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ow-tie模型的民机着陆冲出跑道风险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陆正 崔振新 汪磊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共5页
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分析民机着陆冲出跑道风险,采用Bow-tie模型进行研究。在着陆冲出跑道原因辨识方面,结合SHEL模型和Reason模型对这些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到了着陆冲出跑道的形成机理,最终将着陆冲出跑道影响因素归纳为机组... 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分析民机着陆冲出跑道风险,采用Bow-tie模型进行研究。在着陆冲出跑道原因辨识方面,结合SHEL模型和Reason模型对这些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到了着陆冲出跑道的形成机理,最终将着陆冲出跑道影响因素归纳为机组技能失误、机组违反程序或标准、机组丧失情景意识、机组资源管理失效、航空器机械故障、不利天气条件影响、跑道湿滑或污染、跑道设计缺陷等,并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绘制航空器着陆冲出跑道Bow-tie图,对着陆冲出跑道的原因和后果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描述。最后对着陆冲出跑道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机组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着陆冲出跑道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提出着陆冲出跑道防范的重点,从系统角度提出了民机着陆冲出跑道的风险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冲出跑道 Bow-tie模型 危险源辨识 风险管理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心肌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陆正 缪永华 管义祥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3期6908-6908,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规律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45例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且检查结果为健康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使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申能公司...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规律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45例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且检查结果为健康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使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申能公司研发的检测试剂盒,使用速率法对心肌酶谱进行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试验组145例患者的CK-MB、CK、LDH、AST四种心肌酶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的15例患者的CK与LDH含量显著高于非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可以升高患者血清所含的心肌酶含量,而损伤的程度则与心肌酶含量的增减呈正比变化,因此,血清心肌酶的动态监测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血管意外 心肌酶谱 ACVD 临床意义
下载PDF
.NET反射在Excel文件比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正 周晨 谷瑞 《软件》 2013年第10期27-29,44,共4页
反射是.NET中获取运行时类型信息的方式,程序员可以通过反射在程序运行期获得程序集、模块、类型这几个组成部分的信息。本文通过自动化批改学生的Excel试卷或作业的案例,研究了.NET中反射机制的应用。
关键词 C# NET 反射
下载PDF
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陆正 缪永华 管义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8期138-138,共1页
目的分析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4例,均在清醒后转变为外地口音,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据其不同受创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待其痊愈出院... 目的分析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4例,均在清醒后转变为外地口音,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据其不同受创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待其痊愈出院后再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仔细填写随访记录以做分析。结果本组4例患者在意识恢复后说话口音均变为外地口音,与其沟通均表现为智力正常、语言清晰、有条理。所有患者在受伤前均为当地口音,有3例患者恢复为本地口音,最短恢复时间为2个月,最长恢复时间为15个月,但有1例患者从受伤前的本地口音转变为治愈后广东口音,随访20个月后仍未有恢复现象发生。结论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明确,且患者在伤后发病与否、早晚及能否恢复与其受伤的轻重完全无关,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外地口音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正 缪永华 +2 位作者 卞杰勇 王中 张世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33-234,251,共3页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早期诊断,手术入路技巧。方法对苏大附一院39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CT或MR检查对鞍结节脑膜瘤早期确诊提供了帮助。根据肿瘤...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早期诊断,手术入路技巧。方法对苏大附一院39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CT或MR检查对鞍结节脑膜瘤早期确诊提供了帮助。根据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向确定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是鞍结节脑膜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结节 脑膜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局麻下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正 管义祥 +4 位作者 吴德模 缪永华 曹桂龙 李军 王海波 《交通医学》 2009年第4期395-396,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ICP)局麻下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局麻下超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进行ICP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定,患者出院时Ⅰ级(良好)9例,Ⅱ~Ⅲ级(轻残...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ICP)局麻下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局麻下超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进行ICP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定,患者出院时Ⅰ级(良好)9例,Ⅱ~Ⅲ级(轻残)17例,Ⅳ~Ⅴ级(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超早期局麻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配以ICP监测对于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超早期微创手术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CT与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临床应用对比 被引量:3
7
