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率变异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陆葆仁 庄永忠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心率变异性的程度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各自的功能.是临床监测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的一种方法.特别适合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预测心脏性瘁死的危险性.在医学的其他领域如颅脑损伤、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心率变异性的程度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各自的功能.是临床监测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的一种方法.特别适合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预测心脏性瘁死的危险性.在医学的其他领域如颅脑损伤、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尿毒症性神经病变及药物的影响等均可应用心率变异性分析判断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测定容易、无创、重复性好,但受年龄、体位、睡眠、情绪、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需在标准条件下测定.还需要做大量前瞻性研究以确定其敏感性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肌梗塞 糖尿病 自主神经系统
下载PDF
长时间心跳骤停复苏成功1例
2
作者 陆葆仁 陈惠珍 +3 位作者 张犁 岳邦超 李冰 王进权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3年第11期631-631,共1页
本文报告1例长时间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病例,其心跳骤停达50min(心电图记录时间)。病历摘要男,24岁,电工。1992年7月19日上午7:10触电(380V,交流电),当时呼吸、心跳骤停,约20Sec 后切断电源,立即施以人工呼吸、心脏按摩。7:40心电图示持续... 本文报告1例长时间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病例,其心跳骤停达50min(心电图记录时间)。病历摘要男,24岁,电工。1992年7月19日上午7:10触电(380V,交流电),当时呼吸、心跳骤停,约20Sec 后切断电源,立即施以人工呼吸、心脏按摩。7:40心电图示持续性室颤及心室停搏。瞳孔散大,右上颌软组织电烧伤呈焦痂状,其中央见洞状(2×3cm)软组织缺损,清晰可见白色骨质。诊断电击伤心跳骤停。按ABC 原则处理,持续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反复静注5%碳酸氢钠、利多卡因、肾上腺素、东莨菪碱、可拉明、地塞米松等疗效不明显,遂用纳络酮0.4mg 加入5%葡萄糖液10ml稀释后静注,2min 注射完毕,连续两次。数分钟后迅即出现深大的自主呼吸,通气、换气功能迅速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复苏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心动描记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缺血性卒中
3
作者 陆葆仁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6年第6期348-352,共5页
缺血性卒中15%~20%系心源性栓塞和非瓣膜性房颤导致的血流模式改变、心房血栓、左房扩大、二尖瓣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经食道超声心动描记(TEE)是一项检查心脏和主动脉的新超声窗,特别适合探查栓塞时栓子是否来源于心脏或主动脉,总... 缺血性卒中15%~20%系心源性栓塞和非瓣膜性房颤导致的血流模式改变、心房血栓、左房扩大、二尖瓣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经食道超声心动描记(TEE)是一项检查心脏和主动脉的新超声窗,特别适合探查栓塞时栓子是否来源于心脏或主动脉,总阳性率43%。它对诊断心房内血栓、左室血栓、心内肿瘤、瓣膜赘生物、主动脉弓动脉瘤、房间隔动脉瘤、卵圆孔未闭等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 卒中 栓塞 诊断
下载PDF
黄杨宁治疗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疗效
4
作者 陆葆仁 鲍伟宏 +2 位作者 陈惠珍 周玲瑄 张道斌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作者对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的24例患者应用了黄杨宁片治疗4周,结果对心绞痛症状的有效率达84.16%,心电图NST、ZST及心功能参数(CI、CO、EF)治疗前后均有显著的改善,提示心肌缺血减轻,心功能进步.患者自我评价的生活质... 作者对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的24例患者应用了黄杨宁片治疗4周,结果对心绞痛症状的有效率达84.16%,心电图NST、ZST及心功能参数(CI、CO、EF)治疗前后均有显著的改善,提示心肌缺血减轻,心功能进步.患者自我评价的生活质量指标明显改善(73.1%),表明黄杨宁这一非硝酸酯生物硷,具有改善心绞痛及心功能的作用,适合心绞痛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的治疗,对硝酸酯不能耐受或副作用大(如剧烈头痛)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宁 心绞痛 心功能不全 疗效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陆葆仁 杨剑雄 《心功能杂志》 199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心率变异性测定的临床意义陆葆仁,杨剑雄(南京海军414医院南京210003)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指某测定时间内心率在平均心率左右波动的程度(通常指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或连续长... 心率变异性测定的临床意义陆葆仁,杨剑雄(南京海军414医院南京210003)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指某测定时间内心率在平均心率左右波动的程度(通常指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或连续长时间测定的各RR间期的变异程度。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率 心脏功能试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心力衰竭时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陆葆仁 陶月玉 +3 位作者 陈惠珍 张洪泽 王自卫 狄武馨 《海军医学杂志》 1993年第3期244-247,共4页
作者分别定量检测了32例急性左心衰竭、34例慢性充血性全心衰竭治疗前及治疗7~10天心衰显著好转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与40例心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作对照。结果发现,急性左心衰竭组中81.2%治疗前血清CRP浓度显著升高,治... 作者分别定量检测了32例急性左心衰竭、34例慢性充血性全心衰竭治疗前及治疗7~10天心衰显著好转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与40例心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病患者作对照。结果发现,急性左心衰竭组中81.2%治疗前血清CRP浓度显著升高,治疗好转后CRP浓度迅速下降,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慢性充血性全心衰竭组CRP浓度轻微升高,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功能正常者CRP无任何变化。同时,急性左心衰竭者CRP升高的程度与EF有直接关系(呈负相关,r=-0.571),提示 CRP升高的程度,对判断急性心衰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下载PDF
