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石作品
1
作者 陆石 《书法》 1997年第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陆石 作品
原文传递
陆石书法
2
作者 陆石 《书法》 1996年第4期2-2,9-10,共3页
关键词 陆石 书法
原文传递
血管移植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陆石 张金元 +4 位作者 韩国锋 孙晶 田军 胡大勇 于秀峙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研究生物性血管( 人尸血管、同种异体及自体大隐静脉) 和非生物性血管(PTFE) 移植,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多种血管材料对220 例尿毒症患者前臂和上臂作袢式、直桥式、间插式及跨跃式移植,建立永久性血管... 目的:研究生物性血管( 人尸血管、同种异体及自体大隐静脉) 和非生物性血管(PTFE) 移植,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多种血管材料对220 例尿毒症患者前臂和上臂作袢式、直桥式、间插式及跨跃式移植,建立永久性血管透析通路。 结果:移植血管中人造血管112 例,人尸血管78 例,同种异体大隐静脉19 例,自体大隐静脉11 例。一次手术成功率99-1% ,非生物性血管移植1 ~3 年畅率分别为97-3% ,92 % ,87-5 % ;生物性血管1 ~3 年通畅率分别为90-7% 、86-1% 、81-5 % 。主要并发症是血栓形成、动脉瘤和感染,分别占9-5 % 、2-7% 、2-3 % 。 结论:移植血管内瘘为建立直接动静脉内瘘困难的尿毒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永久性透析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 透析通路 慢性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前臂血管转位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陆石 田军 +5 位作者 韩国锋 于秀峙 胡大勇 孙晶 王会玲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0期543-545,549,共4页
目的 研究前臂血管转位术在非常规动静脉自体血管内瘘中的建立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臂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转位、桡动脉与贵要静脉转位会师三种方法建立非常规自体动静脉内瘘。结果  93例手术无 1例失败 ,其穿刺使用率为 97.8% ... 目的 研究前臂血管转位术在非常规动静脉自体血管内瘘中的建立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臂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转位、桡动脉与贵要静脉转位会师三种方法建立非常规自体动静脉内瘘。结果  93例手术无 1例失败 ,其穿刺使用率为 97.8% ,透析血流量达 180~ 2 5 0ml/min ,1~ 3年通畅率桡动脉转位术略高于其他两种转位术 ,血管转位内瘘的主要并发症是感染 1.1%、血栓形成4 .3%、吻合口狭窄 1.1%和瘤样扩张 5 .4 % ,1~ 3年通畅率分别为 84 .9%、73.1%和 6 2 .4 %。结论 前臂血管转位内瘘对大多数的病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能够用于前期经多次血管通路操作的患者 ,在常规内瘘不能建立时优先于肘窝内瘘、上臂内瘘和血管移植内瘘被考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血管转位 自体动静脉内瘘 桡动脉转位 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人造血管透析通路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陆石 张金元 +1 位作者 孙晶 田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28-329,共2页
对于因自身血管条件差或其它原因而不能建立理想自身血管内瘘的维持性血透患者,我们采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olytetrafluoroethylene)为这类患者建立了永久性动静脉血管透析通路,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对于因自身血管条件差或其它原因而不能建立理想自身血管内瘘的维持性血透患者,我们采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olytetrafluoroethylene)为这类患者建立了永久性动静脉血管透析通路,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人造血管内瘘具有组织相容性好、通畅率高、血流量大、穿刺方便和使用时间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管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手术缩窄干预透析内瘘瘤样扩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陆石 韩国锋 +5 位作者 刘楠梅 胡伟锋 于秀峙 王葳 彭民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2期746-749,共4页
目的 观察探讨内瘘缩窄术治疗上肢自体血管内瘘瘤样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2015年5月,对因上肢自体内瘘发生瘤样扩张行手术缩窄治疗效果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总结患者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成功率、手术干预的适应证、缩窄手... 目的 观察探讨内瘘缩窄术治疗上肢自体血管内瘘瘤样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2015年5月,对因上肢自体内瘘发生瘤样扩张行手术缩窄治疗效果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总结患者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成功率、手术干预的适应证、缩窄手术干预的技术指标.术后随访,观察内瘘透析使用情况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 30例患者内瘘瘤样扩张多发生在1年以上,部位以透析穿刺点附近多见,内瘘缩窄手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00%,3例伴内瘘瘤形成不适合做缩窄手术行部分切除和直接结扎术,1例在同侧利用贵要静脉重建内瘘,1例另侧肢体再建,1例改用带涤纶套导管留置.术后随访3~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内瘘扩张段的体表直径由术前的(43.075±1.332) mm缩小为(28.604±3.406)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943,P=0.001);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其术后内瘘血液流速为(791.100±28.120) ml/min,较术前的内瘘流速(1987.000±53.730) ml/min下降60%~70% (t=19.720,P=0.001),术后4~8周均重新用于透析.结论 对于内瘘瘤样扩张采用缩窄手术治疗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缩窄术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瘤样扩张
下载PDF
上肢自体透析血管内瘘的设计与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陆石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7期398-400,共3页
