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NS1抗原在登革病毒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万山 张复春 +5 位作者 卢业成 唐小平 尹炽标 王建 宋伟南 刘丽儿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742-744,738,共4页
目的探讨固相酶联免疫测定(ELISA)法检测NS1抗原在登革病毒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登革病毒感染早期患者血清171份,非登革病毒感染发热患者血清11份,正常人血清10份,采用ELISA法检测全部192份血清的登革病毒NS1抗原和IgM抗... 目的探讨固相酶联免疫测定(ELISA)法检测NS1抗原在登革病毒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登革病毒感染早期患者血清171份,非登革病毒感染发热患者血清11份,正常人血清10份,采用ELISA法检测全部192份血清的登革病毒NS1抗原和IgM抗体;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T-PCR-RFLP)技术对发病5 d内的125份血清进行扩增和鉴定分型;并采用C6/36细胞微量培养法对发病第1、2天的41份血清进行登革病毒分离培养。结果登革病毒感染患者发病2 d内、3~5 d以及6~10 d血清N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是92.7%(38/41)、83.3%(70/84)、10.9%(5/46);IgM抗体的检出率分别是2.4%(1/41)、51.2%(43/84)、97.8%(45/46);非登革病毒感染的发热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有1例疟疾患者血清登革病毒IgM抗体呈阳性,NS1抗原无一例阳性。RT-PCR在登革病毒感染患者发病第1、2天和3~5天的检出率分别是85.4%(35/41)、83.3%(70/84);登革病毒感染患者发病第1、2天血清的病毒分离培养阳性率分别是80.0%(16/20)、38.1%(8/21),总分离率58.5%(24/41);RT-PCR-RFLP分型鉴定技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均证实2006年广州流行株为登革Ⅰ型病毒。结论ELISA法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操作技术成熟,且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对登革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疫情的早期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适合于基层医疗机构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NS1抗原 固相酶联免疫测定(ELISA)法 病毒培养 登革病毒抗体
下载PDF
前S_1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万山 卢业成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863-864,共2页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 -DNA及其他乙肝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3 19例乙肝患者、62例其他肝病患者和 5 0例健康人的前S1抗原和其他乙肝标志物 ,用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乙肝组 [HBsAg( +...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 -DNA及其他乙肝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3 19例乙肝患者、62例其他肝病患者和 5 0例健康人的前S1抗原和其他乙肝标志物 ,用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乙肝组 [HBsAg( +) ]患者前S1抗原总阳性率为 5 2 0 % ,HBV -DNA总阳性率为 5 0 0 % ;HBeAg( +)组、HBeAg( -)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76 4%、2 2 8%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73 6%、2 2 0 %。其中急性乙肝患者HBeAg( +)组、HBeAg( -)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68 6%、18 6%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71 4%、16 3 % ;慢性乙肝患者HBeAg( +)组、HBeAg( -)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81 2 %、2 4 2 %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78 8%、2 5 8% ;HBV携带者HBeAg( +)组、HBeAg( -)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74 1%、2 5 0 %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0 4%、2 2 2 % ;非乙肝组 [HBsAg( -) ,包括其他肝病和健康人对照 ]的前S1抗原及HBV -DNA阳性率均为 0。结论 前S1抗原与HBV -DNA及HBeAg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前S1抗原是一个能较好的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 ,对乙肝的预后判断以及抗病毒疗效观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1抗原 HBV—DNA 相关性 乙肝标志物
下载PDF
非承重页岩空心砖墙体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万山 杨德健 姚猛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对一眠一斗、一顺一丁、两顺一丁3种砌筑形式配置水平钢筋与未配置水平钢筋的空心砖墙体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该种墙体的破坏形态、抗震性能及变形性能。分析表明,该墙体具有较好的整体性。配置水平钢筋不仅可以提高墙体的承载能... 通过对一眠一斗、一顺一丁、两顺一丁3种砌筑形式配置水平钢筋与未配置水平钢筋的空心砖墙体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该种墙体的破坏形态、抗震性能及变形性能。分析表明,该墙体具有较好的整体性。配置水平钢筋不仅可以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和变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空心砖 变形性能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杆菌在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万山 卢业成 +5 位作者 刘志辉 蔡杏姗 唐小平 张复春 劲峰 应若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15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在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艾滋病区和艾滋病咨询门诊HIV/AIDS患者的痰、支纤镜抽取液、穿刺液、脓液标本共126份,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在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艾滋病区和艾滋病咨询门诊HIV/AIDS患者的痰、支纤镜抽取液、穿刺液、脓液标本共126份,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同时作抗酸染色、并用Versa TREK^TM细菌培养仪做分支杆菌培养。