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Disulfide from Garlic
1
作者 陆茂松 闵吉梅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2年第2期52-53,共2页
从大蒜 (AlliumsativumL .)环己烷提取物中分得了一个新的二硫化物 :E 丙烯醛基烯丙基二硫化物 (1) ;两个新的阿霍烯类化合物 :E 4,5 ,9 三硫 1,7,11 三烯 9,9 二氧化物 (2 ) ,Z 2 ,3,7 三硫 4,9 二烯 7 氧化物 (3) 。
关键词 Acroleinallyldisulfide E 4 5 9 Trithiadodeca 1 7 11 triene 9 9 dioxide Z 2 3 7 Trithiadodeca 4 9 diene 7 oxide .
下载PDF
富硒酵母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祥贤 倪兆良 +2 位作者 陆茂松 茅勤 王辛强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66-268,共3页
用金膜电极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了富硒酵母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_(1/2))4.15h,吸收速率常数(h_a)0.444h^(-1),消除速率常数(k)0.167h^(-1),药物达峰时间(T_(max))3.74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623.75ng/ml·... 用金膜电极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了富硒酵母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_(1/2))4.15h,吸收速率常数(h_a)0.444h^(-1),消除速率常数(k)0.167h^(-1),药物达峰时间(T_(max))3.74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623.75ng/ml·h。实验结果表明,富硒酵母较亚硒酸钠具有生物利用度大、维持时间长、峰浓度高的特点,是一优于亚硒酸钠的补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酵母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人口服富硒酵母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茅勤 黄祥贤 +2 位作者 陆茂松 沈元霄 顾元彬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354-356,共3页
用金膜电极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人口服富硒酵母(SEY)后的血浆硒浓度,并用一室模型分析 SEY 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_(1/2))3.50 h,吸收速度常数(k_a)0.57h^(-1),消除速度常数(k)0.20h^(-1),药物达峰时间(T_(max))3.39... 用金膜电极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人口服富硒酵母(SEY)后的血浆硒浓度,并用一室模型分析 SEY 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_(1/2))3.50 h,吸收速度常数(k_a)0.57h^(-1),消除速度常数(k)0.20h^(-1),药物达峰时间(T_(max))3.39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600 ng/(ml·h)。实验结果显示健康人口服 SEY 10 μgSe/kg 后12 h 从体内基本消除,24 h 后体内完全消除,故在低硒地区按推荐剂量补硒不易引起蓄积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酵母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大蒜有机硫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陆茂松 闵吉梅 王夔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67-871,共5页
目的 对大蒜 Allium sativum的有机硫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大蒜环己烷提取物中分得 9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Z- 1,6 ,11-三烯 - 4,5... 目的 对大蒜 Allium sativum的有机硫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大蒜环己烷提取物中分得 9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Z- 1,6 ,11-三烯 - 4,5 ,9-三硫杂十二烷 - 9-氧化物 (Z- ajoene, ) ,E- 1,6 ,11-三烯 - 4,5 ,9-三硫杂十二烷 - 9-氧化物(E- ajoene, ) ,Z- 1,6 ,11-三烯 - 4,5 ,9-三硫杂十二烷 - 9,9-二氧化物 ( ) ,E- 1,6 ,11-三烯 - 4,5 ,9-三硫杂十二烷 - 9,9-二氧化物 ( ) ,E- 1,7,11-三烯 - 4,5 ,9-三硫杂十二烷 - 9,9-二氧化物 ( ) ,Z- 4,9-二烯 - 2 ,3,7-三硫杂癸烷 - 7-氧化物 ( ) ,2 -乙烯基 - 4H- 1,3-二硫杂苯 ( ) ,3-乙烯基 - 6 H- 1,2 -二硫杂苯 - 2 -氧化物 ( ) ,2 -乙烯基 - 4H- 1,3-二硫杂苯 -3-氧化物 ( )。结论 化合物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有机硫化合物 硅胶柱层析 硅胶薄层层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大蒜有机硫化物的研究(Ⅱ) 被引量:14
5