作者 陆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1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CT与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02—2013-01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三叉神经疼痛病人15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CT组(78例)和DSA组(78例),观察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 CT组穿刺成功率98.7%... 目的分析CT与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02—2013-01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三叉神经疼痛病人15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CT组(78例)和DSA组(78例),观察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 CT组穿刺成功率98.7%,平均操作时间(55.4±1.2)min;DSA组的穿刺成功率89.7%,平均操作时间(24.6±13)min,2组平均操作时间和成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采用DSA引导快速便捷,CT引导成功率更高,尤其对于卵圆孔及颅底解剖变异的病例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CT DSA
下载PDF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正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5年第1期86-87 85,85,共3页
文章结合政治课教学实例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的与众不同,视听结合、求巧求变,从而让创设情境成为教育教学新的生长点,激发学生生长再创造。
关键词 教学情境 情感体验 政治教学
下载PDF
“生长课堂”理念在哲学教学中的实践——以“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一课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陆正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第10期88-89,共2页
“生长课堂”认为,课堂是一种生长,是生生、师生、师师本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学研方式,在共同的人际场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文章以哲学“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一课为例,从感悟情境、关注生活、点化思维、打造多元课堂四个角度探讨... “生长课堂”认为,课堂是一种生长,是生生、师生、师师本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学研方式,在共同的人际场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文章以哲学“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一课为例,从感悟情境、关注生活、点化思维、打造多元课堂四个角度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关于“生长课堂”思想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个性 情境创设 点化思维 多元课堂
下载PDF
ASP.NET网站优化方法研究——以某公司门户网站为例
10
作者 陆正 尤澜涛 +1 位作者 周晨 陈栋良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3期142-143,共2页
本文以笔者参与的某公司门户网站为例,从ASP.NET网站的搜索引擎优化及性能优化方面入手,使用URL重写、内容优化、缓存优化等手段,探讨怎样使网站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提高搜索排名,以及怎样提高Web程序运行效率。
关键词 搜索引擎优化 性能优化 ASP NET网站
下载PDF
基于飞行QAR数据的重着陆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39
11
作者 汪磊 孙瑞山 +2 位作者 吴昌旭 崔振新 陆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2,共5页
为量化评估民机重着陆事件风险,基于飞行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及定量风险评价原理,应用统计建模方法建立一个重着陆风险定量评价模型。依据重着陆判定参数的分布函数及相应算法评价重着陆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并计算出风险等级。最... 为量化评估民机重着陆事件风险,基于飞行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及定量风险评价原理,应用统计建模方法建立一个重着陆风险定量评价模型。依据重着陆判定参数的分布函数及相应算法评价重着陆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并计算出风险等级。最后应用采集的QAR数据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评估单次航班的重着陆风险,也可用于预测机队重着陆的风险,评价不同机队的着陆绩效。预期模型的进一步软件化可应用于航空公司对重着陆风险的前瞻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存取记录器(QAR) 重着陆 风险评价 飞行安全 飞行数据
下载PDF
一节课的教学实录与总结
12
作者 陆正 《中学教学参考》 2015年第7期64-65,共2页
对人教版第九课第二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课堂实录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分析教学设计理念,并对教学设计总结分析,从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学情境的设计和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三个层面探讨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情境创设 三维目标 预设 生成
下载PDF
基于iOS的景区导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陆正 商琦 《福建电脑》 2014年第8期107-110,77,共5页
iOS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之一,除极佳的用户体验外,还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全面的编程接口。本文通过为某景区开发的智能导游系统,研究了该系统中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跨平台数据交互、多媒体资源等方面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IOS LBS 景区导游
下载PDF
孔径对FRP开孔板连接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正 乔丕忠 刘庆辉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250,共9页
为分析FRP开孔板孔径大小对FRP与混凝土之间连接作用的影响,通过对6组17个不同开孔孔径的FRP开孔板与混凝土连接件进行拔出试验,研究了孔径对模型试件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开孔板应力集中的FRP开孔板与混凝土连接件极... 为分析FRP开孔板孔径大小对FRP与混凝土之间连接作用的影响,通过对6组17个不同开孔孔径的FRP开孔板与混凝土连接件进行拔出试验,研究了孔径对模型试件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开孔板应力集中的FRP开孔板与混凝土连接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FRP开孔板与混凝土连接件可以有效增加FRP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作用;随着FRP开孔板孔径的增加,模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少,破坏形式由孔内混凝土剪切破坏转换成FRP开孔板沿孔边拉伸破坏;提出的公式可以有效预测试件的破坏形式和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开孔板与混凝土连接件 拔出试验 孔径 极限承载力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的飞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崔振新 陆正 汪磊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99-104,共6页
