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项针对慢性睡眠剥夺轻度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建丽 袁珍 +5 位作者 王永亮 刘凌宇 孙嘉靖 李诺 陆阁玲 梅荣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70-375,共6页
目的观察电项针对慢性睡眠剥夺(CSD)轻度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组织中突触素(SY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项针改善CSD记忆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组... 目的观察电项针对慢性睡眠剥夺(CSD)轻度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组织中突触素(SY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项针改善CSD记忆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项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项针组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法制备模型,大平台对照组除平台表面有细密铁丝网外,其他条件与造模环境一致。电项针组选取两侧的风池和供血穴电针治疗,模型组和大平台对照组给予相同时间的捆绑固定,共14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海马CA1区SYN、BDNF和TrkB蛋白的定性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海马区SYN、BDNF和TrkB蛋白的定量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和电项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大平台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经针刺治疗后,电项针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大平台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SYN、BDNF和TrkB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项针组大鼠海马SYN、BDNF和Trk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大平台对照组大鼠相比,电项针组TrkB表达升高(P<0.05),SYN和BDN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项针能显著上调CSD轻度认知障碍大鼠海马区SYN、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增强海马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睡眠剥夺 轻度认知障碍 电项针 学习记忆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和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建丽 张良 +5 位作者 刘双岭 贾坤平 朱紫薇 付新 陆阁玲 孙忠人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9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睡眠剥夺(CS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谷氨酸相关受体表达的影响,明确电针改善慢性睡眠剥夺记忆损伤的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组(TC)、模型组(M)和...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睡眠剥夺(CS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谷氨酸相关受体表达的影响,明确电针改善慢性睡眠剥夺记忆损伤的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组(TC)、模型组(M)和电针组(EA),除TC组外,M组和EA组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CSD模型。EA组在造模后选取双侧项区腧穴进行治疗。连续干预14 d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用水迷宫评估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海马区Glu、GABA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谷氨酸受体亚基NR2A、NR2B的蛋白表达。结果EA组和TC组大鼠反应灵敏,活动增多;M组则反应慢、活动少,容易被激惹。与TC组相比,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与M组比较,EA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1),认知水平明显提高。M组大鼠海马Glu含量和NR2A、NA2B表达较TC组明显下降(P<0.01),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M组比较,EA组大鼠海马Glu含量和NR2A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NA2B蛋白表达上升(P<0.05),GABA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慢性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内Glu/GABA递质分泌平衡,增加谷氨酸受体表达,提高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睡眠剥夺 学习记忆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大鼠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陆阁玲 郭文海 +5 位作者 王宁 刘春红 姜北 邢菁 徐佳 马伯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2326-2332,共7页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业已成为导致成人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1]。预计2030年全球DM患病人数将达5.78亿,2045年将上升至7亿,而中国位居全球DM发病率榜首[2]。DM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近年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在DM进...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业已成为导致成人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1]。预计2030年全球DM患病人数将达5.78亿,2045年将上升至7亿,而中国位居全球DM发病率榜首[2]。DM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近年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在DM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细胞焦亡是近年新定义的有异于细胞凋亡、自噬、坏死的新型细胞死亡形式,1992年由Zychlinsky等首次在弗氏志贺菌感染的巨噬细胞中发现,并于2001年由Cookson等将其命名为“Pyroptosis”。细胞焦亡的形态学表现为细胞核皱缩、DNA裂解、TUNEL和Annexin V检测染色阳性等类似于凋亡的特征,但不同于凋亡的是细胞焦亡时的细胞膜会形成众多孔隙,细胞不断胀大,内容物及细胞炎性因子释放,进而激活炎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中医药