血管内瘘(vascular fistula)是进行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的先决条件,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一个良好的血管内瘘是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命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血管内瘘 设计 自体 上肢 血液净化治疗 尿毒症患者 慢性肾衰竭
下载PDF
在上臂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陆石 韩国锋 +4 位作者 张金元 胡大勇 于秀峙 田军 孙晶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目的 为研究在前臂上端和上臂建立动静脉内瘘的可能性,及其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方法 在前臂上1/3段、上臂(肘窝或肘窝上2~3cm),以挠动脉起始部与头静脉作端端吻合、正中静脉或头静脉与肱动脉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结果 手术均1... 目的 为研究在前臂上端和上臂建立动静脉内瘘的可能性,及其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方法 在前臂上1/3段、上臂(肘窝或肘窝上2~3cm),以挠动脉起始部与头静脉作端端吻合、正中静脉或头静脉与肱动脉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结果 手术均1次性成功,内瘘成熟期为2~3周,血透中血流量可达250~350ml/min,1年通畅率96.7%,2年通畅率93.1%,3年通畅率91.4%。主要并发症是瘤样扩张和早期血栓形成。结论 对于因各种原因或经多次手术后,前臂远端血管无法再建内瘘时,采取在前臂上端或上臂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使血液透析治疗得以继续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手术 前臂上端 上臂 血液透析 瘤样扩张 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上臂贵要静脉做血液透析内瘘的设计与临床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陆石 于秀峙 +2 位作者 韩国锋 胡大勇 张金元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5年第4期155-157,共3页
目的 探讨上臂贵要静脉做血液透析血管内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上臂贵要静脉与肱动脉或桡动脉吻合,建立上臂贵要静脉直接内瘘;贵要静脉浅置移位与肱动脉吻合,建立上臂贵要静脉移位-肱动脉内瘘;贵要静脉浅置移位与桡动脉吻... 目的 探讨上臂贵要静脉做血液透析血管内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上臂贵要静脉与肱动脉或桡动脉吻合,建立上臂贵要静脉直接内瘘;贵要静脉浅置移位与肱动脉吻合,建立上臂贵要静脉移位-肱动脉内瘘;贵要静脉浅置移位与桡动脉吻合,建立上臂贵要静脉移位-桡动脉转位内瘘。结果 67例手术成功,成功率100%。术后6~8周用于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可达200~300ml/min,可满足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需要,临床使用成功率97.02%(按内瘘术后穿刺使用1周以上计算),1年通畅率87.8%。主要术后并发症是肢体肿胀52.2%、血栓形成6.0%、感染3.0%、窃血综合征1.5%。结论 当上肢前臂静脉和上臂头静脉因各种原因不能作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时,可选用上臂贵要静脉建立贵要静脉内瘘,临床效果良好,此法应在上肢建立人造血管移植内瘘之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贵要静脉 血液透析 血管内瘘 血管移植 B超检查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人造血管移植建立透析通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石 张金元 +2 位作者 韩国锋 于秀峙 胡大勇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及评价人造血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 (e PTFE)移植建立透析血管通路 116例 ,并回顾性地分析通畅率和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 10 0 % ,穿刺使用率为 95.7% ,1年通畅率 95.4 %... 目的 :研究及评价人造血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 (e PTFE)移植建立透析血管通路 116例 ,并回顾性地分析通畅率和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 10 0 % ,穿刺使用率为 95.7% ,1年通畅率 95.4 % ,2年通畅率 90 .4 % ,3年通畅率为 78.4 %。常见并发症中血栓形成占8.6 % ,假性动脉瘤 3.4 % ,感染 4 .3%。结论 :人造血管具有口径大、生物相容性好、通畅率高、血流量充足、使用时间长和易穿刺等优点 ,是血透患者移植内瘘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管移植 透析通路 临床研究 血液透析
下载PDF
透析血管内瘘的术前评估及其内瘘成熟的判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陆石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9期468-470,共3页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tulas,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最主要的血管通路(vascularaccess),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的生命线,一个良好的内瘘应具备以下条件:充足的血流量以保证每次200~300ml/min血液透析治疗需求,能长期反...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tulas,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最主要的血管通路(vascularaccess),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的生命线,一个良好的内瘘应具备以下条件:充足的血流量以保证每次200~300ml/min血液透析治疗需求,能长期反复用于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瘘 透析治疗 术前评估 慢性肾衰竭患者 成熟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维持性
下载PDF
冻干辐射人尸血管移植建立透析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石 张金元 +4 位作者 韩国锋 胡大勇 于秀峙 孙晶 田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10期451-452,共2页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在建立透析通路中的应用。方法 :将经冷冻、干燥和辐射处理后的人尸血管移植于 52例尿毒症患者前臂和上臂 ,建立永久性血管透析通路。结果 :手术成功率和术后 3~ 4周移植动静脉内瘘使用率均为 1 0 0 % ;至今...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在建立透析通路中的应用。方法 :将经冷冻、干燥和辐射处理后的人尸血管移植于 52例尿毒症患者前臂和上臂 ,建立永久性血管透析通路。结果 :手术成功率和术后 3~ 4周移植动静脉内瘘使用率均为 1 0 0 % ;至今 44例仍保持通畅 ,其中 2~ 3年 9例 ,1~ 2年 1 9例 ,不足 1年 1 6例 ,8例移植血管已失去功能 ,主要原因为血栓形成 5例 ,发生动脉瘤 2例 ,感染 1例。结论 :冻干辐射血管取材方便 ,价格低廉 ,容易保存 ,无抗原性 ,用于移植动静脉内瘘手术简单 ,成功率高 ,为自身动静脉内瘘建立困难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理想的移植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 血液透析 冷冻 干燥 辐射 尸体
