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切除有助于纠正肝硬化患者氧化和抗氧化的失衡 被引量:18
1
作者 陆新良 朱志鑫 +3 位作者 蔡建庭 唐训球 钱可大 周君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315,共3页
探讨脾切除对肝硬化患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测定 2 8例肝硬化脾切除患者、32例肝硬化非脾切除患者和 6 0例正常人血浆维生素C(P -VitC) ,维生素E(P -VitE) ,β-胡萝卜素 (P - β-CAR)和一氧化氮 (P -NO)含量 ,红细胞... 探讨脾切除对肝硬化患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测定 2 8例肝硬化脾切除患者、32例肝硬化非脾切除患者和 6 0例正常人血浆维生素C(P -VitC) ,维生素E(P -VitE) ,β-胡萝卜素 (P - β-CAR)和一氧化氮 (P -NO)含量 ,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E -SOD)、过氧化氢酶 (E -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E -GSH -Px)活力 ,血浆及红细胞过氧化脂质 (P -LPO ,E -LPO)水平的变化。肝硬化非脾切除组、脾切除组和对照组的P -VitC、P -VitE、P - β -CAR、E -SOD、E -CAT和E -GSH -Px水平依次升高 (均P <0 0 0 1) ;三组的P -NO、P -LPO和E -LPO含量依次降低 (均P <0 0 0 1)。除了脾切除组和对照组E -S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三组之间其他检测值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脾切除有利于纠正肝硬化患者体内一氧化氮代谢异常、氧化和抗氧化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切除术 一氧化氮 抗氧化维生素 抗氧化酶 过氧化脂质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被引量:7
2
作者 陆新良 蔡建庭 +3 位作者 杜勤 宋震亚 钱可大 唐训球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 :观察国产泮托拉唑和进口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共 6 0例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口服国产泮托拉唑胶囊 4 0mg和进口奥美拉唑胶囊 2 0mg ,早晚各 1次 ,疗程 8周 ,疗程结束后内镜复查 ,并详... 目的 :观察国产泮托拉唑和进口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共 6 0例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口服国产泮托拉唑胶囊 4 0mg和进口奥美拉唑胶囊 2 0mg ,早晚各 1次 ,疗程 8周 ,疗程结束后内镜复查 ,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疗效分别为 :治愈 93.4 %和 83.3% ,有效 3.3%和 6 .7% ,显效 3.3%和 10 % (P >0 .0 5 )。 2组患者的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症状在治疗后的积分值均明显减少 (P <0 .0 1) ;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 (RE)的疗效分别为 :无效 3.3%和 3.3% ,有效 3.3%和 3.3% ,显效 3.3%和 6 .7% ,治愈 90 .1%和 86 .7% (P >0 .0 5 )。 2组患者均能良好耐受 ,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泮托拉唑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和镜下表现 ,疗效确切 ,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
下载PDF
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陆新良 诸景辉 +1 位作者 卢兴国 姒健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3-805,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水平,并探讨了与胰腺Balthazar CT分级的关系. 方法:收集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u—PA和u—PAR,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u—P...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水平,并探讨了与胰腺Balthazar CT分级的关系. 方法:收集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u—PA和u—PAR,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u—PA和u—PAR与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u—PA和u—PA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u—PA水平为1 290.66±484.28 ng/L,高于正常对照组1 034.63±267.55 ng/L(r=2.618,P=0.012); 血浆u—PAR水平为1 240.00±442.84 ng/L,高于正常对照组870.00±265.72 ng/L(t=4.053,P=0.000).经Pearson 相关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u-PA与胰腺CT分级呈负相关(r=-0.433,P=n.013),血u—PAR与胰腺CT分级无关(r=0.274,P=0.129). 结论: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水平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明显升高,其中血浆u-PA水平与胰腺Balthazar CT分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急性胰腺炎 测定 Pearson 正常对照组 CT分级 ELISA法 患者血浆 相关分析 U-PAR 受体水平 负相关 正相关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浆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的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新良 张正良 +2 位作者 周君富 蔡建庭 钱可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抗坏血酸和维生素 E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测定 6 3例肝硬化患者和 6 3例年龄及性别配对的正常人血浆抗坏血酸 ,维生素 E和过氧化脂质的含量。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抗坏血酸含量为( 42 .94± 6 .99)μm ol/ ...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抗坏血酸和维生素 E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测定 6 3例肝硬化患者和 6 3例年龄及性别配对的正常人血浆抗坏血酸 ,维生素 E和过氧化脂质的含量。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抗坏血酸含量为( 42 .94± 6 .99)μm ol/ L ,明显低于对照组 ( 53.30± 9.4 5)μm ol/ L ( t=9.50 ,P =0 .0 0 0 ) ;肝硬化组血浆维生素 E含量为 ( 17.99± 3.51) μm ol/ L,明显低于对照组 ( 2 4 .59± 7.2 2 ) μm ol/ L( t=7.94 ,P=0 .0 0 0 ) ;肝硬化组血浆过氧化脂质含量为 ( 14 .0 9± 1.2 8) μm ol/ L,明显高于对照组 ( 12 .11± 1.2 0 ) μmol/ L( t=17.2 1,P=0 .0 0 0 )。而且肝硬化患者的三个指标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 ( P=0 .0 0 0 )。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抗坏血酸和维生素 E水平显著下降 ,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血液 抗坏血酸/血液 维生素E/血液 过氧化脂质类