下载PDF
小议“热入血室,男子亦有之” 被引量:5
4
作者 陆阁玲 王宁 +1 位作者 黄云蕾 马伯艳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2期62-64,共3页
“热入血室”古时多以女子论之,清代医家薛生白著作《湿热病篇》有“热入血室,不独妇女,男子亦有之”。探讨“血室”之病位、病机、性别,从女子“热入血室”延伸至男子“热入精室”,拓展其致病之邪不独寒邪化热,亦可为湿热、温热,其发... “热入血室”古时多以女子论之,清代医家薛生白著作《湿热病篇》有“热入血室,不独妇女,男子亦有之”。探讨“血室”之病位、病机、性别,从女子“热入血室”延伸至男子“热入精室”,拓展其致病之邪不独寒邪化热,亦可为湿热、温热,其发病不独在女子,男子相应疾患亦可循迹于此,现代医家多以“湿热”“瘀滞”论治男子精室疾患亦是继承古人学术精华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入血室 男子亦有之 精室 湿热 瘀滞
下载PDF
流气化湿法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娜 辛相如 +4 位作者 陈冰冰 陆阁玲 金永鹞 康译文 马伯艳 《江苏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63-66,共4页
流气化湿法又称宣气化湿法,指用微苦微辛、轻清灵动、芳香平淡之品,使三焦气机得以流通,以祛除湿邪或湿热之病邪、恢复人身气机平衡的一种治法,用之得当,具有“轻可去实”之效。清代医家叶桂尤擅此法,后世医家亦对此法多有发挥与应用。
关键词 流气化湿 三焦 气机 祛湿 湿热
下载PDF
基于护胃气思想探析《温病条辨》对《温疫论》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冰冰 康译文 +4 位作者 陆阁玲 辛相如 孙娜 金永鹞 马伯艳 《江苏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12-14,共3页
胃气乃人之本,《温疫论》中吴又可护胃气思想贯穿疫病治疗始终。吴又可主张初期邪盛,当速逐邪气以承胃气;传变入里邪亦盛,不可妄用下法,以防苦寒伤胃;末期胃气已虚,以温药养胃气,瘥后更以复胃气为主。《温病条辨》为明清温病四大家之一... 胃气乃人之本,《温疫论》中吴又可护胃气思想贯穿疫病治疗始终。吴又可主张初期邪盛,当速逐邪气以承胃气;传变入里邪亦盛,不可妄用下法,以防苦寒伤胃;末期胃气已虚,以温药养胃气,瘥后更以复胃气为主。《温病条辨》为明清温病四大家之一吴鞠通所著,亦为温病学形成之标志性著作,吴又可对其影响在书中可见一斑。吴鞠通继承吴又可护胃气思想,不但注重对胃气的养护,而且创新性地发展了吴又可在温病中护胃气之具体法门,师古而不泥古,值得深入研究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又可 《温疫论》 吴鞠通 《温病条辨》 护胃气
下载PDF
银翘散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金永鹞 李泽世 +2 位作者 辛相如 陆阁玲 马伯艳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23期116-121,共6页
银翘散为辛凉疏透法代表方剂之一,是治疗温病卫分证的基础方,主要用于治疗感受温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该方具有解热、止痛、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在治疗传染性疾病方面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该文总结、归纳了银翘散... 银翘散为辛凉疏透法代表方剂之一,是治疗温病卫分证的基础方,主要用于治疗感受温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该方具有解热、止痛、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在治疗传染性疾病方面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该文总结、归纳了银翘散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以及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灵活运用,以期充分发挥银翘散的临床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异病同治 流行性感冒 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扁桃体炎 痄腮 水痘 麻疹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对IGT大鼠骨骼肌细胞焦亡经典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田旭升 李云凤 +5 位作者 李寒 王宁 陆阁玲 陈冰冰 辛相如 马伯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8,共8页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经典通路,探讨黄连温胆汤对糖耐量低减(IGT)大鼠骨骼肌细胞焦亡的影响,并阐释其可能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经典通路,探讨黄连温胆汤对糖耐量低减(IGT)大鼠骨骼肌细胞焦亡的影响,并阐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予45%脂肪热能的高脂饲料长期喂养20周诱导IGT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二甲双胍,0.05 g·kg^(-1)·d^(-1))和黄连温胆汤组(7.8 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各组给药体积均为10 mL·kg^(-1)d^(-1),连续灌胃给药4周。实验结束后取血分离血清并取大鼠骨骼肌进行液氮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IL-1β和IL-18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骨骼肌组织NLRP3,Caspase-1,GSDMD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测骨骼肌组织GSDMD,IL-1β和IL-18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18含量和骨骼肌组织中NLRP3,Caspase-1,GSDMD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IGT大鼠骨骼肌组织GSDMD,IL-18和IL-1β蛋白含量显著上升(P<0.01);HE染色可见骨骼肌组织具有明显病理形态变化。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和盐酸二甲双胍组均可有效降低IGT大鼠血清IL-18和IL-1β含量和骨骼肌组织NLRP3,Caspase-1,GSDMD mRNA和蛋白表达(P<0.01);免疫荧光技术结果表明黄连温胆汤能有效降低IGT大鼠骨骼肌组织GSDMD,IL-1β和IL-18蛋白含量(P<0.01);HE染色结果表明黄连温胆汤能改善大鼠骨骼肌组织形态变化。