下载PDF
人造血管移植建立透析通路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陆石 张金元 +2 位作者 韩国锋 于秀峙 胡大勇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0年第4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人造血管 血管移植 透析通路 临床研究 血清性水肿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机制研究与防治进展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葳 姜燕 +2 位作者 王巍巍 陆石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10期564-567,共4页
永久性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透析人数的逐渐增多及透析时间的延长,内瘘功能丧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血透患者住院和施行手术治疗的最主要原因。内膜增生造成血管非血栓性狭窄是引发内瘘失功的重... 永久性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透析人数的逐渐增多及透析时间的延长,内瘘功能丧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血透患者住院和施行手术治疗的最主要原因。内膜增生造成血管非血栓性狭窄是引发内瘘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于内膜增生机制尚不明确,针对自体血管内瘘与移植血管内瘘狭窄进行的临床实验阶段和新疗法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转化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狭窄 内膜增生
下载PDF
抑郁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朱晓峰 张金元 +4 位作者 孙晶 王会玲 陆石 乐园罗 汤晓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10期588-591,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抑郁对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以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6例ESRD维持性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2)分析一般情况、透析情况和各实验室指标对... 目的:调查分析抑郁对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以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6例ESRD维持性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2)分析一般情况、透析情况和各实验室指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3)分析抑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分析发现生活质量在不同的年龄组、工作状态、文化程度、医疗负担和内瘘手术次数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不同的工作状态、内瘘手术次数之间仅SDS分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P=0.001),不存在透析情况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2)KDQOL-SF分值与SDS分值存在负相关(r=-0.781,P<0.001);(3)逐步多元回归发现只有SDS分值一项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结论:抑郁是导致ESRD维持性H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疾病终末期 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王葳 李泽争 +3 位作者 韩国锋 陆石 王巍巍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6期367-370,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eous fistula,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eous fistula,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并随机选取同时期62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生化指标、内瘘使用寿命及失功率进行比较,留取2组患者中行AVF重建术时的头静脉血管组织进行HE染色并测量内膜、中膜厚度。结果 1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透析龄(55.14±6.58)月、首次内瘘使用时间平均为(28.78±6.38)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对2组患者生化指标进行统计,糖尿病肾病组CRP(11.75±1.21)mg/L、PLT(207.00±10.28)×109/L,对照组CRP(5.68±3.16)mg/L、PLT(176.20±8.78)×109/L,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超声显示,糖尿病肾病组腕关节上方3cm处头静脉平均血管内径为(2.01±0.11)mm,明显小于对照组(2.38±0.12)mm。4随着内瘘生存时间的延长,各组血管内膜厚度逐渐增加,与非糖尿病肾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内膜增生更为明显。结论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血管内膜增生明显,C-反应蛋白、血小板水平对内瘘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钴胺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于秀峙 陆石 +3 位作者 张金元 王巍巍 范灵灵 邹水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00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甲钴胺,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00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甲钴胺,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采用SF-36量表评估治疗前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四肢远端的麻木与烧灼感"、"自发性疼痛"、"膝腱反射消失"、"四肢感觉减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腓总神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36量表中"SF-36总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甲钴胺可作为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重要的辅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 甲钴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特点与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于秀峙 陆石 +2 位作者 张金元 韩国锋 王巍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特点并对其生活质量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6月278例维持性血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据其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分成病变组(110例)与非病变组(168例)。