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薯辐射和组培相结合筛选突变体 被引量:8
1
作者 陆漱韵 濮绍京 王家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9-314,共6页
本研究采用辐照甘薯切苗,接种单节段,离体培养并筛选变异体。以三种不同基因型作辐射材料。初步明确了辐射和组培结合过程中一些基本技术条件,如培养基、基因型、光照条件、组培条件下的辐照剂量等,初步获得薯皮色变异系,对线虫性糠腐... 本研究采用辐照甘薯切苗,接种单节段,离体培养并筛选变异体。以三种不同基因型作辐射材料。初步明确了辐射和组培结合过程中一些基本技术条件,如培养基、基因型、光照条件、组培条件下的辐照剂量等,初步获得薯皮色变异系,对线虫性糠腐病抗扩展的变异系。它比常规辐射育种可节省大量田间工作量,并能缩短育种周期,在研究实践中发现,接种单节段(经辐照)最后长成的苗,并非都是一次性地从原腋芽长成,而能从腋芽停止生长1—2周后再由新芽长成小植株。对照则直接从原腋芽长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组织培养 突变体 选择育种
下载PDF
克服甘薯品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陆漱韵 李惟基 +1 位作者 李太元 王克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48-556,共9页
对甘薯品种中A、B、C三个杂交不孕群的品种进行自交和群内品种间杂交的结实性观察,并用多种途径进行克服不亲和性的研究.其中以NAA,6-BA,2,4-D等生长物质处理,对克服花粉萌发后的障碍,延长花器寿命,和提高结实率有明显的效果.效果大小... 对甘薯品种中A、B、C三个杂交不孕群的品种进行自交和群内品种间杂交的结实性观察,并用多种途径进行克服不亲和性的研究.其中以NAA,6-BA,2,4-D等生长物质处理,对克服花粉萌发后的障碍,延长花器寿命,和提高结实率有明显的效果.效果大小与植物生长物质种类、浓度、配比有关,也和试验材料有关.所得杂种后代经酯酶同工酶分析,证明是真杂种.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和受精率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亲和性 甘薯 种间杂交 育种
下载PDF
甘薯组(Batatas Section)种间、种内交配不亲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陆漱韵 李太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1-168,T001,共9页
以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为材料,研究甘薯组种内和种间不亲和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无论种内或种间,交配不亲和性是存在的;2.种间不亲和表现特点依组合不同,表现为3种类型:(1)花粉不萌发或产生极短花粉管,柱头的乳突细胞有胼胝质反应。(2)... 以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为材料,研究甘薯组种内和种间不亲和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无论种内或种间,交配不亲和性是存在的;2.种间不亲和表现特点依组合不同,表现为3种类型:(1)花粉不萌发或产生极短花粉管,柱头的乳突细胞有胼胝质反应。(2)花粉萌发延迟,花粉管生长缓慢、停滞。(3)花粉正常萌发,花粉管生长受阻。几乎没有观察到正常受精作用;3.种内不亲和主要表现为花粉不能在柱头上萌发,柱头的乳突细胞胼胝质反应明显,但也有的组合表现为花粉萌发后的障碍。所有种内交配组合没有观察到正常受精作用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近缘野生种 不亲和性
下载PDF
辐照甘薯切苗选育新品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陆漱韵 武崇光 +1 位作者 李惟基 冯启涣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用^(60)Coγ射线辐照甘薯切苗,获得了抗黑斑病的突变系。经多点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突变无性系农大601(12-11-8)的春薯鲜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均比原品种有所提高,且具有较强的抗黑斑病性能。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进行酯酶同工酶分... 用^(60)Coγ射线辐照甘薯切苗,获得了抗黑斑病的突变系。经多点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突变无性系农大601(12-11-8)的春薯鲜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均比原品种有所提高,且具有较强的抗黑斑病性能。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农大601和亲本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根尖细胞观察结果表明:辐照当代有明显的染色体畸变,但到第6无性代时,已和对照一样。因此说明变异不是染色体畸变造成,而是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辐照 突变系 选育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甘薯茎线虫病抗性及其他性状的诱变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陆漱韵 武崇光 +1 位作者 冯启涣 李惟基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3-408,共6页