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的室性心律失常
7
作者 鲍伟宏 陆葆仁 张洪泽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分析了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38例的室性心律失常,并与冠心病心衰38例、高心病心衰30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肥厚型心肌病7例对照.结果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组室住心律失常发生率60.52%,复杂室早发生率18.84%,均低于扩张型心肌病组,而与其它... 分析了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38例的室性心律失常,并与冠心病心衰38例、高心病心衰30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肥厚型心肌病7例对照.结果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组室住心律失常发生率60.52%,复杂室早发生率18.84%,均低于扩张型心肌病组,而与其它3个对照组比较相差不显著.风湿性心瓣膜病中单纯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兼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兼主动脉瓣病变三者间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室早无显著差异.心功能Ⅳ级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室早发生率虽高于心功能Ⅲ、Ⅱ级但差异不显著.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与否无关,但在高心病组则密切相关(P<0.01).风湿性心瓣膜病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室早发生率与冠心病、高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组不完全一致,可能与病因不同,其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变化不尽一致,从而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机制不完全一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心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力衰竭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
8
作者 陆葆仁 陶月玉 +1 位作者 王自卫 陈惠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8期474-475,共2页
32例急性左心衰竭及34例慢性充血性全心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了血清CRP 浓度,并与心功能正常者的CRP 浓度比较,结果显示急性左心衰竭组治疗前CRP 浓度显著升高(81.2%),治疗好转后迅速下降,两者有非常显著盖异(P<0.01)。慢性心... 32例急性左心衰竭及34例慢性充血性全心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了血清CRP 浓度,并与心功能正常者的CRP 浓度比较,结果显示急性左心衰竭组治疗前CRP 浓度显著升高(81.2%),治疗好转后迅速下降,两者有非常显著盖异(P<0.01)。慢性心衰组与心功能正常组CRP 无统计学变化。急性心力衰竭者CRP 升高程度对判断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可能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心力衰竭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
9
作者 陆葆仁 陶月玉 +2 位作者 张洪泽 狄武馨 陈惠珍 《心功能杂志》 1993年第4期235-237,共3页
本文研究心衰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变化的规律及其对心衰的诊断价值。急性心衰组纠正心衰治疗前、后的CRP浓度分别为35.1±1.21与7.4±1.94μg/m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心衰组治疗前、后的CRP浓度分别为4.2±0... 本文研究心衰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变化的规律及其对心衰的诊断价值。急性心衰组纠正心衰治疗前、后的CRP浓度分别为35.1±1.21与7.4±1.94μg/m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心衰组治疗前、后的CRP浓度分别为4.2±0.92与3.2±1.71μg/ml,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RP浓度均在正常范围(<3μg/ml)。急性心衰组CRP升高的程度与EF呈负相关。CRP升高者无1例有GPT升高。说明CRP升高的程度对急性左心衰竭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可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简单、且较敏感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蛋白 C-反应蛋白 心力衰竭 血清浓度 诊断
下载PDF
舌下含服小剂量巯甲丙脯酸治疗高血压的即期降压疗效
10
作者 陆葆仁 张洪泽 +1 位作者 陈惠珍 鲍伟宏 《心功能杂志》 199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作者观察了3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巯甲丙脯酸12.5 mg舌下含服后6h内的降压疗效,并用安慰剂作了对照。结果表明: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平均压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出现作用时间在含药后15min,持续作用可达6h,作用高峰时间在1... 作者观察了3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巯甲丙脯酸12.5 mg舌下含服后6h内的降压疗效,并用安慰剂作了对照。结果表明: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平均压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出现作用时间在含药后15min,持续作用可达6h,作用高峰时间在1.5h。心率明显减慢(P<0.05),无任何副作用。本法安全、简便、有效,对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外周血管病变、老年人均可适用,尤其是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具有广阔前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CPT),具有间接血管扩张作用。70年代初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充血性心衰,取得了良好疗效。为安全、简便地取得降压效果,我们采用小剂量CPT12.5mg舌下含服治疗高血压,即期降压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巯甲丙脯氨酸 剂量 舌下含服
下载PDF
硝酸酯的耐药性及预防
11
作者 陆葆仁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5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硝酸酯类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衰的常用有效药物,可迅速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由于对硝酸酯类耐药性的出现,限制了其临床效益.文章阐述了在充血性心衰、心绞痛时硝酸酯耐药性的现状、发生机制及预防耐药性的措施.
