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叙述包括矩形及 T 形两种截面的26根钢筋混凝土梁在外荷载为原构件设计破坏荷载的0%,45%及70%作用下的加固及加固后的破坏试验及试验结果。梁试件采用一种标号混凝土,两种牌号钢筋及代表低、中、高配筋的三种含钢率。补强钢筋量与...本文叙述包括矩形及 T 形两种截面的26根钢筋混凝土梁在外荷载为原构件设计破坏荷载的0%,45%及70%作用下的加固及加固后的破坏试验及试验结果。梁试件采用一种标号混凝土,两种牌号钢筋及代表低、中、高配筋的三种含钢率。补强钢筋量与原有钢筋量的比值为0.644,1.00及1.55。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梁的试验所得的破坏弯矩值与理论计算的破坏弯矩值是一致的,充分地说明了在允许最大含钢率范围内,已负外荷载的作用并不影响加固梁的承载能力。通过补强材料,梁的承载能力可增大到三倍。试验资料同时揭露了加固梁的破坏特征及原有的与补强的钢筋的共同工作特性及其应力与弯短的分配过程。试验结果并提供了在荷载作用下加固梁的计算原理。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叙述包括矩形及 T 形两种截面的26根钢筋混凝土梁在外荷载为原构件设计破坏荷载的0%,45%及70%作用下的加固及加固后的破坏试验及试验结果。梁试件采用一种标号混凝土,两种牌号钢筋及代表低、中、高配筋的三种含钢率。补强钢筋量与原有钢筋量的比值为0.644,1.00及1.55。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梁的试验所得的破坏弯矩值与理论计算的破坏弯矩值是一致的,充分地说明了在允许最大含钢率范围内,已负外荷载的作用并不影响加固梁的承载能力。通过补强材料,梁的承载能力可增大到三倍。试验资料同时揭露了加固梁的破坏特征及原有的与补强的钢筋的共同工作特性及其应力与弯短的分配过程。试验结果并提供了在荷载作用下加固梁的计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