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或培养阳性的菌株44株做分支杆菌菌种鉴定。结果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的阳性率32.5%(41/126)显著高于涂片法17.4%(22/126),(P〈0.01),与VersaTREK^TM培养法阳性率30.2%(38/12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5株VersaTREK^TM培养法与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同时阳性的菌株和6株噬菌体生物扩增法阳性菌株均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3株VerSaTREK^TM培养法阳性菌株鉴定为非结核分支杆菌。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的特点,在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的快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结核分支杆菌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下载PDF
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万山 杨德健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1年第6期30-32,共3页
通过对3种砂浆砌筑的12件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试件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抗压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砌体的破坏特征与抗压能力。研究表明:与粘土砖相比,蒸压灰渣页岩砖的初始裂缝出现较早,砌体具备一定的延性性能。随着砂浆强度的提高,砌体... 通过对3种砂浆砌筑的12件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试件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抗压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砌体的破坏特征与抗压能力。研究表明:与粘土砖相比,蒸压灰渣页岩砖的初始裂缝出现较早,砌体具备一定的延性性能。随着砂浆强度的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也随之提高,但不具备线性关系。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该砖砌体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灰渣页岩砖 抗压性能 破坏特征 试验研究
下载PDF
介绍使用clearview衣原体试剂盒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万山 曾泳而 《广州医药》 1996年第4期52-53,共2页
同时使用免疫荧光法和英国OXOID公司生产的clearview衣原体试剂盒,两种方法对本院性病门诊的325例病人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剂盒与免疫荧光法检出的阳性率基本一致,且具有简便快速、结果容易判断的特点。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免疫荧光法 衣原体试剂盒
下载PDF
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万山 《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9期10-12,共3页
通过对3种砂浆砌筑的22件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试件的弯曲抗拉试验,对该砌体在弯曲拉应力作用下的抗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砌体的破坏特征与弯曲抗拉能力。研究表明:砌筑方式与施工质量对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影响较大... 通过对3种砂浆砌筑的22件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试件的弯曲抗拉试验,对该砌体在弯曲拉应力作用下的抗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砌体的破坏特征与弯曲抗拉能力。研究表明:砌筑方式与施工质量对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影响较大,砂浆强度对砌体弯曲抗拉强度影响不明显。依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该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灰渣页岩砖 弯曲抗拉强度 设计值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带缝空心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陈万山 杨德健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5,90,共4页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进行拟静力试验,对该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该剪力墙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变形性能与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设置竖缝可以使剪力墙由剪切型破坏转变为弯剪型破坏;合理设置竖缝...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进行拟静力试验,对该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该剪力墙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变形性能与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设置竖缝可以使剪力墙由剪切型破坏转变为弯剪型破坏;合理设置竖缝,可以较大程度提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同时使结构具有较好的变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缝空心保温剪力墙 破坏形态 抗震性能 骨架曲线
下载PDF
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抗压及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万山 《福建建筑》 2011年第8期53-54,共2页