以感线虫病的高淀粉品种宁12-17为γ-射线辐照材料,剂量180Gy 剂量率1.05Gy·min^(-1),未经辐照的为对照。经田间插植观察、品系产量试验、接种线虫和钌红染色、以及少量突变系的酯酶同工酶的分析共计5年试验,获得对线虫病抗扩展的... 以感线虫病的高淀粉品种宁12-17为γ-射线辐照材料,剂量180Gy 剂量率1.05Gy·min^(-1),未经辐照的为对照。经田间插植观察、品系产量试验、接种线虫和钌红染色、以及少量突变系的酯酶同工酶的分析共计5年试验,获得对线虫病抗扩展的突变系1个,叶形等变异类型5种,薯皮色由紫红变为黄色的变异类型多个,均能稳定遗传。由于宁12-17基因型的特点,变异内容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线虫病 皮色嵌合体 突变系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关于甘薯属甘薯组中 A 群和 B 群之间可交配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陆漱韵 国分祯二 佐藤宗治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52,共7页
用对甘薯组 A 群的种 I.tiliacea 和 I.gracilis 与 B 群的种 I.trifida 和 I.littoralis 杂交观察授粉后的胚胎发生的情况,发现授粉后7小时,花粉粒均能在柱头上发芽,花粉管也能通过花柱到达胚珠。在授粉后两天的子房内,可看到已受精、... 用对甘薯组 A 群的种 I.tiliacea 和 I.gracilis 与 B 群的种 I.trifida 和 I.littoralis 杂交观察授粉后的胚胎发生的情况,发现授粉后7小时,花粉粒均能在柱头上发芽,花粉管也能通过花柱到达胚珠。在授粉后两天的子房内,可看到已受精、正受精、未受精等受精过程的各个阶段。此时以 B 群 K_(233-1)为母本的卵细胞受精率可达80%以上,而极核的受精率普遍较低。授粉后4天,极核的受精率则普遍提高。但没有发现一个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而是细胞大量退化。受精卵和胚乳核发育上的不协调,导致授粉后子房的早期变黄和脱落,这是两群种间杂交不亲和在胚胎发生上的表现。对授粉后两天的子房或胚珠进行离体培养可望获得群间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间杂交 可交配性 受精卵
下载PDF
提高甘薯育种效率的技术体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陆漱韵 李惟基 冯启渔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7,共1页
提高甘薯育种效率的技术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正确评定亲本和组合在育种工作中亲本和组合是很重要的。根据甘薯作物的特点和育种目标,通常要进行初步筛选,首先了解亲本具备的产量因素,干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等品质性状,对主要... 提高甘薯育种效率的技术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正确评定亲本和组合在育种工作中亲本和组合是很重要的。根据甘薯作物的特点和育种目标,通常要进行初步筛选,首先了解亲本具备的产量因素,干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等品质性状,对主要病害的抗感,是否耐干旱、瘠薄地等特性还要注意组配时性状的遗传特点和两亲较远的亲缘关系,以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育种
下载PDF
辐射甘薯和组培相结合筛选变异体(简报)
8
作者 陆漱韵 濮绍京 王家旭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2-152,共1页
把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方法应用于无性繁殖甘薯作物的突变育种,可在较短时间和有限空间内获得大量材料,有较大的可能获得单细胞起源的同质突变体,解决嵌合体问题,并可在早期世代依靠适当的选择标志进行高效率选择。这一工作的开展,首先... 把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方法应用于无性繁殖甘薯作物的突变育种,可在较短时间和有限空间内获得大量材料,有较大的可能获得单细胞起源的同质突变体,解决嵌合体问题,并可在早期世代依靠适当的选择标志进行高效率选择。这一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明确试材的组织和细胞培养条件及再分化条件。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组织培养 辐射 育种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克服甘薯近缘三倍体杂种2n花粉系与甘薯杂交低结实性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侯利霞 李惟基 +3 位作者 周海鹰 季卫 刘庆昌 陆漱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甘薯品种与三倍体种间杂种2n花粉系杂交,用4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克服其低结实性,首次获得有生活力的后代植株.