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真实性学习理论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立意与设计理路
被引量:
3
1
作者
陆苡羚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年第5期10-13,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课程设计“有主题,无问题”、内容“去知识化”及评价“表象化”的实然困境,阻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综合学力提升缓慢。真实性学习围绕“真实问题”展开实践,与其在核心价值、目标追求和内在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课程设计“有主题,无问题”、内容“去知识化”及评价“表象化”的实然困境,阻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综合学力提升缓慢。真实性学习围绕“真实问题”展开实践,与其在核心价值、目标追求和内在特质上高度契合,为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理论理路。因此,明确二者契合点,制定以“真实问题”为主线的目标,以“具身实践”为基点进行内容设计,评价以“多层次、多维度”为基准展开,是优化课程、摆脱困境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真实性学习
课程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国外借鉴到本土创新:家校社多元互动育人机制的转向
被引量:
1
2
作者
陆苡羚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第1期73-77,共5页
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之一,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观念禁锢、角色失衡等弊病。而早前西方国家对家校社合作共育已有不少富有成效的经验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但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
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之一,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观念禁锢、角色失衡等弊病。而早前西方国家对家校社合作共育已有不少富有成效的经验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但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理念、认知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国外经验并不能完全满足和解决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症结。站在国外经验的视角下进行本土创新,从权责“边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性对话、多渠道开发社会资源及“双线融合”模式等维度切入,探寻具有本土特色的家校社多元互动育人机制,是面对新形势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社
多元互动
协同育人
交叠影响域
家校社合作层次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象—诠释学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化的进路
3
作者
陆苡羚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第32期13-17,共5页
劳动教育课程化是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劳动教育实施成效的现实选择。澄清劳动教育课程化的价值,明确设计劳动课程的价值意蕴是劳动教育课程化的第一步。劳动教育课程化的道路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支撑是其关键一步,能...
劳动教育课程化是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劳动教育实施成效的现实选择。澄清劳动教育课程化的价值,明确设计劳动课程的价值意蕴是劳动教育课程化的第一步。劳动教育课程化的道路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支撑是其关键一步,能保障劳动课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并得以常态化。而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与劳动教育具有天然适切性。基于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思考劳动课程的进路和生成,充分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健全指向劳动素养的评价体系,构建具有本土化和融合性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劳动教育走向课程化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现象-诠释学
劳动教育课程化
课程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课堂互动探析——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
4
作者
陆苡羚
《课程教学研究》
2023年第4期87-94,共8页
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课堂互动转向以信息技术为符号中介的互动模式,互动过程更动态,互动内容更具深度,让数学课堂互动呈现出新的样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未明晰课堂互动的实质,数学课堂互动面临对象公平性...
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课堂互动转向以信息技术为符号中介的互动模式,互动过程更动态,互动内容更具深度,让数学课堂互动呈现出新的样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未明晰课堂互动的实质,数学课堂互动面临对象公平性、信息技术形式化、思维同步性等挑战,影响了数学课堂的互动价值和成效。破除挑战,首先需从认知上厘清互动模式,进而合理地设计互动形式;其次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性把握互动内容的深度,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富有意味的互动环境,构建出平等、融洽的数学教学课程交往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互动
数学课堂
信息技术
符号互动论
原文传递
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新形态
5
作者
陆苡羚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第6期89-94,共6页
在数学学科领域中,不断更新迭代的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契机,不可避免地也产生了危机。智能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丰富了数学体验,改变了数学知识的呈现,使得数学教学走向精准评学。但在实际应用中,信息技术融合区隔、过度植...