通过对3种砂浆砌筑的24件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试件的轴心抗压试验与通缝抗剪试验,分别对该砌体在轴心压力与剪力作用下的抗压性能与抗剪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砌体的破坏特征、抗压能力与抗剪性能。研究表明:轴压试验中,与黏土砖相... 通过对3种砂浆砌筑的24件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试件的轴心抗压试验与通缝抗剪试验,分别对该砌体在轴心压力与剪力作用下的抗压性能与抗剪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砌体的破坏特征、抗压能力与抗剪性能。研究表明:轴压试验中,与黏土砖相比蒸压灰渣页岩砖砌体的初始裂缝出现较早,砌体的抗压强度随着砂浆强度的提高而提高。砌体通缝抗剪试验试件破坏特征与黏土砖相似,具有明显的脆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灰渣页岩砖 抗压及抗剪性能 破坏特征 试验研究
下载PDF
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38
10
作者 王露霞 石凌波 +2 位作者 陈万山 肖增璜 成德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乳胶凝集试验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广州市3家医院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患者24例作为新生隐球菌组;选取念珠菌感染患者50例,细菌感染患者31例,怀疑隐球菌感... 目的研究乳胶凝集试验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广州市3家医院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患者24例作为新生隐球菌组;选取念珠菌感染患者50例,细菌感染患者31例,怀疑隐球菌感染患者62例,正常者30名作为非新生隐球菌组,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并与培养和直接镜检方法相比较,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乳胶凝集试验、培养和直接镜检3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6.2%、70.8%和83.3%,而特异度分别为99.4%、100.0%和100.0%。结论乳胶凝集试验具有准确率高、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作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疑集试验 新生隐球菌 脑膜炎 肺炎
下载PDF
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与CD_4^+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1
11
作者 黄丽芬 唐小平 +5 位作者 蔡卫平 雷春亮 王琦 岑玉文 陈万山 钟活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的特点与CD4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326例HIV/AIDS患者,对其中312例进行CD4分析。结果机会性感染率+为94.17%,以肺部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各种感染性腹泻...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的特点与CD4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326例HIV/AIDS患者,对其中312例进行CD4分析。结果机会性感染率+为94.17%,以肺部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各种感染性腹泻、皮肤感染和败血症为主。312例患者中,CD4>350+个/μ18例(5.77%),CD4在200~350个/μl之间34例(10.89%);CD4<200个/μl260例(83.33%),其中CD4在+++100~199个/μl和50~99个/μl之间时均为47例(各15.06%),CD4<50个/μl166例(53.2%)。312例患者中共+发生669例机会性感染,CD4>350个/μl时,发生机会性感染13例(4.17%)。200~350个/μl共发生机会性感染+30例(9.61%)。CD4<200个/μl时,共发生机会性感染251例(80.44%),CD4在100~199个/μl和50~99个/μl++之间时均发生机会性感染44例(各14.1%),CD4<50个/μl发生机会性感染163例(52.24%)。机会性感染率在+CD4大于350与小于50个/μl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会性感染:随着CD4水平的降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多部位感染增多,病情亦愈加凶险。各种细菌、真菌、原虫、病毒感染可同时出现,并累及多器官、多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患者 机会性感染 CD4^+细胞计数
下载PDF
150例重症肝病合并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春兰 陈万山 +1 位作者 范慧敏 张健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和药敏特点。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50例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0例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45.33%;其次为下呼吸道、肠道、腹...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和药敏特点。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50例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0例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45.33%;其次为下呼吸道、肠道、腹腔、胆道,分别为23.33%、21.33%、20.00%、18.67%。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0.67%;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18.87%。感染真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对二性霉素B较高的敏感性,达90%左右;其次为氟康唑,达80%左右。对益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而对制霉菌素呈明显的耐药,达70%。真菌混合2种细菌感染者死亡率达80%,明显高于混合1种细菌感染者(P<0.01)。应用广谱抗菌素、白细胞减少、侵袭性操作、疾病严重程度是重症肝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密切相关因素(P<0.01)。