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传统康复治疗对孤独症儿童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陆翠薇 李德阳 +4 位作者 夏禧凤 吴玥琳 廖铭璐 胡思婷 张雪琴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传统康复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全面检索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文献均为2016年后的随机对照试验,样本均为12岁以下儿童,并以儿童孤独症评定...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传统康复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全面检索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文献均为2016年后的随机对照试验,样本均为12岁以下儿童,并以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作为检验效应指标。通过Review Manager 5.3对原始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用漏斗图检验发表偏倚。结果初步检索得到266篇文献,按照标准经过筛选和排查后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共7篇,共490名儿童。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后得到Z=12.64,漏斗图检验后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P<0.001)。结论对于孤独症儿童,重复经磁颅刺激联合传统康复治疗干预要优于传统康复治疗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康复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偶然情绪的效价和强度对风险决策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陆翠薇 夏璐 +4 位作者 李德阳 谭斯祺 彭君媛 雷朝艳 党彩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46-1752,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强度如何交互影响风险决策。方法:随机选取191名大学生参加实验,参考强迫选择赌博范式,使用E-prime 2.0程序编制金钱赌博游戏任务;采用4(情绪效价:控制、中性、消极、积极)×3(情绪强度:低强度、中等... 目的:探讨不同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强度如何交互影响风险决策。方法:随机选取191名大学生参加实验,参考强迫选择赌博范式,使用E-prime 2.0程序编制金钱赌博游戏任务;采用4(情绪效价:控制、中性、消极、积极)×3(情绪强度:低强度、中等强度、高等强度)的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记录被试风险决策的反应时和风险规避比率。结果:(1)在决策反应时上:第一,情绪效价主效应显著。决策反应时在积极情绪下显著低于消极情绪下的;第二,情绪强度主效应显著。决策反应时在低情绪强度下显著短于中高情绪强度下的;第三,情绪效价与情绪强度的交互作用显著(F=3.939,P<0.01)。中等情绪强度下,积极组的反应时明显低于其它情绪组;高等情绪强度下,消极组的反应时明显高于其它情绪组。(2)在风险规避比率上:第一,情绪效价主效应显著。积极情绪的风险规避率显著低于控制组,而消极情绪下的风险规避率显著高于控制组;第二,情绪强度主效应显著。低情绪强度下的风险回避倾向显著强于其它。结论:(1)人们在做风险决策时,会受到情绪效价和强度的交互影响;(2)处于积极的偶然情绪状态下时,不管情绪强度如何,其风险决策都相对较快;但处于高强度的消极偶然情绪状态下时,其风险决策就会变慢;(3)在积极的偶然情绪状态下,人们做决策更倾向于寻求风险;但在消极的偶然情绪状态下,人们更倾向于回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决策 偶然情绪 情绪效价 情绪强度 交互作用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压力下大学生自我接纳影响应对方式--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敏帆 陈幸明 +4 位作者 陆翠薇 钟逸民 李德阳 曾翠芳 党彩萍 《心理学通讯》 2020年第4期222-229,共8页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简称新冠肺炎)压力下,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以及心理韧性在自我接纳预测应对方式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选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期和疫情严重地区,用量表调查广州市398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自我...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简称新冠肺炎)压力下,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以及心理韧性在自我接纳预测应对方式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选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期和疫情严重地区,用量表调查广州市398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自我接纳与心理韧性,并用SPSS做差异性检验和相关分析,用AMOS对数据建模。结果:疫情压力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1)积极应对方式平均分(标准差)为2.09(0.40),高于非疫情期间的常模人群的评分[1.78(0.52)],消极应对方式的评分[1.54(0.49)]低于非疫情期间常模人群的评分[1.59(0.66)],均有统计学意义;(2)应对方式、自我接纳和心理韧性的9个变量部分相关;(3)在自我接纳预测积极应对方式的路径中,自我接纳直接效应Bootstrap 95%置信区间均为[-0.192,0.048],路径系数无统计学意义;心理韧性在二者的中介效应Bootstrap偏差矫正95%置信区间为[0.49,0.323],路径系数分别为0.89和0.75,均有统计学意义;(4)在自我接纳预测消极应对方式的路径中,自我接纳直接效应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为[-0.789,-0.077],路径系数为-0.92,有统计学意义;心理韧性在二者的中介效应Bootstrap偏差矫正95%置信区间为[0.034,0.727],路径系数分别为0.89和-0.72,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压力下,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表现出更积极的特点;自我接纳通过心理韧性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来间接影响积极应对方式;但自我接纳影响消极应对方式时,既可直接影响,也可通过心理韧性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来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应对方式 自我接纳 心理韧性
