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辅助细胞亚群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中的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陆金来 陈金联 +4 位作者 陈明祥 洪静 陈维雄 朱金水 陈尼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962-1968,共7页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和Treg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正常喂养1wk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20)和高脂饮食组(n=20).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和Treg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正常喂养1wk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20)和高脂饮食组(n=20).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第8、16周分批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脏TNF-a、IFN-γ、IL-4和Foxp3的基因表达.结果:高脂饮食8wk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明显,无明显炎症改变,IFN-γ、IL-4在肝脏的基因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变化,TNF-α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Foxp3 mRNA的表达比正常组明显降低(ct值:26.12±0.69 vs 24.22±0.62,P<0.05).高脂饮食16wk大鼠脂肪肝明显,炎症明显,IFN-γ和TNF-α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ct值:24.52±0.87 vs 29.94±1.44,24.31±1.13 vs 28.88±1.95,均P<0.05),IL-4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明显变化,Foxp3基因表达较正常组和高脂饮食8wk时均显著降低(ct值:32.57±1.54 vs 24.29±1.08,26.12±0.69,P<0.05).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肝脏Foxp3和Treg表达减少可能是高脂饮食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IFN-γ和TNF-α的联合作用加重了肝脏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TH1/TH2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白介素-4 叉头蛋白3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肝脏脂肪酸在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中的代谢 被引量:7
2
作者 陆金来 陈金联 +4 位作者 陈明祥 洪静 陈维雄 朱金水 陈尼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728-1733,共6页
目的:探索脂肪酸代谢变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正常喂养1wk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n=7).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第16周分... 目的:探索脂肪酸代谢变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正常喂养1wk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n=7).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第16周分别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ECF衍生GC/MS技术分析NASH大鼠与正常大鼠肝组织脂肪酸代谢的变化,并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观察代谢产物信息.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脂肪肝病变程度均为+++,均达到脂肪肝诊断标准,且炎症明显.NASH和正常组大鼠肝组织代谢组形态具有明显差异.高脂饮食大鼠NASH肝脏与正常组相比较,存在明显的脂肪酸谱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除正十二烷酸降低0.56,其余脂肪酸均显著升高(P<0.05),硬脂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二十烷酸、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亚油酸分别升高5.42、4.10、11.56、5.86、1.89、1.82、8.00和2.44倍,且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升高.结论:NASH大鼠肝脏存在明显的脂肪酸代谢变化,肝细胞内各类脂肪酸聚积、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率失衡和正十二烷酸降低可能对脂肪肝炎症发生、肝损伤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下载PDF
Th1/Th2及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被引量:2
3
作者 陆金来 陈金联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一类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CD4+T辅助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优先向Th1亚群分化参与NASH的发病,Th1/Th2比值下降,促炎症细胞因子IFN-γ、TNF-α分泌增多,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一类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CD4+T辅助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优先向Th1亚群分化参与NASH的发病,Th1/Th2比值下降,促炎症细胞因子IFN-γ、TNF-α分泌增多,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或者肝内免疫功能异常有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泌TGF-β、IL-10抑制性细胞因子,通过抑制Th1和Th2的增殖和分化,控制疾病的进程。