结论重症肝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混合细菌感染预后差,死亡率极高;医院感染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疗医院真菌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肝硬化 医院感染 真菌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游离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卢业成 江振友 +3 位作者 邝燕玲 陈万山 谭奕洲 李涤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在HC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ELISA法同步检测抗-HCV和游离HCV核心抗原。结果:191例HCV感染者HCV-RNA的检出率为71·2%(136/191);抗-HCV的检出率为97... 目的:探讨游离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在HC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ELISA法同步检测抗-HCV和游离HCV核心抗原。结果:191例HCV感染者HCV-RNA的检出率为71·2%(136/191);抗-HCV的检出率为97·4%(186/191);游离HCV核心抗原的检出率为33·0%(63/191)。其中有2例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HCV-RNA和抗-HCV检测均阴性,但游离HCV核心抗原检测阳性;另有1例患者抗-HCV阴性,而游离HCV核心抗原阳性,经HCV-RNA证实为HCV感染。27例非HCV感染者HCV-RNA、抗-HCV和游离HCV核心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HCV核心抗原检测作为抗-HCV检验的补充试验对HCV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感染 HCV核心抗原 抗-HCV HCV-RNA
下载PDF
几种方法对手清洁消毒的监测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翠芳 张顺玲 +1 位作者 罗少儒 陈万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5-246,共2页
目的 为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中寻找高效快速、简单方便、无刺激的手消毒方法。方法 对传染病区医务人员 10 0人随机分 5组进行监测 (实验组 :健之素牌手消毒剂、洁芙柔消毒 喱、0 .2 %过氧乙酸液毛巾擦洗手、酸化电位水液毛巾擦手 ;... 目的 为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中寻找高效快速、简单方便、无刺激的手消毒方法。方法 对传染病区医务人员 10 0人随机分 5组进行监测 (实验组 :健之素牌手消毒剂、洁芙柔消毒 喱、0 .2 %过氧乙酸液毛巾擦洗手、酸化电位水液毛巾擦手 ;对照组 :肥皂流动水洗手 )。结果 按上顺序排列其除菌率为 97.38%、79.19%、10 0 %、74 .6 %、6 8.2 6 % ,健之素和过氧乙酸组相仿 ,与其他几组比 ,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0 .2 %过氧乙酸和健之素对手的消毒效果好 ,但健之素使用较方便简单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手清洁消毒 监测
下载PDF
三种登革热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卢业成 陈万山 +5 位作者 张复春 王建 尹炽标 唐小平 杨湛 袁小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86-588,597,共4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斑点法(DIBA)和免疫层析法(ICT)检测登革热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他优缺点。方法用ELISA、DIBA和ICT同时检测登革热患者和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脑、流感、钩体等其他发热患者的DV-IgM/IgG抗体...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斑点法(DIBA)和免疫层析法(ICT)检测登革热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他优缺点。方法用ELISA、DIBA和ICT同时检测登革热患者和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脑、流感、钩体等其他发热患者的DV-IgM/IgG抗体,比较测试结果。结果用ICT法(澳大利亚PANBIOLim ited)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60.4%(32/53),DV-IgG无1例阳性;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14.7%(5/34),DV-IgG无1例阳性。用ELISA法(德国GM BH)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66.0%(35/53),DV-IgG的阳性率为70.2%(40/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35.3%(12/34),DV-IgG的假阳性率为8.8%(3/34)。用ELISA法(澳大利亚PANBIO Lim ited)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75.5%(40/53),DV-IgG的阳性率为49.1%(28/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11.8%(4/34),DV-IgG无1例阳性。用DIBA法(新加坡Genelabs Diagnostics)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84.9%(45/53),DV-IgG的阳性率为64.9%(37/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47.1%(16/34),DV-IgG无1例阳性。结论通过比较显示,ICT法检测DV-IgM抗体适合在登革热爆发流行期间用作疫区基层医疗单位的早期初筛试验;ELISA法检测DV-IgM/IgG抗体适合在普查及大批量标本检测时使用;DIBA法检测DV-IgM抗体不适合作为初筛试验;DIBA法检测DV-IgG抗体适合在登革热散发期间使用,可作为登革病毒感染的确证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斑点法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卢斯汉 韩建德 +5 位作者 陈万山 胡荣欣 谐捷 赖英荣 宋伟南 志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53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消瘦、咳嗽、皮疹...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53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消瘦、咳嗽、皮疹、贫血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皮损主要表现为坏死性丘疹、脐凹状丘疹、溃疡、结节、血痂;外周血CD4+细胞显著减少;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药敏结果显示伊曲康唑、酮康唑对马尔尼菲青霉的MIC值最低,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次之,氟康唑最高;病理组织六胺银染色见圆形、椭圆形或腊肠样病原体,部分有横隔。【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发生于CD4+计数少于50细胞∕μL的患者,真菌培养鉴定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治疗上建议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下载PDF