了解病变组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肌电图检... 目的:探讨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特点并对其生活质量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6月278例维持性血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据其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分成病变组(110例)与非病变组(168例)。了解病变组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肌电图检测受检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末端潜伏期(ML),并采用SF-36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病变组出现四肢远端的麻木与烧灼感,其上、下肢分别占3.6%(4/110)和48.2%(53/110);运动症状表现为上、下肢无力,分别占1.8%(2/110)和11.8%(13/110);体征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腱反射,上肢腱反射减退和消失占9.09%(10/110),膝腱反射减退和消失占55.45%(61/110),跟腱反射减退和消失占35.5%(39/110)。病变组受检神经的平均SCV和MCV减慢,平均ML延长,与非病变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1),病变组SF-36量表中的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但总分较非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6,P=0.060),仅在躯体疼痛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301,P<0.001)。结论: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常见的症状为四肢麻木,体征为腱反射的改变,感觉神经受损重于运动神经,下肢病变较上肢严重。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差,临床医师需予以足够重视,不断改善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 生活质量 电生理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骨骼肌消耗性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丁婷婷 王会玲 +3 位作者 陆石 田军 胡伟锋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7期582-585,I0002,共5页
目的:明确血液透析患者循环炎症因子水平与营养状态及骨骼肌消耗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依据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微炎症状组(CRP≥5 mg... 目的:明确血液透析患者循环炎症因子水平与营养状态及骨骼肌消耗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依据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微炎症状组(CRP≥5 mg/L)、非微炎症状态组(CRP<5 mg/L)。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评估患者营养状态,采集人体测量学数据,收集临床生化指标,Elisa方法检测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核磁共振(MRI)图像分析测量患者右下肢骨骼肌含量,分析肌肉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结果:微炎症状态组的体重和体质量指数略低于非微炎症状态组,但SGA分值、人体测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微炎症状态组的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但TNF-α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略低于非炎症状态组,血脂、电解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显示两组患者的肌肉组织均呈不同程度的萎缩,皮下脂肪分布不均匀,局部变薄,但微炎症状态组的肌肉萎缩更显著,肌肉横截面积(CSA)降低(P<0.05)。结论:持续性循环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所导致的机体微炎症状态,可引起血透患者营养指标降低,使血红蛋白更难达标,并加剧透析相关性骨骼肌消耗。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引起或加剧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营养不良 骨骼肌消耗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病因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国锋 张金元 +1 位作者 陆石 李颖则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6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心脏手术后AR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逐步回归分析心脏手术后ARF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引起ARF的主要原因有心源性低血压50例(46.3%),其他16例,42例病因...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心脏手术后AR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逐步回归分析心脏手术后ARF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引起ARF的主要原因有心源性低血压50例(46.3%),其他16例,42例病因不明。肾功能恢复47例(43.5%),患者存活38例(占35.2%),死亡70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33例,心源性死因26例,其他11例。ForwardCox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功能不全脏器数、少尿、持续低血压和是否透析与死亡明显相关。结论心源性低血压是心脏手术后ARF的主要病因,多数患者死于MODS和心脏并发症;功能不全的脏器多、少尿、持续性低血压和不透析预示死亡率增加;少尿患者及时透析可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心脏手术 病因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