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中KLF6-SV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庭勋 范钦和 +1 位作者 彭韬 肖秋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KLF6的剪切变异体KLF6-SV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NSCLC和40例良性肺疾病(肺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肺脓肿、肺结核...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KLF6的剪切变异体KLF6-SV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NSCLC和40例良性肺疾病(肺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肺脓肿、肺结核、肺的硬化性血管瘤等)中KLF6-SV1蛋白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检测42例NSCLC和40例良性肺疾病中KLF6-SV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KLF6-SV1在NSCLC中的蛋白阳性率为71.4%(30/42),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肺疾病(P<0.05)。KLF6-SV1基因mRNA的阳性率为69.0%(29/42),表达水平高于良性肺疾病(P<0.05)。KLF6-SV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其mRNA表达水平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LF6-SV1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型、组织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F6-SV1的过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早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今后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并有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肿瘤 KLF6-SV1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下载PDF
改良HIPEC对预防局部进展期胃癌复发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钱可扬 茆勇 +3 位作者 陆庭勋 孙俊杰 高翔 蔡东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834-839,共6页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改良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在预防进展期胃癌复发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并行根治术后HIPEC的48例ⅡB~ⅢC期胃...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改良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在预防进展期胃癌复发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并行根治术后HIPEC的48例ⅡB~ⅢC期胃癌患者作为HIPEC组;将同期80例根治术后仅接受静脉化疗的ⅡB~ⅢC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无病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HIPEC组3年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37.5%vs.72.5%,P<0.05);对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显著低于HIPEC组(17.2 vs.25.4,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PEC是预防进展期胃癌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HR=0.465,95%CI:0.269~0.803;P<0.01);在热灌注治疗中选择白蛋白紫杉醇可显著减少肿瘤复发率(HR=0.385,95%CI:0.178~0.831;P=0.015),HIPEC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更低(HR=0.305,95%CI:0.136~0.682;P<0.05)。HIPEC主要的急性期不良反应为无菌性腹膜炎,部分患者远期出现肝功能异常,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术后行改良HIPEC可以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其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更低,且该置管方法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控,能满足治疗需要。而使用白蛋白紫杉醇作为HIPEC的药物似乎更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浆膜浸润 腹腔热灌注化疗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STAT3表达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文艳 陆庭勋 +3 位作者 吴霜 张艳 赵莹 华海应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1-915,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TAT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98例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RDW、STAT3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Ann Ar...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TAT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98例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RDW、STAT3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Ann Arbor分期、Hans标准分型、乳酸脱氢酶和ECOG-PS)的关系,探讨RDW、STAT3与DLBCL预后的关系。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RDW和STAT3的cut-off值分别为14.55%和23.85%,根据cut-off值将DLBCL患者分为高低RDW组和高低STAT3表达组。RDW、STAT3与性别、年龄与ECOG PS评分均无关(P>0.05),与LDH水平、Hans分型和Ann Arbor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RDW组和高STAT3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RDW组和低STAT3表达患者(P<0.05)。结论红细胞分度宽度与STAT3表达可以作为评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便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红细胞分布宽度 STAT3 预后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对超声BI-RADS 4A类微小肿块的再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卫民 黄艳丽 +4 位作者 范晓芳 贾磊 陆庭勋 康莉 周跃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对超声评估为BI-RADS4A类微小肿块的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47例经常规超声评估为BI-RADS4A类的乳腺微小肿块患者...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对超声评估为BI-RADS4A类微小肿块的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47例经常规超声评估为BI-RADS4A类的乳腺微小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3个病灶,应用ARFI技术对此类肿块进行重新评估,并与手术或穿刺病理对照,根据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确定BI-RADS4A类良恶性微小肿块的最佳临界点。将超声评估和ARFI技术再评估的结果与病理对比,分析超声和ARFI技术对恶性微小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253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恶性病灶34个,良性病灶219个,乳腺癌发生率13.44%;根据SWV数据,3.63m/s为BI-RADS4A类良恶性微小肿块的最佳临界点,SWV低于临界值的微小肿块乳腺癌发生率为0.68%,SWV高于临界值的微小肿块乳腺癌发生率达31.13%;根据此临界值,ARFI技术对乳腺恶性微小肿块再评估的敏感度以及阴性预测值高于超声,特异度和准确率低于超声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FI技术可定量评估乳腺肿块SWV值,确定良恶性最佳临界点,对BI-RADS4A类乳腺微小肿块的再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 BI‐RADS分类 乳腺微小肿块
下载PDF
第13届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报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陆庭勋 徐卫 李建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81-983,共3页
第13届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13-ICML)于2015年6月17—20日在瑞士卢加诺召开。来自90个国家的近4000名代表参会,我国投稿33篇(2篇口头交流),质量、数量较前明显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第13届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13-ICML)于2015年6月17—20日在瑞士卢加诺召开。来自90个国家的近4000名代表参会,我国投稿33篇(2篇口头交流),质量、数量较前明显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近年在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迅速,现就本次会议所报道的DLBCL治疗新进展做一总结。 一、难治/复发(R/R)DLBCL患者的治疗 1.PD-1单克隆抗体NIVOLUMAB(NIVO):PD-1信号通路是T细胞调节肿瘤免疫反应中的重要途径。NIVO为人源化单克隆IgG4型PD-1抗体,可增强T细胞抗肿瘤活性。来自美国洛杉矶的研究者报道了NIVO在R/R-DLBCL中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1例R/R-DLBCL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剂量爬坡式给药(1mg/kg与3mg/kg),2周1个疗程,持续2年。中位随访22(6~73)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会议报道 治疗 国际 单克隆抗体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肿瘤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第56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被引量:3
