℃和室温下保存,定期检测。结果表明:厚垣孢子在各处理土壤中至少可存活8个月,主要以细胞壁加厚、原生质浓缩的休眠状态存活,而菌丝体只能单独在土壤中存活2个月。在土壤中存活3个月内的厚垣孢子可用选择性培养基直接分离检测,3个月后需用诱捕的方法才能检测出来。温度对厚垣孢子、菌丝体的存活影响明显,低温有利两者的存活,不同含水量对两者的存活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黑胫病菌 厚坦孢子 菌线体 存活 土壤
下载PDF
烟草疫霉对烟草的致病性及生理分化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龚龙英 郑小波 +2 位作者 刘翔 耿济国 陆家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8-72,共5页
将分离自东北、华东等11种寄主植物上的20个烟草疫霉(Phylophthora nicotianae,等于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菌株接种6个烟草品种。测定了烟草疫霉对烟草的致病性及其生理分化.指出来自烟草的烟草疫霉菌株对烟草具较强的侵染能... 将分离自东北、华东等11种寄主植物上的20个烟草疫霉(Phylophthora nicotianae,等于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菌株接种6个烟草品种。测定了烟草疫霉对烟草的致病性及其生理分化.指出来自烟草的烟草疫霉菌株对烟草具较强的侵染能力,亦可以侵染黄瓜、茄子和番茄的果实,但大多数非烟草寄主来源的菌株经伤口接种亦可以侵染烟草,引起典型的症状.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的接种方法对测定烟草疫霉致病性及烟草品种抗病性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疫霉 致病性 烟草 生理分化
下载PDF
麻疫霉对甲霜灵抗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高智谋 郑小波 陆家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4-59,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对甲霜灵抗性的特点和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苎麻疫霉易对甲霜灵产生抗性,抗性水平可达野生型亲本的1800倍以上,但抗性遗传不稳定;抗...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对甲霜灵抗性的特点和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苎麻疫霉易对甲霜灵产生抗性,抗性水平可达野生型亲本的1800倍以上,但抗性遗传不稳定;抗甲霜灵(Mrt)突变株EC31的Mrt性状在游动孢子后代中发生连续分离,其余突变株的Mrt性状经一代单游动孢子分离后完全丧失;Mrt单游动孢子株在不含甲霜灵的利马豆培养基(LBA)平板上培养10~14d后对甲霜灵的抗性下降或丧失,其游动孢子后代中Mrt个体比例相应减少;而在含甲霜灵的LBA上,Mrt单孢株的Mrt性状可以保持一个月以上,且随着与甲霜灵接触时间的增加,其游动孢子后代中Mrt个体比例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疫霉 甲霜灵 抗药性 遗传
下载PDF
苎麻疫霉对棉苗致病力的遗传与变异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智谋 郑小波 +1 位作者 苏恩平 陆家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1-336,共6页
以分离自江苏省棉铃疫病病组织的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野生型菌株JS-5为亲本,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测定了苎麻疫霉对棉苗致病力在游动孢子无性系和卵孢子后代的遗传。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对棉苗的致病力在单游动... 以分离自江苏省棉铃疫病病组织的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野生型菌株JS-5为亲本,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测定了苎麻疫霉对棉苗致病力在游动孢子无性系和卵孢子后代的遗传。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对棉苗的致病力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连续两代稳定遗传,而在单卵孢第1代(OG1)则发生连续性变异。从OG1中选致病力强、弱2个单卵孢株为亲本,分别建立单卵孢第2代(OG2)和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并测定其对棉苗的致病力。结果为上述2个单卵孢株的游动孢子后代对棉苗的致病力均与其各自亲本相似,而在它们的单卵孢株群体(即OG2)中对棉苗的致病力继续发生复杂的连续性变异。上述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对棉苗的致病力可能由细胞核杂合多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疫霉 棉苗 致病力 遗传变异
下载PDF
苎麻疫霉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高智谋 郑小波 陆家云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43,共9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的菌落形态、菌丝线性生长速率(以下简称为生长速率)及同宗配合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指出苎麻疫霉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存在3种类型:(...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的菌落形态、菌丝线性生长速率(以下简称为生长速率)及同宗配合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指出苎麻疫霉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存在3种类型:(1)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可稳定遗传;(2)在单游动孢子后代稳定遗传而在自交后代发生变异;(3)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发生变异。