结论:黄连温胆汤对IGT大鼠骨骼肌细胞焦亡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细胞焦亡经典途径中NLRP3/Caspase-1/GSDMD/IL-1β/IL-18通路具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温胆汤 骨骼肌细胞焦亡 糖耐量低减(IGT)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基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黄连温胆汤改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伯艳 辛相如 +2 位作者 陆阁玲 李寒 姜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体外模型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设置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按照体表面积换算分别予7.8 g·kg^(-1)·d^(-1)的黄连温胆汤药液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 目的探究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体外模型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设置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按照体表面积换算分别予7.8 g·kg^(-1)·d^(-1)的黄连温胆汤药液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提取并配制空白血清及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采用棕榈酸钠处理HepG2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空白血清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中剂量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低剂量组,培养24 h后应用1×10^(-7) mol·L^(-1)胰岛素处理各组细胞15 min,收集细胞上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测定各组细胞葡萄糖的含量,并计算葡萄糖消耗量及抑制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筛选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最佳剂量。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机制部分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空载体组、NLRP3过表达组、空载体+IR组、空载体+IR+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NLRP3过表达+IR组、NLRP3过表达+IR+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GOD-POD法测定各组细胞葡萄糖的含量,并计算葡萄糖消耗量。ELISA检测各组细胞IL-1β、IL-18释放水平;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及NLR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LRP3、GSDMD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葡萄糖消耗量升高最为显著(P<0.01)。与空白组比较,IR-HepG2细胞IL-1β、IL-18释放水平和NLRP3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IR-HepG2细胞上清IL-1β、IL-18、NLRP3 mRNA与蛋白的表达(P<0.05,P<0.01)。与空白组、空载体组比较,NLRP3过表达可显著降低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0.01);与空载体+IR组比较,NLRP3过表达可明显上调IL-1β、IL-18水平和NLRP3、Caspase-1、GSDMD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5,P<0.01);与NLRP3+IR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逆转上述指标(P<0.05,P<0.01)。结论高脂诱导IR-HepG2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与炎症及NLRP3表达密切相关。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通过靶向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改善IR-HepG2细胞焦亡,为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 黄连温胆汤 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系
原文传递
基于骨骼肌NLRP3/caspase-1/IL-1β、IL-18通路的黄连温胆汤改善IGT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董婉茹 李寒 +5 位作者 李云凤 王宁 马伯艳 陆阁玲 辛相如 陈冰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4480-4487,共8页
基于骨骼肌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 基于骨骼肌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通路,探讨黄连温胆汤对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大鼠的影响机制。健康雄性SD大鼠予45%脂肪含量饲料喂养20周结合高温高湿环境及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复制IGT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阳性药组,0.05 g·kg^(-1)·d^(-1))及黄连温胆汤组(7.8 g·kg^(-1)·d^(-1)),连续灌胃给药4周。检测大鼠相关肥胖和血糖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骨骼肌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NLRP3、caspase-1、IL-1β及IL-18 mRNA和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骼肌组织中NF-κB、NLRP3、caspase-1、IL-1β、IL-18 mRNA与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可有效调节IGT大鼠肥胖状态,减轻体质量,纠正餐后2 h血糖(2-hour plasma glucose,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异常水平,降低骨骼肌组织中NF-κB、NLRP3、caspase-1、IL-1β、IL-18 mRNA与蛋白表达。以上结果结合前期研究表明,IGT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及骨骼肌细胞焦亡经典途径NLRP3/caspase-1/IL-1β、IL-18轴密切相关;推测黄连温胆汤改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机制可能是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以调节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异常,改善IR,从而逆转IGT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NLRP3炎症小体 黄连温胆汤 糖耐量低减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