观察上述杂交的花粉粒萌发,花粉管生长,卵细胞受精,胚发育及种子形成的过程,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 甘薯品种与三倍体种间杂种2n花粉系杂交,用4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克服其低结实性,首次获得有生活力的后代植株.观察上述杂交的花粉粒萌发,花粉管生长,卵细胞受精,胚发育及种子形成的过程,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各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实率,其中以配方100mg/L NAA++50mg/L 6-BA和30mg/L6-BA+20mg/L 2,4-D的效果最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发育和延长子房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甘薯 种间杂种 2N花粉 低结实性
下载PDF
克服甘薯组(Section batatas)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研究再报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家旭 陆漱韵 +1 位作者 周海鹰 刘庆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甘薯组A系列野生种I.triloba和B系列栽培种徐薯18杂交授粉后11~20天的胚珠培养获得了试管苗和杂种植株。观察比较了杂种和两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在同一植株的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均多于30,但有变异,变动在38~56范围内。... 甘薯组A系列野生种I.triloba和B系列栽培种徐薯18杂交授粉后11~20天的胚珠培养获得了试管苗和杂种植株。观察比较了杂种和两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在同一植株的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均多于30,但有变异,变动在38~56范围内。杂种植株的花器中,雌雄蕊结构发生变异,全部花朵没有出现雄蕊,雌蕊却有1~5套。用B系列2个野生种和栽培种的6个品种的花粉与杂种植株回交授粉,均不结实。这些异常表现都说明确是种间杂种。近来又应用RAPD鉴定甘薯组种间杂种,进一步证明了种间杂种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间杂交 胚珠培养 雌雄蕊结构 不亲和性
下载PDF
克服甘薯组(Section Batatas)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家旭 陆漱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118,共8页
本试验以甘薯组A群二倍体野生种和B群四倍本野生种及六倍体栽培种为材料,通过植物激素处理,克服A群与B群种间的杂交不亲和性,经激素处理的种间杂种进行胚胎培养,克服杂种胚胎发育的不协调,以探索利用A群基因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结果为... 本试验以甘薯组A群二倍体野生种和B群四倍本野生种及六倍体栽培种为材料,通过植物激素处理,克服A群与B群种间的杂交不亲和性,经激素处理的种间杂种进行胚胎培养,克服杂种胚胎发育的不协调,以探索利用A群基因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结果为:1)甘薯组A群野生种I.triloba、I.lacunosa和B群野生种I.littoralis,栽培种I.batatas之间所配组合的杂交结实率为零,说明A群与B群之间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是完全存在的。2)用植物激素2,4-D和BA处理种间杂交组合母本的花器,可以延长花器寿命,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提高结实率。3)选用A群野生种I.triloba为母本,对克服A群与B群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有积极意义。4)研究确定授粉后经激素处理11天以后的种间杂种进行胚胎培养,成苗率高。BA在杂种胚胎培养中起重要作用。5)在不亲和种间杂交组合I.triloba(2n=2x=30)×I.littoralis2n=2x=60)中获得体细胞染色体数2n=45的种间杂种,实现了甘薯组A群与B群有关种间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杂交不亲和性 胚培养
下载PDF
甘薯属种间杂种三倍体产生2n花粉(简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惟基 陆漱韵 +1 位作者 王家旭 王莉莉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8-108,共1页
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和海滨野牵牛(I.littoralis),国内外近年利用力甘薯育种种质资源,并选到若干有价值的品系和不同倍性的种间杂种。我们1991~1992年研究了由系号为 K_(221)的 I.trifida 二倍体类型(2n=2x=3... 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和海滨野牵牛(I.littoralis),国内外近年利用力甘薯育种种质资源,并选到若干有价值的品系和不同倍性的种间杂种。我们1991~1992年研究了由系号为 K_(221)的 I.trifida 二倍体类型(2n=2x=30),与系号为 K233的 I.littoralis(2n=4x=60)杂文获得的种间杂种三倍体,发现其中有些系具有发生2n 花粉的特性,且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杂交育种 三倍体 花粉