作者 陆茂松 闵吉梅 王夔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 对大蒜的有机硫化物进行了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 ,硅胶薄层层析 ,高效液相进行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大蒜乙醚和环己烷提取物中分得 2个化合物和 1组混合物 ,分别鉴定为 :E-丙烯醛基烯丙基二硫化... 目的 对大蒜的有机硫化物进行了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 ,硅胶薄层层析 ,高效液相进行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大蒜乙醚和环己烷提取物中分得 2个化合物和 1组混合物 ,分别鉴定为 :E-丙烯醛基烯丙基二硫化物 ( ) ,3-乙烯基 - 4 H - 1,2 -二硫杂苯 - 1-氧化物 ( ) ,(E/ Z) 1-丙烯基烯丙硫代亚磺酸酯( )。结论 化合物 和 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有机硫化物 E-丙烯醛基烯丙基二硫化合物 3-乙烯基-4H-1 2-二硫杂苯-1-氧化物
下载PDF
富硒酵母药代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茅勤 黄祥贤 +2 位作者 陆茂松 沈元宵 顾元彬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2年第2期17-19,共3页
富硒酵母(Selenium Enriched Yeast,SEY)是一种含硒量较高的酵母,其中的硒以自然硒的形式存在,易被机体吸收利用毒性较亚硒酸钠小,故更适宜低硒地区的人体补硒。本文着重报道用金膜电极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SEY在人体内血药浓度及其... 富硒酵母(Selenium Enriched Yeast,SEY)是一种含硒量较高的酵母,其中的硒以自然硒的形式存在,易被机体吸收利用毒性较亚硒酸钠小,故更适宜低硒地区的人体补硒。本文着重报道用金膜电极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SEY在人体内血药浓度及其药物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富硒酵母 药物动力学参数 体内血药浓度 亚硒酸钠 含硒量 给药方案 浓度测定 回收率测定 YEAST
下载PDF
提高大蒜出油率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祥贤 王辛强 +2 位作者 茅勤 陆茂松 沈元宵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大蒜 大蒜油 出油率 硫醚
下载PDF
金膜电极在高氯酸底液中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血清硒
8
作者 陆茂松 黄祥贤 茅勤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1990年第2期59-60,共2页
溶出伏安法是一种灵敏度高而设备简单的电分析技术。我们曾在文献的基础上用金膜电极在1N 硫酸中阳极溶出伏安法束定血清硒,但空白较高,血清消化时碳化严重并暴沸,碳粒易沾在烧杯壁上造成消化不完全。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以0.1N 高氯酸... 溶出伏安法是一种灵敏度高而设备简单的电分析技术。我们曾在文献的基础上用金膜电极在1N 硫酸中阳极溶出伏安法束定血清硒,但空白较高,血清消化时碳化严重并暴沸,碳粒易沾在烧杯壁上造成消化不完全。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以0.1N 高氯酸为底液,用金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血清硒,具有灵敏度较高、空白低、血清易消化的优点。其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痕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电极 阳极溶出伏安法 血清硒 底液 暴沸 碳粒 痕量分析 电解池 分析技术 重蒸馏水
下载PDF
我谈女子发型艺术美的依据
9
作者 陆茂松 《服务科技》 1994年第1期9-10,共2页
女发艺术造型的根本目的,是为广大妇女增添美的色彩。因此,发型设计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艺素质和审美修养。发型艺术构成形象美的客观依据,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发型美的客观标准 发型艺术是通过构成发式的... 女发艺术造型的根本目的,是为广大妇女增添美的色彩。因此,发型设计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艺素质和审美修养。发型艺术构成形象美的客观依据,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发型美的客观标准 发型艺术是通过构成发式的具体形象而呈现的,它能使人们产生美好的印象和联想,从而表达作者的艺术情思。它的形象美与不美,是要经过人们的客观评论,特别是接受被塑造者的品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发型艺术 理发
下载PDF
小肝癌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公望 陆茂松 《医学研究杂志》 1991年第5期6-10,共5页
小肝癌的来源有三条途径:(1)通过AFP或/和超声显像普查高危人群与中年体检中发现;(2)从根治术后随访中发现复发或转移的小肝癌;(3)通过对大肝癌的积极治疗后而获得的小肝癌。<3Cm的小肝癌一、二、三年自然生存率为90.7%、55.0%和1... 小肝癌的来源有三条途径:(1)通过AFP或/和超声显像普查高危人群与中年体检中发现;(2)从根治术后随访中发现复发或转移的小肝癌;(3)通过对大肝癌的积极治疗后而获得的小肝癌。<3Cm的小肝癌一、二、三年自然生存率为90.7%、55.0%和12.8%;倍增时间平均为86天~7.6月不等。小肝癌的倍增时间与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近来小肝癌的病理研究较多,其特点是:癌细胞分化较好,DNA干系二倍体较多,纤维包膜完整者较常见,侵犯血管并向肝内转移机率较低,容易做到根治性手术。然而有人发现0.8cm的小肝癌亦有包膜浸润现象,提示小肝癌并不多是早期肝癌,因此切除范围不宜过小。AFP仍是最好的肿瘤标记,多种显像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肝癌。肝癌的早期治疗已由单一的切除模式变为切除、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和TAE等多种治疗模式。预计90年代对小肝癌的研究将有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癌研究 早期肝癌 包膜浸润 超声显像 切除范围 癌结节 显像检查 癌细胞分化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