结果表明,该菌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具有多样性,上述两性状可以由细胞核杂合基因控制,也可以由细胞核纯合基因控制,还可能由细胞质因子控制。试验结果还指出,苎麻疫霉的同宗配合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和单卵孢后代均可稳定遗传,表明在供试的苎麻疫霉菌株中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疫霉 菌落形态 菌丝线性生长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东部11省(市)栗疫病的发生条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周而勋 王克荣 陆家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4-49,共6页
1987~1992年,对中国东半部11个省(市)24个县(市)的栗疫病进行了调查研究,查明此病在中国东半部普遍发生,且发病率和严重度北方栗产区普遍高于南方。经调查分析,明确了栗疫病的发生以锥栗最重,日本栗系统的丹东栗其次,板栗的抗病性最强... 1987~1992年,对中国东半部11个省(市)24个县(市)的栗疫病进行了调查研究,查明此病在中国东半部普遍发生,且发病率和严重度北方栗产区普遍高于南方。经调查分析,明确了栗疫病的发生以锥栗最重,日本栗系统的丹东栗其次,板栗的抗病性最强;树龄增加,则发病率和严重度上升;此外,栗树的繁殖方式、立地条件、地理环境、林分组成和栽培管理等因素都与之有关。本文还探讨了利用栗疫菌低毒力菌株进行生物防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疫病 发病率 栗属
下载PDF
用纤维素膜技术研究致病疫霉侵入前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新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继志 道家纪志 +1 位作者 郑小波 陆家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9-275,共7页
纤维素膜置于不同植物组织表面,在膜上接种致病疫霉游动孢子,观察游动孢子的静止、萌发、附着胞形成及侵入。发现不同植物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静止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对游动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侵入的影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相互... 纤维素膜置于不同植物组织表面,在膜上接种致病疫霉游动孢子,观察游动孢子的静止、萌发、附着胞形成及侵入。发现不同植物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静止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对游动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侵入的影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马铃薯块茎和叶片对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及侵入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日本桔果实等只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附着胞形成、侵入无明显影响;而洋葱鳞茎和葱茎,即使在有马铃薯组织存在下也明显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纤维素膜技术是研究致病疫霉侵入前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膜 致病疫霉 植物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多菌灵、三环唑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黑色素形成及致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田黎 王克荣 陆家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测定了多菌灵、三环唑对大丽轮枝菌的微菌核黑色素形成的影响,以及经2种杀菌剂处理产生的形态变异菌株对棉苗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多菌灵在培养基内含量超过0.1μg/ml时,即可抑制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形成,... 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测定了多菌灵、三环唑对大丽轮枝菌的微菌核黑色素形成的影响,以及经2种杀菌剂处理产生的形态变异菌株对棉苗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多菌灵在培养基内含量超过0.1μg/ml时,即可抑制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形成,随着培养基内多菌灵浓度的增加,微菌核形成时间逐渐延长,形成量逐渐减少;三环唑浓度为0.5μg/ml时,可抑制微菌核的黑色素形成,微菌核从黑色变为浅红至红褐色。三环唑对微菌核黑色素形成呈可逆抑制,变色的微菌核菌落移入不含药的培养基后,大多可恢复形成黑色素。培养基内三环唑浓度的提高,也可抑制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形成;因2种杀菌剂的抑制而丧失形成微菌核的白色菌丝体移入不含药的培养基,微菌核形成能力也不能恢复。多菌灵和三环唑经棉株吸收后均能抑制植株内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形成,但对微菌核色素的形成未见有明显影响。2种杀菌剂处理产生的形态变异菌株的致病力与野生型菌株致病力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经济作物病害 防治