下载PDF
含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除Hp疗效与费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陆新良 赵昌峻 +1 位作者 钱可大 朱永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 :旨在寻求含呋喃唑酮的三联疗法中有效、经济、安全的治疗Hp感染的方案。方法 :经内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证实为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 82例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OFA方案 (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 ) ,LF... 目的 :旨在寻求含呋喃唑酮的三联疗法中有效、经济、安全的治疗Hp感染的方案。方法 :经内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证实为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 82例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OFA方案 (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 ) ,LFA方案 (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 ) ,BFA方案 (CBS、呋喃唑酮、阿莫西林 ) ,疗程 1周 ,观察Hp根除率、副作用及费用。结果 :OFA ,LFA ,BFA三组的根除率分别为 96 43% ,96 30 % ,77 78% ,后者分别与前二者比较P <0 0 5 ;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 10 71% ,14 81% ,48 15 % ,后者与前二者比较 ,P <0 0 5 ;费用与疗效相关 ,但差别不大。结论 :含呋喃唑酮的短程小剂量三联 ,尤其是OFA和LFA方案 ,对治疗Hp感染是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呋喃唑酮 消化性溃疡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两种短程小剂量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陆新良 钱可大 赵昌峻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比较两组短程小剂量三联方案 (OTA :奥美拉唑 +替硝唑 +阿莫西林 ;FFA :法莫替丁 +呋喃唑酮 +阿莫西林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 ,经内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 (MB染色 )证实有Hp感... 目的 比较两组短程小剂量三联方案 (OTA :奥美拉唑 +替硝唑 +阿莫西林 ;FFA :法莫替丁 +呋喃唑酮 +阿莫西林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 ,经内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 (MB染色 )证实有Hp感染的患者 13 2例。通过随机化方法分为 2组 ,A组用OTA方案 ,B组用FFA方案 ,均治疗 1周 ,随访 6周。随访结束时行14 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Hp根除情况。结果  13 1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 ,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 84 8%和 73 8% (P >0 .0 5 )。两组中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 89 2 %和 70 2 % (P <0 .0 5 ) ,两组中溃疡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 79 3 %和 78 6% (P >0 .0 5 )。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 15 2 %、2 6 2 % (P >0 .0 5 ) ,未发现严重副作用 ,所有患者均能耐受。A组药物费用明显高于B组 (3 3 1 98元比 77 2 6元 )。结论 对Hp阳性的胃炎患者 ,应选价格较贵 ,但根除率高、副作用少的OTA方案 ;对Hp阳性的溃疡患者 ,可选价格低廉、疗效与OTA方案相当的FFA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三联治疗 感染 胃病 病因
下载PDF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抗原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陆新良 姚丽芳 +2 位作者 钱可大 唐训球 朱永良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453-455,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Hp抗原分布部位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p 阳性胃病患者共84例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上皮细胞的Hp 抗原。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癌前变化和胃癌患者Hp抗原阳性者分别为12例...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Hp抗原分布部位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p 阳性胃病患者共84例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上皮细胞的Hp 抗原。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癌前变化和胃癌患者Hp抗原阳性者分别为12例、22例和13例 ;三者胃上皮细胞胞浆Hp 抗原阳性率依次升高 ,分别为0、63.6 %和84.6% (χ2=19.76,P<0.001) ;12例浅表性胃炎患者Hp抗原位于粘液层及腺颈部以上粘膜9例 (75.0% ) ,22例癌前变化患者Hp抗原位于腺颈部及峡部12例 (54.5% ) ,13例胃癌患者Hp抗原位于峡部以下粘膜9例 (69.2% ,χ2=25.30,P<0.001)。结论 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癌前变化→胃癌的变化过程中 ,Hp抗原逐渐由细胞外向细胞内、由浅表粘膜向深部粘膜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抗原 分布 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 癌前变化
下载PDF