6
作者 陆庭勋 徐卫 李建勇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之一。自利妥昔单抗问世以来,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直是DLBCL的一线治疗方案。诱导治疗可使70%左右的患者得到治愈,但仍有30%的患者不能经诱导缓解,特别是对于老年或高...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之一。自利妥昔单抗问世以来,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直是DLBCL的一线治疗方案。诱导治疗可使70%左右的患者得到治愈,但仍有30%的患者不能经诱导缓解,特别是对于老年或高危患者,有望获得长期缓解的治疗方案有限,常表现为难治或早期复发。在第5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告中,对于复发难治、高危及特殊部位DLBCL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了详细的报道,现对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治疗进展 美国血液学会年会
原文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7
作者 陆庭勋 华东 +1 位作者 徐卫 李建勇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淋巴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是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三分之二以上患者一线治疗后可缓解,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难以经诱导缓解,常表现为难治或...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淋巴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是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三分之二以上患者一线治疗后可缓解,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难以经诱导缓解,常表现为难治或早期复发,特别是高危(高国际预后指数评分)或伴MYC基因异常者,可使该类患者获得长期缓解的治疗方案不多。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对于复发、难治、高危、双表达淋巴瘤及特殊类型DLBCL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详细报道,文章就此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治疗 美国血液学会年会
原文传递
结肠癌组织c-Myc蛋白表达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高翔 陆庭勋 +3 位作者 刘彦魁 葛晓松 刘芬 华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263-1266,1273,共5页
目的c-Myc蛋白在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c-Myc异常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的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02-11-18-2008-12-24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192例结肠癌石蜡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免疫组织化... 目的c-Myc蛋白在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c-Myc异常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的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02-11-18-2008-12-24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192例结肠癌石蜡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分析c-Myc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c-Myc蛋白主要定位于腺癌细胞核,其阳性率为29.7%(57/192)。c-Myc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c-Myc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yc阳性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52.9个月,短于c-Myc阴性患者的57.1个月,P=0.002。无肠外转移灶的结肠癌患者中,c-Myc阳性患者5年OS率(64.1%)低于c-Myc阴性患者(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有肠外转移灶的结肠癌患者中,c-Myc阳性患者中位OS为27.7个月,稍短于c-Myc阴性患者的31.8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c-Myc阳性(HR=2.66,95%CI:1.35~5.21,P=0.005)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肠癌组织c-Myc表达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在预测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预后 转移 C-MYC
原文传递
鼻部和咽部NK/T细胞及B细胞型NHL淋巴瘤的影像学征象对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宏伟 葛宇曦 +1 位作者 延根 陆庭勋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年第5期14-19,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鼻部和咽部淋巴瘤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鼻部和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影像学资料(CT或MR),按病理类型分为NK/T细胞型及B细胞型两组. 分析两组病例的发病部...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鼻部和咽部淋巴瘤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鼻部和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影像学资料(CT或MR),按病理类型分为NK/T细胞型及B细胞型两组. 分析两组病例的发病部位、范围、形态、生长方式、邻近组织情况等,并对两组统计结果进行 χ2检验. 结果 NK/T 细胞型 NHL 共12例(37.5%),10例(83.3%)以鼻腔为主,2例(16.7%)以咽淋巴环为主,鼻腔型表现为鼻腔内软组织呈铸型生长. 其中7例(58.3%)出现表面小溃疡,6例(50.0%)出现邻近软组织侵犯及骨质破坏, 2例(16.7%)见颈部淋巴结转移. B 细胞型 NHL 共20例(62.5%),发生于咽淋巴环者19例(95.0%),发生于鼻腔者1例(5.0%),表现为咽淋巴环软组织增厚,匍匐状生长. 咽旁间隙受累及骨质破坏2例(16.7%);颈部淋巴结转移20例(100%). 经χ2检验,鼻部和咽部NK/T细胞较B细胞NHL更好发于鼻腔(χ2=20.401,P=0.000),铸型生长,更易破坏邻近软组织及骨质(χ2=6.400, P=0.011)及出现小溃疡(χ2=11.378,P=0.001);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更易发生于在咽淋巴环,匍匐状生长(χ2=20.519,P=0.000),更多存在淋巴结累及(χ2=23.058,P=0.000). 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的鼻及咽部原发性NHL影像学上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病理类型 MR CT
原文传递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癌组织分级及MVD的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范晓芳 陆庭勋 +5 位作者 丁勇俊 王卫理 孙秋蔚 康莉 吴文娟 周跃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3期3093-309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癌组织分级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130例(病理证实恶性100例,良性30例),均行UE检查,观察其UE...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癌组织分级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130例(病理证实恶性100例,良性30例),均行UE检查,观察其UE影像特点,并以病理结果为准,评价UE诊断乳腺癌的效能,对比不同乳腺癌癌组织分级(Ⅰ级、Ⅱ级、Ⅲ级)、不同MVD(MVD<20、MVD≥20)患者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AR)、硬度评分,分析AR值、硬度评分与癌组织分级、MVD的相关性。结果 UE可见乳腺恶性肿瘤多不规则,呈椭圆形,癌瘤边界不清,内部呈低回声,回声分布不均匀;UE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00%、83.33%、88.46%;AR值、硬度评分随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增加,各亚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20患者AR值、硬度评分低于MVD≥20患者(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AR值、硬度评分与癌组织分级、MV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UE对乳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R值、病灶硬度随癌组织分级、MVD增加而增加,可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价值信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癌 诊断价值 癌组织分级 MVD 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