关键词 硝酸酯 耐药性 预防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特异性IgM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洪泽 陆葆仁 +2 位作者 鲍伟宏 狄武馨 轩芳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2年第5期254-255,共2页
本文使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测血清中柯萨奇B 组病毒(CBV)特异性IgM 抗体,作为早期病原学诊断,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检测,41例中阳性28例(68.2%),健康人50例,阳性6例(12%),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同时检测上呼吸道感染16例阳性率18.7%,与健康... 本文使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测血清中柯萨奇B 组病毒(CBV)特异性IgM 抗体,作为早期病原学诊断,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检测,41例中阳性28例(68.2%),健康人50例,阳性6例(12%),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同时检测上呼吸道感染16例阳性率18.7%,与健康人比无显著差异,风湿性心肌炎7例均为阴性。CBV 型别以B_3为最多,B_5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 心肌炎 抗体 柯萨奇病毒
下载PDF
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的室性心律失常
13
作者 鲍韦宏 陆葆仁 张洪泽 《心功能杂志》 1996年第1期43-44,共2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很高,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衰的死亡率高及猝死有关,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其基础心脏病多是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高心病)。本文...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很高,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衰的死亡率高及猝死有关,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其基础心脏病多是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高心病)。本文对38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并与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病心衰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疾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临床体征诊断小儿肺炎
14
作者 倪水月 陆葆仁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3年第2期113-114,121,共3页
关键词 诊断 肺炎 儿童
下载PDF
长时间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三例
15
作者 陆葆仁 陈康乐 +7 位作者 陈惠珍 王兵 张犁 邓世周 岳邦超 黄聪 李冰 王进权 《中华航海医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43-44,共2页
长时间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三例陆葆仁,陈康乐,陈惠珍,王兵,张犁,邓世周,岳邦超,黄聪,李冰,王进权本文报告3例长时间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病例,其心脏骤停时间分别为50min、25min及15min。一、病历摘要例1男,24... 长时间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三例陆葆仁,陈康乐,陈惠珍,王兵,张犁,邓世周,岳邦超,黄聪,李冰,王进权本文报告3例长时间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病例,其心脏骤停时间分别为50min、25min及15min。一、病历摘要例1男,24岁,电工。1992年7月19日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急救 心脏复苏
原文传递
舌下含服小剂量巯甲丙脯酸治疗高血压的即期降压疗效
16
作者 陆葆仁 张洪泽 +1 位作者 陈惠珍 鲍伟宏 《临床医学杂志》 1989年第5期257-259,共3页
作者观察了30例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小剂量巯甲丙脯酸12.5mg后6小时内的降压疗效,并用安慰剂作了对照。结果表明,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平均压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出现作用时间在含药后15分钟,持续作用可达6小时,作用高峰时间在... 作者观察了30例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小剂量巯甲丙脯酸12.5mg后6小时内的降压疗效,并用安慰剂作了对照。结果表明,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平均压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出现作用时间在含药后15分钟,持续作用可达6小时,作用高峰时间在1.5小时。心率明显减慢(P<0.05),无任何副作用。对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外周血管病变、老年人均可适用,尤其是伴有心功能不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巯甲丙脯酸 降压药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