下载PDF
危重症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4
作者 吴玥琳 欧泳琳 +5 位作者 肖海燕 段业英 陆翠薇 李德阳 王懿春 唐灏珂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入住ICU的101例危重症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测定评分,筛选焦虑/抑郁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危... 目的探讨危重症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入住ICU的101例危重症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测定评分,筛选焦虑/抑郁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危重症孕产妇的焦虑症状检出率为50.5%(51/101),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9.5%(50/10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焦虑χ^(2)=8.755,P<0.05;抑郁χ^(2)=12.695,P<0.01)、妊娠结局(抑郁χ^(2)=6.179,P<0.05)、疼痛程度评分(焦虑Z=2.091,P<0.05)和APACHEⅡ评分(焦虑Z=2.663,P<0.01)有关;与年龄、婚姻、医保付费情况、产次、流产经历、有创机械通气情况和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情况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疼痛程度(OR=1.185,P<0.05)、较高APACHEⅡ评分(OR=1.095,P<0.05)和不良妊娠结局(OR=4.067,P<0.01)为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较高受教育程度为焦虑/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焦虑:大专及以上OR=0.253,P<0.01;抑郁:中专及高中OR=0.183,P<0.01,大专及以上OR=0.148,P<0.001)。结论入住ICU的孕产妇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患者的妊娠结局、疾病严重程度、疼痛严重程度和受教育程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孕产妇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我国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陆翠薇 李德阳 +5 位作者 任婕 刘欢敏 杨翠盈 温家鼎 陆家渊 张雪琴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6期2261-2266,共6页
目的对中国知网(CNKI)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减轻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提供参考。方法以2000-2020年CNKI数据库中所有关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分析该领域研究主题以及研究热... 目的对中国知网(CNKI)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减轻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提供参考。方法以2000-2020年CNKI数据库中所有关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分析该领域研究主题以及研究热点。结果国内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2000年发文量为2篇,增长至2012年的365篇,2017-2019年年均发文量为183篇。各机构呈散发研究状态,中心性均为0。研究机构中,广东省医院协会和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发表文献最多,分别为12和10篇。研究范围较集中,研究关键词集中在心理资本、心理压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关注不同临床科室的心理压力状况、压力源和应对措施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护人员心理的影响。结论国家应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疏导,完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构建在职医护人员心理服务体系,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实际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测评体系和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心理压力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原文传递
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基于流浪原因的心理救助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夏禧凤 陆翠薇 +4 位作者 李诺诗 张芷晗 廖铭璐 陆家渊 张雪琴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09-212,223,共5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流浪儿童的救助机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流浪儿童可以获得救助,但大部分救助机构的救助仍停留在让流浪儿童"回家"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流浪儿童的反复流浪,增加了社会的潜在危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流浪儿童的救助机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流浪儿童可以获得救助,但大部分救助机构的救助仍停留在让流浪儿童"回家"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流浪儿童的反复流浪,增加了社会的潜在危险性。而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流浪原因密切相关,以流浪儿童的心灵"回归"为出发点,基于文献分析,梳理了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流浪原因,为流浪儿童的心理救助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心理健康 流浪原因 心理救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