综合应用事故分析理论模型和灰色关联方法对飞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运用Reason模型和SHEL模型对2010—2013年发生的37起飞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进行深入分析,辨识出导致飞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的13个关键影响因素,分别... 综合应用事故分析理论模型和灰色关联方法对飞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运用Reason模型和SHEL模型对2010—2013年发生的37起飞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进行深入分析,辨识出导致飞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的13个关键影响因素,分别隶属于人因、机械、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加权修正,结果表明对飞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分别为机组丧失情景意识、机组资源管理失效和跑道湿滑或污染;最后基于评价结果从航空公司、机场、管制单位、飞行员和局方五个方面提出飞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并强调指出加强飞行员专项训练和跑道维护管理是飞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防范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着陆冲出跑道 事故分析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度 加权修正
下载PDF
基于SSH2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晨 陆正 +2 位作者 高莺 查艳芳 程龙 《软件》 2013年第12期103-106,113,共5页
本文针对无纸化考试系统,通过SSH2技术架构,描述了系统用户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生成和考试与分析系统等功能的实现。应用表明本系统实现了基本功能。同时,由于SSH2的使用,系统易于快速实现,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关键词 无纸化考试系统 SSH2架构 SSH2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氧合血红蛋白表达与脑血管痉挛相关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德模 管义祥 +5 位作者 居兴云 缪永华 陆正 李军 王海波 丁锦荣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氧合血红蛋白的表达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采集7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标本,采集时间为入院后第1、3、7、10、14天,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脊液中内皮素浓度,比色法测定脑脊液中氧...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氧合血红蛋白的表达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采集7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标本,采集时间为入院后第1、3、7、10、14天,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脊液中内皮素浓度,比色法测定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TCD检测颅内主要动脉血流速度,分析内皮素及氧合血红蛋白浓度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结果:出血后第3天脑脊液中内皮素及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在出血后第7天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发病后1~3 d大脑中动脉流速增快,第7天达峰值,第14天后明显减慢;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与脑脊液内皮素浓度、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0.751及r=0.458)。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与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与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脑血管痉挛 氧合血红蛋白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脑外伤后尿崩症临床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德模 缪永华 +2 位作者 管义祥 陆正 曹桂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诱发尿崩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对27例尿崩症患者进行配对患者对照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尿崩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尿崩发生率与GCS评分呈负相关性。8项指标单因素分析中有3项指标差异有显著...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诱发尿崩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对27例尿崩症患者进行配对患者对照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尿崩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尿崩发生率与GCS评分呈负相关性。8项指标单因素分析中有3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2项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中有显著意义。结果表明,颅脑损伤后发生尿崩症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是:GCS评分和颅底骨折。结论外伤后中枢性尿崩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颅底骨折的出现使尿崩症发生的概率增加,颅脑损伤后中枢性尿崩一般是短暂性、部分性尿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崩症 GCS 颅底骨折 颅脑损伤
下载PDF
控制性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军 管义祥 +1 位作者 缪永华 陆正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325-326,共2页
目的 :分析控制性减压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开颅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59例,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在开颅术过程行控制性减压... 目的 :分析控制性减压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开颅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59例,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在开颅术过程行控制性减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GOS评分、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植物生存率、重残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及急性脑膨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脑梗死、颅内感染、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控制性减压 去骨瓣开颅术
下载PDF
Rho激酶、氧合血红蛋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德模 管义祥 +4 位作者 居兴云 缪永华 陆正 李军 王海波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氧合血红蛋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与浓度及其在脑血管痉挛的调控作用。方法采集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第1、3、7、10、14 d脑脊液标本,RT-PCR方法检测Rho激酶mRNA的表达,采用比色法测定脑脊... 目的探讨Rho激酶、氧合血红蛋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与浓度及其在脑血管痉挛的调控作用。方法采集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第1、3、7、10、14 d脑脊液标本,RT-PCR方法检测Rho激酶mRNA的表达,采用比色法测定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采用TCD检测颅内主要动脉血流速度。结果出血后第3 d脑脊液中Rho激酶表达及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在出血后第7 d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Rho激酶的表达与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有关,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其含量与脑血管痉挛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 氧合血红蛋白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