丹参治疗胰腺炎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陆新良 蔡建庭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80,共2页
归纳总结丹参治疗胰腺炎的作用机制,从改善胰腺微循环、提高胰腺灌注,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炎症介质、减少免疫损伤,抗病原微生物和免疫调节、防治细菌易位,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抗胰腺纤维化等五个方面,综述最新研究... 归纳总结丹参治疗胰腺炎的作用机制,从改善胰腺微循环、提高胰腺灌注,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炎症介质、减少免疫损伤,抗病原微生物和免疫调节、防治细菌易位,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抗胰腺纤维化等五个方面,综述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丹参治疗急慢性胰腺炎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胰腺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胆乐胶囊治疗73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陆新良 蔡建庭 +2 位作者 杜勤 宋震亚 周建波 《浙江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751-752,共2页
关键词 胆乐胶囊 治疗 慢性胆囊炎 胆石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经口胆管镜的过去和未来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新良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74-477,共4页
1经口胆管镜历史19世纪50年代开始有了胆道镜的设想和应用[1-2],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术中胆管镜[3]。而经口胆管镜(peroral cholangioscopy,POCS)于1976年日本首先报道[4],当时采用通过标准十二指肠镜"母镜"工作通道的方法,将超细胆... 1经口胆管镜历史19世纪50年代开始有了胆道镜的设想和应用[1-2],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术中胆管镜[3]。而经口胆管镜(peroral cholangioscopy,POCS)于1976年日本首先报道[4],当时采用通过标准十二指肠镜"母镜"工作通道的方法,将超细胆管镜"子镜"插入胆总管内,标志着十二指肠镜辅助胆管镜(duodenoscopeassisted cholangioscopy,DACS)"胆管子母镜"正式应用于临床。随着超细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胆管镜技术有了进一步的突破,超细POCS直径为2.3 mm,可以在不行乳头切开的情况下进入胆总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胆管镜 胆管癌 胆管狭窄 胆管结石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新良 《浙江医学》 CAS 1999年第9期573-575,共3页
目前诊断幽门Hp螺杆菌(Hp)感染的方法众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包括血清学方法,同位素标记的尿素呼气试验和胃液PCR技术等;侵入性检查法,均须经胃镜检查,包括组织中细菌形态学、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 目前诊断幽门Hp螺杆菌(Hp)感染的方法众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包括血清学方法,同位素标记的尿素呼气试验和胃液PCR技术等;侵入性检查法,均须经胃镜检查,包括组织中细菌形态学、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Hp感染检测既用于诊断,也用于疗效评估,现就这些方法的应用价值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检测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新良 徐领城 +1 位作者 钱可大 宋燕华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51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结石组,同期142例肝硬化无胆石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了二组患者的肝硬化病因、性别、病程、胆石症的家族史...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51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结石组,同期142例肝硬化无胆石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了二组患者的肝硬化病因、性别、病程、胆石症的家族史、Child-Pugh分级、脾肿大程度、胆囊非特异性炎症等可能的危险因素及测定了二组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结石组的肝硬化病程、性别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1),结石组的胆石症的家族史、胆囊非特异性炎症、年龄和脾肿大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的肝硬化病因、Child-Pugh分级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的血清GGT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生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的病程、性别、胆石症的家族史、胆囊非特异性炎症、年龄和脾肿大是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而肝硬化病因和Child-Pugh分级不是危险因素。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对血清生化指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合并症 胆囊结石 危险因素 血清学检查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胃上皮细胞内幽门螺杆菌DNA
13
作者 陆新良 钱可大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胃上皮细胞 幽门螺杆菌DNA 原位杂交 胃癌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发生的机制
14
作者 陆新良 钱可大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胃癌的发生发展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致癌因素多阶段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癌变模式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可能起着先导作用,是胃癌发生的启动... 胃癌的发生发展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致癌因素多阶段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癌变模式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可能起着先导作用,是胃癌发生的启动因子之一[1,2].Forman[3]发现H.pylori感染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出阴性组3倍,每年有300,000胃癌新病例与H.pylori感染有关,这是已知胃癌病因中危险性最大的.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胃癌高发区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胃癌低发区[4].Meta分析也提示H.pylori感染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子[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 致癌因素 慢性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癌变模式
