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6.2级地震的控震构造及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陆诗铭 吴中海 李智超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及时了解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特征,对于分析区域未来强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区域地震构造、地质、震源机制、地震烈度和余震重定位等资料,对...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及时了解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特征,对于分析区域未来强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区域地震构造、地质、震源机制、地震烈度和余震重定位等资料,对此次地震的控震构造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此次强震是发生在西宁—兰州断块内部的一次北北西向逆冲断层作用事件,距震中最近的拉脊山逆冲断裂带构成了此次地震的控震构造。该断裂带处于北西向日月山右旋走滑断层与北西西向西秦岭北缘左旋走滑断层交汇部位,整体呈北西至北北西向弧形展布,包含了南缘与北缘两条倾向相反的分支断裂带。震中位置、余震及烈度分布等数据指示此次地震的具体发震断层为拉脊山北缘逆冲断裂带南段的东支断层带,余震分布和极震区范围等符合逆断层型地震的上盘效应特征,但是否引起同震地表变形,还需进一步的现场调查确定。综合研究认为,此次积石山地震是在印度与欧亚板块持续陆陆碰撞作用下,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宁—兰州断块沿海原左旋走滑断裂向东侧向滑移过程中,在北东向挤压构造应力场下,引发日月山断层与西秦岭北缘断层构成的区域共扼走滑断裂系交汇挤压部位发生逆断层活动的结果。此次强震进一步指示青藏高原东缘的向东挤出构造体系仍是近年来我国陆内强震活动的主要控震构造,并警示应重视活断层相对发育的断块内部城镇密集区的强震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积石山地震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东北缘 拉脊山北缘断裂带 西宁—兰州断块
下载PDF
羌塘地块中西部布木错走滑断裂系的第四纪晚期地表变形特征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帅 吴中海 +4 位作者 王世锋 高扬 张圣听 陆诗铭 张铭杲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13,共16页
班公-怒江缝合带(班怒带)是青藏高原内部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之间的重要边界,研究该边界带上共轭走滑断裂第四纪晚期的几何结构与变形特性对于理解高原内部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形成的空间差异响应和构造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位于班... 班公-怒江缝合带(班怒带)是青藏高原内部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之间的重要边界,研究该边界带上共轭走滑断裂第四纪晚期的几何结构与变形特性对于理解高原内部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形成的空间差异响应和构造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位于班怒带西段的布木错断裂系包括北东向布木错断裂和北西向纳屋错断裂,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明确了这两条断裂在第四纪晚期的构造特征和最新的地表变形特征。结果显示,两条断裂自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活动特征明显,并且近期都经历过一次大地震,产生了地表破裂。据此推测班怒带西段北西、北东两组断裂的最新活动强度接近,羌塘地块南部边界现今变形可能受控于两组断裂的共同影响,并已延伸至块体内部。以上发现进一步证明,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受中—下地壳流的驱动作用,通过走滑断层和正断层持续向北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怒江缝合带 布木错断裂 纳屋错断裂 共轭走滑 地表破裂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西巩驿—李店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对1352年会宁7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探讨
3
作者 崔浇 王爱国 +2 位作者 张波 陆诗铭 冯紫微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3-522,共10页
