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疗程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庆登 钟丽娟 +4 位作者 黄永康 陆智东 何岳 何传雄 陈志强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761-762,共2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前、治疗第1周和第2周后分别检测血总胆固醇(...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前、治疗第1周和第2周后分别检测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胆固醇(HDL-C),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1周和第2周后,两组TC、LDL-C、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TC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HDL-C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第1周后,治疗组LDL-C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3%vs 25.0%,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短期内即有明显的降脂效果,而瑞舒伐他汀降脂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短期疗效
下载PDF
炙甘草汤康复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30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麦丽莎 陆智东 《现代康复》 CSCD 1997年第4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心律失常 康复治疗 炙甘草汤 1994年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及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陆智东 潘庆登 黄永康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及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05~2013-04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彩超检查颈动脉显示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93例(观察组),不伴有颈动脉斑块39例(对照组)。均常规检测总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及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05~2013-04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彩超检查颈动脉显示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93例(观察组),不伴有颈动脉斑块39例(对照组)。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观察组血清TC和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两组的hs—CRP、TG及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高TC和高LDL-C可能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而hs-CRP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斑块 血脂异常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相关性
下载PDF
穴位注射与中药热敷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56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杜艳 陆智东 《中医药学报》 CAS 1997年第5期33-33,共1页
穴位注射与中药热敷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56例广西中西医结合医院杜艳(530011)扶绥县中医院陆智东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多数医家主张手术治疗〔1〕。但由于各种原因要求保守治疗的病人很多,我们... 穴位注射与中药热敷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56例广西中西医结合医院杜艳(530011)扶绥县中医院陆智东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多数医家主张手术治疗〔1〕。但由于各种原因要求保守治疗的病人很多,我们自1994年10月以来,应用穴位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穴位注射 中医药热敷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患者炎症反应和血脂异常及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智东 潘庆登 黄永康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患者炎症反应和血脂异常、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伴或不伴有脑梗死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其中92例伴有脑梗死,128例不伴有脑梗死。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患者炎症反应和血脂异常、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伴或不伴有脑梗死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其中92例伴有脑梗死,128例不伴有脑梗死。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用彩超检查颈动脉以了解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并比较两组的TC、LDL-C、TG、HDL-C及hs-CRP的水平。[结果]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中,伴有脑梗死者血清TC和LDL-C均高于不伴有脑梗死者(P<0.05),而两组的hs-CRP、TG及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中,TC和LDL-C与脑梗死有关,而hs-CRP与脑梗死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血脂异常 相关性
下载PDF
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炎症反应与年龄存在性别差异
6
作者 潘庆登 何传雄 +4 位作者 黄永康 陆智东 钟丽娟 何岳 陈志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炎症反应程度与年龄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便更好地了解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机制,更好地防治此类疾病。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3月住院治疗的192例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高血压患者,男90例,女102例,所有病...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炎症反应程度与年龄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便更好地了解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机制,更好地防治此类疾病。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3月住院治疗的192例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高血压患者,男90例,女102例,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彩超检查颈动脉明确颈动脉斑块形成,并将两组的hs-CRP和年龄进行对比。结果在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男性年龄小于女性,而hs-CRP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炎症反应程度与年龄存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性的年龄较女性小,而男性中的hs-CRP明显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炎症反应 年龄 性别差异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关系的探讨
7
作者 潘庆登 陆智东 +4 位作者 黄永康 钟丽娟 何岳 何传雄 陈志强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0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为更好地防治颈动脉斑块形成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06—2013-03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76例高血压患者,其中192例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84例不伴有颈动脉斑块,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超敏...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为更好地防治颈动脉斑块形成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06—2013-03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76例高血压患者,其中192例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84例不伴有颈动脉斑块,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通过彩超检查颈动脉了解hs-CRP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结果在高血压患者中,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者的hs-CRP明显高于不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者(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超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脑梗死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陆智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6期145-148,共4页