下载PDF
胃癌的治疗
15
作者 陆新良 蔡建庭 《健康人生》 2003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外科方法 生物治疗
下载PDF
去氢骆驼蓬碱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 被引量:16
16
作者 宋震亚 刘济仁 +1 位作者 陆新良 王良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HM)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M对该细胞系的生存抑制率,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率,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DNALadder)检测凋亡梯状条带。结果:HM处理SG... 目的:探讨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HM)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M对该细胞系的生存抑制率,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率,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DNALadder)检测凋亡梯状条带。结果:HM处理SGC7901细胞后,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形态观察到有核固缩与核断裂的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G1期前有亚二倍体的凋亡峰;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明显的凋亡梯状条带。结论:HM能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骆驼蓬碱 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鱼刺爱卡3个部位
17
作者 陆新良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5年第3期33-33,共1页
前段时间,浙江杭州的张先生被约1厘米长的鱼刺卡喉,喉头严重水肿窒息,抢救3天仍未能挽回生命。鱼刺卡喉真这么严重吗?卡喉元凶多为草鱼、黑鱼这几年,医院“鱼刺患者”就诊量逐年上升,高峰期是在晚上8时以后,远多于白天,且大多... 前段时间,浙江杭州的张先生被约1厘米长的鱼刺卡喉,喉头严重水肿窒息,抢救3天仍未能挽回生命。鱼刺卡喉真这么严重吗?卡喉元凶多为草鱼、黑鱼这几年,医院“鱼刺患者”就诊量逐年上升,高峰期是在晚上8时以后,远多于白天,且大多被草鱼、黑鱼刺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刺卡喉 严重水肿 张先生 就诊量 高峰期 草鱼
下载PDF
日间无痛肠镜息肉摘除术后早期饮食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袁华娣 张艳阳 陆新良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3-795,共3页
目的:分析日间手术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早期开放饮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60例无痛肠镜息肉摘除患者分为常规饮食组和早期进食组,各180例。两组均于术前晚无渣半流饮食,术前4 h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舒泰清)行... 目的:分析日间手术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早期开放饮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60例无痛肠镜息肉摘除患者分为常规饮食组和早期进食组,各180例。两组均于术前晚无渣半流饮食,术前4 h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舒泰清)行肠道准备。常规饮食组术后完全禁食,予静脉补液,次日晨开放流质饮食,3d后过渡到正常饮食;早期进食组术后2h开放流质饮食,次日晨改半流质饮食,3d后过渡至正常饮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痛、术后低血糖反应、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出血、术后补液量。结果:早期进食组与常规饮食组比较,术后低血糖反应、术后补液量和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痛、术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间手术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早期开放饮食安全可行,而且能明显降低术后患者不适主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息肉摘除术 饮食 日间手术
下载PDF
乙型肝炎小常识
19
作者 陆新良 《肝博士》 2009年第4期14-14,共1页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一般来说,表明抗原阳性超过6个月,症状无改善即认为是慢性乙型肝炎。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性疾病 抗原阳性
下载PDF
酶免疫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永良 陆新良 +2 位作者 杜勤 吴勤动 钱可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建立酶免疫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 Hp-IC) ,并探讨其与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技术建立夹心式酶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 Hp-IC。结果 :Hp阳性组血清 Hp-IC浓度 ( 0 .5 71± 0 .496) mg/ L... 目的 :建立酶免疫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 Hp-IC) ,并探讨其与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技术建立夹心式酶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 Hp-IC。结果 :Hp阳性组血清 Hp-IC浓度 ( 0 .5 71± 0 .496) mg/ L,阳性率 82 .6% ( 1 99/ 2 41 ) ,显著高于 Hp阴性组( 0 .0 3 3± 0 .0 2 4) mg/ L,阳性率 1 9.8% ( 3 9/ 1 97) ,P均 <0 .0 1。血清 Hp-IC测定 ,诊断 Hp感染的特异性为 80 .2 % ,敏感性为 82 .6%。本法检测灵敏度 2μg/ L ,批内差异 2 .8% ,批间差异 4.3 %。结论 :血清 Hp-IC与 Hp感染密切相关 ,Hp-IC测定可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清诊断 酶联免疫法 特异性免疫复合 HP-I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