下载PDF
棉疫病病原卵孢子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红 郑小波 +1 位作者 曹以勤 陆家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36-40,共5页
研究表明;棉疫病菌在寄主病组织内、土壤中和培养基上均可产生大量卵孢子,厚垣孢子产生较少;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形态在土壤中越冬;棉花蕾期病菌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病菌从伤口或寄主表面直接侵入寄主,游动孢子是造成侵染的主要形态。初... 研究表明;棉疫病菌在寄主病组织内、土壤中和培养基上均可产生大量卵孢子,厚垣孢子产生较少;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形态在土壤中越冬;棉花蕾期病菌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病菌从伤口或寄主表面直接侵入寄主,游动孢子是造成侵染的主要形态。初步认为棉疫病的病害循环为病菌以卵孢子或随病组织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侵染棉苗引起病害;棉花进入蕾期,病菌随病组织或单独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秋季棉花结铃后侵染棉铃引起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疫病 病原 卵孢子 循环
下载PDF
营养条件对同宗配合疫霉菌卵孢子产生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小波 王源超 +1 位作者 陈庆河 陆家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29,共4页
在 V_6C 培养基中分别加入β-谷甾醇、卵磷脂、天冬氨酸均可刺激恶疫霉抗甲霜灵突变株产生较多的卵孢子。基于上述结果确定的 SLA 培养基,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所测定的恶疫霉、大雄疫霉、橡胶疫霉野生型菌株和恶疫霉抗甲霜灵突变株的卵孢... 在 V_6C 培养基中分别加入β-谷甾醇、卵磷脂、天冬氨酸均可刺激恶疫霉抗甲霜灵突变株产生较多的卵孢子。基于上述结果确定的 SLA 培养基,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所测定的恶疫霉、大雄疫霉、橡胶疫霉野生型菌株和恶疫霉抗甲霜灵突变株的卵孢子产量。SLA 培养基配方为:β-谷甾醇2mg,卵磷脂50mg,天冬氨酸1mg,V_6C 培养基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宗配合疫霉菌 卵孢子 产量 营养
下载PDF
苎麻疫霉寄生专化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红 郑小波 +1 位作者 曹以勤 陆家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从棉铃、棉苗、构树、苧麻等植物上分离的苧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菌株对上述各寄主植物进行交互接种测定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自上述寄主植物的苧麻疫霉菌株对上述3种植物均能致病,表明不同寄主来源的苧麻疫霉菌株间致病性不... 从棉铃、棉苗、构树、苧麻等植物上分离的苧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菌株对上述各寄主植物进行交互接种测定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自上述寄主植物的苧麻疫霉菌株对上述3种植物均能致病,表明不同寄主来源的苧麻疫霉菌株间致病性不存在对寄主植物的寄主专化性,但对各寄主植物的致病力有一定差异。此外,分离自棉苗和棉铃的苧麻疫霉各菌株对棉苗和棉铃具有相似的致病力;分离自构树的菌株多次接种棉苗后致病力逐渐增强,初步认为构树是棉疫病菌的野生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疫病 疫霉 寄生专化性
下载PDF
匐柄霉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田黎 王克荣 陆家云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8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离体条件下及棉花植株内测试了匐柄霉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匐柄霉菌的菌丝体或其培养滤液,对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和微菌核形成均有影响。将形态发生变异,不能形成微菌核的大丽轮枝菌菌株转移至PDA培养... 在离体条件下及棉花植株内测试了匐柄霉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匐柄霉菌的菌丝体或其培养滤液,对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和微菌核形成均有影响。将形态发生变异,不能形成微菌核的大丽轮枝菌菌株转移至PDA培养基后,其微菌核形成能力不再恢复。匐柄霉培养滤液的抑菌物质受热不稳定,100℃处理10分钟后活性丧失。抑菌物质经硫酸铵、乙醇沉淀初步测定,属非蛋白次生代谢产物。匐柄霉经接种可进入棉株体内,定殖率为75%~100%,分布于棉苗根、茎的维管束组织中。与轮枝菌先后或同时混合接种,匐柄霉可减轻棉花黄萎病的症状,以棉苗栽种前用匐柄霉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沾根处理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匐柄霉菌 大丽轮枝菌 微菌核 抑制作用 棉花
下载PDF
