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凝治疗肝硬化患者并发门静脉血栓的循证医学证据 被引量:6
1
作者 陆申新 陈世耀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624-628,共5页
门静脉血栓(PVT)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恰当的处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策略为抗凝治疗,但是考虑到肝硬化伴有PVT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比无肝病的原发性PVT患者要高很多,抗凝治疗的选择十分困难。... 门静脉血栓(PVT)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恰当的处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策略为抗凝治疗,但是考虑到肝硬化伴有PVT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比无肝病的原发性PVT患者要高很多,抗凝治疗的选择十分困难。大多指南对于肝硬化并发PVT患者应当如何治疗并未作出明确的推荐。我们通过检索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在肝硬化PVT患者应用抗凝药物能获得较高的再通率,而不会显著增加出血的风险,但研究的证据级别普遍较低,需要更多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以进一步论证,同时临床应用抗凝治疗时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静 陆申新 陈洁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及常规凝血试验评价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是否合并PVT分组。比较PVT组与非PVT组TEG参数、常规凝血指...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及常规凝血试验评价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是否合并PVT分组。比较PVT组与非PVT组TEG参数、常规凝血指标、相关临床资料等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99例患者,PVT组82例(41.2%)、无PVT组117例(58.8%)。两组患者TEG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061,95%CI 1.389~6.744,P=0.005)、脾切除史(OR=5.740,95%CI 1.876~17.568,P=0.002)、D-二聚体升高(OR=1.533,95%CI 1.182~1.989,P=0.001)是PVT的独立相关因素;Child B+C级(OR=12.844,95%CI 2.452~67.263,P=0.003)、R时间缩短(OR=0.526,95%CI0.294~0.942,P=0.031)、血小板增多(OR=1.013,95%CI 1.005~1.021,P=0.001)是门脉海绵样变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TEG检测有助于预测PVT患者门脉海绵样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凝血试验 门静脉血栓形成 门脉海绵样变
下载PDF
591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玲 陆申新 +2 位作者 崔春晓 曾晓清 陈世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8-293,共6页
目的研究内镜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患者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行内镜治疗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收... 目的研究内镜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患者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行内镜治疗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PVT形成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591名,分为PVT组(n=122,20.64%)和无PVT组(n=469,79.36%)。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MELD评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切脾比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MELD评分、血尿素氮降低、D-二聚体升高、脾脏切除史是与PVT形成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16,0.026,0.014和<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应定期随访MELD评分、肝功能、D-二聚体水平及腹部超声,对有脾脏切除史的患者需给予更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电针三阴交穴对缩宫素诱导的大鼠痛经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其会 贺娟 +4 位作者 郑善博 陆申新 王见之 严钰锋 马淑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74-1776,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穴对缩宫素诱导的大鼠痛经模型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针刺治疗痛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e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痛经模型组(M组,n=12),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Asp组,n=10)和电针三阴交组(EA组,n=10)。各组连续10 d皮下...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穴对缩宫素诱导的大鼠痛经模型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针刺治疗痛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e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痛经模型组(M组,n=12),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Asp组,n=10)和电针三阴交组(EA组,n=10)。各组连续10 d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8 mg/只,从造模第3天至第10天,M组和EA组大鼠给予1 ml/100g蒸馏水灌胃;Asp组大鼠给予200 mg/100g肠溶阿司匹林混悬液灌胃。造模第7,8,9天,EA组大鼠电针双侧三阴交40 min,以大鼠后肢轻微抖动为度;M组和Asp组大鼠以同样的方法抓取和固定40 min,但不给于电针刺激。造模第10天,即末次给药后40min,腹腔注射缩宫素复制原发性大鼠痛经模型,观察扭体反应或在体记录子宫平滑肌收缩曲线。结果与M组相比,Asp组能明显降低20min内扭体反应的次数(P<0.01),并且能显著降低扭体反应的行为学评分(P<0.05)。EA组和M相比,20min内的扭体次数以及扭体反应的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但EA组与Asp组之间无明显区别。Asp组,EA组与M相比,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抑制百分比和子宫平滑肌张力均值提高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但可以明显影响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变化百分比(P<0.05)。结论电针不能降低催产素引起的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但通过降低收缩幅度,使得其收缩低于痉挛的阈值,从而缓解了子宫痉挛所引起的疼痛,减少扭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电针 三阴交
下载PDF
肝硬化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时期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陆申新 陈世耀 +2 位作者 王剑 胡国华 丁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外科断流手术后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发生时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20日于我院普外科住院行断流手术以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的18岁以上肝硬化门脉高...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外科断流手术后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发生时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20日于我院普外科住院行断流手术以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的18岁以上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信息,对于术后有血栓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血栓发生时期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运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82例患者。至2015年10月16日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2. 85个月(5. 47~93. 77个月)。82例患者中有61例(74. 4%)血栓发生于围手术期;21例为出院后随访过程发生血栓。围手术期血栓中,有63. 9%(39/61)的患者发生了再通,16. 4%(10/61)的患者血栓无变化,19. 7%(12/61)的患者血栓加重。随访期间发生血栓的患者再出血率47. 6%(10/21)较围手术期血栓患者的再出血率9. 8%(6/61)更高(P=0. 015,HR=3. 716,95%CI:1. 294~10. 673),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影响患者再出血的因素(P=0. 032,HR=1. 055,95%CI:1. 005~1. 108);随访期间血栓患者及围手术期血栓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硬化患者断流手术后长期随访期间发生门脉血栓的患者术后的再出血率高于围手术期发生血栓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预后
下载PDF
免疫联合靶向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袁佳 陆申新 +3 位作者 曹屹岭 李苗 干育红 张岚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4,共4页
系统性治疗是晚期肝细胞癌病人首选的治疗方式。阿替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可以为晚期肝细胞癌病人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笔者报道1例术后复发肝细胞癌病人行阿替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管理... 系统性治疗是晚期肝细胞癌病人首选的治疗方式。阿替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可以为晚期肝细胞癌病人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笔者报道1例术后复发肝细胞癌病人行阿替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管理,其研究结果显示:用药期间肿瘤存在“假性进展”可能,持续部分缓解≥2年,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联合治疗 假性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