传染病房空气消毒方法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翠芳 黄丽欢 +2 位作者 李爱军 陈万山 罗少儒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 探讨对传染病房有效、无害、经济、使用方便的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线照射、草留香纯中药消毒剂熏蒸、含氯消毒剂和酸氧化电位水喷雾进行空气消毒,并比较消毒效果。结果 4种消毒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 >0 .... 目的 探讨对传染病房有效、无害、经济、使用方便的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线照射、草留香纯中药消毒剂熏蒸、含氯消毒剂和酸氧化电位水喷雾进行空气消毒,并比较消毒效果。结果 4种消毒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消毒后菌落数均<5 0 0CFU/m3 。结论 上述4种空气消毒方法均有效,但酸氧化电位水是高效、速效、环保、操作简单的消毒剂,较适用于传染病房的空气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房 空气消毒 消毒剂 消毒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沙门菌血流感染临床特点、病原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美君 王浩迪 +4 位作者 石亚玲 蔡卫平 唐小平 李凌华 陈万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34-2237,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沙门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特征和预后,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AIDS合并沙门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沙门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特征和预后,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AIDS合并沙门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炎症指标、沙门菌血清型、药物敏感性以及预后。结果10年期间共收治2 405例AIDS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病原鉴定为革兰阴性杆菌191例(7.9%),其中82例(42.9%)鉴定为沙门菌。82例AIDS合并沙门菌血流感染患者,男6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7.1±12.5)岁。诊断为AIDS C3期79例(96.3%),B2期3例(3.7%)。其中合并肺部感染38例,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16例,肺孢子菌肺炎15例,结核病12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0例,播散性隐球菌病4例。所有患者(100%)均发热,其他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畏寒72例(87.8%),寒战48例(58.5%),咳嗽、咳痰35例(42.7%),皮疹15例(18.3%),仅4例(4.9%)出现腹泻、腹痛、脓血黏液便等胃肠道症状。CD4+T淋巴细胞均数为9个/μL。实验室炎症指标:白细胞升高4例(4.9%),降低35例(42.7%);所有患者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均升高。沙门菌血清分型:肠炎沙门菌55株(67.0%),猪霍乱沙门菌12株(14.6%),鼠伤寒沙门菌7株(8.5%),其他8株(9.8%)。药物敏感性:氨苄西林耐药64.6%,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22.0%、23.2%和4.9%。82例AIDS合并沙门菌血流感染患者好转或治愈55例(67.1%),恶化或死亡27例(32.9%)。结论AIDS合并沙门菌血流感染经常无明显消化道症状,血清分型以肠炎沙门菌为主,耐药率和病死率高,需尽早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沙门菌 血流感染 临床表现 药物敏感性 预后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4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卢斯汉 韩建德 +5 位作者 谐捷 赖英荣 陈万山 宋伟南 胡荣欣 志浩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58-160,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4例患者临床特征;取皮损、血和骨髓分别在25℃和37℃进行真菌培养,观察菌落形态...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4例患者临床特征;取皮损、血和骨髓分别在25℃和37℃进行真菌培养,观察菌落形态、显微镜下特征;对皮肤活检组织行HE及六胺银染色,观察镜下皮损组织学及马尔尼菲青霉的特征。结果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伴多系统损害,皮损特征:早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糜烂性丘疹,继而为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肤病理活检六胺银染色(+)。使用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治疗,3例临床症状缓解、皮疹消退出院,1例死亡。结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皮损特征: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损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活检是确诊的关键,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是目前治疗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 皮肤
下载PDF
前列安栓合并司帕沙星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斯汉 查旭山 +1 位作者 谭俊 陈万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2-323,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炎 前列安栓 司帕沙星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