下载PDF
甘薯(Ipomoea batatas)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根的分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庆昌 国分祯二 +1 位作者 佐藤宗治 陆漱韵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3-398,共6页
用甘薯品种农林17号(中紫)的叶柄分离原生质体,对其在添加各种浓度的萘乙酸和激动素的改良细胞薄层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培养1~2 d 后,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培养2~3 d 后,再生细胞发生第一次分裂,持续的细胞分裂形成小愈伤组织。悬... 用甘薯品种农林17号(中紫)的叶柄分离原生质体,对其在添加各种浓度的萘乙酸和激动素的改良细胞薄层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培养1~2 d 后,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培养2~3 d 后,再生细胞发生第一次分裂,持续的细胞分裂形成小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结果表明萘乙酸和激动素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0~5.0mg/L 和1.0~5.0mg/L。此后,将小愈伤组织转移到MS 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小愈伤组织迅速生长。本试验达到根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原生质体 分离 培养 根分化
下载PDF
甘薯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观察(简报)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惟基 陆漱韵 周海鹰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6-146,168,共2页
观察甘薯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认识它的过程,将为研究甘薯种和种间杂种的遗传提供重要的细胞学基础。但至今尚未见到对其全过程作系统观察的报道。我们于1991年8~9月以在北京地区自然开花的甘薯品种"高自1号"为试材,取其... 观察甘薯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认识它的过程,将为研究甘薯种和种间杂种的遗传提供重要的细胞学基础。但至今尚未见到对其全过程作系统观察的报道。我们于1991年8~9月以在北京地区自然开花的甘薯品种"高自1号"为试材,取其长度为7~10mm 的幼蕾,卡诺氏溶液固定24h,70%酒精保存,醋酸洋红压片镜检,获得以下结果。1)甘薯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经历前期Ⅰ(含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小孢子母细胞 分裂
下载PDF
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与器官分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家旭 陆漱韵 李惟基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1-384,共4页
以甘薯7个品种及野生种 Ipomoea leucantha(2x)的花药为外植体,在含有2,4-D2mg/L+KT2mg/L+IAA2mg/L 的 MS 培养基上,有6个品种及 I.leucantha 诱导出愈伤组织,而且频率较高。甘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在基因型之间有差异,向阳黄品种出愈率... 以甘薯7个品种及野生种 Ipomoea leucantha(2x)的花药为外植体,在含有2,4-D2mg/L+KT2mg/L+IAA2mg/L 的 MS 培养基上,有6个品种及 I.leucantha 诱导出愈伤组织,而且频率较高。甘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在基因型之间有差异,向阳黄品种出愈率在7个甘薯品种中最高达9.7%,而甘薯近缘二倍体野生种 I.leucantha 愈伤组织诱导频率高于六倍体甘薯,达11.9%。形成的花药愈伤组织需立即转移到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中。在分化培养基上,甘薯两个品种和野生种的花药愈伤组织分化出根。I.leucantha 愈伤组织根的分化率高于甘薯品种,达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花药培养 器官分化
下载PDF
我国甘薯育种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庆昌 陆漱韵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2-13,共2页