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脑梗死由于血管狭窄、闭塞或供血不足而使脑组织血液供应发生障碍,进而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甚至坏死。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及时恢复缺血脑... 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脑梗死由于血管狭窄、闭塞或供血不足而使脑组织血液供应发生障碍,进而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甚至坏死。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及时恢复缺血脑组织供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溶栓、抗凝、降纤、脑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介入治疗脑梗死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中医治疗脑梗死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本文就脑梗死的中西医治疗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西医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克拉霉素致重型药物性肝炎1例
9
作者 潘庆登 陆智东 钟丽娟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0期106-106,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8岁,因乏力、纳差、尿黄5h,于2009年5月22日入院。入院前8d因右外耳道化脓性炎症而服克拉霉素片,每次0.25g,每天2次,服用3d后出现全身乏力、纳差、尿黄等症状,当时未加注意仍继续服用克拉霉素3d,上述...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8岁,因乏力、纳差、尿黄5h,于2009年5月22日入院。入院前8d因右外耳道化脓性炎症而服克拉霉素片,每次0.25g,每天2次,服用3d后出现全身乏力、纳差、尿黄等症状,当时未加注意仍继续服用克拉霉素3d,上述症状无缓解。因停用克拉霉素,近2d来症状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药物性肝炎
下载PDF
手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附91例中风偏瘫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智东 《按摩与导引》 1999年第3期8-9,共2页
通过对91例中风偏瘫患者运用手法点穴、按摩治疗临床观察,治疗组有效率为62.8%,对照组有效率为50.0%,P<0.01。提示中风偏瘫经点穴按摩治疗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按摩治疗 临床分析 手法
下载PDF
参麻葛根汤结合麦粒灸百会穴治疗老年性眩晕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包蕙先 郭晓阳 +2 位作者 钟丽娟 陆智东 何传雄 《四川中医》 2021年第6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参麻葛根汤结合麦粒灸百会穴治疗老年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5例老年眩晕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63例参麻葛根汤结合麦粒灸百会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 目的:观察参麻葛根汤结合麦粒灸百会穴治疗老年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5例老年眩晕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63例参麻葛根汤结合麦粒灸百会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及症状改善时间、头晕障碍量表评分(DHI)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87.10%),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DHI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中医症状积分及DHI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治疗中医症状积分及DH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麻葛根汤结合麦粒灸百会穴治疗老年性眩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眩晕 参麻葛根汤 麦粒灸百会穴 疗效 中医症状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的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妙 姜建国 陆智东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中医 治未病 社区卫生服务 探索
下载PDF
医武结合,相得益彰
13
作者 陆智东 《精武》 2010年第11期73-73,共1页
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我考上了广西中医学院,当初报考这个学院也是因为看到介绍学院专业课程里提到有“医古文”一课,而我从小就对古文有兴趣,高考语文成绩也不错,学中医可能会比较容易。中医基础理论思想都离不开阴阳学说,五行生... 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我考上了广西中医学院,当初报考这个学院也是因为看到介绍学院专业课程里提到有“医古文”一课,而我从小就对古文有兴趣,高考语文成绩也不错,学中医可能会比较容易。中医基础理论思想都离不开阴阳学说,五行生克,寒热虚实,经络穴位,气血运行,同时人体解剖学也是必修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得益彰 广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恢复高考 人体解剖学 专业课程 语文成绩 阴阳学说
下载PDF
电针与中药热敷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45例
14
作者 陆智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电针 中药热敷
下载PDF
大黄为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4例
15
作者 陆智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18-21,共2页
关键词 大黄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形成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庆登 陈志强 +4 位作者 黄永康 陆智东 何岳 钟丽娟 何传雄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了解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防治颈动脉斑块形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4年2月在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23例患者,其中492例伴有颈动脉斑块(斑块组),231例无颈动脉斑块(无斑块组)。所有病例均... 目的了解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防治颈动脉斑块形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4年2月在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23例患者,其中492例伴有颈动脉斑块(斑块组),231例无颈动脉斑块(无斑块组)。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胆固醇(HDL),并用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将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TC、LDL、TG和HDL多个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斑块组平均年龄(72.20±11.12)岁,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09,P〈0.01);且血清TC、TG和LDL分别为(5.38±1.41)、(1.63±0.91)和(3.56±1.18)mmol/L,也均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5、2.785、5.261,P均〈O.01),而两组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I.571,95%CI:1.116±2.212)、年龄≥65岁(0尺=3.116,95%CI:2.201~4.410)、高血压(0R=1.699,95%Ch1.184-2.438)、LDL≥3.3mmol/L(DR=1.779,95%Ch1.161~2.726)和TG≥1.8mmol/L(0R=1.575,95%CI:1.064~2.333)5种因素可能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相关。结论男性、年龄≥65岁、高血压、LDL≥3.3mmol/L和TG≥1.8mmol/L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