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尼娜(2007年)和厄尔尼诺(2015年)事件对东海日本鲭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陆鑫一 刘子历 +2 位作者 余为 陈新军 李纲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根据上海海洋大学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生产捕捞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以及净初级生产力(NPP)3个关键因子,利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建模分析,并选择2007年拉尼娜... 根据上海海洋大学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生产捕捞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以及净初级生产力(NPP)3个关键因子,利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建模分析,并选择2007年拉尼娜年份和2015年厄尔尼诺年份,对比研究东海日本鲭栖息地的年间差异。结果发现,拉尼娜年份(2007年)日本鲭的产量、捕捞努力量、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均高于厄尔尼诺年份(2015年),且渔场纬度重心(LATG)相对2015年偏北。对比渔场环境条件发现,2007年和2015年7—9月SST、SSH和NPP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栖息地建模结果显示,2007年各环境因子均有利于形成较好的日本鲭栖息地;且2007年7—9月适宜栖息地(HSI>0.6海域范围)面积明显大于2015年,其栖息地位置相较于2015年明显偏北,这导致2007年的渔场纬度重心比2015年偏北。研究表明,2007年拉尼娜事件和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对东海日本鲭适宜栖息地大小及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日本鲭 资源丰度 拉尼娜 厄尔尼诺 栖息地模型 渔场纬度重心
下载PDF
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年代际变动 被引量:7
2
作者 温健 陆鑫一 +2 位作者 余为 陈新军 刘必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3,共8页
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南太平洋海域,是我国重要的远洋捕捞对象之一,其种群易受气候和栖息地环境的影响。利用海表面温度(SST)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SHA)两个关键环境因子,计算1950-2015年1-12月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对比分... 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南太平洋海域,是我国重要的远洋捕捞对象之一,其种群易受气候和栖息地环境的影响。利用海表面温度(SST)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SHA)两个关键环境因子,计算1950-2015年1-12月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对比分析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位于冷暖位相下茎柔鱼渔场环境以及栖息地质量的变动。结果显示,1950-2015年PDO呈现冷、暖、冷3个位相变化,其中PDO冷位相内的SST距平(SSTA)和SSHA明显低于PDO暖位相。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DO指数与SSTA和SSHA均呈显著正相关,而HSI与PDO指数、SSTA和SSHA均呈显著负相关。PDO位于冷位相时,茎柔鱼渔场内水温变冷,海面高度下降,适宜的SST和SSHA范围增加,因此茎柔鱼有利的栖息地面积增大;而PDO位于暖位相时,水温增暖,海面高度上升,适宜的SST和SSHA范围缩减,导致茎柔鱼适宜的栖息地面积缩小。研究认为,太平洋年代际涛动调控了茎柔鱼渔场内的环境变化,进而对茎柔鱼栖息地质量及适宜栖息地范围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栖息地适宜性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 时空分布 秘鲁
下载PDF
秘鲁外海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渔场的时空分布与海表温度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陆鑫一 武孝慈 +1 位作者 徐丽杰 余为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8,共11页
茎柔鱼是大洋经济头足类,广泛分布秘鲁外海。深入了解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可为茎柔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管理提供科学根据。本文根据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2006—2015年东南太平洋9—12月8°~20°S,75... 茎柔鱼是大洋经济头足类,广泛分布秘鲁外海。深入了解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可为茎柔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管理提供科学根据。本文根据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2006—2015年东南太平洋9—12月8°~20°S,75°~95°W海域的茎柔鱼捕捞数据,计算茎柔鱼渔场年际经度和纬度重心位置变动,量化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化。此外对渔场重心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捕捞努力量和SST的频率分布关系分析茎柔鱼渔场内SST变化对渔场重心位置的影响。结合水温因子进一步研究茎柔鱼渔场重心对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规律。结果发现,茎柔鱼渔场重心月份和年际变化显著,聚类分析结果将各年渔场重心分为3类。各月份捕捞努力量在经纬度和SST上的频次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相对于厄尔尼诺年份(2015年),拉尼娜年份(2007年)茎柔鱼渔场内SST较低,最适宜温度锋面向西北方向偏移,导致该年茎柔鱼渔场重心相对于2015年偏西北。研究表明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变化与大尺度气候事件调控的水温变化具有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 海表面温度 东南太平洋 渔场重心
原文传递
基于海表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体栖息地热点预测 被引量:15
4
作者 温健 陆鑫一 +1 位作者 陈新军 余为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6-463,共8页
柔鱼是大洋洄游性头足类种类,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经济价值,目前是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在西北太平洋捕捞的主要对象。柔鱼属于短生命周期生物,其栖息地适宜性受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的显著影响。本文根据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2... 柔鱼是大洋洄游性头足类种类,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经济价值,目前是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在西北太平洋捕捞的主要对象。柔鱼属于短生命周期生物,其栖息地适宜性受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的显著影响。本文根据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2006—2015年9—11月中国鱿钓捕捞数据和海表面温度(SST)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两个关键环境因子,构建基于捕捞努力量和算术平均算法的柔鱼综合栖息地热点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在超强厄尔尼诺和强拉尼娜条件下的变动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基于SST和PAR的栖息地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西北太平洋柔鱼栖息地热点海域;9—11月柔鱼各月适宜的SST和PAR范围具有显著月间变化且逐渐减小;柔鱼产量、捕捞努力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随栖息地指数值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趋势。对比2007年强拉尼娜年份和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研究发现,2007年柔鱼CPUE和栖息地适宜性显著高于2015年,其主要原因可能是2007年强拉尼娜现象导致柔鱼渔场内适宜的SST和PAR面积显著增加,而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两者适宜面积急剧下降,从而导致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变差,柔鱼CPUE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海表面温度 光合有效辐射 栖息地热点 厄尔尼诺 拉尼娜 西北太平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