此文主要就Th1/Th2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TH1/TH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N-去硫酸肝素对胃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金联 陈维雄 +6 位作者 朱金水 陈明祥 陆金来 陈尼维 陆允敏 陈国强 耿建国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N-去硫酸肝素对人胃癌转移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SGC-7901人胃癌组织原位移值SCID小鼠30只,分试验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其中试验组建立胃癌转移模型。术后d 3开始,试验组动物分别静脉注射NS(NS组,10只),每次100μL,... 目的探讨N-去硫酸肝素对人胃癌转移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SGC-7901人胃癌组织原位移值SCID小鼠30只,分试验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其中试验组建立胃癌转移模型。术后d 3开始,试验组动物分别静脉注射NS(NS组,10只),每次100μL,每周2次,共3 wk;或N-去硫酸肝素(肝素组,10只),剂量为10 mg.kg-1.d-1,每周2次,共3 wk。术后wk 6末,所有动物处死。取部分胃癌组织作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NS组肿瘤转移率为80%(8/10),肝素组转移率为20%(2/10)。荧光定量PCR测定显示,SCID小鼠伴有癌转移者其胃癌中P-选择素mRNA表达较不伴癌转移者明显增强;肝素组10只中7只P-选择素mRNA表达较低。此外,正常胃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水平较低。NS组P-选择素mRNA表达较正常小鼠明显增强,肝素组P-选择素mRNA表达较NS组低,P<0.05。N-去硫酸肝素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P-选择素表达与胃癌转移密切相关,N-去硫酸肝素对胃癌具有抗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基因表达 胃癌转移 SCID小鼠 N-去硫酸肝素
下载PDF
N-去硫酸肝素对SCID小鼠胃癌血管生成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金联 陆金来 +5 位作者 陈明祥 陈维雄 朱金水 陈尼维 陈国强 耿建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685-2688,共4页
目的:研究N-去硫酸肝素对人胃癌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 小鼠转移模型肿瘤转移抑制、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SCID小鼠转移模型,随机分成两组.移植1 wk,分别从静脉内注射生理盐水(生... 目的:研究N-去硫酸肝素对人胃癌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 小鼠转移模型肿瘤转移抑制、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SCID小鼠转移模型,随机分成两组.移植1 wk,分别从静脉内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 与N-去硫酸肝素[10 mg/(kg·d)](N-去硫酸肝素组),2次/wk, 共3 wk.第6 wk处死动物,观察肿瘤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VEGF的表达.结果:生理盐水组肿瘤转移率为80%,N-去硫酸肝素组转移率为2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出血等副作用.生理盐水组平均微血管密度为8.0±3.1,N-去硫酸肝素治疗组平均微血管密度为4.3±1.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去硫酸肝素治疗组,分别为90%与20%(P<0.05).结论:N-去硫酸肝素通过抑制肿瘤组织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转移,并且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去硫酸肝素 胃癌转移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干气密封在离心泵上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陆金来 《机械》 2012年第S1期13-16,61,共5页
P-6201脱丁烷塔顶回流泵是中压加氢装置的关键设备,泵腔介质为轻烃,其中含有30%的硫化氢。硫化氢属于强烈的神经毒素,易燃、易爆,一旦大量泄漏到环境中,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介质中硫化氢含量较高,在使用及检修拆泵时容易造成环... P-6201脱丁烷塔顶回流泵是中压加氢装置的关键设备,泵腔介质为轻烃,其中含有30%的硫化氢。硫化氢属于强烈的神经毒素,易燃、易爆,一旦大量泄漏到环境中,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介质中硫化氢含量较高,在使用及检修拆泵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P-6201采用的是单端接触式机械密封,使用寿命短。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对炼油装置的安全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基于环保、安全、寿命等原因考虑,必须对这类高危泵进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轻烃 串联式 压力梯度 气化
下载PDF
P选择素L-EGF单抗对SCID小鼠胃癌转移抑制作用
7
作者 陈金联 陈明祥 +7 位作者 陆金来 陈维雄 朱金水 陈尼维 陆允敏 周同 吴云林 陈国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791-2794,共4页
目的:研究黏附分子P选择素L-EGF单抗在SCID小鼠胃癌转移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SGC-7901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SCID小鼠建立转移模型.术后第3天开始,动物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n=11)或P选择素L-EGF单克隆抗体(L-EGF单抗... 目的:研究黏附分子P选择素L-EGF单抗在SCID小鼠胃癌转移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SGC-7901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SCID小鼠建立转移模型.术后第3天开始,动物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n=11)或P选择素L-EGF单克隆抗体(L-EGF单抗组,n =9),6 wk末取部分胃癌组织、肿大淋巴结和可疑转移脏器作病理检查;同时取部分胃癌组织作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生理盐水组肿瘤转移率为81.8%(9/11),L-EGF单抗组转移率为11.1%(1/9),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荧光定量PCR测定显示,SCID小鼠伴有癌转移者其胃癌中P选择素mRNA表达较不伴癌转移者明显增强;L-EGF单抗组P选择素mRNA表达较生理盐水组低(Ct值:20.54±2.20 vs 17.09± 1.40,P<0.05).结论:P选择素与癌转移密切相关,其L-EGF单抗具有抗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以及抑制 P选择素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 SCID小鼠 胃癌 转移
