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小肠破裂30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三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6期432-433,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小肠破裂 临床表现 诊断 手术治疗 切口感染
下载PDF
特发性大网膜节段性梗塞误诊为阑尾炎一例
2
作者 陈三超 张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大网膜节段性梗塞 阑尾炎 误诊
下载PDF
Lichtenstein法腹股沟疝修补术25例分析
3
作者 陈三超 杨永东 张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4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Lichtenstein法腹股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 新生血管 腹横筋膜
下载PDF
腹部闭合伤合并后腹膜血肿45例诊治分析
4
作者 陈三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12期786-786,共1页
关键词 腹部闭合伤 后腹膜血肿 诊治分析
下载PDF
自体颅骨冰冻保存、早期原位回植钛铆钉固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建民 陈高 +3 位作者 祝向东 吴群 刘雪松 陈三超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冰冻保存 自体颅骨 原位回植 临床应用 铆钉 早期 急性颅脑损伤 颅骨修补术 去骨瓣减压 2003年 2000年 神经外科 人工材料 手术患者 手术后
原文传递
灭活自体颅骨回植钛铆钉固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民 陈肖敏 +5 位作者 陈高 祝向东 吴群 刘雪松 陈三超 彭淑牖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总结灭活自体颅骨回植以钛铆钉固定进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0年3月至2003年12月对21例急性颅脑损伤等去骨瓣减压或颅骨本身受肿瘤侵蚀的患者,行自体颅骨普通冰箱冰冻保存后煮沸消毒,早期回植或受肿瘤侵蚀的骨瓣灭活... 目的总结灭活自体颅骨回植以钛铆钉固定进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0年3月至2003年12月对21例急性颅脑损伤等去骨瓣减压或颅骨本身受肿瘤侵蚀的患者,行自体颅骨普通冰箱冰冻保存后煮沸消毒,早期回植或受肿瘤侵蚀的骨瓣灭活后一期回植,以钛铆钉固定,随访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2年半,X射线片及CT显示回植骨瓣边缘吸收未超出钛铆钉固定范围,头颅外观及牢度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灭活自体颅骨回植进行颅骨修补术,方法简单、实用,利用钛铆钉固定可有效防止因回植骨瓣边缘吸收而导致的牢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颅骨回植 临床应用 铆钉 灭活 颅骨修补术 急性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 2003年 2000年 煮沸消毒 冰冻保存 普通冰箱 早期回植 修复效果 随访观察 一期愈合 无并发症 X射线片 肿瘤 无复发 侵蚀 吸收
原文传递
用知识改变命运——读《中国打工妹实录》一书有感
7
作者 陈三超 《中国保安》 2012年第21期55-55,共1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折射出一个世界。读书能塑造人的精神,纯洁人的灵魂。我最近读到的《中国打工妹实录》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也让我对很多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折射出一个世界。读书能塑造人的精神,纯洁人的灵魂。我最近读到的《中国打工妹实录》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也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工妹 实录 中国 知识 故事叙述 人的精神 读书
原文传递
创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及预防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海良 帅新龙 陈三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606-5607,5628,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创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425例外科创伤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应用等因素对切口感染... 目的:探讨外科创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425例外科创伤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应用等因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采用 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5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31例,感染率7.29%;年龄6~14、15~60、>60岁的感染率分别为5.26%、6.59%、14.29%;Ⅰ、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7.33%和13.70%;手术时间<120 min与≥120 min的感染率分别为4.18%与13.77%,住院时间≤7、8~15、≥16 d的感染率分别为3.32%、9.65%、1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00%;感染切口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1.16%。结论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患者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