西巩驿—李店断裂为陇中盆地内部发育的一条活动断裂,断裂活动性的认识对评估陇中盆地内部地震危险性,以及深入理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遥感解译和地震地质调查结果表明:(1)西巩驿—李店断裂位于陇中... 西巩驿—李店断裂为陇中盆地内部发育的一条活动断裂,断裂活动性的认识对评估陇中盆地内部地震危险性,以及深入理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遥感解译和地震地质调查结果表明:(1)西巩驿—李店断裂位于陇中盆地中部,断裂长度约120 km、走向NWW、倾向NW、倾角75°~80°。(2)断裂活动的分段特征明显,断裂中部位于加里东期花岗岩隆起区,地表出露不明显,据此将断裂划分为东、西两段。(3)西段新活动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线性陡崖、高约几米的陡坎地形、山梁和冲沟水系的左旋位错等;东段地表构造地貌人为改造严重且黄土区滑坡发育,断层断错晚第四纪的剖面出露较少,晚更新世有活动,性质为逆冲兼左旋,浅地表局部表现为视正断。(4)结合14C测年结果分析,初步认为西段存在全新世活动,且活动性质为逆冲兼左旋走滑,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342 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左旋滑动速率最大为1.60~1.67 mm/a。(5)西段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至少发生过两次地震事件,一次发生在(11 808~11 401) a B.P.之前;一次事件发生在(6 291~6 120) a B.P.至(5 309~5 050) a B.P.之间。(6)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分析认为,西巩驿—李店断裂西段可能为1352年会宁7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为本区NEE向构造应力作用下NWW向断裂左旋逆冲作用发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巩驿—李店断裂 陇中盆地 1352年会宁7级地震 发震构造 晚第四纪
下载PDF
甘加盆地西缘断裂带发现新活动证据 被引量:2
4
作者 陆诗铭 王爱国 +1 位作者 文亚猛 张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5-1053,共9页
甘加盆地位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盆地西缘发育了三条近南北向的断层(东支、中支、西支),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弧形地貌阶梯带。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UAV航拍测量、剖面清理与14C测年等工作,对甘加盆地西缘断裂... 甘加盆地位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盆地西缘发育了三条近南北向的断层(东支、中支、西支),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弧形地貌阶梯带。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UAV航拍测量、剖面清理与14C测年等工作,对甘加盆地西缘断裂带进行综合研究,发现该断裂带第四纪晚期有新活动。断层新活动在地貌上表现为不同级别的断层陡坎、阶地与洪积台地断错以及冲沟与阶地右旋等特征。断层剖面与擦痕揭示,该断裂带具右旋逆冲性质,断层断错最新地层为全新统。根据测量与测年数据,初步估算甘加盆地西缘断裂带西支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平均水平右旋滑动速率为0.89 mm/a,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30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加盆地西缘断裂带 断层新活动特征 西秦岭北缘断裂 右旋逆冲
下载PDF
基于HYCOM再分析数据的浙江近海对台风“灿鸿”(2015)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潘云鹤 陆诗铭 +3 位作者 曹安州 范鲁腾 李培良 刘兴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65-1375,共11页
基于混合坐标海洋模型(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HYCOM)再分析数据研究浙江近海对2015年第9号台风“灿鸿”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响应,并利用卫星遥感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验证了HYCOM再分析数据的合理性。... 基于混合坐标海洋模型(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HYCOM)再分析数据研究浙江近海对2015年第9号台风“灿鸿”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响应,并利用卫星遥感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验证了HYCOM再分析数据的合理性。结果显示,“灿鸿”在浙江近海引起了较强的近惯性运动,最大流速约为0.4 m/s。台风“灿鸿”引起的近惯性能量在300 m以深海域较强,其衰减的e折时间尺度约为4-12 d。“灿鸿”所引起的SST变化约-3--1℃,降温过程持续约7 d;同时在近岸海底引起了增温,最大温度变化幅度为10℃左右,持续时间也约为7 d(浙江近岸)。经过分析,本文认为近岸海底的增温是由台风引起的次级环流和台风引起的强混合共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近海 HYCOM再分析数据 海表面温度数据 台风“灿鸿” 动力学响应 热力学响应 近惯性波
下载PDF
廖颖茵,将“观鸟”进行到底
6
作者 陆诗铭 《黄金时代(下半月)》 2008年第11期11-12,共2页
廖颖茵不久前参加首届广州市高中生观鸟比赛获得冠军——好奇,成就"吃螃蟹的人"廖颖茵是广州市第三中学观鸟社的一名成员。观鸟社成立于今年4月,是广州市首个中学观鸟社团。社团成立之前,廖颖茵偶尔会和爱鸟的同学一起在校道... 廖颖茵不久前参加首届广州市高中生观鸟比赛获得冠军——好奇,成就"吃螃蟹的人"廖颖茵是广州市第三中学观鸟社的一名成员。观鸟社成立于今年4月,是广州市首个中学观鸟社团。社团成立之前,廖颖茵偶尔会和爱鸟的同学一起在校道、走廊上观鸟,细心观察鸟儿的外形、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鸟 广州市 中学观 鸟类 比赛 社团 高中生 望远镜 肉眼观察 轮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