我国甘薯育种的发展方向刘庆昌,陆漱韵(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100094)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据国家农业部统计,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每年甘薯种植面积保持在620万hm2左右,年总产量超过... 我国甘薯育种的发展方向刘庆昌,陆漱韵(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100094)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据国家农业部统计,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每年甘薯种植面积保持在620万hm2左右,年总产量超过1000亿kg,仅次于水稻、小麦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育种 发展 中国
下载PDF
甘薯若干性状遗传力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惟基 胡萍 +2 位作者 陆漱韵 冯启涣 武崇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9,共2页
本文比较了甘薯不同性状的遗传力,具有不同特征群体的遗传力,和不同重复次数条件下的遗传力;分析了参试品系的遗传变异系数和群体的环境变异系数对遗传力的影响;据此提出改进甘薯杂交育种选择过程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甘薯 遗传力
下载PDF
甘薯单株鲜薯重和干薯重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惟基 陆漱韵 +1 位作者 冯启涣 武崇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11,共3页
试用遗传相关方法分析甘薯同一数量性状的亲子关系。结果表明,鲜薯重、干薯重在亲子间呈高度正相关,显示双亲加性效应对子代产量的主导作用;但组合近交系数和特殊配合力对子代产量有影响。另外,还就我国甘薯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和种质资... 试用遗传相关方法分析甘薯同一数量性状的亲子关系。结果表明,鲜薯重、干薯重在亲子间呈高度正相关,显示双亲加性效应对子代产量的主导作用;但组合近交系数和特殊配合力对子代产量有影响。另外,还就我国甘薯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和种质资源问题提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遗传 亲本
下载PDF
甘薯属(Ipomoea)甘薯组(Section Batatas)A群与B群种间杂交的胚珠培养和杂种植株(简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家旭 陆漱韵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0-280,292,共2页
T.Teramura(1979)根据杂交亲和性将甘薯组的种划分为 A 群和 B 群。A 群包括Ipomoea lacunosa(2x)I.triloba(2x),I.gracilis(4x),I.tiliacea(4x);B 群包括 I.leucantha(2x),I.littoralis(4x).I.trifida(6x)及其系列种2x,3x,4x,和 I.bata... T.Teramura(1979)根据杂交亲和性将甘薯组的种划分为 A 群和 B 群。A 群包括Ipomoea lacunosa(2x)I.triloba(2x),I.gracilis(4x),I.tiliacea(4x);B 群包括 I.leucantha(2x),I.littoralis(4x).I.trifida(6x)及其系列种2x,3x,4x,和 I.batatas(6x),即栽培种甘薯。A 群与 B 群诸种之间杂交不亲和。1975年日本育成了具有 B 群野生种 I.trifida(6x)血缘的'南丰'品种,他们认为是甘薯育种的第三个飞跃。我国甘薯育种中也应用 B 群野生种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间杂交 胚珠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甘薯组(Section Batatas)A系列与B系列种间杂种植株形态变异观察
20
作者 王家旭 陆漱韵 +2 位作者 李惟基 周海鹰 王莉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4期134-138,共5页
通过甘薯组 A 系列野生种 I.triloba(2n=30)和 B 系列栽培种甘薯(J.batatas)(2n=90)种间杂交的胚珠培养获得种间杂种植株。对杂种植株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①杂种植株在叶形、叶色、茎粗细、生根习性、开花习性和抗寒性等方面均产生变异... 通过甘薯组 A 系列野生种 I.triloba(2n=30)和 B 系列栽培种甘薯(J.batatas)(2n=90)种间杂交的胚珠培养获得种间杂种植株。对杂种植株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①杂种植株在叶形、叶色、茎粗细、生根习性、开花习性和抗寒性等方面均产生变异。②杂种植株的花器中,雌雄蕊结构发生变异,全部花朵没有出现雄蕊,雌蕊却有1~5枚。③杂种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动于2n=27—56范围内,观察平均数为2n=37.25,可确定种间杂种为混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组 种间杂交 杂种植株 雌雄蕊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