下载PDF
N-去硫酸肝素对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明祥 陈金联 +5 位作者 陆金来 洪静 陈维雄 朱金水 陈尼维 耿建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920-1925,共6页
目的:探讨N-去硫酸肝素对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N-去硫酸肝素(0.1、1.0g/L,N-去硫酸肝素组)的RPMI 1640培养液,并设对照(为培养液),每组平... 目的:探讨N-去硫酸肝素对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N-去硫酸肝素(0.1、1.0g/L,N-去硫酸肝素组)的RPMI 1640培养液,并设对照(为培养液),每组平行3个样本.培养12、24h,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细胞bFG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1、1.0g/LN-去硫酸肝素组培养12、24h,bFGF的表达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t=7.502,P=0.002;t=55.416,P=0.000;t=52.221,P=0.000;t=48.080,P=0.000);相同时间下各浓度的N-去硫酸肝素组中bFGFmRNA的表达(CT值)较对照组高.N-去硫酸肝素对胃癌细胞bFGF蛋白及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结论:N-去硫酸肝素可以显著抑制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bFGF的表达,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去硫酸肝素 SGC-7901胃癌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ELISA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N-去硫酸肝素对胃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明祥 陈金联 +5 位作者 陆金来 洪静 陈维雄 朱金水 陈尼维 耿建国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N-去硫酸肝素对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NOD-SCID小鼠转移模型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基因表达、血管形成和肿瘤转移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NODSCID小鼠胃癌转移模型。移植后一... 目的研究N-去硫酸肝素对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NOD-SCID小鼠转移模型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基因表达、血管形成和肿瘤转移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NODSCID小鼠胃癌转移模型。移植后一周,20只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9%氯化钠组)与10mg/kgN.去硫酸肝素(N-去硫酸肝素组),每周两次,共3周。第6周处死动物,观察肿瘤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bFGF基因mRNA表达。结果0.9%氯化钠溶液组10只小鼠9只有肿瘤转移,N-去硫酸肝素组10只小鼠只有2只转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出血等不良反应。0.9%氯化钠溶液组平均微血管密度为9.1±3.4,N-去硫酸肝素组为4.7±1.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7,P〈0.05)。荧光定量PCR测定显示,N-去硫酸肝素组bFGF mRNA(2.60±0.56%)相对表达量较0.9%氯化钠溶液组(30.65±6.84%)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P〈0.01)。结论 N-去硫酸肝素通过抑制肿瘤组织bFGF基因表达和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N-去硫酸肝素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去硫酸肝素 胃肿瘤 肿瘤转移 血管生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非抗凝N-去硫酸肝素对胃癌转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金联 陈维雄 +6 位作者 朱金水 洪静 陆金来 陈明祥 陈尼维 陈国强 耿建国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8-821,共4页
目的研究N-去硫酸肝素对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非肥胖性糖尿病(non-obesity diabetes,NOD)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转移模型的肿瘤转移抑制、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NOD SCID小鼠胃痛... 目的研究N-去硫酸肝素对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非肥胖性糖尿病(non-obesity diabetes,NOD)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转移模型的肿瘤转移抑制、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组织原位移植NOD SCID小鼠胃痛转移模型,20只小鼠均分成2组。移植后1周,分别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组)与10 mg/kg N-去硫酸肝素(N-去硫酸肝素组),每周2次,共3周。第6周处死动物,观察肿瘤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VEGF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VEGF mRNA表达。结果0.9%氯化钠溶液组10只小鼠9只有肿瘤转移,N-去硫酸肝素组10只小鼠只有2只转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出血等不良反应。0.9%氯化钠溶液组平均微血管密度为9.1±3.4,N-去硫酸肝素组为4.7±1.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7,P<0.05)。0.9%氯化钠溶液组有9只VEGF阳性表达,明显高于N-去硫酸肝素组的2只(P<0.05)。荧光定量PCR测定显示,N-去硫酸肝素组VEGF mRNA(Ct:19.56±1.53)表达较0.9%氯化钠溶液组(Ct=16.38±1.68)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5,P<0.05)。结论N-去硫酸肝素通过抑制肿瘤组织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N-去硫酸肝素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去硫酸肝素 胃肿瘤 肿瘤转移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