在数学学科领域中,不断更新迭代的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契机,不可避免地也产生了危机。智能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丰富了数学体验,改变了数学知识的呈现,使得数学教学走向精准评学。但在实际应用中,信息技术融合区隔、过度植入与依赖,易造成学生数学学习浅显化,教学主体“被替代”和数学思维惰化,影响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发展。对此,教师可以从数学知识的“返璞归真”切入,回归求“真”与“深”,同时构建“师—机—生”互嵌共生的交互样态,最终寻得技术赋能数学教学下的正确“具身”,塑造具有生态性与智慧性的数学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数学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数学课堂
原文传递
题名
真实性学习理论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立意与设计理路
被引量:
3
1
作者
陆苡羚
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年第5期10-13,共4页
文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课程设计“有主题,无问题”、内容“去知识化”及评价“表象化”的实然困境,阻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综合学力提升缓慢。真实性学习围绕“真实问题”展开实践,与其在核心价值、目标追求和内在特质上高度契合,为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理论理路。因此,明确二者契合点,制定以“真实问题”为主线的目标,以“具身实践”为基点进行内容设计,评价以“多层次、多维度”为基准展开,是优化课程、摆脱困境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真实性学习
课程设计
分类号
G62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国外借鉴到本土创新:家校社多元互动育人机制的转向
被引量:
1
2
作者
陆苡羚
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第1期73-77,共5页
文摘
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之一,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观念禁锢、角色失衡等弊病。而早前西方国家对家校社合作共育已有不少富有成效的经验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但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理念、认知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国外经验并不能完全满足和解决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症结。站在国外经验的视角下进行本土创新,从权责“边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性对话、多渠道开发社会资源及“双线融合”模式等维度切入,探寻具有本土特色的家校社多元互动育人机制,是面对新形势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家校社
多元互动
协同育人
交叠影响域
家校社合作层次论
分类号
G47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象—诠释学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化的进路
3
作者
陆苡羚
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第32期13-17,共5页
文摘
劳动教育课程化是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劳动教育实施成效的现实选择。澄清劳动教育课程化的价值,明确设计劳动课程的价值意蕴是劳动教育课程化的第一步。劳动教育课程化的道路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支撑是其关键一步,能保障劳动课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并得以常态化。而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与劳动教育具有天然适切性。基于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思考劳动课程的进路和生成,充分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健全指向劳动素养的评价体系,构建具有本土化和融合性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劳动教育走向课程化的新思路。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现象-诠释学
劳动教育课程化
课程化
分类号
G40-01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课堂互动探析——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
4
作者
陆苡羚
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课程教学研究》
2023年第4期87-94,共8页
文摘
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课堂互动转向以信息技术为符号中介的互动模式,互动过程更动态,互动内容更具深度,让数学课堂互动呈现出新的样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未明晰课堂互动的实质,数学课堂互动面临对象公平性、信息技术形式化、思维同步性等挑战,影响了数学课堂的互动价值和成效。破除挑战,首先需从认知上厘清互动模式,进而合理地设计互动形式;其次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性把握互动内容的深度,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富有意味的互动环境,构建出平等、融洽的数学教学课程交往共同体。
关键词
课堂互动
数学课堂
信息技术
符号互动论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新形态
5
作者
陆苡羚
机构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第6期89-94,共6页
文摘
在数学学科领域中,不断更新迭代的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契机,不可避免地也产生了危机。智能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丰富了数学体验,改变了数学知识的呈现,使得数学教学走向精准评学。但在实际应用中,信息技术融合区隔、过度植入与依赖,易造成学生数学学习浅显化,教学主体“被替代”和数学思维惰化,影响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发展。对此,教师可以从数学知识的“返璞归真”切入,回归求“真”与“深”,同时构建“师—机—生”互嵌共生的交互样态,最终寻得技术赋能数学教学下的正确“具身”,塑造具有生态性与智慧性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智慧数学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数学课堂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O1-4 [理学—基础数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真实性学习理论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立意与设计理路
陆苡羚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国外借鉴到本土创新:家校社多元互动育人机制的转向
陆苡羚
《教育科学论坛》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象—诠释学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化的进路
陆苡羚
《教育科学论坛》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课堂互动探析——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
陆苡羚
《课程教学研究》
2023
0
原文传递
5
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新形态
陆苡羚
《课程教学研究》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