栗疫病菌不同毒力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而勋 王克荣 陆家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对不同毒力、含或不含dsRNA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含dsRNA的弱毒力菌株的分生孢子后代,可分化出白色和桔黄色两种菌落类型,菌落白色的单孢菌株,可继续分化出白色和桔黄色两种类型的后代,桔黄色的单孢菌株保持稳... 对不同毒力、含或不含dsRNA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含dsRNA的弱毒力菌株的分生孢子后代,可分化出白色和桔黄色两种菌落类型,菌落白色的单孢菌株,可继续分化出白色和桔黄色两种类型的后代,桔黄色的单孢菌株保持稳定,不再发生分化。不含dsRNA的菌株,未见培养性状发生分化。对含dsRNA的弱毒力菌株的第2代两种类型的单孢菌株进行了毒力测定和dsRNA检测,桔黄色的单孢菌株的毒力水平达到或接近强毒力菌株的水平,不含dsRNA;而白色的单孢菌株的毒力很弱,且都含有dsRNA。对不同毒力菌株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孵育12h后,即有部分菌株的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强毒力菌株孢子的萌发最早,含dsRNA的弱毒力菌株的孢子萌发较迟;孵育24h后,各菌株孢子的萌发率均达到90%以上,差异已不太明显,但芽管的分枝程度有较大差异,强毒力菌株的芽管(菌丝)大量分枝,初步形成菌丝丛,而弱毒力菌株,不论是否含有dsRNA,芽管的分枝程度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菌 分生孢子 培养性状 毒力 DSRNA
下载PDF
掘氏疫霉卵孢子萌发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小波 陆家云 方中达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1-256,共6页
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种内菌株直接交配产生的卵孢子分别用0.1%KMnO_4处理20分钟和0.3%H_2O_2处理2分钟在S+L培养基上(26℃)培养7天萌发率>70%。H_2O_2是本研究首次报道的一种刺激掘氏疫霉卵孢子萌发的处理剂,其效果略... 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种内菌株直接交配产生的卵孢子分别用0.1%KMnO_4处理20分钟和0.3%H_2O_2处理2分钟在S+L培养基上(26℃)培养7天萌发率>70%。H_2O_2是本研究首次报道的一种刺激掘氏疫霉卵孢子萌发的处理剂,其效果略优于KMnO_4。用KMnO_4和H_2O_2处理均可有效地抑制卵孢子悬浮液中菌丝片段及菌丝膨大体的萌发生长。在一定时期内卵孢子萌发率随卵孢子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保存30天和45天的卵孢子分别用KMnO_4和H_2O_2处理萌发率最高。卵孢子保存期间有无光照对萌发率无显著影响,但卵孢子荫发时给予光照对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保存30天的卵孢子在光照下萌发率为60—70%,在黑暗中仅0—16%。卵孢子萌发过程中的光照条件以黑光灯8小时,日光灯16小时交替连续照射7天效果最好,其次为黑光灯单独连续光照,以日光灯单独照射效果较差。所测定的6种培养基中以S+L培养基对卵孢子萌发的效果最好,其次为V_(?)+L和WA+L。蜗牛酶、纤维素酶、土壤浸出液和黄瓜果提取液对掘氏疫霉卵孢子萌发无明显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氏疫霉 卵孢子 萌发
下载PDF
苎麻疫霉卵孢子萌发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小波 王团老 陆家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0-54,共5页
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菌株在利马豆培养基平板上形成的卵孢子,用KMnO_4和 H2O_2处理,在 S+L 培养基上诱导萌发(25℃).结果表明,用 KMnO_4和 H_2O_2处理卵孢子均能刺激其萌发.在一定时期内卵孢子萌发率随卵孢子保... 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菌株在利马豆培养基平板上形成的卵孢子,用KMnO_4和 H2O_2处理,在 S+L 培养基上诱导萌发(25℃).结果表明,用 KMnO_4和 H_2O_2处理卵孢子均能刺激其萌发.在一定时期内卵孢子萌发率随卵孢子保存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保存35d 的卵孢子用0.3%H_2O_2处理2min 和保存45d 的卵孢子用0.1%KMnO_4处理20min,萌发率最高,分别为80%和92%.卵孢子萌发时给予光照对萌发有明显刺激作用,卵孢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光照条件以黑光灯连续照射效果最好,日光灯连续照射效果较差.所测定的4种培养基中以 S+L 对卵孢子的萌发效果最好,其次为SA 和 W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疫霉 卵孢子 萌发 棉铃疫病
下载PDF
内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和凸脐蠕孢属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彭金火 陆家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6-53,共8页
本文报道了平脐蠕孢属(Bipolaris)一个新种,一个新组合,5个新记录以及凸脐蠕孢属(Exserohilum)一个新记录。讨论了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平脐蠕孢属、凸脐蠕孢属与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的关系,并就我国已报道的长蠕孢属真菌按A... 本文报道了平脐蠕孢属(Bipolaris)一个新种,一个新组合,5个新记录以及凸脐蠕孢属(Exserohilum)一个新记录。讨论了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平脐蠕孢属、凸脐蠕孢属与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的关系,并就我国已报道的长蠕孢属真菌按Alcorn等^([1,3,4,5,24])人的意见,逐个进行了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脐 蠕孢属 平脐 凸脐 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