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胃癌及丝裂霉素C双功能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5
1
作者 陆良军 董志伟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用杂交瘤与脾细胞融合的方法制备了可分泌抗胃癌及丝裂霉素C(MMC)双功能单克隆抗体的二次杂交瘤(hybrid-hybridoma),该双功能抗体由γ_(2b)链和μ链构成,游离MMC对其与HSA-MMC结合的50%抑制浓度为1.46μg/ml。
关键词 胃肿瘤 丝裂霉素C 双功能抗体
下载PDF
杂交瘤的制备
2
作者 陆良军 董志伟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0-134,共5页
二次杂交瘤(hybrid-bybridoma)是由两种细胞融合而成的瘤细胞,可分泌双功能单克隆抗体(bsMcAb)。制备二次杂交瘤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杂交瘤细胞与特异抗原免疫的脾细胞融合,另一种是可分泌单克隆抗体的两种杂交瘤细胞融合。本文就... 二次杂交瘤(hybrid-bybridoma)是由两种细胞融合而成的瘤细胞,可分泌双功能单克隆抗体(bsMcAb)。制备二次杂交瘤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杂交瘤细胞与特异抗原免疫的脾细胞融合,另一种是可分泌单克隆抗体的两种杂交瘤细胞融合。本文就目前为止所采用的各种制备二次杂交瘤的方法做一综合性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 制备 细胞融合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双功能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3
作者 陆良军 董志伟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5-198,共4页
双功能单克隆抗体(bispeeific mon-oclonal antibody,bsMAb)是指一类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杂合分子,它们在功能上是单价的,化学结构上是双价的。bsMAb 具有许多不同于天然抗体的性质。使得它在生物学多种领域的应用,优于传统的使用单克隆... 双功能单克隆抗体(bispeeific mon-oclonal antibody,bsMAb)是指一类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杂合分子,它们在功能上是单价的,化学结构上是双价的。bsMAb 具有许多不同于天然抗体的性质。使得它在生物学多种领域的应用,优于传统的使用单克隆抗体(McAb)的方法。目前国外有关bsMAb 应用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免疫组化和免疫测定法以往常用的手段是通过化学交联或修饰的方法将抗体标记上酶。交联或修饰的过程容易引起以下潜在的问题:1.交联物成分复杂,分离困难,另外酶可交联于抗体的不同部位,造成交联物不均一;2.交联过程对抗体和酶的活性有影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双特异性抗体介导胃癌杀伤效应的研究
4
作者 董志伟 魏淑敏 +3 位作者 万文徽 冯晓 王力民 陆良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9-103,共5页
为制备P210/MMC、P210/TNP及P40/CD3三种双特异性抗体(BsAb),采用不同技术路线进行细胞融合11次,接种7,484孔,生长1,111孔,双阳性孔为223,但仅获分泌BsAb的2次杂交瘤5株,可见BsAb的制备殊非易事.桥联法在确认BsAb的分泌性状时有重要意义... 为制备P210/MMC、P210/TNP及P40/CD3三种双特异性抗体(BsAb),采用不同技术路线进行细胞融合11次,接种7,484孔,生长1,111孔,双阳性孔为223,但仅获分泌BsAb的2次杂交瘤5株,可见BsAb的制备殊非易事.桥联法在确认BsAb的分泌性状时有重要意义,12株分泌γ及μ两种重链的三体杂交瘤,仅2株分泌BsAb,因此γ与μ形成组合的机率为16.7(2/12).BsAb(P210/TNP)带有“通用接头”,可介导多种TNP化的药物或毒素对胃癌靶细胞的杀伤效应.BsAb(P40/CD3)可介导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对胃癌的杀伤效应,采用局部注射,4次治疗可使移植胃癌全部消退,对临床试用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杀伤效应 双特异性抗体 介导 CD3 杂交瘤 分泌性 制备 桥联 研究
下载PDF
介导多种胃癌杀伤效应的双功能抗体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力民 万文徽 +1 位作者 陆良军 董志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3-87,共5页
作者设计了一种带有“通用接头”的bsMAb,即制备抗胃癌及抗半抗原TNP的bsMAb,它可介导多种经TNP化的肿瘤杀伤因子。采用分泌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变异株3H11—HATs与经KLI-TNP免疫的... 作者设计了一种带有“通用接头”的bsMAb,即制备抗胃癌及抗半抗原TNP的bsMAb,它可介导多种经TNP化的肿瘤杀伤因子。采用分泌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变异株3H11—HATs与经KLI-TNP免疫的Ba1b/c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经筛选及克隆化共获得10株二次杂交瘤,它们均能分泌与胃癌靶细胞BGC823及BSA-TNP呈双阳性反应的抗体。但桥联法测定表明,只有二次杂交瘤1G7(γ2b,γ2b)及6A3(γ2b,μ)分泌bsMAb。实验表明,bsMAb6A3和1G7可介导不同性质的经TNP化的肿瘤杀伤剂,如蓖麻毒素、人血清白蛋白与丝裂霉素的偶联物,及牛血清白蛋白与阿霉素的偶联物。研究结果还表明,桥联法在确认bsMAb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泌双特异性抗体的二次杂交瘤上清中不一定含有bsMAb。一般认为γ链与μ链不可能组合形成bsMAb,但本研究通过亚类分析、桥联法测定及体外细胞毒试验证实,二次杂交瘤6A3分泌的bsMAb确是由μ链与γ2b链组合而成,这是一个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免疫
原文传递
人胃癌双功能抗体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董志伟 魏淑敏 +3 位作者 万文徽 冯晓 王力民 陆良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71-375,共5页
以不同技术路线制备P210/MMC,P210/TNP及P40/CD3三种双功能抗体(BsAb)。在11次细胞融合中,接种7484孔,获15株二次杂交瘤,其中5株分泌BsAb。将亲本杂交瘤分别诱变为HGPRT^-及TK^-,融合后以HAT选择培养并辅以饲养细胞较易获得二次杂交瘤... 以不同技术路线制备P210/MMC,P210/TNP及P40/CD3三种双功能抗体(BsAb)。在11次细胞融合中,接种7484孔,获15株二次杂交瘤,其中5株分泌BsAb。将亲本杂交瘤分别诱变为HGPRT^-及TK^-,融合后以HAT选择培养并辅以饲养细胞较易获得二次杂交瘤。证明两种抗原交互反应的桥联试验,特别是当二次杂交瘤分泌不同类别的Ig时,对于确证BsAb的存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次报告,γ2b与μ链间组合形成BsAb的机率为16.7%(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抗体 细胞融合 桥联试验 制备 胃癌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